老人山邊撿烏木,讓木匠打口壽棺,歹徒連夜進家盜竊,害老人摔死

2020-08-20 故事選刊

楊大伯和老伴住在前山的山腳下,家裡養了一頭牛和一條狗。牛叫大黃,狗叫大黑。沒事時,楊大伯常領著大黑去溜山。大黑捕獵特別厲害,小到兔子大到野豬,只要讓它給碰上,十有八九無法逃脫。

最近幾天,下起了罕見的暴雨,前山發生了泥石流。總算等到雨過天晴,楊大伯就領著大黑去溜山了。走到山腳,楊大伯突然發現,衝下來的泥石中,露出一根粗大的木頭,兩米多長,兩抱子粗。楊大伯早想買幾根木頭,給自己打口棺材,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把這根木頭弄回去,打口棺材綽綽有餘呢。楊大伯把親戚們喊上山,讓他們把木頭抬到大烏龜村,找潘木匠,讓他打口棺材。

三天後,楊大伯從潘木匠家把棺材抬回了家,放在苞米倉底下。

這晚,又開始下暴雨,楊大伯心疼大黑淋雨,就把它叫進屋,讓它在屋裡過夜。後半夜,楊大媽被大黑給叫喚醒了,大黑不但不停地叫喚,還不停地拍打著房門。楊大媽感到奇怪,趕緊叫醒楊大伯:「我說老頭子,大黑總這麼嗷嗷叫喚,是不是咱家進賊啦?」楊大伯撲哧一笑:「你睡迷糊了?咱家除了大黃牛值錢,也就是剛打的這口棺材了。可你聽過有人偷棺材的嗎?」楊大媽瞪著大眼:「就是啥也沒有偷棺材的。是不是偷咱家大黃?」楊大伯一個激靈坐了起來:「你還別說,這些天總有人家丟牛。」

楊大伯趕緊穿衣下地,推開房門,大黑像離弦之箭,「嗖嗖嗖」躥了出去。幾個黑影從苞米倉底下「噼裡啪啦」跑出來,麻利地爬上牆,「撲通撲通」跳了下去。一個瘦賊沒等爬上牆,就被大黑咬住了褲腿。牆外有手伸過來,拽著瘦賊往牆上爬。楊大伯也跑過來,死死拽住瘦賊的腿。牆外石頭紛紛拋過來,性格倔強的楊大伯就是不鬆手,結果,一塊大石頭不偏不倚砸中了楊大伯的腦袋,楊大伯一頭栽倒在地。瘦賊趁機逃跑……

楊大媽見楊大伯一直沒回來,趕緊慌裡慌張跑到苞米倉跟前。只見楊大伯躺在牆根下,一動不動。楊大媽把手放在楊大伯的口鼻上,楊大伯已經停止了呼吸。

楊大媽強忍悲痛,立馬給派出所的於所長打電話。於所長和警員小毛很快就趕到了。大黃還拴在苞米倉底下,沒被偷走,可棺材卻被抬到了外面。

於所長怔怔地看著小毛:「怎麼會有人偷棺材?」小毛說:「是不是賊家裡有老人剛去世,可又特別窮,買不起棺材,打聽到楊大伯家有口剛打好的棺材,就跑來偷?」於所長點點頭:「有可能,但還有一種可能:這木料很特別,犯罪嫌疑人不是偷棺材,而是偷木料!」說完,於所長趕緊給局長打電話,讓局長請林業局專家來。

天亮後,於所長、小毛冒著大雨,開始勘察現場。現場已經被雨破壞,勘察不到蛛絲馬跡。林業局專家趕到,把棺材上的黑色油漆剝掉,發現這棺材就是柏木做的,不是珍貴木料。排除了偷木料的可能,那現在只有一種可能:犯罪嫌疑人因為家境貧寒,買不起棺材,就來偷楊大伯的棺材。

這幾天,於所長、小毛挨家挨戶地排查犯罪嫌疑人。奔走了七個村子,案情沒有絲毫進展。偏偏在這時,楊大媽打來電話,說大黑遭了毒手,渾身冒血,奄奄一息,求於所長把大黑送到獸醫站救治。於所長一口答應下來。小毛又好氣又好笑:「所長大人,你搞沒搞錯?現在火上房子,你不去排查犯人,反而去救一條狗?」於所長白了小毛一眼:「大黑的命難道就不是命?」

來到楊大媽家,於所長和小毛看到大黑傷得不輕。小毛氣憤地說道:「下手太狠了!」於所長若有所思地說道:「他們為什麼要置大黑於死地?難道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沒達到?」顧不上多想,於所長把大黑帶到了獸醫站。所幸是皮外傷,沒多久,大黑又和以前一樣活蹦亂跳的了。

過了幾天,於所長又接到楊大媽打來的電話:有一個瘦子,帶了一伙人,手提钁頭、鐵鍬,站在她家大門口,說大黑把人給咬傷了,非要打死大黑。

於所長、小毛火速趕到楊大媽家,果然有個瘦子帶著一伙人圍在大門口。大黑站在門裡,衝這夥人瘋狂地叫著,一點也不怕。於所長問:「這狗咬誰了?」瘦子把褲腿拽上來,他的腿肚子上纏著紗布。

於所長皺起眉頭,看著瘦子:「你在哪裡被狗咬的?」瘦子說:「在……在家門口!」

於所長沉著地問:「你家住哪兒?叫什麼名字?」瘦子惱怒起來:「問這些有什麼用,我不用賠償醫療費,只要把這狗打死就行!」於所長眯縫起眼睛:「我怎麼相信你說的是真話?」瘦子一愣,隨即把手一揚,對周圍看熱鬧的人說道:「這狗曾被人給打傷,是他於所長動用警車把它送到獸醫站救治的。咱們馬上回去,把民警公車私用的事捅到網上,讓網民們評評!」於所長愣住了,想了想,改口道:「這樣,明天早晨,你們再到這裡來,我保證給你們一個說法,條件只有一個:不準把這事捅到網上去!」

瘦子一夥離開了。於所長問楊大媽:「聽你說,大黑現在除了回來吃食,白天黑夜不著家,你晚上不關大門?」楊大媽說:「怎麼不關?它一回來,我就把大門給關上了!」於所長搖搖頭:「你家院牆這麼高,大黑怎麼可能出得去?」楊大媽說道:「不瞞你說,自從楊大伯走了,家裡就發生了蹊蹺事:每天晚上,我都把大黃拴在苞米倉底下,可早晨起來一看,這大黃已經在院子裡溜達,韁繩保證被咬斷了,大黑也沒影了。」於所長問楊大媽:「楊大伯葬在什麼地方?」楊大媽說:「葬在前山砬子口。」

於所長興奮地說道:「如果我沒判斷錯,大黑肯定是不分白天黑夜,一直守護在楊大伯的墳墓跟前,只有餓了才回來吃點東西。剛才來的這夥人,就是盜棺的賊。他們賊心不改,喪心病狂去墓地盜楊大伯的棺材。大黑為了保護楊大伯的棺材,跟盜賊們展開了殊死搏鬥,才會身負重傷!」小毛不贊同:「這我就想不明白了,他們因為盜棺被大黑咬了,大黑也讓他們打得半死,還敢這樣明目張胆?」於所長微微一笑:「下棋要是只能看出一步棋,你想戰勝對手可能嗎?這夥盜棺人鐵了心要把棺材盜走。無奈大黑豁出命來保護,他們實在沒轍,於是鋌而走險,想讓我們殺了大黑,這樣他們就可以得手了!」楊大媽急了:「你剛才為什麼不抓他們?」於所長搖搖頭:「沒證據,不能隨便抓人!」於所長緩了一口氣,「小毛,你馬上去鎮上醫院還有小診所,調查清楚,看看這個被大黑咬的人到底叫什麼名字、住在哪。我留在這裡,一會兒讓楊大媽把大黃拴上,看看大黑到底怎麼出去的。」

小毛離開後,楊大媽便把大黃拴在了槽子上。天黑後,大黑走到槽子跟前,一下跳上槽子,開始啃咬韁繩,不一會兒,韁繩被咬斷了。大黑用前爪拍打著大黃的腿,大黃徑直走到院牆邊,大黑又一下跳到大黃身上,然後從大黃身上跳到院牆上,再從院牆上跳了出去。於所長、楊大媽被驚呆了。

於所長、楊大媽緊跟在大黑身後,徑直來到前山砬子口。大黑趴在楊大伯的墳墓上,墳墓已被挖開,棺材已經裸露出來。小毛從鎮上趕了過來,他在鎮醫院已經查到,有個人的確前不久打了狂犬疫苗,但用的是假名。楊大媽急了:「用的是假名,那怎麼能抓到他們?」於所長蠻有把握地說道:「我不是讓他們明天來你們家聽候處理結果嘛。楊大媽,請你馬上把大黑弄下山。」楊大媽一驚:「你想幹什麼呀?」於所長笑而不答,楊大媽嚴肅地警告於所長:「我把醜話說在前面,你要膽敢把大黑給弄死了,別說我跟你拼命!」

第二天早晨,瘦子一夥氣勢洶洶地來到了楊大媽家,於所長準時趕來。小毛提著大黑從警車上下來,將大黑丟在了地上。大黑倒在地上,閉著眼睛,一動不動。於所長衝著他們說道:「我們已經對大黑實施了安樂死,這回你們該滿意了吧?」楊大媽瘋一般奔過來,撫摸著大黑,號啕大哭起來。

等瘦子他們滿意地離開,於所長才告訴楊大媽,他其實在詐瘦子那夥人,他們並沒有給大黑實施安樂死,只是給它注射了麻醉針。楊大媽破涕為笑。

當晚,於所長、小毛等幾個民警,楊大媽帶著大黑,都隱藏在楊大伯的墳墓周圍。下半夜一點多鐘,幾個黑影悄悄來到楊大伯的墳墓跟前,他們燒了幾張紙後,便開始挖楊大伯的墓。楊大媽用力拍了一下大黑:「衝!」大黑嗖的一下向幾個盜棺賊衝去,盜棺賊嚇得「媽呀媽呀」直叫,丟掉手裡的傢伙,四處逃竄。於所長他們衝出來,三下五除二,乾脆利落地將幾個盜棺賊抓獲。原來,是瘦賊手下的一伙人。

於所長進行了突審,突審的結果讓他和小毛大吃一驚:據瘦賊的手下交代,他們來自大烏龜村。潘木匠有一次喝完酒,把發現木頭的事吹噓給瘦子聽,說楊大伯撿到的這根木頭,是貴如黃金的麻柳木,至少能賣上百萬元。楊大伯出事那晚,瘦賊他們無意中用石頭砸死了楊大伯……楊大伯落葬後,他們又去山上挖棺材,豈料大黑誓死保護楊大伯的棺材,瘦子還被大黑咬了,氣得他對著大黑一頓砍。被逼無奈,瘦賊出了個險著,硬著頭皮來到楊大媽家,逼楊大媽弄死大黑。

現在,瘦賊的手下已經抓獲了,但為首的那個瘦子依然不見蹤影。

就在這時,於所長的手機響了起來,於所長接完電話後,馬上衝小毛說道:「大烏龜村發生了兇殺案,潘木匠遇害了!」

於所長火速趕到潘木匠家。經屍檢,潘木匠是大動脈被刺破,因為流血過多導致死亡。

潘妻坐在潘木匠屍體旁,一邊嗚嗚哭著,一邊責怪道:「你要不做這傷天害理之事,怎會招來殺身之禍?」於所長俯下身,問道:「怎麼回事?」潘妻哭著說道:「都到這節骨眼了,我也就豁出這張老臉跟你們說了:柳條溝村的老楊頭,送來一根木頭做棺材,這根木頭被我老頭子給認了出來,是比黃金還貴的麻柳木。我老頭子財迷心竅,做了這喪良心的事:用柏木把麻柳木給替換了。他把麻柳木藏在廈子裡,怕被人偷走,就天天晚上睡在廈子裡。他不放心,還在廈子的門上安了攝像頭,誰知還是出了事!」

很快,於所長從監控錄像中調取到犯罪嫌疑人的外貌,潘妻一眼就把這犯罪嫌疑人給認了出來,正是那個瘦子。

瘦賊落網,麻柳木也找到了。瘦賊說:他和潘木匠是朋友,發現最近潘木匠不對勁,神神秘秘的,總睡在廈子裡,好像有什麼見不得光的事。瘦子推想,沒準潘木匠將麻柳木偷梁換柱了。於是他安排,讓自己的手下繼續去山上挖棺材,自己則在半夜偷偷鑽進潘木匠的廈子,看他是否私藏了木料。瘦子推斷得沒錯,麻柳木果然就藏在廈子裡!瘦子一不做二不休,準備把潘木匠的嘴給堵上,再把他綁住,搶走麻柳木。料他潘木匠也沒膽量報案,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誰知瘦子剛準備動手,潘木匠拿出小刀,對著瘦子的屁股就是一刀,瘦子忍著劇痛,奪下刀來,照潘木匠的大腿還了他一刀。接著,他把潘木匠的嘴給堵上了,又把他綁了起來,叫來幾個人,把麻柳木給抬走了。

撿木做棺撿來殺身之禍,偷梁換柱換丟性命;忠犬守墓引出惡賊,警察順藤摸瓜智擒兇犯的故事,很快就在人群中傳播開來……白琅

相關焦點

  • 家有老人痴迷於撿垃圾,背後原因到底是什麼?
    這事讓這位女士感到很丟臉,因勸阻不成還和母親吵了一架,後來可能怕女兒生氣,老太太改為偷偷撿垃圾,這位女士就覺得很苦惱,所以向心理諮詢專家請教。 今天呀,我們一起來從老人的角度,去試著理解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再想想怎麼能善意引導。
  • 老頭兩次被裝進棺材死而復生,嚇的木匠金盆洗手,聽,木匠的自述
    二十年前,三十歲的學徒木匠遇見了一件怪事。李家村的死人後不會去火化,直接放進棺材裡埋了就行了,李二是村裡的木匠學徒,也是專門釘棺材的學徒,因為他們鄉裡每個村都會有這樣的一個人,專門幹這行業。李二跟著師傅學徒十年,本事學了不少,這是他第三次接釘棺材的活。
  • 小說:小偷半夜入室盜竊,卻什麼東西都不偷,連夜跑到公安局自首
    本來以為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結果後來有人說,那個小偷半夜入室盜竊卻什麼東西都不偷,還連夜跑去公安局,得知原因全網震驚!這件事真的太讓人匪夷所思了,小偷當時半夜入室盜竊卻什麼東西都不偷,還連夜跑到公安局去自首,說明那天晚上聽到動靜的人沒有聽錯,那,到底發生了什麼?強烈的好奇心驅使我一定要查出真相。
  • 民間故事:窮木匠智鬥不孝兒
    王木匠氣得鬍子直抖,不好罵媳婦,叫來大寶罵到:「你個不孝的小兔崽子,把我的房和地還給我!」大寶正陪老丈人喝得興致高,聽自己爹在後院罵起來了,氣不打一處來,一腳踹開王木匠的門喊道:「我養你8年了,房和地都算進去,你還欠我400錢呢!」李氏一看老公被罵,順手把涼粥倒進狗盆裡說:「不知好歹,這個月是大月,俺家比老二家多養你一天,我吃虧這帳還沒跟你算呢!
  • 老人退休月工資四五千,為什麼還撿廢品?
    在這眾多的人流中,你一定會遇到一位滿頭銀髮,身材矮小,有點駝背,手裡永遠提著個手提袋的老人。你要問我她是誰,實際我也不認識,只是聽過她的一些故事!老人和老伴曾經都是是人民教師可是回到家後,她仍然心裡掛念著那裡的孩子們,她和丈夫商量,最後決定拿出每個月工資的一部分去資助山裡的孩子們,讓他們去上學。老伴出於自己也是人民教師,非常理解妻子,沒有反對,長達幾十年的資助生涯從這裡開啟!他們的這個決定可是幫助了不少孩子,讓許多孩子圓了大學夢。一年一年的過去,他們也退出了教育崗位,步入了老年人的隊伍,可是他們的資助偏遠山區孩子們上學這件事沒有停止過!
  • 小說:小偷半夜入室盜竊,卻什麼東西都不偷,還連夜跑到警局自首
    本來以為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結果後來有人說,那個小偷半夜入室盜竊卻什麼東西都不偷,還連夜跑去公安局,得知原因全網震驚!這件事真的太讓人匪夷所思了,小偷當時半夜入室盜竊卻什麼東西都不偷,還連夜跑到公安局去自首,說明那天晚上聽到動靜的人沒有聽錯,那,到底發生了什麼?強烈的好奇心驅使我一定要查出真相。
  • 清朝楊村奇案,女子新婚夜死亡後下葬,官府驗屍卻挖出一老人
    掘開墳墓打開棺材,但誰知埋進去的是妙齡少婦,挖出來一看卻成了行將就木的老人。不過柳氏的父親卻說,棺材是楊翁家的,裡面的老者是誰他應該清楚。於是縣令就將楊翁帶到了縣衙刑訊逼供,楊翁雖然承受不住嚴刑,而且也沒有證明自己清白的有力證據。但是君子坦蕩蕩,他依舊堅稱自己一無所知。最後縣令沒辦法,只好將棺材埋了然後把楊翁關進了監獄,同時發了一封屍體招領的公告。時間過了一個多月,突然有一位年輕人來到縣衙,他要自首。
  • 鄰居家的老棗樹-一對農村絕戶老人的故事
    在我兒時的記憶裡鄰居家的一顆棗樹總令我無法忘懷。小時候沒有那麼多的水果可以吃,記憶裡最好吃的水果就是鄰居家的那棵棗樹上結的大紅棗。記憶裡我的鄰居是一對沒有兒女的老人,老兩口為人非常友善,每當家裡的棗熟了都會打下來一些分給街坊鄰居。因為我們家孩子最多,又離得最近,分給我們家的總是最多的。
  • 情感故事:老人撿痴呆女,一年後父母找上門,給俺十萬元錢
    你家在哪啊,我送你回家。」誰知小姑娘不說話了,站在那兒也不動,只是一直盯著白老頭。隨後白老頭便將小女孩帶回了自己的家。鎮上的人都知道白老頭撿了個小姑娘回家,都給白老頭送來了自家孫子孫女的舊衣服,白老頭看著這些熱心的村民,一時間不免淚流滿面。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一年後,小鎮上來了一對中年夫婦,他們來到了白老頭的家,看到了正在院子裡玩兒的小姑娘。
  • 老人出殯當天,5個抬棺大漢摔翻在地,3個吐血不止,母豬道真相
    永樂縣的孫奇志老人最近死了,享年一百零八歲。孫奇志生前在永樂縣當了三十幾年父母官,平日最愛對人說的就是:「我孫奇志,對上當得起一個忠字,對下當得起一個義字,在家當得起一個孝,於民當得起一個仁字。凡是認得我的,和我打過交道,沒有不誇我的。」一方父母官辭世,出殯當天自然少不了人圍觀。家人們一身縞素,走在前頭。孫奇志的棺材由8個彪形大漢抬著,晃晃悠悠跟在後頭,圍觀群眾站滿了街道兩邊。
  • 流浪老人的尊嚴
    由於中午時分,吃飯的人熙熙攘攘,竟然很少有空位,就在我跟前一張長桌子邊坐了三位女孩兒,我索性詢問過無人後直接坐到了那裡。就在這個時候,這位老婦人迅速地坐到了我的對面,我靜靜地看著她,只見她正拿起筷子準備吃那些剩飯菜時,忽然出現了兩位推著小車清理衛生的人員,她們就這樣絲毫不客氣地將老人面前已經下筷的快餐盤放到了小車裡。此刻老婦人有些尷尬,手足無措地坐在位置上,對於坐在她對面的我,她絲毫不在意,就像我不存在一樣。
  • 獨居老人收養流浪狗,三年後黃狗咬了鄰居一口,老人撿回一條命
    獨居老人收養流浪狗,三年後黃狗咬了鄰居一口,老人撿回一條命李家屯住一個70歲的老人,本來大娘有個幸福的家,可在20年可在2,一輛車禍讓大娘成一夜之間失去了兒子和老伴,大娘傷心欲絕了,一度想跳河,好在鄰居及時發現。
  • 李言錄:智擒歹徒|小說
    夏楊遞過書向春梅擺擺手,轉身走了,春梅進了村。夏楊大步流星地走著,他習慣的從路邊撅下一根樹枝,邊走邊抽打著路邊的小草。他看看天,太陽已經墜入了地平線,他邊走邊哼著小曲,突然,他聽見前面有人說話,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加快了腳步,近了,更近了,他隱匿在一邊,聽著,看著。
  • 撿破爛老人進酒店,服務員攔著不讓進,老闆一來直接擁抱
    在一個小縣城,每天早上六七點鐘,在城東繁華路段,行人都會看到一個一身邋遢的老頭,扛著一個袋子沿路撿垃圾。撿破爛老人姓王,熟悉的人都叫他老李。老李這輩子都沒成家,無兒無女,靠著撿破爛過日子。那天老李把自己打扮的很光鮮,準時去了那家星級酒店。老李正準備走進酒店,旁邊一個人取笑到:哎喲,這不是撿垃圾的的那個老李嗎?穿這樣還好意思來這酒店吃飯?服務員一聽,原來是個撿破爛的老頭,他想著老頭進了酒店,勢必會影響到其他人,想到這,服務員趕緊攔住王頭,不讓他進酒店。
  • 八旬老人餓死在土坯房,兒子葬禮上卻請全村人吃肘子
    等到子女長大成人,孫子也差不多讀書了,這個將他從最好的青春刻畫成現在滄桑樣子的故鄉,那個被壓榨的風一吹就倒的身子骨,一口薄棺,裝載了他的一生,埋葬在這個村子的一角。唯一可以證實到他來到過這個世界的痕跡,就是家中的黑白相片和那一角凸起的小土堆。
  • 老人好心送人進山卻被綁架,歹徒送信拿贖金知真相,乖乖放人下山
    「咱有家有老婆,兒子十七了,雖沒念過書,可啥毛病沒有,這不全是老天爺照應的嘛!」瘦高個兒點點頭:「十七可不小了,娶親沒有呀?別連給兒子娶親的錢都沒攢下吧?」傍晚時分,兩個人過了北窪子莊,在瘦高個兒的指揮下,又走出十幾裡路,拐進了一座大山,東拐西拐,在一間小屋前停下,瘦高個兒下驢進了小屋,老驢頭兒還沒弄明白東西南北,便被不知道從哪兒躥出來的幾個人推進了小屋。
  • 木匠為人和善,不顧勸阻偷偷施捨乞丐,終因報答救了自己性命
    大家好,我是魯南伍子,今天我在臺兒莊區泥溝鎮小張山頭村採風時,在一位老人那裡聽到了一個非常神奇的故事,在此分享給大家。老人說,在清朝末期時候小張山頭村後的白山上有一顆白楊樹,每當雷雨時節樹下都會出現一個白髮過肩,長髯齊胸的老者站在樹下
  • 故事:貪財的李木匠
    欲知詳情,各位看官就跟隨著小田的筆墨,一起來看看這則民間小故事:王老太,家住在河北省的某個村子。故事發生那一年,她60多歲。醫生下了病危通知,爺仨一看人沒救了就將王老太拉回了家,準備後事了。因為王老太生前最喜歡這對金手鐲,在入棺的時候,倆兒子就將這對金手鐲放進了棺槨裡。李木匠的老伴兒正好看見,心裡直嘆可惜啊!隨後,倆兒子就將老母親埋進了祖墳裡。
  • 「購物」的老人
    「哎呀,今天撿的夠多了,來,小夥子,幫我推下車,前面有個坡。」一位老人對我說。「唉。」我幫這個老人推了上去。「走嘍。」老人騎上三輪車揚長而去。我輕笑了一聲,去上班了,回家看見那個老人推著車回來,「回家了,小夥子,好人啊。」奶奶笑了笑。「小夥子,又見著你了!」她推上車,與我說。「你幾樓?」我問。
  • 故事:老人房屋倒塌四處為家,富商尋找長壽秘訣,看到老人食物昏睡一天
    「家?家……」「菸葉樓以後就是你的家了!」尿奶奶眯縫著眼,好像睡著了,但我看得很清楚,她眼睛裡晶瑩晶瑩的,分明有淚水。至於尿奶奶不經常住菸葉樓的原因,後來我漸漸明白了,尿奶奶喜歡走到哪裡睡到哪裡,她心中的家只不過是一個停留的地方而已,只要能讓她歇歇腳的地方,就是家。對於大自然,她從不過分要求什麼,一切她都不需要,又好像一切都是她的。尿奶奶沒得過病,反正我沒有見她吃過藥,身體好得很,人們說疾病繞著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