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個秀才連年考試不中,家中又沒有什麼營生,生活的窮困潦倒,只能靠吃野菜充飢,不過就算如此,在他眼裡自己也是身份高貴的。
就像他自己常常掛在嘴邊的話,「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自己只不過是時運不濟,那些拉車的、扛麻袋的等體力勞動的人都是粗俗的,自己是絕對不會幹這些活的,終有一日自己會飛上枝頭變鳳凰。
這一天,秀才外出遊玩,來到一處僻靜的地方,路過一座農舍時,看到有些散養的雞在附近覓食,旁邊還有雞窩,秀才一瞥,就看到雞窩裡面有幾個雞蛋,秀才心裡直痒痒,他已經好久沒有吃過雞蛋了,早就忘了雞蛋是什麼味道的,這時肚子開始咕嚕咕嚕的叫著。
讀聖賢書怎麼能雞鳴狗盜呢,但是不爭氣的腿怎麼也邁不開步子了,秀才想了又想,突然有了主意,自己拿著隨身攜帶的筆墨,在農舍的牆上寫了首打油詩,然後就把雞窩裡的雞蛋揣走了。
「本想一敘道家常,
書生顏面奈何妨。
今日借得窩中蛋,
他日必定變鳳凰。」
回去秀才把雞蛋煮了,渾淪吞棗的就吃到了肚子裡,而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沒人找,無人糾,秀才認為對方是被自己的才學所折服,心裡痛快了很長一陣子。
過了一段時間,長時間的野菜讓秀才肚子裡的饞蟲又發作了,秀才又想起了那農舍旁邊的雞蛋,於是秀才又來到了這裡。
農舍外面沒有什麼變化,雞依然散養著,雞窩也在那裡,還有自己上次寫的打油詩,從頭到尾讀了一遍,自己甚是滿意,看著窩裡的雞蛋,又瞧了瞧覓食的雞,肚子又開始咕嚕咕嚕的叫著,於是又提筆寫了一首打油詩。
「感激恩人慷慨忙,
懷才不遇又何妨。
借得美味雞一嘗,
助我中榜名聲揚。」
寫完打油詩,秀才又讀了一遍,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就捉了一隻正在窩裡的雞,抱著離開了。
回到家裡,秀才把雞給燉了,吃著鮮美的雞肉,又看著旁邊的野菜,秀才感慨嘆道,「真是可憐了自己,本該天天品嘗這樣的美味,卻要受吃野菜的苦,真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須先餓其體膚啊!」
這件事過後仍舊沒什麼事,依然是風平浪靜的,吃到甜頭的秀才沒過多久就忍不住了,他受夠了這難以下咽的野菜,他甚至有點恍惚了,他認為那農舍旁的雞和蛋分明就是自己的,於是他又去了。
農舍還是沒有什麼變化,只是多了他那兩首打油詩,秀才二話不說提起筆又是一首。
「近鄰可比遠親強,
再借一隻又何妨,
萬裡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寫完詩,秀才就去抓雞了,還在窩裡拿了些雞蛋,回家路上把雞蛋換成了酒,到家就把雞給燉了,酒足飯飽後,秀才滿面紅光,很是得意,就出去到處亂逛,鬼使神差的又走到了農舍旁。
迷迷糊糊的他看到牆上有四首詩,可是自己明明寫了三首啊,難道自己眼睛花了,走到近處一看,一身冷汗出來了,酒也嚇醒了,羞愧難當。
「見你可憐主人藏,
得寸進尺更猖狂。
限你三日物原樣,
否則拿你見公堂。」
……
故事完。
本文原創作品,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