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舉兩得(小小說)

2020-12-15 半島文學

向陽鎮北5公裡有條白沙河,河南岸有座村莊叫柳岸,河北邊有座村莊叫楊灣,這兩個自然村同屬一個行政村。

話說柳岸村的柳大碩是個孝子,他父親死得早,他母親熬兒守寡把他兄弟姐妹幾個拉扯大的確不易。

如今,柳大碩開磚窯廠發了大財,手裡擁有數百萬元資產,成了遠近聞名的闊老闆。

柳大碩有錢啦,想到他母親前半生吃盡苦頭沒享著福,如今苦盡甜來,就決心讓她老人家安度幸福晚年。

他給母親蓋座小樓,屋裡有冰箱、彩電、空調、實木床,床上有高檔電熱毯,柜子裡有各種高級營養品,還請來保姆專職侍候母親,並讓保姆每星期給老太太燉只甲魚。

這天,保姆來到村外的磚窯上找柳大碩說他母親病了,無論給她做什麼好吃的她都嘗也不嘗。

柳大碩急忙回到村上,見母親躺在床上直哼哼,就趕緊拉住母親的手問:「媽,你怎麼了?

母親說:「頭疼。」

「那我送你去醫院。」

「媽這輩子害病從來沒吃過藥,從前有個頭疼腦熱,去城南十八裡廟燒燒香,磕磕頭,許個願就好了。可是,現在媽老了,走不動了。」

柳大碩聽了連忙掏出手機給司機打電話。可是母親又說:「不行,媽暈車。」

柳大碩一時沒了主張,就問:「媽,那你說怎麼辦?

母親說:「這樣吧,你乾脆在村東的崗坡上重建原來的廟宇,以後媽求神取藥也近了。再說也方便了鄰近的鄉親們,這可是功德無量的善舉喲。」

原來,村東崗坡上以前有座天爺廟,四合院落,後邊正屋稱大殿,兩廂有東小殿和西小殿,前殿是樓,廟裡還有侍候神的道士和道姑。每年正月十五趕廟會,趕會的人山人海。可是,解放後破除迷信,把廟給扒了。

柳大碩一聽母親要他在村東的崗坡上重建天爺廟,心裡不禁「咯噔」一聲。

天爺廟規模不小,恢復原貌再塑上各方神像,怕是得一二十萬元吧?

母親固執已見,見兒子面露難色,就又加重了哼哼,說這會兒頭疼欲裂。

誰叫柳大碩是個孝子呢,於是就-拍大腿向母親鄭重表態:「媽,我聽您的,我就出資20萬元在村東的崗坡上重建天爺廟,為你老燒香方便,也為鄉親們造福。」

於是,柳岸村的磚窯廠「老闆柳大碩要出資20萬元在村東的崗坡上恢復重建天爺廟」的消息就在四鄰八鄉傳開了。

這事兒當天就傳到了白沙河北邊家在楊灣村的村長楊得青的耳朵裡了。

這天,村長楊得青帶著一位陌生人涉過白沙河來到柳岸村前的磚

窯上,在辦公室見到了柳大碩。那陌生人身材頎長,面目清癯,鼻梁上架著一副金邊眼鏡,給人一種仙風道骨來歷不凡的感覺。

楊得青指著那位陌生人向柳大碩介紹道:「這位是中國《周易》研究會中原分會秘書長周賓先生。是我專門為你母親請來的。」

楊得青介紹完畢,周賓先生趕緊把印著「中國《周易》研究會中原分會秘書長」的名片遞到柳大碩手裡。

接著,周賓先生向柳大碩問道:「聽說老母親病了?

柳大碩道:「也沒什麼大病,就是頭疼。我正準備按照她老人家的心願投資建廟呢,到時候她的病就不治而愈了。」

周賓先生又接著問:「聽說你父親是在二十多年前死的?死後埋在白沙河北邊楊灣村後的山梁上了?

「是的。」

周賓先生說:「建廟不解決問題。我是《易經》專家,對陰陽學說有研究。你父親在那邊思念你母親,但是你父親的魂夠不著你母親的魂兒,總是游離著,你母親就頭疼。」

柳大碩忙問:「那你說該怎麼辦?

周賓先生說:「陰府的人忌水,你們兩個村隔著一條白沙河,你母親在水這邊,你父親在水那邊,他老人家被水隔到楊灣村那邊了。你得修座橋,修座橋你父親的魂就能過來了。」

柳大碩聽周賓先生說的也在理兒,可他卻又為難道:「這事兒得跟我媽商量。」

柳大碩把修橋的事回去跟他媽商量,當他把周賓先生的說法告訴母親後,母親頓時恍然大悟:「怪不得這麼多年我在夜裡老是夢不見你爹,原來是河水把你爹的魂兒隔到河那邊了,那就先給你爹修座橋吧。」

於是,柳大碩就把準備投資建廟的那20萬元拿來在村北白沙河上修了一座三孔的水泥橋。歷時半年,橋終於修成了,南接柳岸村,北連楊灣村。

說來也怪,待這座橋修好後,柳大碩母親的頭疼病競然奇蹟般地好了,不疼了。柳大碩想道,莫非父親的魂兒真的不再游離了?於是就在橋南立頭立了塊水泥碑,上刻「過魂橋」。

這天,村長楊得青從河北楊灣村走過「過魂橋」來到柳岸村找柳大碩,先向他問道:「這些天你看電視、報紙沒有?

柳大碩說:「業務上忙,沒顧上看。」

楊得青說:「近一段時間,新聞媒體不斷批評某些地方大肆傳播偽科學、封建迷信勢力抬頭。我看你在橋 頭立的水泥碑上刻過魂橋有些不妥吧?

柳大碩說:「你說怎麼辦?我就是為我父母修的過魂橋呀。」

楊得青說:「既然橋修起來了,橋名並不重要,為了不使上邊幹預,我看還是把橋名改了好。」

柳大碩說:「反正我母親的頭疼病已經好了,你就看著辦吧。」

於是,楊得青就把「過魂橋」改成了「小康橋」。

後來柳大碩才知道,他上楊得青的當了。

原來,當楊得青得知柳大碩要投資20萬元修建天爺廟的消息後,認為這是搞封建迷信,上邊追查下來他當村長的要受批評。恰在這時候,鄉政府讓各村搞富民工程,但楊得青知道,制約本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就是地處窮山惡水,交通閉塞,於是就設計讓柳大碩用那筆建廟的錢修了一座「小康橋,這樣既破除了封建迷信,又造福鄉鄰,可謂一舉兩得。

作者:李立泰

相關焦點

  • 李利君 ‖ 熱鬧(小小說)
    作品散見《百花園》《小小說選刊》等報刊,併入選各類年度選本。出版《等到天亮》(小小說)、《小小說的九十年代後》(小小說評論)、《湛江:中國的飄帶》(歷史散文)。代表作小小說《熱鬧》,2005年曾被《百花園》雜誌社評為小小說年度人物。
  • 《繭》(小小說)
    《繭》(小小說) (歡迎讀者朋友們點評!)《繭》(小小說)《繭》(小小說)
  • 沈宏:謝恩(外一篇)|小小說
    李立綱:暗戀|小小說梅花:編輯部的故事|小小說陳國凡:賊|小小說李立綱:小巷故事|小小說謝沁宏:馬來熊嫂美容記(外一篇)|小小說
  • 東莞(橋頭)小小說創作基地再添新成果
    近日,橋頭小小說領軍人物莫樹材的小小說集《驟雨中的陽光》由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這是東莞(橋頭)小小說創作基地、東莞市小小說學會、橋頭作協取得的又一重要文學成果。《驟雨中的陽光》是他的第2部小小說集,入選2020年度東莞(橋頭)小小說創作基地、東莞市小小說學會獎勵扶持項目。
  • 警犬(小小說)
    警犬(小小說)----2020年8月20日前幾天的一個早晨,老王正在公園晨練。一位英國婦女,年齡肯定是六十以上了。她在遛狗,那是一條狼狗。
  • 陳玉光(教授/作家):《退休》(小小說)
    《位置》(小小說)作者:陳玉光(教授/作家)猛然從局長的位置上退下來,鄭局長很不適應。《位置》(小小說)作於2020年10月29日《位置》(小小說(歡迎讀者朋友們點評!)
  • 再說小小說(文學課)
    勿庸置言,自有分鑑,因而「書香中國」的推介文章最後說:「當下以及可預想的未來,這類人物(孔子、屈原、司馬遷、蘇東坡、曹雪芹等)不大可能出現了。所以回望古代有了緊迫感。 由此我們重提小小說,就是想要在茶壺與夜壺的對照對應中,小掉小說的虛無主義與急功近利,從而繼承民族文學的優秀傳統,重構「以文化人、人文化成」的價值體系。小說作為一種文學體裁,自然可以承載各樣的價值觀,呈現萬類霜天的千姿百態,但文學的聖經始終應該是「天不變,道亦不變」,是這樣的吧? 曹丕在他的《典論·論文》裡說:「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 胡作非為(小小說)
    胡作非為(小小說)陶澤祥天涯鄉烏有村有個出名的養牛大戶。那時,我沒有資金,是姚鄉長幫我到信用社貸款(特惠貸)五萬元,修建了牛舍,購買了兩頭能繁母牛。關鍵的是我不懂養牛技術,姚鄉長便帶我到省外的一個大型養牛場學習。姚鄉長不怕苦,也不怕累,還發揚艱苦樸素的精神。在外省學習期間,為了節省開支,與我同吃同住。吃最經濟的便餐,住最簡陋的小旅館。我們倆擠在一張床鋪上,談論發展養牛前景,有說有笑,好不熱鬧……」胡為正眉飛色舞地講得起勁時,在場的領導都瞪大了眼睛。
  • 啞巴朱驍(小小說)文/王書祥
    啞巴朱驍(小小說)文/王書祥 易家集一個先天性聾啞人,鄉親們都叫他啞巴。 啞巴也有名字,叫朱驍,是他爸送他到私塾讀書由先生給取的。私塾先生想法用實物模型教他認了不少字,兩年後基本能與讀書人用筆對話。 十二歲那年,他父親去世。十五歲時,他母親也撒手人寰,他成了當地的孤兒。 父親留下半畝地,不能養活他。
  • 故事     富婆找個小夥子 (小小說)
    故事 富婆找個小夥子(小小說)枝子花言道,我弟妹給你說你我不怎麼對你有印象能發個照片給我嗎(笑臉)寡聞看著這些,沒有標點符號的文字,徹底知道,此人是誰了。故事就此打住。寡聞不知對陌生人的心態與心理,推測的準確與否。
  • 泥鰍湯(小小說)文/王書祥
    泥鰍湯(小小說)文/王書祥其實,有關墮龍的故事無法考證,都說是那些無職的所謂協會的會員胡編亂造寫小說傳出來的。」 朱皇帝聽御醫吃藥加喝他喜歡的泥鰍湯,腰痛痊癒。這時他想起胡知縣與胡廚師,命筆賜胡知縣為忠帝知縣,胡廚師為江南名廚。同時,也把多嘴了黃太監趕出了宮門。 夜裡,胡知縣與胡廚師來了,他們感謝皇帝給予封號和平反。他們說,知錯能改的明君,您的江山一定能延續三百年。
  • 故事     義勇  (小小說)
    故事 義勇 (小小說)宋雲霄
  • 出乎意料(小小說)
    出乎意料(小小說)何華民 栓柱是某加工廠維修工,曉莉是某商貿公司業務員。倆人結婚7年,日子還算平穩。後來,業務員有了外遇,是機關公務員。再後來,業務員提出與維修工離婚。再再後來,維修工同意並且籤了離婚協議,不日將去辦理離婚手續。再再再後來,維修工提出一個要求:離婚前見見業務員的公務員。業務員同意了。
  • 故事:劉一手(小小說)
    故事:劉一手(小小說)宋雲霄 劉一手不是身體殘疾,更不是只有一隻手。
  • 王書祥小小說選(第二集)
    監利作協龔場分會王書祥小小說選濫竽改鶴德摘編 新時代正步 今天 ( 第二集) ) 「哥!」延續閱讀小邑超市飛出災星(小小說) ​文/王書祥 何霞與老公前些年在村頭開一小賣部,與時俱進改叫士多,賺了兩桶金,建起村中最高的樓房,請老者取名稱《小邑超市》。邑,都市或縣之說。這裡是村,詞不達意或用詞不當?啊,好在有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孔子的用語,邑亦村也。看來,邑用在這裡,有如杏花村之酒,增點文化韻味!
  • 高五幸:回門(小小說)原創
    高五幸:回門(小小說)原創高五幸:回門(小小說)原創按白鹿原下農村的鄉俗,姑娘出嫁三天後要回門婆婆的賢慧更讓冬梅感動,瞌睡少,起來早的婆婆,等到日上三桿她(他)們醒來了,就從灶房裡端出兩碗「荷包蛋」……。「有家的感覺真好」!冬梅吃著婆婆打的雞蛋,淚花花在眼眶眶閃,婆婆見了,問「回門」高興為何還掉淚,冬梅說是激動的。婆婆從衣袋底底翻了半天,掏出一卷捲毛毛票,「給,這也上百塊呢,去給你爸買點東西。甭嫌少,是媽個心……」。
  • 李立綱:不能不說的故事|小小說
    於是,就有了這個不能不說的故事。本文由李立綱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0人 0
  • 月亮草(小小說)
    月亮草(小小說) 萬嶺箐月亮純淨,傳說萬嶺箐月亮巖上罅隙裡長有月亮草,每當中秋月夜,採集月亮花草葉上的露水,老輩人一代代傳下的說法,這是普天下最乾淨的水露,可以讓人的眼睛變得更明亮深美。我和嚇慌了神的兒子班主任田老師涉過了育江河、竹墨溪,翻過了火星山、捨命崖,再盤旋而上,就是月亮巖(小名獨步巖),顧名思議,也就往上的路極窄,僅容一隻腳。但到了巖上,山峰忽又闊大了起來。說起來和人生倒有點相像。這話可不是我說的,是村小老校長說的,我可沒這個水平。我心急如焚地和田老師穿行在在喜氣洋洋的中秋月光裡。中秋的滿月已穩穩地掛在萬嶺箐的天幕。
  • 故事  女孩的心事兒  (小小說)
    故事 女孩的心事兒 (小小說)宋雲霄春天,像一位優秀畫家,勾畫出一副美麗的圖畫
  • 陳玉光(教授/作家):《色戒》(小小說)
    《色戒》色戒(小小說) 作者:陳玉光(教授/作家)《色戒》(歡迎讀者朋友們點評《色戒》(歡迎讀者朋友們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