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探春遠嫁時,終於喊了趙姨娘一聲「娘」,當時就淚奔了

2020-08-10 君箋雅侃紅樓

《紅樓夢》一直被再創作。從清代的繪畫作品,改編的戲劇,到近代電影,地方戲曲以至於現代的電視劇。影響最大的是八七版電視劇《紅樓夢》,無論怎麼看都是經典。其中有些改編很值得稱道。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幕就是賈探春遠嫁前,向趙姨娘喚的那一聲「娘」,當時無數人因此而淚奔了。

賈探春是賈政庶女,趙姨娘所出,不過從小就被嫡母王夫人撫養。


根據古代制度,妾生子女都認嫡母為母。生下來的撫養教育權也都在嫡母手中。反過來嫡母有責任、有義務當自己親生兒女一般教養庶出子女。

(第二十回)正說著,可巧鳳姐在窗外過,都聽在耳內,便隔窗說道:「大正月又怎麼了?環兄弟小孩子家,一半點兒錯了,你只教導他,說這些淡話作什麼!憑他怎麼去,還有太太老爺管他呢,就大口啐他!他現是主子,不好了,橫豎有教導他的人,與你什麼相干!環兄弟,出來,跟我玩去。」

趙姨娘自己生的孩子並沒有權教導。所以探春一出生王夫人由撫養,是天經地義。

王夫人撫養賈探春當然有私心。女兒是家族聯姻的主要對象。長大了找個好婆家可以反哺娘家。


教導好賈探春,讓她與賈寶玉親近,日後賈寶玉當家也可以兄妹互相有照應。

反之,賈環是賈寶玉競爭對手,王夫人不但不教導他,還明裡暗裡通過壓迫趙姨娘而潛移默化影響賈環成長,不得不說豪門內的親情背後不那麼單純。

賈探春對嫡母王夫人與生母趙姨娘之間的齟齬一清二楚。王夫人教她養她的目的她也明白。但她並不會覺得自己被利用。

賈探春的劣勢是庶出身份,註定被賈家上下某些人看不起,也會對以後出嫁人生有影響。得益於王夫人的疼愛,她才能夠自尊自立自強。


王夫人對探春很下功夫,不遺餘力培養她。最突出的是讓小小年紀的她協理榮國府,給了足夠的信任和支持。賈探春是從心底感謝王夫人,並以王夫人為母。

趙姨娘是探春生母,有著難以割捨的血脈親緣。不過趙姨娘一直是探春的一塊心病。

王夫人不認可趙姨娘,雙方勢同水火。賈探春夾在中間左右都不是人。

(第五十五回,王熙鳳說:)「太太又疼他,雖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趙姨娘那老東西鬧的,心裡卻是和寶玉一樣呢。」

王夫人對賈探春好,探春知道。王夫人對趙姨娘不好,探春也知道。在王夫人和趙姨娘之間向左還是向右,對賈探春都是難以抉擇的事。尤其趙姨娘並不是個省心的生母。


趙姨娘在賈家是出了名的不知進退,著三不著兩。由於王夫人不待見她,奴才們也趁機磋磨坑害她,以至於趙姨娘本就尖銳的性子更加的歇斯底裡。

她行事膚淺,言語粗鄙。不能給探春支持,反倒拖探春後腿。

見探春給賈寶玉做鞋,拿錢給寶玉幫她買東西,埋怨探春不拿錢給賈環花。

探春掌家,趕上趙姨娘兄弟趙國基死了。探春按規矩辦事,她也去鬧。更甚者還說趙國基是探春舅舅,竟然手裡有權不幫襯家裡人。


關於趙國基是不是賈探春舅舅至今仍引起很大爭議,認為賈探春冷血無情。其實,此事不是賈探春的錯。

一,趙國基是趙姨娘的兄弟,血緣上確實是賈探春「舅舅」。

二,趙國基是賈家奴才,賈探春是主子。他們的公共關係是主僕。不光趙國基,探春生母趙姨娘也不過是半奴,按規矩賈探春不能當眾叫趙姨娘為「娘」,而是「姨娘」。

三,賈探春如果認趙國基為舅舅,是對自己身份的侮辱,是對她父親賈政不敬,對嫡母王夫人打臉,對舅舅王子騰不恭……也是無規矩,無禮儀自甘下賤的舉動。不光賈探春不為,懦弱如迎春也不會如此作為。


不過到底是血緣至親。探春看似不關心趙姨娘,實則生母就是生母。賈探春知道一點,只有自己在賈家立得住,別人看她的面子也會給趙姨娘賈環幾分面子,讓她們好過一點。

《紅樓夢》八十回後缺失,不確認賈探春遠嫁離開家人故土前如何表述。八七版電視劇《紅樓夢》設計為賈探春終於在臨行前叫了趙姨娘一聲「娘」,是情理之中的必然。

戴了十幾年的面具一遭卸下,緊閉的心房被打開,都是滿滿的感情。愧疚、難捨、委屈、不甘、彷徨……都在賈探春那一聲「娘」裡。


這一幕是《紅樓夢》再創作的點睛之筆,那一刻的賈探春眼中,只有看一眼就再也見不到的娘。什麼過往的齟齬和不順心,都湮滅在骨肉親情之中,是徹底不摻雜​任何功利的親情釋懷。

文|君箋雅侃紅樓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程乙本·啟功校訂;

《紅樓夢》繪全本·清·孫溫 。

相關焦點

  • 賈探春,可能就是《康熙王朝》裡的藍齊兒,而趙姨娘則是榮妃
    我們知道賈環是妾室趙姨娘所生,而賈探春也是趙姨娘所生。他們同父同母,是真正的親兄妹。而胤祉和固倫榮憲公主,恰恰是康熙帝的妾室榮妃馬佳氏所生,他們同一母親。另外,探春在賈府裡有「三姑娘」之稱,而固倫榮憲公主恰恰是康熙帝的皇三女。
  • 探春遠嫁蕃國時叫出的那一聲「娘」道出了母女倆的真實關係
    探春在賈府十分的受人歡迎,也深得王夫人的喜歡,探春從小跟在王夫人身邊長大,稱呼趙姨娘為姨娘,這於她來說,本也沒有什麼錯,只是遵從了禮教規矩,可在《紅樓夢》中,探春和自己母親趙姨娘從很多方面看,關係是不和睦的,甚至在她心裡,她從來不承認有這樣一個母親,對趙姨娘的很多行為她也是看不起,甚至嘲諷過自己的母親。在《紅樓夢》中探春和趙姨娘有哪幾次衝突呢?
  • 賈探春與趙姨娘:從冷漠生疏到護母心切,一對愛恨交織的母女
    她有才華,有志向,但偏偏生於末世,沒有好運,只能被迫遠嫁。在古代,車馬不便,遠嫁基本意味著這輩子再難見到娘家人了。黛玉之母賈敏即是最好的例子。賈府在家的三個女孩中,要數探春最為突出了。按當時的社會制度和家庭倫理而言,探春的生母雖然是趙姨娘,但王夫人才是她明面上的母親。古代的妾室,其實有點像代孕媽媽,只能替主人生孩子,生下孩子後,孩子是主子,一般歸老爺和太太管教,妾室仍舊是奴才,沒有管教孩子的權利。這正是鳳姐對趙姨娘說的「環兄弟小孩子家,一半點兒錯了,你只教導他,說這些淡話作什麼!
  • 對於探春而言,最悲劇的結局是什麼?遠嫁?不,是不能做正妻
    基本上,她是遠嫁了。,遠嫁於她而言是悲劇嗎?探春是個爽快且有擔當的人,敢說敢幹敢出頭。且又有個特別善於惹事、吵鬧的生母趙姨娘,所以,我們有很多機會了解探春的志向。第五十五回中,鳳姐病了,探春暫代理家之職。偏偏趙姨娘的兄弟過世,為了喪葬銀子,趙姨娘又來和探春鬧。
  • 南安太妃相看了5個女孩,為什麼黛玉寶釵沒被選中反而選中探春?
    為什麼說當時賈母已經決定讓探春出嫁?賈母跟鳳姐說話時,特意把探春拎了出來:……南安太妃笑道:「既這樣,叫人請來。」賈母回頭命了鳳姐兒,「去把史、薛、林四位姑娘帶來。再只叫你三妹妹陪著來罷。」,南安太妃動不得寶釵,自然不會選她;5、五個姑娘被排除了四個,剩下的賈探春是庶女,更被賈母放棄,沒有堅硬的大腿,派出去沒阻力不心疼;而且有才貌,派出去也不丟臉。
  • 有個女孩名叫探春
    在賈府眾多小姐裡面,賈探春可以說是僅次於賈元春的,性格上和男孩相仿,也有殺伐決斷的才幹,能力上不輸於王熙鳳,甚至比王熙鳳更強,畢竟賈探春是個文化人。不過探春的底子太差,也就是上天給探春的出身不好,母親是賈政的小老婆,而且是一個做事沒有格局的小老婆。看看同是趙姨娘生的賈環,你就知道賈探春有多優秀了。
  • 「二木頭」賈迎春的人生悲劇是如何造就的?
    黛玉自幼喪母喪父,寄人籬下;寶釵獨守空閨,鬱鬱而終;湘雲自幼父母雙亡,探春庶出,被迫遠嫁他鄉,再也無法見到親人,元春嫁入深宮,難見親人;惜春孤僻冷漠,青春妙齡遁入空門.....而我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就是那個懦弱木訥,任人欺凌,被稱為「二木頭」的賈迎春!
  • 不認「親舅舅」,訓斥親生母親,當家的賈探春真是「翅膀硬了」?
    賈探春臨危受命走馬上任不久,生母趙姨娘兄弟趙國基死了,需要分發賞賜。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賈探春如何處理這件事。於公,趙國基是賈家奴才。奴才死了自有定例。於私,趙國基是趙姨娘的兄弟,也是賈探春名義上的「親舅舅」。賈探春管家,給多給少代表她執法的尺度。
  • 賈探春的最終結局並非遠嫁那麼簡單,最終以泉石為伴,孤老而終
    賈探春的一生全隱藏在芭蕉、臘梅和紅杏三種花中。探春是賈府「又紅又香」的玫瑰花,她在文中已知的結局就是和親遠嫁,正如她的判詞所說的那樣: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裡東風一夢遙。好多人都認為探春遠嫁後會過上幸福的婚姻生活,但賈府已有一個好景不長且死於非命的皇妃賈元春,同樣身為王妃的探春真能做到鶴立雞群獨善其身嗎?
  • 探春&趙姨娘 |三觀不同,不能強融
    而趙姨娘一手帶大的賈環&34;,和一母同胞的姐姐不可同日而語。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賈環身上的自私惡毒,其實正映證著趙姨娘的狹隘陰暗,與探春的大氣明朗背道而馳。這正是母女芥蒂的根源所在。後來,趙姨娘的兄弟去世,恰巧王熙鳳得了病,由李紈和探春幫著料理家務。探春依循舊例,給了20兩撫恤金。趙姨娘不幹了,哭哭啼啼地過來鬧,說自己連襲人都不如。開始時,探春好聲好氣地解釋,趙國基是賈府的家生奴才,和襲人的母親不同。
  • 王夫人對探春的感情淡淡,從趙國基喪事可以看出一二
    賈探春是王夫人的庶女,她精明能幹,又有遠見,為了能夠靠攏嫡母王夫人,不惜疏遠生母趙姨娘胞弟賈環。那麼賈探春到底拉攏住嫡母王夫人沒有呢?偏偏前不久襲人的娘也死了,王夫人親自安排王熙鳳給襲人四十兩銀子的喪葬費,趙國基和襲人的娘,這兩人的死期太近了,作者這樣安排就是想讓讀者進行一個比較,從而得出王夫人並不重視探春的一個結論。
  • 同樣是庶出身份,迎春和探春為何差別如此之大?三點告訴你原因
    如今你娘死了,從前看來你兩個的娘,只有你娘比如今趙姨娘強十倍的,你該比探丫頭強才是。怎麼反不及他一半!誰知竟不然,這可不是異事」。都是老爺「跟前人養的」,出身一樣,是庶出的無疑了。庶出的身份,說起來是小姐,但是卻和嫡出的千差萬別。
  • 富貴鄉裡孤獨的俠客——深刻解讀探春的孤獨
    賈探春,賈府三豔之一。賈政之妾趙姨娘所出,她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曹公給一敏字。三個小姐當中,迎春以其懦成為眾多主角的背景,惜春還小個性又孤僻,只有探春能與釵黛爭春。正是這個玫瑰花一樣嬌豔的三姑娘卻像一個孤獨的俠客,頂著夕陽挎著劍,獨自前行在悠悠大漠中。
  • 《紅樓夢》的女性力量:為什麼說,女性都該活得像探春而非黛玉?
    而探春的親弟弟賈環,還有生母趙姨娘,這兩人卻永遠是出類拔萃的賈探春內心的痛,亦是探春這個人物的爭議之處。因為探春給寶玉做鞋而未給賈環做,惹得趙姨娘在背後抱怨她攢錢給寶玉使,卻不給環兒,讓她很沒面子;而鳳姐臥病期間,探春暫代鳳姐管家,正是大展拳腳、樹立威信之時,因為給趙姨娘的弟弟趙國基的喪禮賞銀少於襲人的娘,被趙姨娘當面數落哭鬧,氣得一向清醒自持的探春也情緒失控哭了起來:「何苦來?誰不知道我是姨娘養的?」。
  • 趙姨娘的招黑體質,不是因壞,而是她無意中成了別人的「絆腳石」
    但是王夫人卻視她為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後快;王熙鳳對她時時進行360度全方位打壓,不給她一絲抬頭的機會;賈探春她的親生女兒,恨不得重新投胎,斷然否絕她們的血緣關係。賈環的出生,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講究多子多福的封建時代,她是賈家開支散葉延續血脈的功臣,她有了「母憑子貴」的砝碼。王夫人堂堂「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的王家二小姐,長子賈珠早逝,女兒元春進宮後她失去了左膀右臂,賈寶玉只是個混在女兒堆裡不求上進的混世魔王。她有一種四面楚歌的危機感。她決不能讓這種感覺變為現實,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家碧玉趙姨娘撼動她的地位分毫。
  • 探春遠嫁海外當妃子,明明結局很好,為什麼還是被列入薄命司中?
    《分骨肉》中的信息,我們對探春的遠嫁則能得到更加清晰的分析,比如根據「清明涕送江邊望,千裡東風一夢遙」來看,探春遠嫁的時間應該是清明節,而且相隔千裡之遙;另外《分骨肉》中唱道:這些細節亦可見探春應該是遠嫁,而且探春自己心裡清楚:這一嫁,恐怕永遠也回不來了,所以才有「告爹娘,休把兒懸念」、「奴去也,莫牽連」等悲觀之句。
  • 賈探春,你太猛了
    且說探春被趙姨娘了氣了個半死,內心一口怨氣難以發洩,又正好要處理許多事情,於是她就開始拿眾人作筏子渡江,而且還專門挑有頭有臉的。平兒說,別人回一件,她就駁一件;回一百件,她也要駁一百件。她要殺伐決斷,確立威信。
  • 賈探春何以成為大觀園裡人愛人敬的玫瑰花
    文/素心如月666 賈探春為紅樓十二釵之一,是賈府的三姑娘,賈寶玉的庶出妹妹,也是作者濃墨重彩塑造的一個性突出、形象豐滿、品格完美的典型女性形象。為一個閨閣小姐,而探春則恰恰對家族背負著一份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一家子去賴大的花園玩,她不想著觀賞園林玩耍嬉戲,卻與人家聊起經營之道,這件事足可見探春與眾不同的氣魄與抱負。《紅樓夢》第五十六回「敏探春興利除宿弊」,她的才能和幹練得到全面施展。當時鳳姐兒抱恙,賈府內部管理混亂,在王夫人的支持下、在李紈和寶釵的輔助下,探春開始理家。
  • 趙姨娘被夏婆子當槍使,一包茉莉粉,爆料出賈府多少的不堪?
    當時趙姨娘正好在場,見賈環被人家糊弄,一下子就不得了。趙姨娘便說:「他有好的給你?誰叫你要去了?怎怨他們耍你!依我,拿了去,照臉摔給他去!」彩雲勸趙姨娘忍耐些別生事,趙姨娘卻執意要去討回公道。為什麼呢?
  • 賈府「四春」的悲劇人生:兩個慘死,一個遠嫁,另一個出家!
    這就是賈家大小姐賈元春。看上去的確有種大家閨秀的風範。賈迎春,是賈赦的妾所生之女。她性格懦弱,人稱「二木頭」。她與人為善,可命運對她卻極為不公!她嫁給了一個人面獸心的男人孫紹祖,挨打受罵,沒多久就被折磨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