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探春,你太猛了

2020-08-09 與心幽歡


探春理家,其才華有目共睹,但是其畢竟太年輕,在兩件事的處置上,其格局真的低了那麼一點點。

且說探春被趙姨娘了氣了個半死,內心一口怨氣難以發洩,又正好要處理許多事情,於是她就開始拿眾人作筏子渡江,而且還專門挑有頭有臉的。平兒說,別人回一件,她就駁一件;回一百件,她也要駁一百件。她要殺伐決斷,確立威信。

話說她這開源節流沒有錯,可是一刀切就有問題了,特別是在這件事上。

當時,她叫來了剛才進來要回話的媳婦。問賈環和賈蘭在學校裡往常所領一年的銀子,是做哪一項用的。那媳婦回答說:「一年學裡吃點心或者買紙筆等。」

探春一聽說,立馬就要把它給駁了,說凡爺們的使用不是都領了麼,怎麼學校裡又要領這八兩銀子。然後就果斷地說:「從今兒起,把這一項蠲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探春此舉非常不妥當。中國人常說,再窮也不能窮教育。探春剛一上任就把學校裡這項銀子給砍了。真是讓人寒心。看來,中國人捨不得在教育上花錢,自古就有之。

要知道這錢並非被趙姨娘、李紈給領回了家,而是直接撥到學校裡。賈寶玉不去學堂讀書,那婆子就沒有提到賈寶玉在學校所要交的八兩銀子。探春覺得給了生活費就夠了,如此不重視教育。

孩子們在學校裡吃點點心當作營養午餐,買點紙筆不行嗎?從今往後,學校裡沒有這項銀子,孩子們豈不是要受苦。一天到黑在學校學習讀書餓了,沒點心吃,紙筆等也要自家買了。把正常的福利都給剝奪了,真是太不應該了。

那些讀書的孩子也不高興了吧。一方面會讓用心讀書的家庭感動寒心,另一方面那些不愛讀書的孩子,往後就更可名正言順不去了。往後,賈環也可學賈寶玉不去讀書了。當然,賈蘭那好學的孩子還是會去,只是家裡每年要多花費八兩銀子。

如此,探春這一作為也寒了與她共同打理家務的李紈的心。當時,李紈就在她身邊,回的又是賈蘭的事情,探春卻想不到這一點。其情商,真是有點欠缺。李紈也不吭聲,真是個老好人。

相反,我們的平兒做得就十分得當了。當時,探春剛跟趙姨娘吵完架,那婆子來回這件事的時候,平兒就趕緊將她轟走,讓那婆子先出去等著。平兒還不是怕那婆子撞到槍口上把事情給弄黃了。她想讓探春消消氣後,再來處理這件事。從她不斷地伺候平兒,安撫平兒就可看出來。

只可惜那婆子的話早已說出口,探春殺心已起,孩子們去學校念書所需的銀子必然會泡湯。

可見,管理者處事最不可衝動,更不可逞一時之勇,要講究迂迴。萬事要從實際出發。像探春這樣,為了節儉而下死心節儉,大家只會覺得她狠,不會說她如何懂管理。當然,她後來責罵榮國府的管理者、勾心鬥角之人,是覺得無力回天了,不可不如此痛罵一頓。她最後的狠,是頗值得欣賞的。

另外一件事發生在吃飯的時候。當時,李紈和探春的飯送到了議事廳,寶釵的沒有送過來,探春質問寶釵的怎麼不端來一起吃。那送飯的丫頭連忙命令媳婦們去傳話,讓人把寶釵的飯給送了來。

誰知探春聽了卻很不高興,說那丫頭不該指使外面的管家娘子們,說她們是辦大事的,說那丫頭不知高低。探春駁了丫頭的話,她卻派了平兒去傳話。

真是豈有此理。平兒剛才對她那麼好,現在竟然成了她的跑腿的了。在她心目中,平兒連那些管家娘子都不如了。那吃飯的時候,那些娘子們不是有優哉遊哉嗎?

平兒不跟她計較立馬就往外走,去傳話。平兒還只走出大門,那些娘子們一把就把平兒給拉住了,說:「哪裡用姑娘去,我們已有人叫去了。」並因殷勤備至的照顧著平兒。

看來,那些媳婦們當時都被比探春要精明。平兒這等有智慧的女子,怎麼能把她當作一個跑腿的傳話的傭人呢?那個時候,探春不把平兒當回事,真的太不應該。好像她在生王熙鳳的氣,有意整平兒似的。格局看起來是多麼小。

如此看來,探春治家,開出的都是一劑劑猛藥了,管你受得了還是受不了。這也是她理家越理越亂的原因吧。只可惜平兒命苦,身份低微,如果王熙鳳病了,她讓平兒全權代理她,一定會把榮國府管理井井有條。因為平兒懂得恩威並施,處事平和。探春,太猛了。

相關焦點

  • 賈探春遠嫁時,終於喊了趙姨娘一聲「娘」,當時就淚奔了
    環兄弟小孩子家,一半點兒錯了,你只教導他,說這些淡話作什麼!憑他怎麼去,還有太太老爺管他呢,就大口啐他!他現是主子,不好了,橫豎有教導他的人,與你什麼相干!環兄弟,出來,跟我玩去。」趙姨娘自己生的孩子並沒有權教導。所以探春一出生王夫人由撫養,是天經地義。王夫人撫養賈探春當然有私心。女兒是家族聯姻的主要對象。長大了找個好婆家可以反哺娘家。
  • 不認「親舅舅」,訓斥親生母親,當家的賈探春真是「翅膀硬了」?
    賈探春臨危受命走馬上任不久,生母趙姨娘兄弟趙國基死了,需要分發賞賜。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賈探春如何處理這件事。於公,趙國基是賈家奴才。奴才死了自有定例。於私,趙國基是趙姨娘的兄弟,也是賈探春名義上的「親舅舅」。賈探春管家,給多給少代表她執法的尺度。
  • 賈探春,可能就是《康熙王朝》裡的藍齊兒,而趙姨娘則是榮妃
    順著這一思路,紅樓迷「習習寶蓋小車車」認為賈探春,很可能影射康熙帝的皇三女我們知道賈環是妾室趙姨娘所生,而賈探春也是趙姨娘所生。他們同父同母,是真正的親兄妹。而胤祉和固倫榮憲公主,恰恰是康熙帝的妾室榮妃馬佳氏所生,他們同一母親。另外,探春在賈府裡有「三姑娘」之稱,而固倫榮憲公主恰恰是康熙帝的皇三女。
  • 紅樓夢中的管理高手不是王熙鳳,也不是賈探春,而是被人忽略的她
    王熙鳳這樣做,雖然圓滿完成了任務,同時也失去了人心,因為人不是打怕的,而是敬怕的,你打他一次,他記恨你一輩子,你敬他一次,他敬畏你終身。此外,王熙鳳還經常以權謀私,為了個人利益傷害無辜性命,她惹下的這些人命官司成為賈府日後垮臺的重要證據。
  • 賈探春一耳光打在邢夫人臉上,王夫人暗自快意,鳳姐見機裝病避禍
    尤其抄檢大觀園影響極壞,賈家內部的反彈極大。(第七十四回)鳳姐見他這樣,忙說:「媽媽走吧,別瘋瘋顛顛的。」一語未了,只聽「拍」的一聲,王家的臉上早著了探春一掌。探春登時大怒,指著王家的問道:「你是什麼東西,敢來拉扯我的衣裳!
  • 賈探春的最終結局並非遠嫁那麼簡單,最終以泉石為伴,孤老而終
    賈探春的一生全隱藏在芭蕉、臘梅和紅杏三種花中。探春是賈府「又紅又香」的玫瑰花,她在文中已知的結局就是和親遠嫁,正如她的判詞所說的那樣: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裡東風一夢遙。好多人都認為探春遠嫁後會過上幸福的婚姻生活,但賈府已有一個好景不長且死於非命的皇妃賈元春,同樣身為王妃的探春真能做到鶴立雞群獨善其身嗎?
  • 有個女孩名叫探春
    在賈府眾多小姐裡面,賈探春可以說是僅次於賈元春的,性格上和男孩相仿,也有殺伐決斷的才幹,能力上不輸於王熙鳳,甚至比王熙鳳更強,畢竟賈探春是個文化人。不過探春的底子太差,也就是上天給探春的出身不好,母親是賈政的小老婆,而且是一個做事沒有格局的小老婆。看看同是趙姨娘生的賈環,你就知道賈探春有多優秀了。
  • 王夫人對探春的感情淡淡,從趙國基喪事可以看出一二
    &34;寶哥哥,你往這裡來,我和你說話。"探春三天不見寶玉,便覺得想念,可是他對自己的同母弟弟賈環卻從來不曾過問,在前八十回,賈環不曾與探春同框過,而且,若非必要,探春都不願說出賈環的名字。偏偏前不久襲人的娘也死了,王夫人親自安排王熙鳳給襲人四十兩銀子的喪葬費,趙國基和襲人的娘,這兩人的死期太近了,作者這樣安排就是想讓讀者進行一個比較,從而得出王夫人並不重視探春的一個結論。
  • 賈探春何以成為大觀園裡人愛人敬的玫瑰花
    文/素心如月666 賈探春為紅樓十二釵之一,是賈府的三姑娘,賈寶玉的庶出妹妹,也是作者濃墨重彩塑造的一個性突出、形象豐滿、品格完美的典型女性形象。為一個閨閣小姐,而探春則恰恰對家族背負著一份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一家子去賴大的花園玩,她不想著觀賞園林玩耍嬉戲,卻與人家聊起經營之道,這件事足可見探春與眾不同的氣魄與抱負。《紅樓夢》第五十六回「敏探春興利除宿弊」,她的才能和幹練得到全面施展。當時鳳姐兒抱恙,賈府內部管理混亂,在王夫人的支持下、在李紈和寶釵的輔助下,探春開始理家。
  • 探春破累絲金鳳案,王熙鳳:三小姐再有本事,也捋不清賈家這泥潭
    探春是賈家四姐妹中出類拔萃者,諢名「玫瑰花」,又香又辣,曹翁送她一個「敏」字:自身能力超凡卓群,見識遠格局大,是個連王熙鳳都不敢惹的嬌小姐。探春也有不能為外人道的心病,就是那個不省心的親娘趙姨娘。探春在大觀園中,是除了寶釵、黛玉外最耀眼的姑娘,卻屢屢因為是姨娘養的孩子,幾次三番被人戳穿痛處,下不來臺。
  • 神瑛侍者——賈寶玉
    >從左至右:薛寶釵—賈寶玉—賈迎春—林黛玉—賈惜春—賈探春紅樓十二釵:從左至右第一排: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第二排: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李紈—巧姐—秦可卿 古裝照 VS 現代照
  • 李紈為什麼暗罵探春是千刁萬惡的小姑子?你看看探春做的那些事
    賈探春是個「才自精明志自高」的奇女子,有遠見、有抱負、有作為,敢說敢為、敢作敢當,辦事練達,連鳳姐和王夫人都畏她幾分、讓她幾分。從文本裡,我們看不出探春與李紈有什麼矛盾,倒是經常怒懟鳳姐:趙國基死了,鳳姐怕她不知道怎麼處理,讓平兒帶話:按規矩只有二十兩,多添點也使得。這本是鳳姐的好意,探春就一番脾氣:你主子真箇倒巧,叫我開了例,他做好人,拿著太太不心疼的錢,樂得做人情!你告訴他:我不敢添減混出主意。
  • 生母無理取鬧,就拿別人出氣,賈探春為何這樣不講理?
    但李紈「尚德不尚才」,寶釵是客居,實際責任主要落到了探春頭上。然而就在上任不久,探春的生母趙姨娘,就在別人的挑動之下,借趙姨娘之弟趙國基的撫恤金問題,向探春發難。雖然探春有理有據,沒有被趙姨娘打敗,但這一份氣,可真不是好受的。
  • 「二木頭」賈迎春的人生悲劇是如何造就的?
    黛玉自幼喪母喪父,寄人籬下;寶釵獨守空閨,鬱鬱而終;湘雲自幼父母雙亡,探春庶出,被迫遠嫁他鄉,再也無法見到親人,元春嫁入深宮,難見親人;惜春孤僻冷漠,青春妙齡遁入空門.....而我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就是那個懦弱木訥,任人欺凌,被稱為「二木頭」的賈迎春!
  • 落魄的豪門千金賈探春和史湘雲來比拼|論誰最潑辣、最敢說
    賈探春、史湘雲出生雖比別人顯赫富貴,但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榮國府的三小姐賈探春、史國公家裡的小姐史湘雲,堪稱富貴之鄉的奇葩花。賈探春雖生在富貴之家,但庶出的身份,又有一個不明事理、愛出風頭、到處攪和鬧事的生母;一個讀不進書,心胸狹小,專營雞鳴狗盜之事的親弟弟賈環。
  • 賈探春與趙姨娘:從冷漠生疏到護母心切,一對愛恨交織的母女
    就是姊妹弟兄跟前,誰和我好,我就和誰好,什麼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上回我給你那錢,替我帶那頑的東西。過了兩天,他見了我,也是說沒錢使,怎麼難,我也不理論。誰知後來丫頭們出去了,他就抱怨起我來,說我攢了錢,為什麼給你使,倒不給環兒使呢。我聽見這話,又好笑,又好氣,就出來往太太跟前去了。」
  • 探春遠嫁海外當妃子,明明結局很好,為什麼還是被列入薄命司中?
    因為探春這枝花籤,大家調侃了探春一番:眾人笑道:「我說是什麼呢。這籤原是閨閣中取戲的,除了這兩三根有這話的,並無雜話,這有何妨。我們家已經有了個王妃,難道你也是個王妃不成?大喜,大喜。」說著,大家來敬。
  • 探春,賈府裡的帶刺玫瑰,一手爛牌打成了王炸
    (第四十六回賈探春想)這正用著女孩兒之時,迎春老實,惜春小,因此窗外聽了一聽,便走進來陪笑向賈母道:「這事與太太什麼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裡的人,小嬸子如何知道?便知道,也推不知道。」猶未說完,賈母笑道:「可是我老糊塗了!姨太太別笑話我。你這個姐姐他極孝順我,不象我那大太太一味怕老爺,婆婆跟前不過應景兒。可是委屈了他。」
  • 庶女逆襲的標杆:青銅段位賈探春、王者段位盛明蘭
    對於探春而言,她有能力有本事,就因為生母低賤的緣故,嫡母王夫人對她的態度也是模稜兩可,既想器重她又厭惡趙姨娘的存在,既想丟開她又捨不得她身上的一番才幹,庶女的出身無疑限制了探春的個人發展。賈母出生金陵史侯世家,從孫媳婦做到如今的榮府掌權人,凝聚了大半生的智慧,探春跟著這樣一位祖母,擁有的見識和能力自然不差!從後來探春管家、改革大觀園就可以看出,探春的治家能力不凡。再加上她天資聰穎、一點就通,跟著賈母潛移默化受到了很大影響,才會鍛鍊出一身的好才幹。《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後來的小說多多少少都有點它的影子,《知否》中的盛老太太其實就是另一個賈母。
  • 同樣是庶出身份,迎春和探春為何差別如此之大?三點告訴你原因
    位列金陵十二釵正釵之一的賈迎春,在全書中所用筆墨最少,出場次數也很少。在賈府奼紫嫣紅的美女叢中,她幾乎是一個透明的存在。從邢夫人的這段話即可看出:「你是大老爺跟前人養的,這裡探丫頭也是二老爺跟前人養的,出身一樣。如今你娘死了,從前看來你兩個的娘,只有你娘比如今趙姨娘強十倍的,你該比探丫頭強才是。怎麼反不及他一半!誰知竟不然,這可不是異事」。都是老爺「跟前人養的」,出身一樣,是庶出的無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