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長恨水長東:通過鏡像理論,淺析《長恨歌》王琦瑤的悲劇命運

2020-09-05 不雨瀟瀟

《長恨歌》是王安憶的巔峰之作,小說運用短短二十幾萬的字符譜寫了一個女人四十年的心酸往事。不僅展現了上海的幾經波折和時代動蕩,更體現出女性在時代變遷中命不由己的悲劇命運。

紙醉金迷的大上海是多少人魂牽夢繞的銷魂窟,在這裡上演了一出出才子配佳人好戲。可是又有多少人看到了幕布後的故事,才子不在、佳人玉殞 ,繁華之下只有無盡唏噓。

一曲長恨歌,曲終人散,多少風光無限都葬在了昨天,留下的只有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青澀懵懂的王琦瑤在參加了「上海小姐」的評選後成了「三小姐」,並結識了李主任度過了一段紙醉金迷的生活。而後李主任的意外離世將王琦瑤從雲端拉回了現實,她無奈以街道護士的身份謀生,並結識了康明輝、薩沙,經歷了幾番感情糾葛。所有人接連離開,留她獨自撫養女兒長大。最後,死於一場入室搶劫的鬧劇。

王琦瑤用自己的一生去追逐一個看不見的虛名,「上海三小姐」這個看似風光無限的頭銜讓王琦瑤甘心畫地為牢,四十年的時光轉瞬而逝,當年青蔥明媚的王琦瑤又可曾想過自己會落得一個如此荒誕不經的結局?

王安憶在作品中所展現的女性悲劇命運是建立在時間維度上的,我們看到的王琦瑤和她所象徵的整個上海,都是在歷史長河中激起的時代轉變的波瀾,異常平淡的生活背後,是歷史的興衰變化。

大夢一場:欲望困境下的自我構建

王琦瑤的出場放是對弄堂、閨閣的描寫之後,因此這一形象更是一種象徵,「上海每一個閨閣裡都有一個王琦瑤」,她不僅是自己,更是這個城市、這個時代。

王琦瑤出現在十裡洋場的上海,在這個充滿無限誘惑的欲望都市,去片場參觀的經歷打開了她心中的欲望之門,在聚光燈下的生活風光無限,看似高高在上卻又給了她觸手可及的感覺。

片場的那出戲是一場悲劇,最後女人孤寂的躺在床上,眼中的顏色一點點暗去,燈光也逐漸暗淡,光鮮亮麗的生命就這樣消失在舞臺。

一幕戲的開始,便預示了落幕的寂寥。

王琦瑤被舞臺的光鮮深深吸引,開始痴迷與被人注視的感覺,開始嚮往紙醉金迷的夢境,而上海小姐的評選又來的恰如其分。大幕拉開,好戲上演。

拉康曾提出過「鏡像」這一概念,在新生兒還沒有對世界有明確認知時,第一次照鏡子時所觀察到形象會成為他以後觀察和學習的對象,實現對自身的塑造,鏡像與本體相互影響、相互塑造。此時的王琦瑤,便是以「上海三小姐」為參照對象。

她清醒又糊塗,清醒的為自己一步步鋪向欲望深淵的路,在程先生與李主任之間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能令自己「繁花錦簇」的一方,同時她又是無比糊塗的,她把自己定位於依附他人的菟絲花,成了被困在牢籠的金絲雀。

無疑,愛麗絲公寓的生活是幸福而奢侈的,這讓王琦瑤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同時,這樣的生活又是枯燥的,因為它在一點點消磨人的一切,也許是靈魂、也許是希望。

這就是上世紀四十年代的上海,十裡洋場、萬分風光,卻也是一座吃人不吐骨頭的魔窟,因為最讓人難以抵禦的就是欲望。

鏡花水月:救贖困境中的自我審視

成為三小姐後,王琦瑤一度沉迷於紙醉金迷、一點點消磨著自我,直到李主任的死訊打破了她沉浸其中的夢,逼著她重新審視自己、審視上海。

在鄔橋的那段時光仿佛是按下了暫停鍵,讓王琦瑤有充足的時間去品味上海究竟給她帶來了什麼,自己又如何立足,這是一場關於心靈的自我救贖。

從愛麗絲公寓到平安裡,從上海小姐到裡弄護士,王琦瑤的自我救贖投射在了這間平凡的裡弄的閨房。

如果在開場王琦瑤是沉迷於金錢欲望的「三小姐」,在來到平安裡後,她的鏡像參照對象就轉變為獨立的都市女性,這不僅是自己的救贖,更是時代漩渦的指引。

此時,康明遜的出現帶給了王琦瑤內心夢寐以求的浪漫,兩人的感情在下午茶的浪漫中逐漸升溫,這是那個年代的浪漫與愛情,細水長流有帶著一點曖昧不經。

過往的經歷註定了王琦瑤的生活不會如此的波瀾不驚,作為上海的象徵形象,王琦瑤的一生都在新潮與過往的撕扯中掙扎,這是時代命運,更是悲劇之源。

於是康明遜在得知王琦瑤過往經歷後,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逃避,他在逃避自己所要承擔的所有壓力,最後將一切拋諸腦後、一走了之,徒留王琦瑤一個人站在原地。

與康明遜的愛情經歷是王琦瑤生命中的重要打擊,卻又是她救贖道路上的加速器,這件事情真正點醒了她,促使她開始為自己而活。

李主任的死訊,康明遜的拋棄,薩沙、程先生的來了又去,讓王琦瑤真正意識到沒有人是可以憑藉依附別人度過一生,真正的命運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時,王琦瑤才真正放下了對上海三小姐的執著,將這段過往和旗袍一起鎖在了箱底。如同鏡花水月,看得再美也只是虛妄。

夢醒成空:過去形象中的自我消解

女兒薇薇的出生,像是在王琦瑤的人生途中了一道帷幕,向前看不知道何處是歸途,向後看只能透過紗幔看見模糊不清的過去,影影綽綽,不知是夢境還是現實。

四十年的時光可以讓整個城市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此時的上海早已不再是當年的十裡洋場,過往的痕跡在一點點淡去。上海三小姐逐漸成為人們口中傳頌的故事,一點點的模糊化。

歲月流轉四十年,王琦瑤再次思索自己的人生時,所看到的卻還是與周圍世界的格格不入,偶然在聚餐時抬起頭,看著窗戶上的倒影,三人同行,自己早已是被拋棄的那一個了。

老克臘的出現是新時代對舊時代的探索與好奇,他對王琦瑤的感情說是喜歡不如看作欣賞,對於當年上海三小姐的欣賞。四十年的羅曼蒂克,他所期許的是那個如錦如繡的高潮,卻可惜只趕上了一個可憐的結局。

也許當年的王琦瑤早在李主任去世時就已經消失了,當然也許更早,初到時片場看到的那個孤寂女人又何嘗不是自己,早在成為三小姐的那一刻就沒有了真正的王琦瑤。她不過是上海的符號,是時代的印記,是那個年代所有女性的縮影。

王琦瑤的悲劇從一開始便是註定的,在上海那地方,無數個人爭著搶著告訴你,你的容貌勝人,幫著你一起做夢。「不僅是自己騙自己,還是齊搭夥地騙你,讓你以為花好月好,常聚不散」,王琦瑤陷在了這個夢裡,哪怕中途她無數次的掙扎,一直帶在身邊的金條卻明確了一切。

她是死在床上的,就像四十年前在片場的那一幕,「一間三面牆的房間裡,有一張大床,一個女人橫陳床上,頭頂上也是一盞電燈,搖曳不停,在三面牆壁上投下水波般的光影。」

曾經的上海三小姐,風光無限,誰又能想到最後卻落得如此令人唏噓的結局。直到最後她這才明白,這床上的女人就是她自己,因為金條、死於他殺。而一切的開始源自三小姐的評選,那一箱金條不失為一種象徵,兜兜轉轉又因金條喪命,荒誕又悲涼。

王琦瑤的一生是隨著時代波折的,她成長所依照的鏡像形象其實都是當時時代的映射,一個女人在歷史潮流的波浪中跌跌撞撞,四十年的風雨漂泊帶來了一個荒誕不經的結局。

她的一生從開始就註定是悲劇的,她是時代悲劇的化身,用自己的一生抒寫了一曲長恨歌。

《長恨歌》所展現的不僅是一個女人的風雨飄搖,更是一個時代、一座城市的歷史波折,在新舊潮流的夾擊中,又有多少人的人生譜成人生長恨水長東的呼喊。

「王安憶細寫一位女子與一座城市的糾纏關係,歷數十年而不悔,竟有一種神秘的悲劇氣息」,在王琦瑤的命運沉浮下,王安憶描繪的是時代潮流推動下女性的命運悲劇,是跨越歷史的蒼涼與悲哀。

相關焦點

  • 解讀王琦瑤(一)(電視版《長恨歌》. 王安憶)~黃奕主演
    在女主角王琦瑤四十年的悲劇人生故事中,總能在某一節或某一段抑或在某一場景,在這毫不相關的時間與地點看到與自己、姐妹和自己的母親及周邊人們相似的一截人生。 如果說當年那遙遠的似乎又脫離塵世的上海灘「許文強」和「馮程程」的經典愛情故事感動了幾代人,那麼《長恨歌》中的故事更如流金歲月在人們心中流淌,那是因為《長恨歌》中的故事更真實,更貼近上海大眾。 閱讀王安憶原版長篇《長恨歌》,我們從中可見近代上海歷史一步步走來。在十幾年前看完了35集電視劇《長恨歌》。
  • 《長恨歌》裡的王琦瑤:為啥男人都喜歡她,卻都不娶她?
    提到《長恨歌》,除了是部小說外,還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千古名篇,講述了唐明皇和楊貴妃的千古愛情故事,最後也是悲劇收尾都叫《長恨歌》,最後都是紅顏薄命,結合《長恨歌》的詩句來解讀小說《長恨歌》,竟然有異曲同工之妙。
  • 《長恨歌》‖從王琦瑤一路走來的朋友,看女人們之間的友誼
    今天,我們繼續深入《長恨歌》,來看下王琦瑤一路走來的朋友們。王琦瑤的一生中滿打滿算有四個朋友,吳佩珍、蔣麗莉、嚴師母、張永紅。但說得上是知己的、一心一意為她好的只有一個,吳佩珍。吳佩珍和蔣麗莉,是王琦瑤學生時代的閨蜜。但相比較蔣麗莉,吳佩珍對待王琦瑤的友誼要純粹得多。
  • 《長恨歌》中,女主一生的悲劇,都是源於不斷遇到的「畸形」男性
    《長恨歌》這本讀來盪氣迴腸的小說,圍繞著一個上海弄堂裡的美豔女子王琦瑤展開,寫盡了她人生四十多年裡的愛恨糾葛,以一個女子傳奇而又充滿悲劇色彩的一生,展現了在那個物慾橫流的時代,女性在紙醉金迷的大都市中的漂泊無依與人生無奈。
  • 《妻妾成群》:淺析三太太梅珊的命運悲劇
    那我今天來分析分析梅珊命運悲劇的形象,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中的缺失需要來解讀梅珊命運悲劇走向,和促使她一步步走向滅亡道路的原因。而梅珊的身上體現宿命輪與鏡像的特點,是她個人悲劇命運的構建,也是封建社會裡女性的悲劇命運。
  • 《長恨歌》1:有的女孩,不要努力,卻贏盡好感
    今天,花醬和大家開啟新一輪的閱讀旅程——王安憶的《長恨歌》。這本書講述了上海弄堂女人,王琦瑤,從十六歲到五十六歲,四十年的人生旅程。王琦瑤經歷過普通女孩沒有的絢爛璀璨,也嘗到了普通女人沒有的心酸痛苦。現在,我們一起共讀《長恨歌》第一部分:那些年,漂亮的女孩在做什麼?
  • 王安憶《長恨歌》‖曾經滄海難為水,一步走錯滿盤皆輸
    王琦瑤,王安憶《長恨歌》中的女主人公。書中唯一的主人公。細算下來,故事中先後出現了十多個主要人物,他們是王琦瑤的朋友、親人、戀人、仰慕者、追求者,大約有男人七個,女人七個,但他們統統都是推動故事往前發展的配角;主角只有一個,那便是曾經的「滬上淑媛」、上海三小姐——王琦瑤。
  • 林有有算什麼,《長恨歌》裡的王琦瑤才是小三界史詩級的槓把子
    因為一段見不得人的「情」,讓一個家庭的命運發生了巨變,而這個媒介,就是「小三」,小三林有有就是那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人,她的任情任性,她的不負責任,直接拉動了劇情的走向,令觀眾咬牙切齒,也為那個悲情女主唏噓不已。
  • 書評《長恨歌》|長得好看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嗎?漂亮女孩清醒錄
    說到近現代小說中,表現女性細膩心思的出彩人物,王安憶筆下的王琦瑤,必須要擁有姓名。《長恨歌》的開頭,沒有直接進入人物日常。它選取了四個概念給故事做打底。也許這就是王琦瑤的命運吧,外在的都是推力,重要的是王琦瑤的內心仰慕這一份虛榮。不出意外的,王琦瑤在競選中脫穎而出了,她是三小姐。不是大小姐、二小姐那樣的偶像,與我們的日常起居有關,是柴米油鹽中的那一份美好。這裡好像也講清楚了,王琦瑤的美麗,不能讓她大富大貴,而是應該做一個尋常人家的美麗女子。
  • 《長恨歌》6:相差30歲的畸戀,竟以這種荒誕方式收場
    上期,我們讀到王琦瑤的老朋友,蔣麗莉和程先生,相繼去世。王琦瑤的女兒薇薇,逐漸長大,開始交男朋友。沒幾年,女兒也會離開她。王琦瑤最終結局如何呢?今天,花醬和大家共讀《長恨歌》最後一部:人生是一場輪迴。一頭扎進王琦瑤的懷裡,耍賴地抱住她的腰。事情就這樣很自然地發生了。王琦瑤不是沒想過抗拒,但是她很難拒絕這個年輕孩子的熱情。她越反抗,老克臘抱住得越緊。王琦瑤嘆了一口氣,老克臘順勢一翻身,將王琦瑤壓住了。
  • 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之《長恨歌》|淺底的溫暖,一世落寞
    這命運的枷鎖,是套在每一個人身上的,無從逃脫,是透骨悽涼。因而,張愛玲的這男女之事,男女之情早不是純粹的瑣事,純粹的情事,他們是要應和這時代,這人世的,所以到最後,是這時代,這人世,這所有一切的客觀存在決定了一切,而男男女女只是配合著時代上演了一幕幕悲劇。張愛玲的作品中,主角事實上是這時代和這背景,而這其間的人物實是點綴和映襯。就像《傾城之戀》,沒有了香港之戰,再不可能有白流蘇和範柳原,更沒有傾城之戀。
  • 長恨歌:一曲「情與愛」,夾雜「思與念」,味道卻是「孤與獨」
    在看《長恨歌》,之前零星的看過電視劇,知道王琦瑤的結局並不好,只是人生到老,始終有一個不離不棄地陪在她周圍的程先生。這本書還沒讀完,目前讀了44%,書中女主王琦瑤的故事,也剛好進展到44%。上海真的是一座不可思議的城市,難怪有魔都之稱,它的輝煌,讓身處其中的人,一生難忘。王琦瑤就出生於上海弄堂。王安憶在開篇,花了很多筆墨來描述上海弄堂的種種生命的體驗。隨後,16歲的王琦瑤出場。偶然間,她與吳佩珍去試鏡,讓她開始捲入人生的命運之中。試鏡後,26歲的程先生給她拍照。
  • 《長恨歌》2:中年男人的愛情,最不值錢
    上期,我們讀到王琦瑤競選「上海小姐」,獲得了第三名。一夜成名後的王琦瑤,能否順風順水,有一番作為呢?今天,花醬和大家共讀《長恨歌》第二部:被撩動的少女心。程先生的話是對著王琦瑤說的,眼睛卻是看著蔣麗莉。蔣麗莉是個小說看多了的女孩子,腦子裡都是浪漫的愛情幻想。程先生看著她,她就像受到鼓舞似的,說出的話就像流水。一個先生兩個小姐,是一九四六年最通常的戀愛團體。悲劇喜劇都從中誕生,真理和謬誤也從中誕生。
  • 《長恨歌》5:中年之後,我們要學會瀟灑告別
    上期,我們讀到王琦瑤懷了康明遜的孩子。並下定決心生下孩子。而後遇到程先生後,兩個會發生愛的故事麼?今天,花醬和大家共讀《長恨歌》第五部:留不住的就不是你的。王琦瑤的母親,以前是可能看不上程先生的。現在,對程先生分外熱情。她也不斷暗示女兒,現在沒有挑選的資格了。得抓住程先生。王琦瑤並不為所動。孩子出生後,嚴師母和康明遜也相繼來過。王琦瑤的母親狐疑地看著康明遜。
  • 《長恨歌》3:骨灰級美女怎樣過好這一生
    上期,我們讀到王琦瑤成了李主任的情婦,住進了愛麗絲公寓。時局動蕩,李主任來公寓的時間,越來越少。王琦瑤的命運會走向何方呢?今天,花醬和大家共讀《長恨歌》第三部:不思量,自難忘。王琦瑤的人生開頭不好,開頭錯了,後面就難了。之所以開頭不好,就是因為長得太好看了。
  • 她曾是上海小姐,美貌傾城,卻因一場場錯愛葬送了人生
    【北魚說】提到「長恨歌」這三個字,你能想到什麼?曾經的我,想到的是大唐不夜城的無限奢華,想到的是楊貴妃「始是新承恩澤時」的回眸一笑。華清宮中的一弦一柱,記載了多少帝王與貴妃的恩愛時刻,就襯得之後馬嵬坡下的恩斷義絕,具有怎樣的一種「樹倒猢猻散」的悲涼。
  • 推書:《長恨歌》一曲繁華終落幕
    書講的是主角王琦瑤與蔣麗莉成為好朋友,而去競選上海小姐徹底改變了王琦瑤的人生軌跡,成了當時權位很高的李主任的情婦,李主任去世後王琦瑤離開上海,卻不甘心,最後回到上海,卻未料到這一次她的人生軌跡遭到了更大的改變……在書中剛開始,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和筆墨去描寫上海。作者寫的真的很細膩,筆墨濃重,觀察細緻,描寫入微,仿佛那個時代的氣息夾雜著煙火撲面而來。
  • 《長恨歌》4:上海小姐私生活成謎:放縱情慾,到底有多可怕?
    上期,我們讀到王琦瑤搬到平安裡,靠給別人打針為生。並且,認識了一些新朋友。也因為這些人,影響了王琦瑤接下來的人生。今天,花醬和大家共讀《長恨歌》第四部:不能說的秘密。把王琦瑤嚇了一跳,拿在手裡的湯勺也磕斷了。二、警告王琦瑤和康明遜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嚴師母不斷地回憶。從第一次見到王琦瑤,康明遜就追問,王琦瑤有沒有結婚。從湊錢置辦下午茶,康明遜總是主動跟著王琦瑤跑腿。
  • 《年輪》:男人寫長恨歌更狠一籌
    為了不下鄉,她找了個男朋友,然而還是逃不了下鄉的命運。在家享受幸福愜意的人生。而她還在為了生活努力打拼,不停的相親,相親的對象已經降格為頭禿的老頭了。多年前的女兒找上門來,她下意識否認,撕了當年的留下的物證照片。
  • 從路遙《人生》中高加林的命運起伏,看人生的悲劇美
    高加林是一個有文化、有能力、有理想,努力上進的好青年,他很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幹出一番事業,他不想再像他的祖祖輩輩一樣,為了維繫溫飽而困守在這片貧瘠的黃土地上。然而,在命運面前,高加林卻無能為力,一次次被殘酷的現實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