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版《長恨歌》-黃奕主演
原創:此文首發 (2006-10-29 16:31:04)本人新浪博客(改編版)
喜歡王安憶的小說《長恨歌》,不僅僅因為那語言、意境、人物的刻畫上娟秀流暢的文筆和娓娓道來的哀婉動人,跌宕起伏的非常出彩故事,更重要的是自己曾經也是上海弄堂的女兒。
我們能夠在《長恨歌》中找到自己熟悉的石庫門弄堂生活、找到自己周圍熟悉的栩栩如生的各種人物。
在女主角王琦瑤四十年的悲劇人生故事中,總能在某一節或某一段抑或在某一場景,在這毫不相關的時間與地點看到與自己、姐妹和自己的母親及周邊人們相似的一截人生。
如果說當年那遙遠的似乎又脫離塵世的上海灘「許文強」和「馮程程」的經典愛情故事感動了幾代人,那麼《長恨歌》中的故事更如流金歲月在人們心中流淌,那是因為《長恨歌》中的故事更真實,更貼近上海大眾。
閱讀王安憶原版長篇《長恨歌》,我們從中可見近代上海歷史一步步走來。
在十幾年前看完了35集電視劇《長恨歌》。
最近在這梅雨不絕,閒適的雨季又看了一遍35集電視劇《長恨歌》,在慵懶時分記錄了一些「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片段。
解讀《長恨歌》女主角王琦瑤。
1、王琦瑤與李主任的相遇
王琦瑤,這位當年上海灘評選的「上海小姐三小姐」,見過世面的小家碧玉。閉月羞花,著陰丹士林藍的旗袍,身影嫋嫋,漆黑的額發掩一雙會說話的眼睛。單看這些,王琦瑤與經典戀愛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沒有什麼區別。
但是別忘了,王琦瑤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兒,她的心是上海弄堂的心。如果我們希望在王琦瑤身上,或者在《長恨歌》裡看到馮程程純潔的美,純潔的愛,那免不了會失望的。
《長恨歌》裡的一切都是現實的,而一切現實都是免不了要讓人失望的。
王琦瑤與國民當高官李主任
解放前夕,國民黨政府風雨飄搖。那時的王琦瑤還是個單純的、不懂、不問政治的女孩,她在豪門富家小姐蔣莉同學家中,偶遇國民黨情報處長李主任,沒有什麼感情基礎 ,幾次交往,她就同意做了,可以做她父親的國民黨高官李主任外室。
而此時,一個留洋回國,風度翩翩的非常儒雅的吃著洋行飯的程先生(用現在的話說,工作是金領)早已出現在她的生命中,並且一直愛戀著她,時時幫助她和她的家人,在燈火闌珊處執著地守候著她。她也是完全覺察到,甚至為此,和同班非常要好的女友蔣小姐有了過結。
深深愛著王琦瑤的吃著洋行飯的程士砥
然而,她卻是現實地,死心塌地地跟了國民黨高官李主任。在這裡,我無法讀出王琦瑤對李主任存在的愛情,找不到王琦瑤可以愛李主任的理由,除了李主任的高官顯赫,金錢地位。
王琦瑤就是很多上海女孩子的縮影,即使是現在,大概也會有很多女孩做出和她當年一樣的選擇。她希望以自己的青春年華,美貌容顏跟隨一個談吐不凡,有權有勢有涵養的高官,甚至可以不要婚姻名分來換取奢華的生活,即使這個人的年紀是她的2倍,更何況,處於無愛的痛苦婚姻生活中李主任確實是喜歡她,對她好(是真的對她好,可那不是愛情)。
這裡我們可以聯想到另外一個電視劇《蝸居》裡面的海藻與宋思明的故事,幾乎與王琦瑤是如出一轍,海藻就是王琦瑤的翻版 ,只是時代不同。
在這裡,我們還可以看到王琦瑤在她母親世俗、勢利的潛移默化下,她同樣變得愛慕虛榮(這我們還可以從她一度放棄和一個比較貧窮的好友吳佩珍交往,而住進了家是豪門而並不是很要好的同學蔣莉的家中)導致了她一生的悲劇。
王琦瑤和好友吳佩珍
解放前夕,李主任被國民黨派系暗殺,王琦瑤哭天嗆地,痛不欲生,在她的悲痛中我們可以讀出,除了她也對李主任的一丁點的喜歡、痛將失去的豪華生活,更多的是對李主任的愧疚,因為是她打電話一定要李主任來上海解救程先生,直接導致了李主任的死亡(儘管李主任的死亡是必然的)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