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環衛工人「老高」

2020-08-27 屬馬的人3


環衛工人「老高」(小小說)

誰也擋不住春天的腳步!走在單位外的大街上,我發現了一個很特別的環衛工人,大伙兒都叫他「老高」。


他是新來的,五六十歲的樣子,個子非常扎眼。遠遠看去,足有1.85米以上。由下向上仰視:啊呀!真是一副好身板。

一把小笤帚,一個用鐵絲、魚皮袋做成的撮箕,掂在他手裡,幾下擺動,就把跳躍的落葉收入囊中。他人不閒著,口罩也沒能把他的嘴巴罩起來:

老張好!

老王好!

……

走著,幹著,還與他人打著招呼。看情形,只要是在此路過的人,他差不多都認識。可他是這條街的新人呀!他是怎麼認識的?正納悶呢,他挪向了我,兩米開外就與我打上了招呼:「兄弟好!」雖然口罩遮了他的大部分面部,但依然能感覺到他那讓人無法拒絕的喜感。

就這樣,因為他的一句問候,我們熟絡了。

他把手裡的勞動工具往自己身上一靠,從兜裡摸出一盒煙,抽出一支,遞了過來。我不是菸民,又戴著口罩,向他擺擺手。

「菸酒不分家,來吧!抽一支。」他很熱情,堅持著。在確定我從來不抽菸時就又來一句:「這煙,就不是好東西!」然後很順溜地收了起來。

這樣一來,雖然我們還保持著一米多點兒的距離,但情感近了。於是,我們站著,就東拉西扯兩句家常。

哦,他是礦上的退休工人,想著自己還能幹點活兒,就出來「活動活動筋骨」。他的願望是:等疫情過去,他要去旅遊。

說話正在興頭上,我們的目光幾乎同時頂上了一名女士。太異常了!她推輛電瓶車,走走停停。近了才發現,好像是爆胎了。女人嘛,本來力氣就小,又蹬了一雙高跟鞋,難受程度,可想而知。

「老高」一看,仿佛遇到了自家親戚,眉頭皺成了疙瘩山。他轉身問我:「大兄弟,您這兒有打氣筒沒有?」


「有!就在門衛室放著。」我順嘴就照實說了。

「哎!妹子,你等等,這裡有打氣筒,打打氣,看能不能跑到家。」他這順水人情做的,咋都感覺他是一個多事的人。

女士聽了喊聲,狐疑地瞟了他一眼,在弄明白是要幫她的電動車打氣,這才停了下來。

既然說了有打氣筒,就只好去門衛室把打氣筒取了出來。他接過打氣筒,也沒有「謝謝」就給人家打氣去了。一上一下,那個起勁兒,一口氣提拉了50多次,才蹲下檢查車胎是否氣飽。接著又是20多下,急忙取下打氣管,對女士喊了句:「快跑!」女士跨上電動車就去了,像朵雲,遠遠地,空中還飛揚著「謝謝」。

「老高」開心地笑了。額頭上的汗珠,就像蒸籠上冒出的小水珠,密密麻麻,亮晶晶的。近在咫尺時,還能聽到他的呼吸「山呼海嘯」般。急促的喘氣,總感覺兩個鼻孔都有些少。口罩也變成了小氣包,一起一癟,很是滑稽。


我接過打氣筒,一邊消毒一邊想:這是何苦呢?又不認識。「老高」這人,以後還是少招惹,說不定他還會給你弄出什麼事來。

人算不如天算。兩天後我騎車上班來,在快到單位門口時竟被「老高」攔下了。又要搞什麼?只見他急急忙忙跑向他的垃圾車,然後又是一陣猛跑折返回來。他手裡多了一兜青菜:「大兄弟,這是我自己種的,我給你弄一兜兒,因為你也是熱心人喲!」

我聽了,像是在按摩店裡被按摩了一樣舒服,問:「你從哪兒看出我是熱心人?」

「咦!你忘了?那天給人家電動車打氣,一般人是不會給陌生人用的,更何況現在這個情形。」他遞過菜,這次沒多說,就又掂上他自製的撮箕搜尋垃圾去了。

就這樣,我隔三差五都有了青菜吃。直到有一天,我發現路上又換了一個環衛工人。

我就想: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他又忙活啥去了?一打聽,兩天前的一個早上,他出門沒多遠,被一輛計程車撞了,當場就沒了呼吸。

我的心沉了一下。

一周過去了,我還在想「老高」。這才感覺,「老高」才是熱心人,走了還給人念想。可也生他的氣,他沒打招呼就走了,我本想在摘口罩後請他喝兩杯呢!太多的遺憾,都留在了這個春天,我至今連他叫什麼都不知道。就這樣,他一個人默默地去了,就像他說的話——旅遊去了。不過,他這次去的地點是:

天堂。

來源:平頂山晚報-天天副刊


相關焦點

  • 老高(小小說)
    老高還沒三十呢,頭髮卻白了不少,遠遠望去,在陽光下銀光閃閃的,活像麵粉廠的老闆。老高長了一張頗具中國特色的面龐,卻教的是英語,很令人詫異。老高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樣,一笑起來眼睛彎彎的,嘴巴向兩邊翹起來,蠻可愛的。高一開學沒幾天,有的學生便沒心沒肺似的&34;了,最終老高這個&34;使出幾招&34;,把一幫子&34;全治服了。
  • 父親是環衛工人,孩子抬不起頭?故事可以很美地演繹成長的教育
    男孩家境貧寒,父親是一名普通的環衛工人。在與同學的相處中他很自卑,極力的迴避自己家庭的話題。但他很努力,在16歲那年,考上當地的重點高中。當父親得知後很開心,並向單位申請改到孩子考上的那所學校所在路段工作。並激動的告訴孩子這一消息。
  • 王老五賣瓜記(小小說)
    王老五賣瓜記 (小小說)// 一江春水--- 》》》 · 《《《 ----旁邊一環衛工人說:你傻呀?還問他們要錢,一個瓜送給他們算了還敢要錢。看來你今天的生意是做不成了。馬上就會有人來攆你的。老伴一聽嚇了個半死,「死腦筋,一個瓜算得了什麼,給他就是了。」「他也沒說不給錢呀,他要說不給錢,我能要嗎?」王老五看樣子也後悔的不行。「還用說嗎?這是套路,套路你懂嗎?」環衛工人在一旁指點說。
  • 環衛工人作業時撿到手機,失主感謝給了現金90塊錢,叫收下
    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由於老公的病情愈來愈加重,每次買藥吃,也只能維持當下,就在去買藥時也很注意哪裡有招工,經過一個親戚介紹,在城裡的某個區域正在招聘城市的美容師,路邊的黃玫瑰,聽起來很新穎,上班時間 是早上04:00-07:00,中班07:00-12:00,晚班17:00-22:00,自己很缺錢,不管是做什麼活,只要她能做的都要去做,於是張阿姨便去做了環衛工人
  • 李利君 ‖ 熱鬧(小小說)
    作品散見《百花園》《小小說選刊》等報刊,併入選各類年度選本。出版《等到天亮》(小小說)、《小小說的九十年代後》(小小說評論)、《湛江:中國的飄帶》(歷史散文)。代表作小小說《熱鬧》,2005年曾被《百花園》雜誌社評為小小說年度人物。
  • 《繭》(小小說)
    《繭》(小小說) (歡迎讀者朋友們點評!)《繭》(小小說)《繭》(小小說)
  • 豪車車主車內辦事,環衛工提醒被打,車主不道歉,最後他跪地求饒
    張英秀是一個環衛工人,她每天起早貪黑地守在大街上打掃衛生,領著一份微薄的收入。丈夫幾年前得病死了,她獨自一個人帶著正在上初中的兒子小明。星期六晚上,張英秀打掃衛生回來,就給小明做好了晚飯悶在鍋裡,自己快速的扒拉了幾口,就拿著掃把出門了。張英秀很認真地掃完自己負責的那一段街道後,已經累得汗流浹背。
  • 警犬(小小說)
    警犬(小小說)----2020年8月20日前幾天的一個早晨,老王正在公園晨練。一位英國婦女,年齡肯定是六十以上了。她在遛狗,那是一條狼狗。
  • 故事:老環衛工每天掃幾十分鐘大街,月薪高達一萬元
    一切如常,街上只有晨練的老人,和環衛工人。「欸,你是郭半城什麼人?」一個穿著黃馬甲,走路都有些顫顫巍巍的環衛工人問道。另一個年輕的環衛工人低頭瞅了瞅表,「我是半城集團的門衛,每天給郭老開個門啥的。按理說郭老這樣的大人物,應該是記不住我這樣的小角色的,搞不懂怎麼把我也僱來了。」「嘿嘿,那我關係可近多了。我是他高中老師,教了他有三年呢!」
  • 陳玉光(教授/作家):《退休》(小小說)
    《位置》(小小說)作者:陳玉光(教授/作家)猛然從局長的位置上退下來,鄭局長很不適應。《位置》(小小說)作於2020年10月29日《位置》(小小說(歡迎讀者朋友們點評!)
  • 6歲女童天天給60歲環衛工送西瓜,1周後溺亡,死因遭人唾棄
    小說:6歲女童天天給60歲環衛工送西瓜,1周後溺亡,死因遭人唾棄環衛工人是一個非常辛苦的工作,尤其是在七月份的天氣裡,穿著不透氣的工作服在大街上掃地,不管對誰來說都是一個難受的事情。所以街上的環衛工人經常會收到一些經過的人送給他們的一些小禮物。今天一瓶水,明天一個小冰棍,這都很常見。可是最近環衛工人胡大姐卻遇到了一件稀奇事。
  • 再說小小說(文學課)
    勿庸置言,自有分鑑,因而「書香中國」的推介文章最後說:「當下以及可預想的未來,這類人物(孔子、屈原、司馬遷、蘇東坡、曹雪芹等)不大可能出現了。所以回望古代有了緊迫感。 由此我們重提小小說,就是想要在茶壺與夜壺的對照對應中,小掉小說的虛無主義與急功近利,從而繼承民族文學的優秀傳統,重構「以文化人、人文化成」的價值體系。小說作為一種文學體裁,自然可以承載各樣的價值觀,呈現萬類霜天的千姿百態,但文學的聖經始終應該是「天不變,道亦不變」,是這樣的吧? 曹丕在他的《典論·論文》裡說:「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 沈宏:謝恩(外一篇)|小小說
    李立綱:暗戀|小小說陳國凡:賊|小小說陳國凡:飯局|小小說謝沁宏:閨蜜|小小說謝沁宏:馬來熊嫂美容記(外一篇)|小小說
  • 借條(小小說)
    借條 (小小說) 1.文萱正在和司機閒聊,商量去哪裡宵夜。剛接了個大單子,不但把庫房裡的積壓貨物全部銷出,還預定了一批貨。「文萱」,宜人頂著炎炎烈日從那頭走過來,捲髮下面一張似笑非笑的臉。文萱從車裡鑽出來。
  • 東莞(橋頭)小小說創作基地再添新成果
    近日,橋頭小小說領軍人物莫樹材的小小說集《驟雨中的陽光》由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這是東莞(橋頭)小小說創作基地、東莞市小小說學會、橋頭作協取得的又一重要文學成果。東莞小小說創作基地落戶橋頭7年以來,一大批作者從這裡起步,成為東莞小小說的生力軍,不斷有新成果新精品問世。莫樹材是土生土長的實力型本土作家,從1960年開始寫作。
  • 出乎意料(小小說)
    出乎意料(小小說)何華民 栓柱是某加工廠維修工,曉莉是某商貿公司業務員。倆人結婚7年,日子還算平穩。後來,業務員有了外遇,是機關公務員。再後來,業務員提出與維修工離婚。再再後來,維修工同意並且籤了離婚協議,不日將去辦理離婚手續。再再再後來,維修工提出一個要求:離婚前見見業務員的公務員。業務員同意了。
  • 環衛工小王
    環衛工小王譚女士,最為勢利,雖然她自己沒有什麼能耐,卻最看不起底層勞動人民,譚女士這次途中逢車禍,也算老天給她上了一課。話講譚女士,不惑之年,風韻猶存,在市某銀行工作,能歌善舞,喜歡四方桌上「壘長城」,尤其喜歡進舞廳,每天下了班,早早的吃過晚餐,精心打扮一番,趕緊去麻將館或舞廳,開始緊張愜意的夜生活。
  • 高五幸:回門(小小說)原創
    高五幸:回門(小小說)原創高五幸:回門(小小說)原創按白鹿原下農村的鄉俗,姑娘出嫁三天後要回門婆婆的賢慧更讓冬梅感動,瞌睡少,起來早的婆婆,等到日上三桿她(他)們醒來了,就從灶房裡端出兩碗「荷包蛋」……。「有家的感覺真好」!冬梅吃著婆婆打的雞蛋,淚花花在眼眶眶閃,婆婆見了,問「回門」高興為何還掉淚,冬梅說是激動的。婆婆從衣袋底底翻了半天,掏出一卷捲毛毛票,「給,這也上百塊呢,去給你爸買點東西。甭嫌少,是媽個心……」。
  • 月亮草(小小說)
    月亮草(小小說) 萬嶺箐月亮純淨,傳說萬嶺箐月亮巖上罅隙裡長有月亮草,每當中秋月夜,採集月亮花草葉上的露水,老輩人一代代傳下的說法,這是普天下最乾淨的水露,可以讓人的眼睛變得更明亮深美。我和嚇慌了神的兒子班主任田老師涉過了育江河、竹墨溪,翻過了火星山、捨命崖,再盤旋而上,就是月亮巖(小名獨步巖),顧名思議,也就往上的路極窄,僅容一隻腳。但到了巖上,山峰忽又闊大了起來。說起來和人生倒有點相像。這話可不是我說的,是村小老校長說的,我可沒這個水平。我心急如焚地和田老師穿行在在喜氣洋洋的中秋月光裡。中秋的滿月已穩穩地掛在萬嶺箐的天幕。
  • 與死神擦肩而過(四)88
    與死神擦肩而過(四)88後來聽說礦上領導說維修隊老工人多,讓維修隊去抬人。其實我們維修隊老工人和青工各佔一半,之所以不讓採煤和掘進的去抬屍,一方面我們維修隊就是幹雜活的,另一方面不想讓直接生產單位人員目睹瓦斯爆炸後死亡工人的慘狀。 過了一會兒,卡車陸陸續續的運來死亡工人,一車有五六個人。隨卡車運屍的人是掘進隊的工人,全是青工。屍體用截斷的新風筒布裝著,捂個風雨不透,再用新麻繩捆了三道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