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人生如逆旅,唯有奮力前行

2020-08-28 山筆有馬



提到無緣奧斯卡,卻最終影史留名的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絕對是很多人的第一選擇。

不敵《阿甘正傳》,九項提名無一獲獎,也在後世引起了無數爭議。

19年的隱忍與堅持,主角最終逃出肖申克的牢籠,來到夢中的無名小島。

很多人說看《肖申克的救贖》,每次都會為人物命運的起伏而感嘆。

誠然,結尾《基督山伯爵》式的復仇宣洩,總會讓人隨之心潮澎湃。

如今再次重溫,卻發現,除了美好的結局,影片也蘊含著不少人生哲理。

為什麼奧斯卡遺珠成為了難以超越的影史經典?

就是因為,整個故事始終在向我們訴說一個道理:人生如逆旅,唯有奮力前行。


  • 身陷黑暗,心向光明

影片一開始,安迪持槍酗酒,眼望一處別墅,屋內一對男女,正處激情之中,似乎預示著悲劇的到來。


安迪是一家大銀行的副總裁,年輕有為,新婚不久,妻子靚麗。

在旁人看來,這是十分幸福的生活。

但妻子卻逐漸感到厭倦。

兩人的興趣愛好並不相同,安迪沉默寡言,不擅表達。

「就像一本合起來的書。」妻子總是抱怨。

安迪當晚目睹了這次出軌,恍惚中回家睡覺,第二天卻被送上了法庭,原因是妻子和情夫雙雙殞命,被人射殺。


一切證據都不利於安迪。

有動機:知道妻子出軌,事發當晚在現場,醉酒,持槍。

有證言:鄰居聽到安迪的威脅,「你別想活著去雷諾市。」

手槍丟失:安迪把槍丟入河中,警察卻沒有打撈到。

安迪的自辯無效,被視為冷血無情的殺手。




法官判處他兩個無期徒刑,終生在肖生克監獄服刑。

蒙冤入獄,從前途無量的銀行家變成殺妻的重刑犯,換作一般人,或許會就此沉淪。

但安迪沒有,人生的巨變沒有讓他陷入黑暗,反而始終堅守著內心的光明。

面對繁重的體力勞動,同性戀者的騷擾毆打,安迪努力適應著監獄生活。

1949年的春天,獄方組織犯人修繕屋頂,在好友瑞德的操作下,安迪和朋友們得到了戶外工作的美差。

幹活時,聽到警備隊長海利的抱怨:繼承了哥哥的遺產,卻要被政府抽稅。

安迪問隊長是否信任自己的妻子,暴怒的隊長要將他推下屋頂。


生死關頭,安迪表示將遺產贈予妻子,不僅可以免稅,自己還能幫隊長填表,省去請律師的錢。

條件是給獄友們每人三瓶啤酒,作為「幹黑活」的酬勞。

朋友們心驚肉跳,海利隊長拉回安迪,默許了這個提議。

當獄友們沐浴著春日的陽光,在微風中享用著冰涼的啤酒,仿佛是在修繕自家的屋頂。


而安迪此時只是看著他們,臉上卻掛著奇異的微笑。

「陽光灑肩頭,仿佛自由人」。

那一刻安迪忘記了含冤的事實,犯人的身份,牢獄的痛苦,體會著片刻的自由時光,即使只有剎那瞬間。



安迪在陷入困境之時,依然秉持著自己心中的美好,努力尋求自由和希望。

正如梅塔斯塔齊奧所說:

「在黑暗中,即使一線微光,也能使航手找到北極星,修正他的航向。」


  • 原諒過去,接受自己

很多人對瑞德出獄的過程唏噓不已,入獄40年才得到假釋的機會。

瑞德是安迪的好友,是獄中 「大人物」,能弄來監獄沒有的稀缺物品,例如香菸、酒、食品、海報……

他自詡「有求必應」,安於這樣的生活。

也已無所謂為何入獄,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對未來失去了希冀。


前兩次的假釋詢問,他只會唯唯諾諾的回答,說自己已經洗心革面,不會危害社會,結果卻是「拒絕假釋」。


而在目睹了好友安迪用19年的堅韌逃出監獄之後,面對第三次假釋詢問,

他這樣說道:

「當我回首前塵往事,那個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跟他談談,試圖跟他講道理,但是我辦不到了。」

「那個少年早已消失不見,只剩下我這垂老之軀」。

深刻的懺悔讓他意外拿到「允許假釋」,得以離開監獄,尋找自己的好友。




瑞德終於明白,安於現狀,只是表面的舒適,假意的安心,

真心誠意的向過去的愚蠢懇求原諒,接受如今的真實的自己,方能獲得徹底的解脫。


  • 除了堅持,還有智慧

獄中的安迪試圖重拾自己的愛好。

他向瑞德買了鶴嘴鋤,雕刻石頭,在牆上刻字,聊以度日。

一晚,在刻自己名字的時候,意外發現牢房的牆體由很多碎石鑄造,熟知地質學的他,發現了越獄的可能。


他從瑞德那買了一張海報,晚上用一尺長的小鋤頭慢慢挖牆,平常用海報遮住洞口。

將碎石裝在褲腿,趁白天散步 ,抖落在操場上。

工具則藏在聖經中,避免被突擊搜查沒收。


所謂不經一翻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曾被瑞德嘲笑要挖600年的越獄通道,安迪「只」用了19年。

最終憑藉這個通道,安迪在雨夜逃離了肖申克監獄。

此外安迪還利用替典獄長洗錢的機會,憑藉自己銀行家的學識,靠寫信憑空創造了「蘭道.史蒂文斯」這個人,將所有的黑錢存入其名下。


逃出生天后,安迪化作這個虛構的人,取走了典獄長的全部黑錢,因為所有合法證件的籤名都出自安迪本人之手。


十幾年的準備,讓他既有了合法的身份,也完成了對典獄長的復仇。

正是智慧讓安迪在平凡中發現了奇蹟。

聰明的堅持不懈,持久的精心謀劃,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人生的奮鬥不僅需要漫長的堅守,還需要明智的行動。


  • 到達幸福的彼岸

有人說《肖申克的救贖》之所以成為經典,不僅僅因為情節輾轉曲折,結尾盪氣迴腸,還因為故事包含了很多令人感動的瞬間。

寧願違規受罰,也想讓犯人們聽到美麗音樂的安迪;

被典獄長除掉,只因想要報答安迪教育之恩的湯米;

安迪與瑞德持續20年,並將持續一生的友誼……

他們的所作所為,都讓我們感受到人性的光輝,看到對自由的嚮往,對生命的渴望。

結尾處安迪逃出牢籠,在河中迎著漫天雨滴,褪去囚衣,長開雙臂,大聲呼喊。

這一刻,一切冤情、屈辱、失去仿佛都被雨水洗滌而盡,恰如鳳凰涅槃,重獲新生。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從這個故事中汲取力量,在人生的逆旅中無所畏懼,奮力前行,直至到達幸福的彼岸。

相關焦點

  • 《肖申克的救贖》|一場越獄背後是一種永不妥協的人生態度
    《肖申克的救贖》|一場越獄背後是一種永不妥協的人生態度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經得起時間檢驗的「希望」電影。一部電影的經久不衰,必定有它的魅力之處。《肖申克的救贖》|一場越獄背後是一種永不妥協的人生態度對於高牆內的人來說
  • 「破局」——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啟示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越獄主題的電影,該片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奧斯卡七項提名,卻沒有獲獎,歷經20多年成了真正經典「無冕之王」。在這座名為肖申克的監獄中希望似乎虛無縹緲,終身監禁的懲罰無疑註定了安迪接下來灰暗絕望的人生。然而安迪利用自己銀行家善於理財的特長在監獄中如魚得水,贏得了獄友和典獄長和獄警們的認可,成了典獄長的私人助理和圖書管理員。
  • 《肖申克的救贖》:打不倒我們的永遠是我們的信念
    宅在家這幾天看了三遍史蒂芬 .金的短篇小說《肖申克的救贖》寫的很勵志,很振奮人心,適合目前情況下宅在家裡讀的一本書。 《肖申克的救贖》寫的是主人公 01無常是人生常態,唯有平靜接受命運的變故 一場變故使原本事業家庭都如意,本來走在人生巔峰的安迪,跌入人生的低谷,從此沒有自由。 安迪面對如此的變故,安迪也是冷靜自持,沒有自暴自棄,沒有殺人報復。在面對法院的不公平審判,安迪也會奮力反駁。
  • 肖申克的救贖:這是屬於瑞德與安迪的救贖,也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
    而要說到其中流傳最廣的一部,相信不少人首先想到的便是《肖申克的救贖》,無論是豆瓣還是IMBD榜單,它都一直高居榜首,而據說名演員摩根弗裡曼也正是因為在這部影片中獻聲擔任旁白而成為了被好萊塢公認的&34;。時光荏苒幾近26載,今天我想從個人的角度來為大家重新解讀這部或許再過50年也仍舊會被奉為經典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 《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不同抉擇,很好的解讀了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
    監獄題材的影片,向來以壓抑、殘酷為主基調,《肖申克的救贖》另闢蹊徑,以貫穿始終的人性溫度和積極態度表達救贖主題,讓緩慢的敘事節奏在不經意間直抵人心,達到水滴石穿的效果。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何嘗不是一種自我救贖?這種救贖某種意義上和影片內容相契合。肖申克寓意一堵牆,可以有形也可以無形,牆裡未必是囚禁,牆外未必有自由,如何越過這堵牆,找尋自己,就是每個角色的救贖使命。我將從影片中幾位人物的外在衝突和內心抉擇,來解讀這三個逐次遞進的人生抉擇。
  • 影評|《肖申克的救贖》:高牆困不住的希望,光芒萬丈
    人生的路很長,我們不要因為匆忙趕路而忘記了我們的初心,忘記了我們最原本的希望和夢想。《肖申克的救贖》就是一部講述希望與夢想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上映於1994年,改編自史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豆瓣評分9.7分,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中被超過160萬的會員選為250部佳片中的第一名。
  • 重觀《肖申克的救贖》:這3點道理,值得我用一生去踐行
    導語: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電影,豆瓣評分高達9.7。影片講述的是作為銀行家的安迪·德弗瑞恩被冤入獄,在獄中經過一系列自我救贖,最終在一個雨夜終於逃脫桎梏重獲自由的故事。電影是以回憶的方式展開的,從男主獄中唯一之靈魂伴侶瑞德的視角描述安迪在獄中的生活,安迪是如何在牢獄之中展開自我救贖的?監獄當中那麼多被控制住的靈魂,為什麼只有他能逃出生天?重觀《肖申克的救贖》是在一個雨夜,現實中的雨夜與電影當中安迪爬過長長的汙水管道的那個雨夜在時空中交融,我也再次從這部影片當中探尋到了值得我用一生去踐行的道理。
  • 《肖申克的救贖》方向和努力,才是你我的救贖之道
    相信許多電影愛好者都看過《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作為豆瓣評分9.7分得高分影片,這部電影多年來經久不衰,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讓他們可以從中汲取一些精神,吸收一些人生養分。許多人之所以看好這部電影,不光是電影情節的跌宕起伏、是非善惡終有報,更為重要的是當面臨困境之時,當沉落谷底之後,我們是「選擇生」,還是「選擇死」? 在這裡,這是一個選擇的問題。
  • 《肖申克的救贖》
    最近呢,計劃以後每個星期都要觀看一部英文電影,而《肖申克的救贖》就是我開始的這個星期的選擇的電影。我覺得我很慶幸生活在當代二十一世紀,或許世界還不是完全的光明,但比從前也好上太多了。安迪從原本光鮮亮麗的銀行副總裁變成了階下囚,只不過是因為一時的糊塗和酒精的麻痺而替別人承擔了那麼多年的牢獄之災。
  • 什麼才是《肖申克的救贖》中真正的救贖?
    救贖,指用行動抵消、彌補罪過,使其脫離災難或危險。所以救贖有三個基本要素:有罪——付出代價——解脫。救贖的第一層本意,結合電影,相當於我們的「洗心革面,重新做人」——這當然是反諷。但電影所討論的「有罪」,遠不至於此。在影片的開頭,安迪對瑞德說自己是被冤枉的,瑞德不無諷刺地說:「肖申克」這個地方,除了我之外,都是無罪的。
  •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不同人物的毀滅與救贖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改編自史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講述的是主人公安迪·杜佛蘭因被指控槍殺妻子及情人而被判處無期徒刑,監禁在肖申克監獄,為了不被肖申克這座高牆徹底改造,始終堅信希望,最終擺脫監獄長的魔抓,逃離了肖申克,重獲自由,完成了對自身的救贖。
  • 《肖申克的救贖》:在權力、法律和宗教的濫用下,如何實現救贖
    素有「世界警察」之稱的美國警察,也並非我們看到的美國大片裡宣傳的「拯救世界的英雄」,至少在《肖申克的救贖》之中不是,在現實生活中更不是。豆瓣評分9.1分的《肖申克的救贖》講述了一個前途無量的銀行家,被誣陷殺害了婚內出軌的妻子和她的情夫,在鋃鐺入獄二十後,他穿過自己用小錘子鑿出的牆壁洞口,成功逃離肖申克監獄,終獲自由的故事。
  • 《肖申克的救贖》:生命中的奧秘:是該體制化,還是該救贖?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自1994年9月23日在美國上映以來,它以跌宕起伏的情節,生動形象的人物刻畫,意義深刻的人生啟示,在當時風靡一時,並穩居時代經典的寶座。 但是,它卻因為一些不可知的原因與奧斯卡獎失之交臂,鎩羽而歸。
  • 《肖申克的救贖》思考——追求正義和自由幫他逃出生天
    安迪在監獄中的十多年生活展現了一個樂觀積極的人追尋著人生的公平和自由。憑藉法律賦予犯人的自由來獲取理想生活《肖申克的救贖》中的男主角安迪因為誤判被關進了肖申克監獄,但積極向上的他沒有因此而一蹶不振。自此安迪開始不厭其煩的給州政府寫信,希望州政府能夠為肖申克監獄撥一筆款項用來修建圖書館。
  • 《肖申克的救贖》|老布的死亡,拂去虛無的陰影,找到真實人生
    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肖申克的救贖》,至今仍是全網評分最高的電影,歷經多年至今也無法有後來者能望其項背。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一個被栽贓陷害而鋃鐺入獄,在監獄中度過數年灰暗絕望的人生。然而,主人公從來不曾捨棄對自由的渴望,暗中為逃生做了多年的準備,最終逃出監獄迎向自由。於是,自由二字成為這部作品的代名詞,對自由嚮往背後的堅持讓人動容。
  • 《肖申克的救贖》因為有希望在,生活在前進
    《肖申克的救贖》,一部關於人性主題的勵志電影,被評為「美國十大經典影片」之一。《肖申克的救贖》是美國作家史蒂芬·埃德溫·金的中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妻子的不忠、律師的奸詐、法官的誤判、獄警的兇暴、典獄長的貪心與卑鄙,將正處在而立之年的安迪一下子從人生的巔峰推向了世間地獄。而獄中發生的一系列事情迫使忍無可忍的安迪終於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越獄而出,重獲自由。當翌日典獄長打開安迪的牢門時,發現他已不翼而飛,預感到末日來臨的典獄長在檢察人員收到安迪投寄的罪證之前,畏罪自殺。
  • 二刷《肖申克的救贖》:希望是個好東西
    《肖申克的救贖》無疑是有史以來最好的電影之一,而且絕對是1994年最好的電影。在你處於人生不同階段時回看這部電影,你的收穫和感動是不一樣的。01 這是一部關於友誼和希望的電影簡單來說,這是一個關於一個人雖然失去了一切,卻仍然樂觀生存尋找自由和救贖的故事。一位年輕的銀行家安迪因為涉嫌謀殺自己的妻子和情人而被判處終身監禁,他被送去了一所叫做肖申克的監獄。
  • 肖申克的救贖後感
    ——肖申克的救贖。我第一次聽到這電影的名字時,曾以為「肖申克」是個人名,但事實上它是一所監獄的名字。說它是人間地獄,不僅那裡獄卒殘暴,獄霸橫行,而且它還侵蝕著人的心靈。生命在漫漫無期的等待中消逝,似乎只有那些行屍走肉般放棄了所有的人才能夠活下去。這就是故事的開始。最讓我感動的是安迪逃出牢獄時候的情景。大雨滂沱之中他伸出手臂似乎在迎接新鮮空氣和自由。
  • 《肖申克的救贖》:一個好故事的完美範式
    時間成就了《肖申克的救贖》,而它也有著一個好故事的內核,一個可以完美適用於電影語言來展現的好故事。如瑞德,一昧的順從規則,在絕望中自我適應。如老布,成為被體制化的代表,在新世界選擇自殺。如果說《阿甘正傳》是美國價值觀的體現,那《肖申克的救贖》就是好萊塢的標準價值。
  • 豆瓣9.6《肖申克的救贖》:只有靈魂自由,才能得到徹底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犯罪型電影,為什麼在電影史上有如此高的地位呢?也許它所表達出來的思想直擊每個人的心靈,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曾經有一座「肖申克」式的「監獄」,有的人願意一輩子待在裡面,有的人卻一刻也沒有放棄追求自由的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