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無緣奧斯卡,卻最終影史留名的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絕對是很多人的第一選擇。
不敵《阿甘正傳》,九項提名無一獲獎,也在後世引起了無數爭議。
19年的隱忍與堅持,主角最終逃出肖申克的牢籠,來到夢中的無名小島。
很多人說看《肖申克的救贖》,每次都會為人物命運的起伏而感嘆。
誠然,結尾《基督山伯爵》式的復仇宣洩,總會讓人隨之心潮澎湃。
如今再次重溫,卻發現,除了美好的結局,影片也蘊含著不少人生哲理。
為什麼奧斯卡遺珠成為了難以超越的影史經典?
就是因為,整個故事始終在向我們訴說一個道理:人生如逆旅,唯有奮力前行。
影片一開始,安迪持槍酗酒,眼望一處別墅,屋內一對男女,正處激情之中,似乎預示著悲劇的到來。
安迪是一家大銀行的副總裁,年輕有為,新婚不久,妻子靚麗。
在旁人看來,這是十分幸福的生活。
但妻子卻逐漸感到厭倦。
兩人的興趣愛好並不相同,安迪沉默寡言,不擅表達。
「就像一本合起來的書。」妻子總是抱怨。
安迪當晚目睹了這次出軌,恍惚中回家睡覺,第二天卻被送上了法庭,原因是妻子和情夫雙雙殞命,被人射殺。
一切證據都不利於安迪。
有動機:知道妻子出軌,事發當晚在現場,醉酒,持槍。
有證言:鄰居聽到安迪的威脅,「你別想活著去雷諾市。」
手槍丟失:安迪把槍丟入河中,警察卻沒有打撈到。
安迪的自辯無效,被視為冷血無情的殺手。
法官判處他兩個無期徒刑,終生在肖生克監獄服刑。
蒙冤入獄,從前途無量的銀行家變成殺妻的重刑犯,換作一般人,或許會就此沉淪。
但安迪沒有,人生的巨變沒有讓他陷入黑暗,反而始終堅守著內心的光明。
面對繁重的體力勞動,同性戀者的騷擾毆打,安迪努力適應著監獄生活。
1949年的春天,獄方組織犯人修繕屋頂,在好友瑞德的操作下,安迪和朋友們得到了戶外工作的美差。
幹活時,聽到警備隊長海利的抱怨:繼承了哥哥的遺產,卻要被政府抽稅。
安迪問隊長是否信任自己的妻子,暴怒的隊長要將他推下屋頂。
生死關頭,安迪表示將遺產贈予妻子,不僅可以免稅,自己還能幫隊長填表,省去請律師的錢。
條件是給獄友們每人三瓶啤酒,作為「幹黑活」的酬勞。
朋友們心驚肉跳,海利隊長拉回安迪,默許了這個提議。
當獄友們沐浴著春日的陽光,在微風中享用著冰涼的啤酒,仿佛是在修繕自家的屋頂。
而安迪此時只是看著他們,臉上卻掛著奇異的微笑。
「陽光灑肩頭,仿佛自由人」。
那一刻安迪忘記了含冤的事實,犯人的身份,牢獄的痛苦,體會著片刻的自由時光,即使只有剎那瞬間。
安迪在陷入困境之時,依然秉持著自己心中的美好,努力尋求自由和希望。
正如梅塔斯塔齊奧所說:
「在黑暗中,即使一線微光,也能使航手找到北極星,修正他的航向。」
很多人對瑞德出獄的過程唏噓不已,入獄40年才得到假釋的機會。
瑞德是安迪的好友,是獄中 「大人物」,能弄來監獄沒有的稀缺物品,例如香菸、酒、食品、海報……
他自詡「有求必應」,安於這樣的生活。
也已無所謂為何入獄,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對未來失去了希冀。
前兩次的假釋詢問,他只會唯唯諾諾的回答,說自己已經洗心革面,不會危害社會,結果卻是「拒絕假釋」。
而在目睹了好友安迪用19年的堅韌逃出監獄之後,面對第三次假釋詢問,
他這樣說道:
「當我回首前塵往事,那個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跟他談談,試圖跟他講道理,但是我辦不到了。」
「那個少年早已消失不見,只剩下我這垂老之軀」。
深刻的懺悔讓他意外拿到「允許假釋」,得以離開監獄,尋找自己的好友。
瑞德終於明白,安於現狀,只是表面的舒適,假意的安心,
真心誠意的向過去的愚蠢懇求原諒,接受如今的真實的自己,方能獲得徹底的解脫。
獄中的安迪試圖重拾自己的愛好。
他向瑞德買了鶴嘴鋤,雕刻石頭,在牆上刻字,聊以度日。
一晚,在刻自己名字的時候,意外發現牢房的牆體由很多碎石鑄造,熟知地質學的他,發現了越獄的可能。
他從瑞德那買了一張海報,晚上用一尺長的小鋤頭慢慢挖牆,平常用海報遮住洞口。
將碎石裝在褲腿,趁白天散步 ,抖落在操場上。
工具則藏在聖經中,避免被突擊搜查沒收。
所謂不經一翻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曾被瑞德嘲笑要挖600年的越獄通道,安迪「只」用了19年。
最終憑藉這個通道,安迪在雨夜逃離了肖申克監獄。
此外安迪還利用替典獄長洗錢的機會,憑藉自己銀行家的學識,靠寫信憑空創造了「蘭道.史蒂文斯」這個人,將所有的黑錢存入其名下。
逃出生天后,安迪化作這個虛構的人,取走了典獄長的全部黑錢,因為所有合法證件的籤名都出自安迪本人之手。
十幾年的準備,讓他既有了合法的身份,也完成了對典獄長的復仇。
正是智慧讓安迪在平凡中發現了奇蹟。
聰明的堅持不懈,持久的精心謀劃,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人生的奮鬥不僅需要漫長的堅守,還需要明智的行動。
有人說《肖申克的救贖》之所以成為經典,不僅僅因為情節輾轉曲折,結尾盪氣迴腸,還因為故事包含了很多令人感動的瞬間。
寧願違規受罰,也想讓犯人們聽到美麗音樂的安迪;
被典獄長除掉,只因想要報答安迪教育之恩的湯米;
安迪與瑞德持續20年,並將持續一生的友誼……
他們的所作所為,都讓我們感受到人性的光輝,看到對自由的嚮往,對生命的渴望。
結尾處安迪逃出牢籠,在河中迎著漫天雨滴,褪去囚衣,長開雙臂,大聲呼喊。
這一刻,一切冤情、屈辱、失去仿佛都被雨水洗滌而盡,恰如鳳凰涅槃,重獲新生。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從這個故事中汲取力量,在人生的逆旅中無所畏懼,奮力前行,直至到達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