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打不倒我們的永遠是我們的信念

2020-09-15 藍心情感樹

宅在家這幾天看了三遍史蒂芬 .金的短篇小說《肖申克的救贖》寫的很勵志,很振奮人心,適合目前情況下宅在家裡讀的一本書。


《肖申克的救贖》寫的是主人公安迪,年輕有為,三十歲任信託公司的副總裁,是很有能力的銀行家。安迪事業得意,但是情場失意。他的妻子出軌曲棍球教練,兩人被謀殺後,法院判定安迪殺人,被判無期徒刑被關進肖申克監獄。

在肖申克監獄始終心懷自由的信念,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獲得獄中經營圖書館的輕鬆差事,通過讀書報學習與外界聯繫,幫助獄友自我提升,最終自己走向自由的故事。

從書中你可以讀到努力能夠成功,也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命運的不公。信念的力量,心懷自由的信念,最終能夠得到自由。

讀到心懷希望,做好最壞的打算的人生,才是真正有希望的人生。讀到希望是個好東西,好東西是誰都想要的。

讀到不能夠改變環境但是你能夠改變自己的心態,讓自己在任何惡劣的環境都能夠脫穎而出,能夠看到希望,走向成功。


01無常是人生常態,唯有平靜接受命運的變故

安迪曾經是成功的銀行家,因為遭遇妻子出軌,感情不順。因為被誣陷妻子和情人被自己所殺,而鋃鐺入獄。

一場變故使原本事業家庭都如意,本來走在人生巔峰的安迪,跌入人生的低谷,從此沒有自由。

安迪面對如此的變故,安迪也是冷靜自持,沒有自暴自棄,沒有殺人報復。在面對法院的不公平審判,安迪也會奮力反駁。

但是,安迪發現自己想盡辦法,辯解無效,進一步認清無力改變的現實,立即給自己做好最壞的準備,保證自己的財產和出獄時的身份,然後走進肖申克監獄,開始自己牢獄生涯。

面對人生的變故,誰都會懊惱,氣憤。但是當發現自己無法改變一切時,只有暫時接受現實。接受殘酷而不公平的現實,但是要堅持自己的信念,心懷希望,繼續尋找裂縫處的陽光。


02身處惡劣環境中,努力尋找希望,進行自我救贖

安迪由成功的銀行家轉眼間肖申克的囚徒。一瞬間,一向熟悉的快樂生活就不見了,眼前是漫長的夢魘,就像置身煉獄。

安迪為了避免自己因為這種生活環境的反差而導致整個人失控而瀕臨瘋狂邊緣,為了儘快適應這種失去自由的生活,他努力找一些事情來做,讓自己不再胡思亂想。他用打磨石頭成美麗的藝術品來消磨時光。

最初進肖申克監獄時,作為「新來的」,受到監獄中其他人的欺辱和折磨。他沒有向惡勢力屈服,用自己的不屈服和向獄警賄賂等辦法擺脫了欺負。後來,通過自己理財,避稅的能力幫助監獄長理財,獲得了長期的獄中生活的安寧。

作為圖書管理員,不斷向州議會求助擴充圖書館,為獄友謀取消磨時光的各種閱讀書籍,自己也通過最新報紙消息,獲得與外界的聯繫。

安迪在用各種辦法努力克服這種體制化症候群,已做好準備在出獄後能夠獲得自由,能夠到自己嚮往的海邊生活。

如今,因為疫情,大家都宅在家中,儘量少出門。只要心態坦然,有積極上進的心,即使宅在家中也會過的充實。宅在家中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給自己各種「充電」,可以去學習,讀書,可以在網上報課程去提升自己。


03心懷自由的信念,身處囚牢也猶如有身披自由的外衣

安迪被冤枉進入肖申克監獄,卻從來沒有讓自己像其他囚犯一樣,從外表到內心都被牢獄囚禁起來,把自己當成真正的囚犯,他的內心是自由的。

就像書中所說:「自由的感覺仿佛一件隱形外衣披在安迪身上,他從來不曾培養起坐牢的心裡狀態,他的目光也從來不顯呆滯,他也從未向其他犯人一樣,在一日將盡時,垮著肩膀,拖著沉重的腳步,回到牢房去面對另一個無盡的夜。」

每一個人在他的一生中都會經歷很多波折,歷經劫難,卻不會被打敗,都是因為心中懷有希望,擁有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信念。心懷信念的人,永遠都不會被打敗。

每一個人都不能控制自己的命運,不能躲過自己人生中各種災難。面對逆境和劫難,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可以做出很多選擇,堅信一切困難都是暫時的,自己最終會走向幸福和成功。

安迪是一個懂得自我教育、時刻心懷自由信念的人,即使牢獄生涯也不會打垮他。


04心懷希望,卻做好最壞的打算

安迪發現自己被誣陷為殺人犯之後,知道自己有可能無法申訴成功,將經歷牢獄之災。他在災難可能會來臨的情況,做了最壞的打算。為自己保留了一部分財產,為自己保留了出獄需要的身份。

面對生命中突然出現的劫難,安迪做好最壞的準備,而內心一種懷揣著對自由的希望。他用自己的行為,自己的信念和力量最終找到自己的自由。

即使身處牢獄之中,安迪也沒有放棄對自由的嚮往,申請假釋失敗後,無意中發現自己有可以通過鑿牆越獄的可能,開始想辦法自救,為越獄做準備。


結合當前疫情下的我們每一個人,遇到不公,遇到意外,都應學習安迪「既來之,則安之」的平和心態,更要學習安迪堅持自己的信念,堅持去追求自己的目標的毅力。

戰疫當前,我們應當冷靜地看清現在的形勢,努力為當前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宅在家或者配合進行隔離,有能力者勇於去湖北疫情一線進行支援。

我們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為當前的疫情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我們相信黨和國家,相信一切困難都是暫時的,戰疫勝利的美好的春天即將到來。

懷抱著最好的希望,但預做最壞的打算。這就是面對人生最好的態度。堅持自己的信念,心懷希望去追求,即使意外來了,平靜地接受,然後去努力改變,繼續自己的追求。

相關焦點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教會了我們什麼?
    我們的運行及管理遵照EF全球統一模式。50年專業英語教育經驗值得信賴,關注英語,關注孩子。英國作家克萊夫·巴克曾說:「每個家庭都擁有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可能就是史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贖》。」今天跟大家一起重溫的就是電影版的《肖申克的救贖》:在豆瓣電影Top250中排名第一,評分9.7分!
  • 經典中的經典---《肖申克的救贖》
    銀行家安迪因為被指控謀殺妻子及其情人而含冤入獄,被迫在肖申克監獄在那裡他認識了瑞德-肖申克監獄裡的「權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錢,他就有辦法搞到你想要的任何東西。而安迪卻請他幫忙搞來的第一件東西是一把小鶴嘴鋤。在以後的二十年間,安迪一邊幫助典獄長洗黑錢,為獄友爭取福利,一邊用鋤頭進行越獄。
  • 影壇奇蹟之作:肖申克的救贖
    他執著地堅持每星期給州政府寫信,幾年後終於得到州政府的幫助,在肖申克監獄裡建了一座圖書館。後來一個名叫湯米的年輕囚犯的到來給安迪帶來了希望,因為湯米知道安迪妻子及其情夫被殺的真相,也非常願意為安迪作證。可是當安迪向典獄長諾頓提出申訴的要求時卻遭到了粗暴的回絕,因為貪婪的典獄長已將安迪當成了自己謀取暴利的搖錢樹,他不擇手段地謀殺了湯米以便將安迪永遠地留在肖申克監獄,以滿足自己對於金錢無止境的貪慾。
  • 《肖申克的救贖》告訴我們教育的重要性
    《肖申克的救贖》是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裡曼等主演的一部勵志電影。電影改編於史蒂芬·金《四季奇譚》中收錄的同名小說,雖然著重闡述了希望的意義,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中領略出其他的感悟。《肖申克的救贖》不僅闡述了自由希望和生命的意義,它還告訴我們教育的重要性。在安迪之前,肖申克監獄有過被冤枉的人嗎?肯定有的,但是直到安迪越獄成功為止,都從來沒有人能夠從那裡走出去,不管是「違法」的還是「合法」的,即使走出去,最後也不會有好的下場。
  • 肖申克的救贖:這是屬於瑞德與安迪的救贖,也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
    而要說到其中流傳最廣的一部,相信不少人首先想到的便是《肖申克的救贖》,無論是豆瓣還是IMBD榜單,它都一直高居榜首,而據說名演員摩根弗裡曼也正是因為在這部影片中獻聲擔任旁白而成為了被好萊塢公認的&34;。時光荏苒幾近26載,今天我想從個人的角度來為大家重新解讀這部或許再過50年也仍舊會被奉為經典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 豆瓣9.6《肖申克的救贖》:只有靈魂自由,才能得到徹底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犯罪型電影,為什麼在電影史上有如此高的地位呢?也許它所表達出來的思想直擊每個人的心靈,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曾經有一座「肖申克」式的「監獄」,有的人願意一輩子待在裡面,有的人卻一刻也沒有放棄追求自由的抗爭。
  • 《肖申克的救贖》|一場越獄背後是一種永不妥協的人生態度
    經典永遠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磨滅。《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經得起時間檢驗的「希望」電影。一部電影的經久不衰,必定有它的魅力之處。,我想它的偉大之處就是每當現實讓我們疲憊無力時,它總會讓人重拾信念,堪稱一部「療愈電影」。
  • 肖申克的救贖:對生的渴望 自由的嚮往
    安迪知道真相後,決定通過自己的救贖去獲得自由。可能每個人對於電影的評價都不一樣,不過這部劇值得每一個人都去看。當他終於爬出五百碼惡臭的汙水管道時,站在瓢潑大雨中情不自禁的時候,我們仿佛看到了信念刺穿重重黑幕,在暗夜中打了一道奪目霹靂。亮光之下,我們懦弱的靈魂紛紛在安迪張開的雙臂下現形,因為你可以說我在做夢,但我不會是僅有的一個。
  • 《肖申克的救贖》:一個好故事的完美範式
    時間成就了《肖申克的救贖》,而它也有著一個好故事的內核,一個可以完美適用於電影語言來展現的好故事。可沒有人知道安迪是怎樣的,他的所思所想我們都不了解。在疑惑中,反轉才來的更加強烈。可漸漸的,我們就能夠發現,影片的主題不在於此,不在於冤案是否被解決,而是主角安迪充滿了希望。換言之,他有著把握自己命運的權利。
  • 肖申克的救贖後感
    「希望」是個好東西,也許是世間最好的東西, 好東西永遠不會消逝的。——肖申克的救贖。我第一次聽到這電影的名字時,曾以為「肖申克」是個人名,但事實上它是一所監獄的名字。說它是人間地獄,不僅那裡獄卒殘暴,獄霸橫行,而且它還侵蝕著人的心靈。生命在漫漫無期的等待中消逝,似乎只有那些行屍走肉般放棄了所有的人才能夠活下去。這就是故事的開始。最讓我感動的是安迪逃出牢獄時候的情景。
  • 《肖申克的救贖》: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1994年9月23日,上映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取自史蒂芬·金的《麗塔·海華絲及蕭山克監獄的救贖》小說改編成。這部電影是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裡曼等主演。影片公認的主題是&34;,全片通過剝奪自由、強調紀律的監獄背景來展現我們普通人對&34;的恐懼。
  • 肖申克的救贖:要麼忙著生活,要麼忙著等死
    小編前幾天重溫了一部美國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改編自史蒂芬.金《不同的季節》中收錄的《麗塔海華絲及肖申克監獄的救贖》。記得上大學時和舍友們窩在宿舍裡看過一次,相信很多人在看完《肖申克的救贖》後也和主人公安迪一樣感到由衷的釋然。
  • 《肖申克的救贖》:記住,希望是個好東西,也許是世間最好的東西
    小說原名為《春天的希望,肖申克的救贖》,顧名思義,小說講了一個關於「希望」的故事。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希望」。 安迪,一位年紀輕輕就當上銀行總裁的紳士,因槍殺其妻子及妻子的情人被判無期徒刑後來到了肖申克。和這裡所有人一樣,他是被冤枉的。在肖申克,所有人都說他是被冤枉的,而我們知道,安迪確實是被冤枉的。 銀行家,被冤枉,入獄,無期徒刑。
  • 《肖申克的救贖》:知識與才華才是永恆的通行證
    《肖申克的救贖》,1994年在美國上映。獲得了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提名獎,第20屆報知映畫賞 海外作品獎。根據著名作家史蒂芬·金的原著改編。這是一部積極向上的充滿正能量的影片,整部電影給觀眾表達的是信念、自由、希望、才華、毅力還有友誼。
  • 《肖申克的救贖》
    最近呢,計劃以後每個星期都要觀看一部英文電影,而《肖申克的救贖》就是我開始的這個星期的選擇的電影。我覺得我很慶幸生活在當代二十一世紀,或許世界還不是完全的光明,但比從前也好上太多了。安迪從原本光鮮亮麗的銀行副總裁變成了階下囚,只不過是因為一時的糊塗和酒精的麻痺而替別人承擔了那麼多年的牢獄之災。
  • 《肖申克的救贖》:懷抱希望,逃離體制化「監獄」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感到熟悉,它也一度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該電影背後的同名書籍。首先,我想先介紹這部書的作者——史蒂芬·金。作家史蒂芬·金一生最愛「恐怖」,他幾乎只寫「恐怖小說,並以一己之力開創了「社會恐怖小說」這一類型閱讀。
  • 《肖申克的救贖》,信仰的力量,一場善與惡的對抗
    1994年上演的《肖申克的救贖》,豆瓣評分9.2分,是一部深受廣大影迷喜愛的好電影。在IMDB當中被超過160萬以上的會員當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O世紀百大電影清單。這個動力就是信念。我們自信有能力解決問題,我們了解自己並確信自己的方向,我們自主能改變和創造環境帶給我們的阻力,我們也會產生能戰勝困難的信心,並相信希望就在不遠的地方。有著這些無形的潛意識,我們大腦皮層就會有積極思考的能力。幫助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2、安迪是個擁有內在力量的人安迪這個角色就具有超強內在力量。
  • 永遠熱愛,永遠熱淚盈眶——二刷《肖申克的救贖》
    很久沒有這樣了,看著一部影片,一會兒像個孩子似的咯咯笑,一會兒悲憫地哇哇哭,一會兒又掩著面邊笑邊哭,嗯,就是這部《肖申克的救贖》。故事的開頭,銀行家安迪被判終身監禁,因謀殺妻子及妻子的出軌情人。多麼冤枉,多麼不公,安迪卻沒有放棄對生命的熱愛。
  • 《肖申克的救贖》:在權力、法律和宗教的濫用下,如何實現救贖
    素有「世界警察」之稱的美國警察,也並非我們看到的美國大片裡宣傳的「拯救世界的英雄」,至少在《肖申克的救贖》之中不是,在現實生活中更不是。豆瓣評分9.1分的《肖申克的救贖》講述了一個前途無量的銀行家,被誣陷殺害了婚內出軌的妻子和她的情夫,在鋃鐺入獄二十後,他穿過自己用小錘子鑿出的牆壁洞口,成功逃離肖申克監獄,終獲自由的故事。
  • 《肖申克的救贖》體制化生活,告訴我們做人不能太安逸
    我們都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農民養牛,把牛從小就拴在一個小木樁上,剛開始小牛就開始努力掙脫這個小木樁,但是發現根本掙脫不了,當牛長大以後,可以掙脫小木樁了,但它並不願意掙脫,它害怕本來大牛可以掙脫小木樁上的繩子吃草的,可牛習慣了,所以就不掙脫了。其實習慣並不是只有牛才有,當人的習慣了被固化了,一樣害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