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訓》裡有言: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告誡我們在外少說話,話多必惹麻煩!話不能多說,這個妄語玩笑也不能多講,這個是要出大事的,列位不信?今天我就講兩個小故事,因為妄語帶來的苦果。這兩個故事都是出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寫的事件。
第一件是說山東某地有個朱生,是個讀書人,儀表堂堂,因為妻子早亡,一直沒有續娶,他不是不想娶,是找不到心儀的女子,於是就經常找媒人討媳婦,這朱生鄰村有個媒婆經常為他說媒,一來二往就成熟人了。
一天這朱生又來到這媒婆家裡,不巧這媒人家裡坐了一個少婦,這是女鄰居甲氏在她家串門聊天,這朱生一看這女子是花容月貌,心一下就動了,這甲氏一看進來了客人,又是個男人,(古代陌生男女不輕易相識,因為封建禮教多),便起身施禮,客套幾句話,便告辭回家了。
這個甲氏剛走,這朱生就對媒婆說:這女子容貌秀麗,可做我妻!這媒婆一聽笑言:朱相公,你也看出這女子美了?可惜她是甲氏人妻,已有夫婿了,而且結婚好幾年了!這朱生一聽甚感可惜,便話鋒一轉開玩笑的說:這有何礙!我殺了她男人,然後娶她,不就行了?媒婆一聽也開玩笑的附合說:朱相公你如果殺了她丈夫,這事一定包在我身上,定讓你娶到這小娘子。兩人說完互看了一眼哈哈笑起來,這就是開玩笑的話。
話說甲氏之夫被殺後,媒婆知道後心裡很不平靜,心裡打鼓難道朱生真的殺了甲氏之夫,想謀娶甲氏?又聽人說這甲氏之夫被殺,兜包的錢財沒少,這不像是劫財害命,可這甲氏之夫宅心仁厚又沒得罪過人?媒婆越想越覺得是朱生殺的甲氏之夫,於是便上縣衙告發了朱生,說這朱生有嫌疑,縣官一聽便自認為朱生和甲氏必有姦情,謀殺了甲氏之夫,馬上派官差捉拿了兩人!
這朱生和甲氏肯定是不承認姦情和殺人之說,無奈酷刑之下難奈,屈打成招了,並定了秋後斬的處罰,這真是幾句玩笑話,害人害己。
另一個故事說丁某、李某這兩人關係很好,就是兩人也互相擠兌的開玩笑,越是人多的時候就越來勁,但是兩家關係很好。
李某的妻子娘家村中有一個接生婆,這婆子和李妻關係好,曾為丁某的妻子接生過,在接生的過程中,發現丁某之妻的私處有一個肉瘤,不是很大,就把這個小秘密告訴了李妻,李妻就把這事告訴了李某。
這一天丁某和李某還有其他人在一起喝酒閒聊,兩人又開起玩笑互相調笑擠兌起來,這一次李某對眾人說:丁某之妻和我有私情!眾人一聽說:又胡說,可有憑證?李某又說:我與她親熱時,發現她私處有豆大的肉瘤!眾人一聽都忙問丁某?此時丁某一聽憤而離席,回家就質問丁妻為何與李某有私情?丁妻一口否認,丁某便歐打了她,丁妻死不承認,還備覺屈辱,晚上便懸梁自盡了!丁某也從此以後飲酒度日,不久就病亡了……。
在說李某因為妄語胡說,害的丁某夫婦家破人亡,內心非常愧疚,便把此事告訴了妻子,李妻更是心中愧疚,認為要不是她把這事告訴丈夫,丁某夫婦就不會喪命了,心中越愧,就越胡思亂想……不久得瘋病就亡故了,這李某內心更是生不如死,因為妄語胡言害了兩家人。
列位,這兩個小故事告訴我們社會生活中一定不可以胡言亂語,尤其是妄言亂說,否則古語中提醒我們言多必有失的說法,還是很有道理的古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