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小故事 玩笑妄語的後果

2020-08-28 紅色騎士侃歷史

《朱子家訓》裡有言: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告誡我們在外少說話,話多必惹麻煩!話不能多說,這個妄語玩笑也不能多講,這個是要出大事的,列位不信?今天我就講兩個小故事,因為妄語帶來的苦果。這兩個故事都是出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寫的事件。

第一件是說山東某地有個朱生,是個讀書人,儀表堂堂,因為妻子早亡,一直沒有續娶,他不是不想娶,是找不到心儀的女子,於是就經常找媒人討媳婦,這朱生鄰村有個媒婆經常為他說媒,一來二往就成熟人了。

一天這朱生又來到這媒婆家裡,不巧這媒人家裡坐了一個少婦,這是女鄰居甲氏在她家串門聊天,這朱生一看這女子是花容月貌,心一下就動了,這甲氏一看進來了客人,又是個男人,(古代陌生男女不輕易相識,因為封建禮教多),便起身施禮,客套幾句話,便告辭回家了。

這個甲氏剛走,這朱生就對媒婆說:這女子容貌秀麗,可做我妻!這媒婆一聽笑言:朱相公,你也看出這女子美了?可惜她是甲氏人妻,已有夫婿了,而且結婚好幾年了!這朱生一聽甚感可惜,便話鋒一轉開玩笑的說:這有何礙!我殺了她男人,然後娶她,不就行了?媒婆一聽也開玩笑的附合說:朱相公你如果殺了她丈夫,這事一定包在我身上,定讓你娶到這小娘子。兩人說完互看了一眼哈哈笑起來,這就是開玩笑的話。

可是無巧不成書,有一天這甲氏的丈夫出去要債,半路上真讓人給殺了!這官府派官役仵作調查驗屍,發現甲氏之夫被人用刀捅死的,外傷明顯,奇怪的是衣裡錢財沒有丟失,縣官一看這就不是劫財害命了,案子陷入迷霧中。

話說甲氏之夫被殺後,媒婆知道後心裡很不平靜,心裡打鼓難道朱生真的殺了甲氏之夫,想謀娶甲氏?又聽人說這甲氏之夫被殺,兜包的錢財沒少,這不像是劫財害命,可這甲氏之夫宅心仁厚又沒得罪過人?媒婆越想越覺得是朱生殺的甲氏之夫,於是便上縣衙告發了朱生,說這朱生有嫌疑,縣官一聽便自認為朱生和甲氏必有姦情,謀殺了甲氏之夫,馬上派官差捉拿了兩人!


這朱生和甲氏肯定是不承認姦情和殺人之說,無奈酷刑之下難奈,屈打成招了,並定了秋後斬的處罰,這真是幾句玩笑話,害人害己。

另一個故事說丁某、李某這兩人關係很好,就是兩人也互相擠兌的開玩笑,越是人多的時候就越來勁,但是兩家關係很好。

李某的妻子娘家村中有一個接生婆,這婆子和李妻關係好,曾為丁某的妻子接生過,在接生的過程中,發現丁某之妻的私處有一個肉瘤,不是很大,就把這個小秘密告訴了李妻,李妻就把這事告訴了李某。


這一天丁某和李某還有其他人在一起喝酒閒聊,兩人又開起玩笑互相調笑擠兌起來,這一次李某對眾人說:丁某之妻和我有私情!眾人一聽說:又胡說,可有憑證?李某又說:我與她親熱時,發現她私處有豆大的肉瘤!眾人一聽都忙問丁某?此時丁某一聽憤而離席,回家就質問丁妻為何與李某有私情?丁妻一口否認,丁某便歐打了她,丁妻死不承認,還備覺屈辱,晚上便懸梁自盡了!丁某也從此以後飲酒度日,不久就病亡了……。

在說李某因為妄語胡說,害的丁某夫婦家破人亡,內心非常愧疚,便把此事告訴了妻子,李妻更是心中愧疚,認為要不是她把這事告訴丈夫,丁某夫婦就不會喪命了,心中越愧,就越胡思亂想……不久得瘋病就亡故了,這李某內心更是生不如死,因為妄語胡言害了兩家人。

列位,這兩個小故事告訴我們社會生活中一定不可以胡言亂語,尤其是妄言亂說,否則古語中提醒我們言多必有失的說法,還是很有道理的古言語。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蒲松齡最愛的女兒
    今天的文化小知識去哪學呢,就是我們的《聊齋志異》 了, 說起 《聊齋志異》大家是不是覺著很熟悉呢,尤其是我們的山東的朋友們還會帶有滿滿的親切感呢,因為由《聊齋志異》改編同名系列電視劇可是陪不少人度過了很長一段美好的時光呢,對於我來說就是童年的時光了(新版的聊齋),好,小小的玩笑,因為這劇不止我們山東人看嘛
  • 聊齋志異——霍生
    作者: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卷三《霍生》文登有個姓霍的書生,與一個姓嚴的書生小時很要好,長大了經常開開玩笑
  • 《聊齋志異》:罵鴨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天下奇聞怪事盡在《聊齋志異》。今天我們來讀一篇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偷吃鴨子,身生鴨毛,不用吃藥,只是挨罵 就能痊癒。《罵鴨》帶給你別樣的啟示。
  • 聊齋志異——產龍
    作者: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 聊齋志異——黑獸
    作者: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 聊齋志異——楊千總
    作者: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 聊齋志異101冊版連環畫前60回索引
    聊齋志異11-羅剎海市https://mp.weixin.qq.com/s/Vz5VO_sWI6Zumtpf-UPA7A聊齋志異12-阿英https://mp.weixin.qq.com/s/wQu1gfSJ-XDsUoPq-3lrXA聊齋志異13-姐妹易嫁https://mp.weixin.qq.com/s/lOz1VuJMJBhq
  • 納羽隨筆@聊齋志異@納羽
    也可能是聊齋志異,也可能天地自然界或許真的存在第七空間吧。不管怎麼,我們活在當下,珍惜當下,可以自由,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這個案例,讓人感慨萬千也讓人深思覺醒。納羽老師講過很多次,口業對人生磁場影響特別壞。很多人不以為然,感覺不就是罵人嗎,不就是忽悠嗎,不就是撒謊嗎,沒什麼大不了。可是因為經常表達,量變很容易質變。一旦爆發,後果很嚴重,結果很壞。
  • 《聊齋志異》改編的電影,還有啥?
    《聊齋志異》雖然影響力不如四大名著,但是作為古代文言短篇小說的頂峰,其影響力不可小覷。蒲松齡筆下的花妖狐鬼折射著人間的善惡美醜。同樣讓我們看到了蒲松齡所生活時代的方方面面:官府的腐敗、官吏的兇暴貪婪、市民階層的崛起、女性的獨立、讀書人的迂腐、科舉的沒落。 從《聊齋志異》問世以後,被改編成了各種藝術形式,講述著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
  • 聊齋志異——造畜
    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 聊齋志異——鴝鵒
    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 聊齋志異——保住
    作者: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 每日推介:聊齋志異這本書的故事,你聽過嗎?
    聊齋志異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所寫的小說。今日的推介主題是聊齋志異。相關故事聊齋志異中有21篇描寫強悍,善於妒忌的婦女。影響聊齋志異的出現,使得文言文短篇小說出現了火熱,爭相模仿。可是,除了聊齋志異,別的都不怎麼樣。只有清代大才子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差不多,卻沒有聊齋火熱。還有 浩歌子的螢窗異草,等等。都是模仿聊齋。可是都不好。
  • 《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是什麼樣的人呢
    但是如果說到《聊齋志異》的話,相信大家就都恍然大悟了,相信這不是我一個人的童年陰影,肯定有好多人小的時候看這個電視劇或者是電影,都被嚇到過,以至於晚上不敢一個人走夜路,不敢一個人上廁所。(一)早年經歷蒲松齡是清朝非常出名的小說家,他寫了很多的文言文的小說,還有很多文言文的小說集,比如《聊齋志異》。
  • 從亞馬遜書評到博爾赫斯,解析外國人視角的《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根據聊齋短篇故事改編的電影《倩女幽魂》《畫皮》可以說在中國家喻戶曉。首先來看亞馬遜網站上,聊齋志異英文版的評論。聊齋通常有兩個英文譯名,一個是chinese ghost stories (中國鬼故事),一個是strange tales from a chinese studio(聊齋志異的直譯,中國工作室的奇聞軼事),都非常簡單粗暴。
  • 聊齋志異——賭符
    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 聊齋志異——酆都御史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 魅人心,陷人情,看看《聊齋志異》的狐妖世界
    前言《聊齋志異》是蒲松齡用了將近40年的時間而創作出來的文言短篇小說。《聊齋志異》中蒲松齡通過寫怪力亂神事情來凸顯出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社會中所存在的現象或問題,並成功塑造了許許多多生動的融入形象。《聊齋志異》還有一個&34;——《鬼狐傳》。從這個名字中我們便可以得出狐妖在《聊齋志異》中所佔的比重是十分的重。
  • 聊齋志異——單道士
    作者: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 女性多以狐媚為主,那麼《聊齋志異》裡的男性形象又如何?
    前言&34;(清王士禎 《<聊齋志異> 題辭》)《聊齋志異》可謂是中國文學上文言文小說的巔峰,裡面有著鮮活的人物,有著跳脫的故事情節,奇事怪事都完美的與現實生活聯繫在一起,我們在閱讀書中的故事的時候,往往會忽略的書中的男性角色,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女性角色的身上,其實《聊齋志異》中的男性角色亦是十分值得我們去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