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有多少人像他一樣,把吃藥看病當作比登天還難?

2020-08-20 最後一支多巴胺


作者:多巴胺 配圖:《急診科醫生》

已經死過一回的他坐在病床上對著每一個經過自己面前的醫生護士咧著嘴,終於忍不住喊了一句:「我沒有事,想出去抽根煙。」


1


打完牌後,老張沒有像往常一樣花上20塊錢在麻將檔裡吃晚飯。

他要回家等兒子,兒子說晚上會來帶他去醫院看病。

所以他必須要在兒子來之前趕回家。雖然麻將檔距離家中只不過幾百米的距離,放在平日裡只是兩三分鐘的時間,但是對於此刻的老張來說,竟然無比遙遠。

每邁一步,老張都會覺得自己如同背著一座山一樣難受。

他不明白,打牌時自己還好好的,為什麼此刻竟然如此難受?

走兩步停三步,汗水像雨滴一般從老張的頭面部滴落了下來,弄溼了衣服,又濺落進了塵土。

48歲的老張,好不容易挪到了馬路邊的板凳上,一邊罵著天和娘,一邊又點上了一支香菸。

在微微的火光之中,香菸也變成了縷縷青煙,被他吸進了鼻腔,遊走進了支氣管,又和肺泡上皮細胞打了招呼之後,便再次從鼻腔中釋放了出來。

他看著自己浮腫的雙腿,聽著自己粗重的喘息聲,撥通了兒子的電話:「兒子,你快點來吧!」

汗水依舊在滴落,胸前背後的那座大山還沒有放下,坐在路邊板凳上的老張再也不能堅持走回家了,甚至沒有支撐自己站立起來的力量了。

而此刻,他唯一的兒子正在如約趕來的路上。

事實上,老張早在十數天前便開始出現了活動後胸悶氣喘、雙下肢浮腫。

但他卻並沒有重視,更沒有想過去醫院。

因為他認為自己根本沒有病,這些都只是工作太勞累的原因罷了。

直到步行走路不到兩百米便需要休息之後,老張才意識到自己的身體真的出了問題。

他將自己的情況告訴了正在外地出差的兒子,並和兒子約好當晚一起前往醫院看病。


2


夜班七點鐘,急診搶救室裡躺滿了各種各樣正在掙扎呻吟的比跟男人們。

氣喘籲籲的老張被扶進了急診搶救室,呼吸急促、面色灰暗、汗如雨下.....

「趕快扶上床!」看見老張後我趕忙搖低了病床讓老張坐了下去。

「這個樣子多久了?」

張著嘴巴呼吸的老張看了看我,想回答卻始終沒有發出聲音,急促的呼吸已經讓他說不出一個字來了。

&34;這些問題都在我的腦海中一閃而過,也都是必須要搞清楚的原因之一。

既然病人自己不能回答,那麼只能從家屬的口中獲得一些有用的信息了。

第一時間為老張接上了氧氣,連上了心電監護,打開了靜脈通路。

此刻的老張心率高達238次/分,呼吸45次/分,血壓卻只有88/45mmHg,經皮指脈氧飽和度僅僅為83%。

「以前有什麼病?有沒有什麼肺病,心臟病?」我一邊協助著護士為老張做床邊檢查一邊詢問將老張送進醫院的家屬。

站在我眼前的家屬是一位紅衣中年女子,帶著黃金耳環,手提著黑色帆布包。

聽見我的詢問後,她連忙搖頭:「我不知道啊,我不是他家屬。」

「不是家屬,你怎麼會帶他來醫院,還幫他掛號?」



起初我想當然以為這位中年女子就是老張的家屬,沒想的是她卻只是一位路人。

「我不認識他,我只是路過幫忙的。」

中年女子的話更讓我一頭霧水,我見過許多送陌生人來醫院的熱心人,但將病人送進醫院後還幫忙掛號的熱心人卻並不多見。

我將中年女子帶到一邊,悄悄問她:「病人的家屬呢?」

中年女子回答我:「就在醫院門口,他家屬開車和別人追尾了,去處理事故了,我看著怪著急,就先帶他進醫院了。」

原來如此,我終於明白了老張和中年女子之間的關係了。

中年女子沒有留下姓名,很快就離開了醫院。


3


端坐在病床上的老張,接上了氧氣之後稍稍緩解了一些,並且能夠開口說話了。

事實上,是他自己先開口說話的。

看著圍在自己身邊的白大褂們,又看著連接在自己身體上的監護儀器,聽著周邊其他病人們發出的呻吟聲,老張有些著急了:「我沒有病,把我放在這裡幹什麼?」

老張的話讓我有些苦笑不得:「你這還叫沒有病呀?你的心跳太快了,缺氧太嚴重了,再不處理就沒命了!」

老張又看了看我,想說些什麼卻沒張開嘴,只是無奈的長嘆了一口氣,又留給我一個無可奈何的眼神。

他不是不想說話,而是沒有力氣說話了。

幾十秒鐘之後,恢復體力的老張說道:「我有什麼病,沒有必要小題大做!」

那麼,事實上老張的身體狀況又怎麼樣呢?

暫且不提老張的病史和被送進醫院時的症狀體徵,單就心電圖、動脈血氣分析和床邊心肌酶檢查結果來看,老張存在著嚴重的呼吸衰竭、心肌衰竭。

而這兩者,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處理,不僅會讓老張持續胸悶氣喘,而且會索命。

「你自己看看,心跳都快250了,還叫沒有病嗎?沒有病,會流這麼多汗?你已經呼吸衰竭、心臟衰竭了,再不處理後果很嚴重。」對於老張這樣的執拗且對缺乏醫學常識的人來說,溝通起來應該儘量使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方式。如果你告訴他氧分壓是多少、快速房顫是什麼,他不僅在短時間內難以接受理解,而且會浪費寶貴的搶救時間。

「還是趕快通知你兒子來吧?」

「不要,沒關係。」

「沒有家屬怎麼行?」我堅持要求老張通知家屬,因為我心中清晰知道老張的病情有極大可能進展,甚至會出現心跳呼吸驟停

但是,老張卻誤解了我的意思,他以為我在催費呢。

老張又給了我一個有些氣急敗壞的眼神,然後停頓了幾十秒之後嘆氣道:「你們啊,我自己有錢。」

「這不是錢的問題,你看你來醫院沒交錢,不還是給你檢查,給你用藥了嗎?你的病情必須要告訴你兒子,而且醫生護士能給你治療,誰來給你跑腿呢?」

聽到這裡老張終於打開了自己的手機,將他兒子的手機號碼給了我。

4


老張被送進急診搶救室後,很快便被用上了強心、利尿、擴冠等藥,胸悶氣喘等症狀也有所緩解。

同老張危重的病情相比,我更加擔心的是老張對自己的病情沒有清晰的認識和定位,老張的家屬還沒有趕到。

萬一老張的病情進展了,甚至突發了心跳呼吸驟停,沒有絲毫思想準備的家屬必定在一時之間難以接受。

撥通了老張兒子的電話,介紹了老張的病情,電話那頭卻傳來了一陣平淡的回覆:「我去醫院又能做什麼呢?」

老張兒子的這句話讓我非常驚恐,因為在這句話背後隱藏著許多的不確定性。

家屬為什麼會這麼說?

只是沒有意識到老張的病情,還是因為他根本就不想管老張的事情?

因為如果按照常理來看,兒子原本就是帶著老張來醫院看病的,只不過是因為在醫院附近發生了追尾車禍,所以才讓老張獨自前往醫院而自己處理交通事故去了,一旦交通事故處理完畢,必定會第一時間趕往醫院的。



讓人意外的是,老張兒子的言外之意卻是不願意來醫院。

「你父親現在病很重,有生命危險,你作為家屬是必須要來醫院的。有些東西要籤字,還要交費,病人也需要照顧。」

我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了,老張的兒子卻給了更加肯定的答覆:「今天晚上我不去醫院了,明天上午八點鐘去。」

說完,他便掛斷了電話,只留下眼巴巴看著老張的我。


5


雖然老張的兒子暫時不能趕到醫院,老張的治療卻絲毫不能耽誤。因為老張的病情絕不是感冒發熱,而是可以危及生命的心肺問題。

幾個小時後,氣喘籲籲、面色灰暗、大汗淋漓的老張終於得以緩解了,就連說話也能夠說出完整的句子了。

「除了兒子之外,就沒有其它家屬了嗎?」

老張有些生氣道:「這不都是廢話嘛,要是有人,還等他做什麼。」

他說的有些道理,畢竟年僅48歲的老張並不算老,腦子也不糊塗。

可是,我卻不明白,也不好意思繼續追問,為什麼家中只有兒子一個人呢?

關於老張的病史,我繼續追問:「你之前有什麼病?比如氣管炎、高血壓、心臟病?」

老張回答道:「我沒有病,連感冒發熱都沒有。」

「可是,看你的樣子,不想沒有病,你看看腿腫的這麼厲害,會沒有病?」事實上,老張的腿存在著嚴重的可凹性浮腫。

說著話,我在老張的腿上按下了一個深深的凹形給他看。他卻滿不在乎:「這個腿啊,也就是最近十幾天的事情。」

誠如老張所說,他只不過是最近十幾日才漸漸出現了胸悶氣喘伴雙下肢水腫,但這並不代表老張既往沒有病。

生活中,許多人都會將沒有症狀等同於沒有病,卻不知任何疾病都有著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

以老張為例,在我的反覆追問下,病情的真相才浮出水面:老張多年前便曾有過高血壓,只是一直沒有明顯的症狀。兩年前,體檢時被發現存在心房顫動,服用過不到三個月的口服藥便自行停藥,本次發病前曾有過「感冒了幾天」。

也就是說,老張原本便患有高血壓病和心房顫動都心律失常,卻從未規則服藥,在發病之前又明確有過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後又誘發或者加重了心肌衰竭,老張卻一直未予重視,甚至拖延了數十日。

「為什麼一開始不來醫院,非要搞到這麼嚴重才來?」我對老張拖延數十日才來醫院非常不解,因為48歲的他並不是行動過不便的老人,不是因為距離醫院太遠就醫不便,也並不是因為工作繁忙難以脫身,更不是沒有錢的窮人。

沒想到老張給出的答案卻非常理直氣壯:「我不是要等我兒子嘛,等他帶我來醫院。」

我暗暗揣測著,老張本身不過48歲,他的兒子能有多大年紀?

或許最多不過25歲左右吧?

為什麼48歲的老張,非要等25歲左右的兒子來決定自己的生死?


6


老張的病情暫時得以緩解了,但危險信號卻始終沒有解除。因為在老張的身體內,還有著嚴重的感染和電解質紊亂沒有糾正。

抗感染治療和糾正嚴重的低鉀、低鎂並非朝夕之間的事情,而在糾正治療的過程中依舊會充滿未知的風險。

老張的家屬始終沒有來到醫院,或許是因為有交通事故要處理。

然而,追問之後才得知並不是嚴重的交通事故,只不過是沒有任何人員傷亡的追問擦傷罷了。

這種輕微的交通事故,有時候甚至會被私了結束,而老張的兒子卻為何要處理這麼久?

就算是有嚴重的事情要處理,除非自己存在著身體受傷,否則難道就不能抽身來醫院看一看嗎?難道下半夜還在處理嗎?

老張兒子始終堅持要等到第二天上午八點才能來,而老張又不願意直接通知兒子。

無奈之下,只得放棄。

好在老張表面上的症狀一直在好轉,甚至能夠平臥位休息,能夠開玩笑一口氣說好幾句完整的句子了。

但是,在相安無事的表面之下,死神正在悄悄接近老張。



第二天上午九點半,原本答應八點鐘便趕到醫院的家屬又爽約了,改口要第三日才能來到醫院。

正當醫生為此頗有微詞的時候,老張的病情繼續惡化了:老張突發意識喪失,肢體抽搐!

「室顫,快除顫!」

正在休息之中的老張突發室顫,命懸一線,危在旦夕!

幸運的是室顫的老張被第一時間發現,又被第一時間做了除顫等處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而導致老張病情惡化心室顫動的根本原因,則正是看似在緩解的呼吸衰竭、心力衰竭、電解質紊亂。

老張很快便恢復了神志,雖然胸前還散發著因為電除顫而存在的焦糊味,但老張卻並不為意。

他坐在病床上,對著每一個經過自己面前的醫生護士咧著嘴,終於忍不住喊了一句:「我沒有事,想出去抽根煙。」

沒有人想搭理老張這不可能實現的要求,只有我忍不住佯裝嚴厲的教育他:「你不知道自己已經死過一回了嗎?」

老張卻又嘆了一口氣,留給我一副無可奈何的眼神:「不還是沒死嘛!」

第三日,老張的兒子終於來到了醫院。

我沒有問他為什麼要姍姍來遲,這個問題或許不應該由我來問,應該留給老張自己。

我只是在向這個年僅25左右的家屬交待了老張的病情之後,又告訴他:「老張現在是48歲的人,78歲的心臟,以後好血壓、心臟病要正規吃藥,有問題要第一時間來醫院,無論如何不能像這次拖延十幾天才來,否則真的要連命也沒有了。」

家屬只是淡淡說了一句:「要讓他戒菸吃藥,來醫院看病,比登天還難!」

家屬的話說的沒錯,在現實生活中,像老張在不知不覺中正在慢慢死去的這樣的人還有很多。

你又是不是呢?

讓更多人了解更多一點!

您還可以閱讀:

相關焦點

  • 《我們》吃藥,要我餵你嗎
    第十二章 吃藥,要我餵你嗎 此時宿舍大門還沒開,李玉身上也沒錢,想吃東西也沒錢買啊。李玉趴在校園石桌上,只希望時間能快點。 只是,李玉想找個清靜的地方不讓人看自己的狼狽樣,偏又看到了班主任。看到嶽老師遠遠的走來,李玉想到,還沒跟老師道謝,看病的錢應該也是他給的,自己現在也沒錢還,唉������。
  • 「這個病需要終身吃藥」,醫生的話把我嚇癱,老公的話讓我心安
    自從查出患上慢性病後,我需要長期吃藥,定期複查。我驚奇地問:「不是說好了你上班,我一個人去嗎?咋又變卦了?」老公解釋:「你人本就不舒服,還暈車,一個人去我不放心。」我忍不住責備道:「我只是去複查一下,拿點藥就好了。有什麼不放心的?你請假還要扣工資!」老公笑著說:「錢是賺不完的。
  • 《小婦人》-多少意難平,可這也許已是最好的結局
    雖然不夠富有也曾折磨她夢想、想要擁有卻最終都無法擁有,可她還是那麼用心的去做好一個「小婦人」,相比,對於那個回家不幫忙,還張羅請客的約翰,我實在喜歡不起來。他們的愛情也好,婚姻也好都是很美好的,美好在於他們有共同的目標,攜手同心的努力的將小生活去過的更好。
  • 故事:從皇宮裡走出來的女人,想重新擁有愛情,比登天還難
    本故事已由作者:右夏,授權每天讀點故事app獨家發布,旗下關聯帳號「深夜有情」獲得合法轉授權發布,侵權必究她沒有說的是,其實她還知道容澄並不像別的暗探一樣,是無依無靠才被皇帝拉攏的死士,容澄出自世家高門,他選擇成為暗探是因為他的政見和家族相悖卻和皇帝想要推行的新政不謀而合。容澄為了心中抱負,自願脫離家族,做沒名沒姓的暗探,又因為一年前新政失敗,為了保存新政實力,甘願離京放逐。
  • 讓人意難平的劉聞欽,像極了我們自己意難平的生活
    過最好的生活就意味著他的人生有了些許好運氣。他一直陷在過去的生活當中,這份苦把他當年的瀟灑氣概磨平了,向生活慢慢低頭。賒帳了一個月的麵館錢的陳哥,就是一個江湖老油條,付不起小面錢,只知道打麻將,孩子也不管,還反咬一口劉聞欽不給飯吃。
  • 聊齋故事:目不識丁的張大夫看病
    老張不管這些,深信道士的話,他認為自己已經是郎中了,於是在街邊擺起了地攤。有來看病的人,他也只是說些大話,吹吹牛,並沒有人真正相信他能看病。轉眼半年有餘,老張依然在堅持。有一次,太守患了咳嗽的毛病,請了很多的郎中都沒瞧好病。於是他命令所屬各縣的官員,把各縣本地最好的郎中找來給他瞧病,萬一瞎貓能碰到死耗子呢。老張他們縣的縣官也得到了命令,於是派人去召集。
  • 看病難,不找熟人,你知道怎麼去看病嗎?
    記得和朋友一起聊天,說到了工作上的事情,她說有一天,她在門診換藥室上班,正在幫病人更換傷口敷料,那天病人挺多的,門口排了很多人,有個站在最後排的中年女性在換藥室門口探了幾次頭,我朋友就問她,你有什麼事?她說,「醫生能不能幫他處理傷口,在不在你這裡看病」,因為她正在低頭換著藥,就問她,病人什麼情況?怎麼啦?
  • 《劍來》:周密登天之謎淺析
    而曾經的他,是浩然天下的賈生,讀書百萬,嘔心瀝血書寫太平十三策,卻鬱郁不得志,遠走劍氣長城,見證了劍修與蠻荒天下的廝殺,心灰意冷,走向了蠻荒天下。總有那麼一些人,人不如意就換一個地方,常人身不由己,而他,是一種大灑脫,己由心動,身且由己。周密,或者賈生,這樣的人怎麼就不能成為一個主角?
  • 藏在餃子裡的故事有多少
    有一條問答說:「你吃過最好吃的餃子是什麼餡的?」剎時間,幾千個人在回答,幾百萬的人在觀看。由此可見餃子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小小的餃子裡又會藏著多少故事呢?聽聽吧。老闆娘聽了她的故事給她裝了兩份水餃讓她回去吃,讓她可以隨便去吃水餃,下班去做幫工兼職可以掙二十塊錢。小安帶著這份溫暖,終於在這陌生的城市完成了她的大學深造,回到家鄉有了車房有了愛情與小家。當她再回到那座城市,卻再也找不到餃子老闆一家人,只把餃子香記在心中。
  • 兩老一小的問題難倒了上門女婿,58歲的他只能和40畝土地拼命
    婚後不久,妻子為老張生了一個兒子,全家人高興得快要發瘋了,張家終於有了後代。這在城市裡面沒有什麼 ,可是在農村卻是大的再也不能再大的事情了,全家人把孩子當做寶貝一樣的伺候著。無論是幹活也好,回到家裡吃飯也好,老張總是笑嘻嘻的,全家人也是其樂融融,好不溫馨。
  • 故事: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有一次家裡人讓他把小推車送地裡去,中間有一段路是個下坡道,為了省點力氣,每次走到那裡他都是撒開手任憑小推車自己滾下去,自己則慢慢悠悠從上面走下來。他大哥56歲那年生病臥床不起,在床上躺了有大半年,吃藥打針都是靠張瑞峰,後來一天下午他大嫂急匆匆去找張瑞峰說他大哥突然病情加重,讓他過去看看。張瑞峰很淡定,從抽屜裡拿出一粒白藥片遞給他大嫂,說:吃了這藥就沒事了。
  • 秦可卿生病,賈珍四處求醫,林黛玉病很久,為何沒人為他請過大夫
    林黛玉剛來賈府的時候,所有人都看出了她有不足之症,王熙鳳更是直接問她,現在吃什麼藥。林黛玉當時說她在吃人參養榮丸,而賈母剛好也在配這個藥,因此就多配了一料。林黛玉自小體弱,病根兒從娘胎裡就帶出來了,用她的話說就是「從會吃飲食時便吃藥,到今日未斷」。然而即便林黛玉從小沒有斷過藥,但她在林家的時候,她父母是請了很多大夫為她看病的,只不過一直沒有看好而已。林黛玉說:「請了多少名醫修方配藥,皆不見效」,可見,黛玉的父母為她的病沒少操心,該請的大夫都請了,能吃的藥也都吃了。
  • 《創世紀》∣有多少人,為Helen「意難平」的?
    這樣的人,甚至作為正常人都應該遠離,因為他的身上存在了太多的危險性與不確定性。但是不管葉榮添身上有多少不值得稱讚或者說批判的地方,但他還是保留了起碼的良知和道義。這也是最後他能成功的最重要原因。對鏡自鑑,就可以清楚地看見,我們離葉榮添有多遠。
  • 聊齋故事:仙姑看病
    村裡人農忙的時候,就是有病也不捨得耽誤時間去看,再說窮鄉僻壤的小村子看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時候女郎中的到來對村裡人來說可是個大好事,村民們紛紛來找她看病。女郎中看病的方法與其他郎中不同,她對病人說:「我自己不開藥方,而是問清楚你們的病情,晚上請神仙來開藥方,保證藥到病除。」
  • 故事:去醫院看病總覺被人監視,得知這裡90年前出過命案她怕了
    這條走廊,仿佛沒有盡頭一樣,延伸得極長極長,左右兩邊都是一扇一扇破敗的房門,有的木質,有的是鐵門,生著鏽,爛得黑,每一扇都關得死死的。陽光拋棄了這裡,但也不能就這麼留在原地,她咬咬牙,堅定地朝前面走去。走廊裡昏暗異常,張小滿勉強能夠看得到周圍的情況,掏出手機一看,這裡一點信號都沒有,只能當作手電筒照亮。
  • 故事:看病的醫生
    明明記得自己的小內褲,是今晚才換下,塞在鋪炕被底下,還沒有來得及洗涮,咋就被人發現了呢?再說,丈夫傍晚時分還好好的,怎麼說沒就沒了呢?況且,剛死不久,好大的臭味兒。夢懷德的妻子,哭哭啼啼,手忙腳亂,顧不上五歲的兒子,叫醒鄰居,商量後事。鄉民看到此況,覺得死因離奇,還是報官為上策。再說,馮三強幾個人,到花裡莊後,偵查一番,問夢懷德妻子,你倆為何不在一個屋裡睡覺啊?
  • 像我這樣沒有醫德的人,你還見過多少人?
    心中雖然有萬點筆墨,奈何現在卻提不起精神來同大家交流。說一個日常小故事或者小插曲吧!前天夜班,到了凌晨。我還坐在急診室裡一邊忍著坐骨神經痛和隱翅蟲之吻帶來的酸痛一邊看著我自己的病人,一陣吵鬧卻從門外傳了進來。「現在的醫生都他媽沒有醫德!」一個年輕女士的聲音傳了進來。聽見這句話後,我本能的抬起頭尋聲望去。
  • 我把你當作哥哥,你卻要跟我談戀愛!
    上班的第一天,他被安排帶我,熟悉工作環境,了解工作流程。本著一顆虛心請教的心,我對他相當聽話。他比我大一歲,長相卻很老成,像30歲;五官除了臉骨架大了點,也還算標準;說話做事溫溫柔柔的,一看就是家庭環境簡單的。隨後的幾天裡,我們的情感升溫很快。覺得他人很好,工作上處處照顧,幫了我很多,我對他甚是感激。要知道一個自幼在不健全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內心是多麼渴望「被愛」「被關注」「被認可」。原本以為,我可以一直做「好朋友」「好兄妹」,互幫互助下去。
  • 他是《平凡的世界》中無數青年的縮影,可惜很少有人像他那麼執著
    其實就算是現在,自卑感,大多數農村學生都有,尤其是在大城市裡。雖然他們經過自己的努力考進了好學校,但是生活條件的過度差異往往讓他們意難平。由於他讀書多,很多人都愛聽他講書中的故事,這一點使孫少平非常高興,覺得自己並不是什麼都低人一等。孫少平明白了,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也應該有正常的生活,當然,普通並不等於庸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