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趕考誤入青樓,流落兇肆賣哭謀生,大雪遇佳人,公子終成大器

2020-07-11 談史論道說天下

唐傳奇系列:李娃傳

唐朝天寶年間,常州有一大戶人家,戶主滎陽公為常州刺史,在當地很有聲望。年近五十,膝下只有一子,才滿二十歲,英俊瀟灑,才思敏捷,卓爾不群,滎陽公非常器重他,常常對人說,這是我家的千裡馬。

那一年,公子被選為秀才,將要赴京參加科舉。臨行前,滎陽公為他準備了漂亮的衣服和華麗的馬車,攜帶了足夠兩年的盤纏。

書生趕考誤入青樓,流落兇肆賣哭謀生,大雪遇佳人,公子終成大器


其父鼓勵他,我看你才華橫溢,必定會高中狀元。公子也信心滿滿,認為此次赴京,一定會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公子從常州出發,花了一個月時間才來到長安,在一個叫布政裡的客棧住了下來。

有一天,公子在外面訪友歸來,路過一個叫鳴珂曲的巷子,看見一所宅院,大門半掩,有一位身穿青衣的美女立於門前,只見她婀娜多姿,顧盼生姿,人間絕色。

公子被美女的容貌驚呆了,不知不覺收緊了韁繩,捨不得離開,還故意將自己的馬鞭失落在地上,磨蹭時間。美女回眸一笑,一笑傾城,公子徹底淪陷了。

書生趕考誤入青樓,流落兇肆賣哭謀生,大雪遇佳人,公子終成大器


可是又不好貿然上前搭訕,公子只得戀戀不捨地回到了客棧,向朋友打聽美女的來歷。朋友告訴公子,那名美女名叫李娃,京城名妓,沒有百萬銅錢別想俘獲她的芳心。公子勢在必得,豪爽地說道,百萬銅錢算什麼,只要美女在懷,在所不惜。

過了幾天,公子穿上漂亮的衣服,騎上高頭大馬,帶上僮僕,又來到了李娃的住所。

一位銀髮老太太前來迎接,她是李娃的鴇母。老鴇把他安排到一間陳設非常華麗的客廳歇息,對公子說,她有一位女兒,略通曲藝,願為公子獻上一曲。

丫環將李娃迎了出來,只見她明眸善睞,顧盼神飛,嫋嫋婷婷,嫵媚含羞。公子立即起身,雙眼不敢直視,與李娃對拜行禮。

入座,賓主相談甚歡,不知不覺已近傍晚,老鴇提醒公子時候不早了,該啟程回去。公子故意說他住得很遠,恐怕一時之間趕不回去,希望老鴇能留他借宿一晚。

老鴇面露難色,這時,李娃接過話說,如果公子不嫌房間簡陋,可以委曲將就一宿。老鴇給公子安排了一間豪華的房間,還給他準備了豐盛的晚餐。

書生趕考誤入青樓,流落兇肆賣哭謀生,大雪遇佳人,公子終成大器


吃過晚飯,公子與李娃在房間裡親密地交談,老鴇見狀,很識趣地就退出房間。二人在房間打情罵俏,無所不至,遂兩相恩愛。

一夜無話,第二天,公子便命人將自己的行李搬到了李家,打算在那裡長住。從此他再也不出門,也不與親友們聯繫,日日夜夜與李娃長相廝守。

這樣的神仙日子過了一年,公子的盤纏慢慢耗盡了,他變賣馬車,打發走了僮僕,老鴇開始對他有所冷淡,只有李娃對他一往情深。

有一天,李娃對公子說,他們二人相處也有一年了,可是一直沒有身孕,想和他一起去寺院拜佛求子。公子不知是計,爽快地答應了。

書生趕考誤入青樓,流落兇肆賣哭謀生,大雪遇佳人,公子終成大器


公子典當了身上的衣物,買了一些祭品,騎上毛驢和李娃一起趕往寺廟,並在那裡住了兩天,然後準備回家。

當他們來到北門時,李娃說,她有個姨媽家住在附家,不如一起去探望一下。公子同意了,前行百餘步,拐過一道巷子,果然看見一幢房子。

一個四十多歲的婦女出來迎接,見到李娃十分親熱,稱她為甥女。李娃將公子迎薦給她的姨媽認識,三人一起進入西廂房閒聊。

這時,有一個人急匆匆地闖了進來,告訴李娃,鴇母得了重病,快不行了,讓她趕快回去。李娃說她先走一步,回頭派人接公子和姨媽。

公子也要跟李娃一起走,姨媽攔住公子說,李娃急著見鴇母最後一面,你應該留下來和我一起商量對策,怎麼可以走呢?公子認為有道理,就留了下來。他們一起等了很久,也不見李娃回來,姨媽心裡很焦急,讓公子回去看一看那邊啥情況。

公子立即動身,等他趕到李家時,只見一把大鎖掛在了門上,還貼了封條。公子大吃一驚,趕忙向鄰居打聽,鄰居告訴他說,這個房子是李家租賃的,合約已到期,她們剛剛才搬走。

書生趕考誤入青樓,流落兇肆賣哭謀生,大雪遇佳人,公子終成大器


公子心知受騙,想要趕回姨媽家問個究竟,可是天色已晚,只好又去當鋪當了一件衣服,換了一些錢買吃的,找了一家客棧住下。

第二天天剛亮,公子就騎著毛驢急匆匆地來到姨媽家,發現大門關閉,敲了好半天,沒人回應。公子高聲呼叫,有一個看門的人慢悠悠地出來,告訴他,昨天有一位四十多歲的女人租住了西廂房,不到天黑就搬走了。

公子這才明白,他被人合夥騙了,一時欲哭無淚,神情慘怛,走投無路的他只得又回到了布政裡客棧,店主看他可憐,給了一些食物讓他充飢。

公子哪有食慾,整天哀聲嘆氣,煩躁不安,多日滴水未進,憂鬱成疾。捱了十幾天,病情加重,已經臥床不起。店主怕他死在店裡,把他拖到兇肆(棺材鋪)裡。

兇肆裡的人見他可憐,拿一些湯飯來餵他,沒想他卻漸漸恢復了。店家便讓他做一些雜活,掙些零錢養活自己。

他每天聽到那些送葬的哀歌,不免觸景生情,想到自己的悲慘經歷,不禁淚流滿面。閒暇的時候,他情不自禁地學著哼唱那些哀歌,他天資聰明,很快,他的哀歌唱得非常動聽,引起了店主的注意。

書生趕考誤入青樓,流落兇肆賣哭謀生,大雪遇佳人,公子終成大器


話說長安城裡有東城和西城兩家最大的兇肆,兩家老闆互相搶生意。東城的老闆聽說公子的哀歌唱得好,花重金聘請他,請哀樂界的老前輩對他進行悉心指導,公子的技藝大進。

兩家兇肆的老闆打賭,把喪葬器具陳列在天門街上,比試誰優誰劣,輸了罰錢五萬。

消息一傳十,十傳百,那天,京城的男男女女都來看熱鬧,人數達到幾萬人。

西城的那一家明顯比不過東城,店主為了挽回敗局,就在附近搭了一個臺子,請了一位長鬍子的老人登臺獻歌。這位老者憑著自己唱腔高明,左顧右盼,旁若無人,博得聽眾的陣陣掌聲。

東城的也不甘示弱,他們也搭了一個臺子。不一會兒,一個頭戴黑巾,手拿羽扇的年輕人被眾人簇擁而出,他便是那位落魄的公子。

書生趕考誤入青樓,流落兇肆賣哭謀生,大雪遇佳人,公子終成大器


公子整了整衣冠,清了清嗓門,以無比悽涼哀惋的曲調高歌一曲,他的歌聲打動了臺下所有的聽眾,聞者無不垂淚。西城的老闆見勢不妙,趕緊收拾攤子灰溜溜的撤退了。

這時,人群中有一位老者認出了公子,他是滎陽公的管家。原來,滎陽公奉旨進京面見天子,那天,他們一起來看熱鬧。管家把情況告訴滎陽公,滎陽公不信,他以為自己的兒子早就被強盜殺害了。

管家仍不放心,他一個人偷偷的來到東城的那家兇肆,果然找到了公子,公子與管家相認,兩人抱頭痛哭。

管家把公子帶回來,滎陽公一見兒子就大怒,罵他是一個傷風敗俗不成器的傢伙,辱沒了家門,丟盡了列祖列宗的臉面,居然還有臉回來。罵完還不解氣,又派人將公子拖到野外亂棍打個半死,拋到亂石崗。

東城兇肆的夥計們將奄奄一息的公子扛了回去,發現他還有一口氣,就把他扶了起來,餵了一口溫水,過了很久,公子才慢慢甦醒。

又過了一個月,公子漸漸恢復元氣,可是手腳還不能動,傷口也漸漸化膿,渾身又髒又臭,夥計們非常嫌棄他,趁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偷偷地把他扔到街上。

公子衣衫襤褸,蓬頭垢面,在長安城的街上爬行,餓了就到垃圾堆裡撿東西吃,有時候路人見他可憐,扔給他一些殘羹冷炙。為了活命,他拄著一根木棍強忍著疼痛站起來,拿著一個破碗,沿街乞討,晚上就睡在骯髒的石洞裡。

書生趕考誤入青樓,流落兇肆賣哭謀生,大雪遇佳人,公子終成大器


有一天,大雪紛飛,公子冒著風雪在街上行走,他早已飢餓睏乏,見到路人就乞討,樣子非常悽慘,路過的人無不為他感到心酸。

因為天黑,又是惡劣天氣,很多人家早早關了大門,公子艱難地走了很久,來到了一戶人家的門口,那家的大門虛掩著,公子對著大門悽厲地喊道:「救救我——,請給我一口吃的——」

只見從裡屋跑出來一位美女,一下子將公子攙扶起來,幫他裹上一件毛毯。原來,這位美女是李娃,這是她的新家,她聽到了門外乞丐的呼喊,很快就聽出是公子的聲音,趕緊奔向了門口。

李娃見公子滿身瘡疥,骨瘦如柴,悲傷地流下了眼淚,深情地呼喚著公子的名字。公子見是李娃,滿腔悲憤,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李娃失聲痛哭地說道:「全是我害了你,是我害你落到了如今這般田地。」說完和公子抱頭痛哭。

李娃替公子沐浴、更衣,還餵了一些溫軟的香粥,過了十幾天,又給他吃一些山珍海味滋補,公子慢慢康復了。

書生趕考誤入青樓,流落兇肆賣哭謀生,大雪遇佳人,公子終成大器


又過了半年,公子的身體已經完全康復,李娃對公子說,現在,你應該重新振作,立志進取,以前的功課再撿起來,待來年秋試,博取功名。

公子遭此劫難,如夢方醒,更覺時光可貴,於是終日伏案苦讀,不舍晝夜,而李娃則一旁專心侍侯,不離左右。

過了三年,公子學藝大進,參加科舉,中了進士,從此名聲大噪,蜚聲文壇。

又過了一年,恰逢殿試,皇帝親自面試,公子參與了「直言極諫」科,奪得魁首,朝廷授予他成都參軍之職,從此官運亨通,至三公以下,朝中官員無不與之結交。

公子將要赴任,李娃請求從此離去,勸他重新再找一位門當戶對的名門閨秀為妻,她已落入風塵,不願玷汙了公子的門第。公子傷心欲絕,不願分別,以死相逼。李娃見他情真意切,只得說,送他到了劍門再說。

公子到了劍門,沒想到父親滎陽公也在那裡,公子本不欲再見父親,李娃極力勸說,公子才慢慢消除對父親的成見。

公子親自拜見父親,滎陽公見自己的兒子已身居高位,再看看兒子的面貌,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萬分慚愧,他用手撫摸著兒子的頭,不禁老淚縱橫,失聲痛哭地說,為父對不起你。

書生趕考誤入青樓,流落兇肆賣哭謀生,大雪遇佳人,公子終成大器


公子向父親講述了自己的一切經歷,滎陽公感慨萬千,非常感激李娃,沒有她,就沒有兒子的今天。

滎陽公和兒子到了成都赴任之後,立即派媒人帶著豐厚的禮物前去說親,並擇良辰吉日,將李娃正式迎娶進門。

從此,公子與李娃一起過著幸福的生活。

本故事依據唐傳奇《李娃傳》改編,白行簡原著。

如果大家喜歡,請關注我的頭條號:談史論道說天下,我將奉獻更多優秀的作品回饋讀者朋友。

相關焦點

  • 書生路遇美女
    他是一個進京趕考的書生,家裡很窮,只有寒窗苦讀十年的學問是他的財富。 這次前往京城參加科考,在他住的窮鄉僻壤,只有他一個人,他希望能夠考中狀元,有機會平步青雲,才能夠改善他的家鄉,以及他的家庭。 少女仍露出甜膩的笑,「這位公子,你知道自己生得很俊嗎?叫人一看就喜歡!」 世風日下!姑娘家竟當街引誘男子!他聽說過這些事,這回第一次見到了,他不怕,冷靜地對她說:「姑娘,請你自重。」 粉衣姑娘跟著他走了很久,他理也不理,「哎,這人這麼奇怪,都不好美色嗎?再試他一試好了。」 她假裝跌倒扭傷腳,坐在路邊委屈流淚,吸引來一大群路人,他看也不看。
  • 《降龍大師之捉妖榜》:9年趕考不順的書生如何一夜逆襲成大師?
    9年趕考不順書生的奇遇這天,窮困潦倒靠書童幹活接濟的書生修緣,正在為自己的第10次進京趕考而準備著,沒曾想他想迎來一夜逆襲的奇遇。書童接濟修緣先前的9年裡面,他在趕考的路上總會碰上各種突發情況阻止他順利赴考
  • 故事:書生娶了佳人,佳人在家等著書生接她入京,只等來和離書
    書生的臉上沒有像其他世家子弟一樣敷粉,自是掩不住泛起的紅霞。「你若穿白紈素,定是更讓人看不夠。」佳人掩面而笑,大方的誇讚著。第二日,書生竟鬼使神差的又去了那竹林,而且還換上了寬袍廣袖的白紈素。果然,佳人又得見。佳人說,想與他並肩著白衣,昏時而立。書生娶了佳人,佳人愛慕書生,一直在家等著書生接她入京。
  • 聊齋故事:書生誤入鬼屋獲救,救命恩人蒙冤被抓,書生走陰申辯
    張遠離開了家鄉向京城出發,不久他也來到了芒崖山經過石橋來到了街市,他看到了和張文一模一樣的場景,街上人山人海卻都好似行屍走肉一般,來到兩家客棧之間,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左邊那間,女子將張遠引入客棧內,告訴他客棧裡都是進京趕考的考生。張遠進到客棧大堂,看到大堂內果如女子所說全是書生打扮的人。
  • 故事:趕考途中遇女鬼,道士說好和尚說壞,人心險惡,一定要明辨是非
    上京趕考,是鄭天銀出人頭地的唯一出路,如今條件滿足,鄭天銀就背著全家人的希望奔赴京城了。這美貌女子仔細觀察了鄭天銀,發現確實是個秀才模樣的書生,而且看他拘謹的模樣,不由的噗呲笑了出來,那笑容在鄭天銀看來,猶如天女下凡一般,整個人都不能自拔了。
  • 聊齋故事|書生被青樓女騙光所有錢,流落街頭卻遇到個女神仙
    羅子浮大概14歲的時候,受人教唆開始沉迷女色,經常出入青樓,當時金陵來了一個青樓女就寄住在林州,這女子將羅子浮迷得神魂顛倒,後來那女子回金陵時,羅子浮沉迷她的美色,便偷偷跟著一同去了。不久後,羅子浮又感染了楊梅瘡,渾身潰爛發臭,就被趕出了青樓,流落在街頭,乞討為生。落魄街頭的羅子浮,渾身長瘡,路人見到都退避三舍不敢上前。羅子浮其實也害怕客死他鄉,於是就一邊要飯一邊向西走,每天走個三四十裡路,漸漸的來到林州境內。
  • 故事:書生深夜聽見琴聲 原來是貌美佳人 苦等十五年終於成親
    天啟年間,蜀中地區有一個姓蘇的書生,書生志趣高雅學識很好,除了詩詞歌賦以外還很喜歡音律,又最喜歡古琴,彈奏出來的曲子悅耳動聽。這天書生在街市上看見一個老者抱著一個古琴想要變賣,書生見那古琴樸素雅致很是喜歡。他走到老者面前詢問價錢,老者說是家傳下來的東西,要價五十兩銀子。
  • 聊齋故事:書生趕考途中遇林中莊園,進入之後方知大事不妙
    明朝正德年間,定遠縣有一個叫周玉圍的書生,十來歲就考中了秀才。周玉圍不但書讀的好,長得也是一表人才,村裡很多人都盯著周玉圍希望招他做女婿。可惜周玉圍早早成親,娶了同村的小琳為妻。小琳和周玉圍一起長大,少年時就時常幫助周玉圍照顧患病的母親,周玉圍才能拿出更多的時間讀書。
  • 民間傳說:明朝三元及第的商陸趕考奇遇
    商陸聽罷趕緊深深作揖,答:「我是淳安一書生,今日進京趕考誤入深山,山中道路盤錯複雜,我已迷失在山中,尋不見出路,見此處有人家才想來投宿,實為無奈之舉,多有打擾還望見諒。」屋內應了一聲,但見一滿面桃花的少女跑出來打聲招呼,便進了廚房,正是方才在院子裡看到的那位,老婦人介紹道:「這是我女兒小綿,卻並非我親生,是先夫小妾之女,十年前先夫遇害亡故,家道中落,僅剩我母女二人相依為命,小綿自幼缺乏管教,不識禮數,終日嬉笑玩耍,不知憂愁,還望公子勿怪。」
  • 青樓異類董小宛與冒闢疆的八年情夢(下)
    方以智早就聽聞董小宛不同其他青樓女子,又見她如此深情,也替她不滿。 當即問道:「此乃絕佳之事,闢疆為何不允?」 方以智一直都是冒襄十分敬重的良友,他的話很有份量。 一時間冒襄倒也說不出話來,其實他也不知自己是不是真愛這個愛他的女子。
  • 新聊齋:書生趕考被狼追,幸遇白馬搭救,考中探花後連娶二妻
    新聊齋:探花二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永樂年間,江西建昌縣有一個書生,名喚黃然。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黃然在縣試、鄉試中脫穎而出成為舉人,終奪得入京考狀元的良好機會。這年春節剛過,黃然為了不耽誤會試時間,便早早啟程赴京趕考。
  • 故事:窮書生啃窩頭,富公子流口水,給我一塊行不行
    古時候,有個窮書生,進京趕考,除了書,就帶著一袋子的雜麵窩窩頭,一口喝涼水一口啃窩窩頭,往京城出發。走到半路,窮書生遇到一位富公子,趕巧他也是進京趕考。不同的是富公子衣著華麗,騎著高頭大馬帶著大把的銀子,走到哪都是下館子。窮書生沒錢只能蹲在飯館門口啃窩窩頭,富公子看見窮書生吃的黑雜麵窩窩,心裡就瞧不起。
  • 聊齋故事|青樓女遭變故毀容,書生變賣家產贖身,秀才:還你佳人
    瑞雲從小父母雙亡,被人賣到院裡蔡媽媽這兒,蔡媽媽手上有很多丫頭,卻唯獨對瑞雲照顧有加,除了從小看到大的感情,大概有幾分原因是瑞雲比院裡歷來的姑娘都好看。評價不一,但毫無例外,說頭都挺高,如此一傳十,十傳百,瑞雲的身價也逐漸高了,成了杭州紅極一時的名妓。
  • 書生趕考十年杳無音信,妻子村口栽槐樹,夜晚掛油燈為其指明方向
    ,光宗耀祖,這可苦了家中妻子,忙裡忙外,屋前屋後,為了讓他能夠安心讀書,獨自承擔了家中一切瑣事,終於迎來了大考之日,妻子為書生準備了換洗衣服,路上吃的糧食,還給他帶上了盤纏,書生留下一個背影走了,而妻子則望著書生的背影,久久不曾回返。
  • 書生進京趕考,遇見老道士給他一個枕頭讓他睡覺,睡醒後考上狀元
    08/30 22:53關注從前有個書生,天資聰慧,為人心善,鄰居都說他將來做官一定是個好官,他也學習非常刻苦,渴望著有朝一日能考上狀元為民服務。可也許是他太在意考試了,所以每次考試都非常緊張,十分的能力只能發揮出四五分,導致每次都考不中,於是他越考不上越心急,越心急又越發揮不好,就這樣,考了九年的他還是一個破落秀才。
  • 酒勁上頭撞私會,色膽包天做醜事,宋朝:「良家女墮入青樓」原委
    赴宴窺見美貌女,心中起了波瀾宋朝崇寧年間,有一個姓王的公子,一日,這王生傍晚時分去好友家赴宴,經過一所小宅院時,見裡頭一女子生得極美貌,那女子立在庭院中似乎在等什麼人一樣,王生定定的瞧著她,這時前頭來了一群騎馬的男子,那女子十分羞澀便進了屋內。
  • 小說:書生趕考遇暴雪,在獨居女子家借宿一夜,醒來發現睡在荒郊
    此次進京趕考,路途遙遠,村裡人都囑咐我小心一點,尤其是路過那個地方的時候。我從不信傳說,但村裡人都傳的有模有樣的,搞的我心裡也害怕。一路跋涉,此時已是寒冬,一直下著雪,天也總是黑沉沉的,像一隻巨大的東西附著在天空中。我偏偏在這天氣到了村裡人說的那個地方,不能提那個字。
  • 故事:父親悔婚女兒出走,書生中狀元回家,觀音菩薩撮合姻緣
    好在退還的聘禮,可以用作上京趕考的路費。過了幾個月,他收拾行李,進京趕考去了。哪知道出師不利,榜上無名。為了節省路費,明高炫索性寄居在京城外的寺廟裡,一邊抄寫經文換取食宿費,一邊苦讀,等到三年後再參加大考。 翠雅聽說父親悔婚,大哭不止,跑到父親面前哭著說:「女兒雖然沒有讀過書,但是好歹知道一女不嫁二夫。我生是明家的人,死是明家的鬼。如果爹爹一意孤行,女兒只有以死明志。」
  • 故事:書生救一道士,道士卻說他三日內必死,結果書生中了進士
    明朝有一書生,名叫吳尊儒,為人善良,樂善好施。一次他和幾個同窗好友結伴到京城去參加考試。酒足飯飽之後,那道士對吳尊儒說:「公子可是到京城趕考?感謝公子款待,我無以為報,可否讓我為公子佔卜一卦?」吳尊儒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報了自己的生辰八字,道士仔細看了看他的五官和手掌,掐算了一陣,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吳尊儒對他說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道長只管明言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