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探親,聽說很多以前的故事……感覺真是應證了那句話: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圖中風車前留了大片的空地,因為那裡曾經是祖上的房產院子……[捂臉]這裡是祖上的票號產業,就在大境門門口處。
粉碎「四人幫」時,我還是個小孩子。後來,知道父親在幫助大姑撰寫大姑父的平反申訴材料。也是在那時候,聽父親說起在大境門門口處那個票號宅子裡的故事。
當時的大姑父是年輕的國軍軍官(黃埔六期畢業,家是山東某地望族),英俊瀟灑的年輕軍官騎著高頭大馬執行搜查任務到祖宅,一眼瞥見閨中大姑,便託人求親要明媒正娶做太太。
爺爺一不敢得罪兵爺,二來覺得也算是不錯的家事婚姻,又有大媒人便同意了,於是大姑就成了真真正正的國名黨軍官太太。我見過大姑當年的彩照:旗袍、口紅,波浪大捲髮,扶著花盆、花架,一副氣定神閒的樣子。
好像是七歲的時候,見過一次大姑父,高高的個子,挺拔極了,進門的時候要低一點頭才不至於碰到門框,頸肩部從來都是挺拔的身姿。文革期間被趕回山東老家,當地人也沒有為難他。他跟著傅作義將軍起義,還認識烏蘭夫,可惜沒有等到最後的平反……
大姑和姑父,一生沒有自己的親生孩子,後來抱養了一個女孩。
只是知道,大姑帶過的手套、穿過的襪子,一般都是白色的,即使舊的不能再舊,也從來都是乾乾淨淨的白色。她還做得一手好菜,是個講究人。父親和大姑的關係特別好,一樣地講究和乾淨。
這次回家才聽說,爺爺曾經是當地商家說一不二的會長,和日本人談判的首席代表,為談判喝過辣椒水……
據說爺爺口才好,會算盤,一度被推崇為民間法官之稱,經常說和各種糾紛問題。家裡是有幾個行當的生意,比較有底蘊,還養著戲班子,所以家裡無論男女都很會臭美一下啦[捂臉]
或許,只有張家口老城區的居民,才知道「鬧不機密」的語義。
張家口市內,大境門、堡子里(現在的張家口堡),都有我祖上的房產。堡子里的房子後來是小姑姑住著,我們小時候常常去玩的。
這次,我和老王同學還特意去看了看,但記不清幾號院了。在那年那月的張家口,堡子里的房子,相當於北京中南海附近的CBD……[捂臉]
小時候見過的場面,這個叫煤坯,還有帶模子的那種。這種勞動一般要安排在五一、十一的日子,叫做脫煤坯。
再之前的祖上,據說可以和山西某家一樣生意通達內蒙。但到了爺爺那一代已經在衰敗,又趕上了戰爭年代……
這裡是「四門洞」,上圖是頂部,下圖是其中的門洞的一個方向。
呵呵,歷史就是這樣的厚重,而對於個人來說,生命又是那麼短暫、那麼脆弱,仿佛只是那麼一瞬間…
工業文化主題公園
主題公園,是小城老火車站附近改造工程,有詹天佑的塑像,有百年京張鐵路的真跡,還展現了小城機械工業的歷史。
工業軸承
一代商賈會長之後,不會討價還價,慚愧;
一代機械央企之後,不明機器設備,慚愧;
一代地礦系統之後,不懂地質礦產,慚愧;
…………
我們傳承了什麼?我們又失去了多少?
城市地標
花盆裡種了香菜,疫情改變生活
親情永遠在身邊
家用烤串機
小城的京城元素
小城的京城元素
奧運小城的藍天白雲
冬奧小城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