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俐章子怡巔峰演技源自同一作家原著,蘇童:寫女人就這麼狠

2020-11-03 湯茗觀點

《大紅燈籠高高掛》劇照

痛苦中的四個女人,在痛苦中一起拴在一個男人的脖子上,像四棵枯萎的紫藤在稀薄的空氣中互相絞殺,為了爭奪她們的泥土和空氣。

蘇童筆下的女人總是令人印象深刻。《妻妾成群》中四個女人拴在一個男人脖子上相互絞殺;《婦女生活》中一家三代女性,在時代洪流和男女情感牽扯中掙扎;《紅粉》中特殊身份女性群體被整體瓦解和重塑;以及《以她之名》中不同時代不同年齡女性面臨的生命挑戰和傾軋......

《以她之名》是蘇童親自選編的全新短篇小說集,收錄了包括《婦女生活》在內的11篇以女性為主角的短篇小說。相比中長篇,蘇童說只喜歡自己的短篇小說。而他在寫作感情上,更是把女人當男人寫,寫得狠而冷峻。

僅就性別來說,時代改變對女性的衝擊會更大,這種變化會在女性身上烙下深刻以致殘忍的烙痕,使之成為時代的標籤。

《以她之名》的開篇作品叫《茨菰》。一個叫彩袖的鄉下女孩子,因為換親,要嫁給一個年齡很大還患有羊角風的男人。

"換親"是特定年代一種農村的婚姻結合方式。兩個家庭彼此交換女兒做對方的兒媳。這樣既解決了窮苦人家的彩禮負擔,更重要的是解決了一些殘疾大齡男子的婚姻問題,解決了幾千年來最重要的傳宗接代問題。

這種婚姻對女性命運和情感的摧殘,不亞於《妻妾成群》中頌蓮的遭遇。城裡年輕人想幫彩袖逃脫換親的命運。但失敗了。彩袖註定是時代的犧牲品

同樣在時代中沉沒的,還有《另一種婦女生活》中的簡少貞。簡少貞和妹妹簡少芬曾是養尊處優的醬園大小姐。但父母雙亡和時代巨變,只留給她們一處僅可容身的狹小居所和勉強餬口的繡花手藝。

簡氏姐妹生活中被時代刪減的東西,還要被時代果斷用其他東西填滿。

姐妹倆住所樓下成了"公家"的醬油門市部,站櫃檯的三個女人明爭暗鬥爭風吃醋甚至大打出手。樓上深居簡出的兩個中年單身女人竭力躲避卻始終無能為力。

最終,奔湧而來的"現代"潮水,淹沒了勢單力孤的"過去"。妹妹猶豫著彷徨著接受了新生活,而姐姐則用生命定義妹妹的"背叛"行為。

如果說彩袖和簡少貞在某種程度上,對時代和命運是有感知的,那麼,《冬露》中的少女冬露,則對此一無所知。

17歲的冬露處於人生最美好的年齡,她嚮往表姐生活的大城市,嚮往可以在城市裡穿上能讓自己"長高"的漂亮高跟鞋。儘管村裡有很多關於表姐職業諱莫如深的說法,但冬露不知道那些到底意味著什麼。她只知道表姐掙錢給家裡蓋起了新房。

冬露和表姐命運是時代賦予的。當時很多鄉下女孩子嚮往都市的繁華,卻對都市生活一無所知。她們跌跌撞撞到城市尋夢,卻發現城市給予她們的生存空間不但狹小而且兇險。除了在流水線上做重複的機械勞動之外,她們似乎只能出賣自己的身體。

表姐經歷了大城市的篩選並做出了自己的選擇,現在,她要讓冬露重複自己的經歷。幾年後,冬露是不是也能給家裡蓋起新房?這是冬露的選擇,也是時代的選擇。

如果說時代對女性的影響是外在的,那麼,情感則是內在的。與時代洪流的浩蕩相比,情感顯得悄無聲息,但結果仍然可以是毀滅性的。

《婦女生活》因為被改編成電影《茉莉花開》而被廣大讀者熟知。雖然祖孫三代女性生活在不同時代,但她們同樣被情感傷害至深。

蘇童在這部小說中充分展示了他下筆的"狠"。一個年輕漂亮的女人為情所傷並不稀罕,一家三代一而再再而三遭遇相似不幸,才能傷入骨髓痛徹心扉。魯迅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毀滅給人看。蘇童一口氣毀滅了三次。

蘇童

為情所傷怎麼辦?

《白楊和白楊》中,名字相同的兩個女人,行為舉止卻大不相同。

湖北白楊有一般女人的八卦心,而江西白楊卻說"男女那點事有什麼好看的"。江西白楊想看湖北白楊的家庭合影,看完後兩人卻鬧掰了。最終當一群成年人一語雙關地說出"破鞋"二字時,江西白楊竟莫名大哭起來。

不難看出,江西白楊隱藏著一段失敗的非正常感情。她曾是被八卦的對象,對別人的幸福更是羨慕嫉妒恨,還老想著把自己埋葬在這個風景宜人的地方。

在《白楊和白楊》裡,蘇童沒有透露女人如何走出情感的傷害。而在《點心》中,女人阿翹情感受傷的後果很嚴重。

阿翹是個有夫之婦,卻對一個和自己兒子年齡相仿的男子暗生情愫。她每天懷著這種甜蜜的感情做點心,整條香椿樹街的人都享受著無比的美味。

不合時宜的單相思最終以鬧劇收場,男子被阿翹的丈夫兒子暴打出逃,再也沒有回來。從此,食客們發現阿翹做的點心失去了原來的味道,儘管她的做法始終如一。

古人只道食色性也。香椿樹街的人卻對二者的彼此影響感受更深。

既然蘇童在情感上把女性當男性寫,那麼,他筆下的女性在情感上就絕不只是被動的一方,女性也會自主選擇。

在《神女峰》中,描月和男友一起坐船旅遊去看神女峰,中途男友迎來大哥老崔。三人一起呆在狹小的船艙裡,沒多長時間,描月就在兩個男人之間看出了差別,並很快做出了選擇。

男友一夜宿醉醒來,發現去往神女峰的船上只剩下他一個,描月和老崔不知什麼時候已經上岸。

《你丈夫是幹什麼的》在一個短小的故事裡,包含著三個女人對情感變故的不同選擇。

臨產的孕婦在家裡接待推銷殺蟲劑的女友。女友說自己丈夫"去年就滾蛋了"。為了洩憤,她給丈夫養的龜背竹倒進整整一瓶殺蟲劑。

吃飯時她們聊起了共同的好友小寧。23歲的小寧因為懷疑男友有外心,把濃硫酸潑到"第三者"臉上,也把自己送進了監獄。

晚上孕婦的丈夫回來。心事重重的孕婦趁丈夫熟睡時,往丈夫臉上倒了整整一瓶殺蟲劑......

這也許是《以她之名》中最具魔幻或奇幻色彩的故事。女友和小寧的真實經歷,在孕婦的大腦中交織融匯,使她做出了罕見卻不失邏輯,大膽卻沒有實質傷害的舉動。令人驚嘆。

蘇童以充滿感情的冷峻筆鋒,力透紙背地記錄下極富時代特色又個性十足的女性形象。這些形象又飽滿地成為蘇童風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蘇童在說起《妻妾成群》時說,如果讀者僅僅把這部小說看作"舊時代女性故事"或者"一夫多妻"的故事,那他是不太滿意的。這應該是一個"痛苦和恐懼"的故事。

那麼,《以她之名》中的女性,則是一組充斥著原始生命力的孤獨和痛苦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兩個世界,兩種女人,蘇童筆下的女人依舊那麼「狠」
    可是,站在當時那個年代,在那種封建制度下,如果自己的丈夫可以始終一心一意的對待自己,一生只娶一妻,又有哪個女人願意做出這樣出格的事情。也正因這個場景,讓我對作者蘇童和他所寫的作品產生了興趣。蘇童,原名童忠貴,江蘇蘇州人。他是中國當代的著名作家,被譽為「最了解女人、且最擅寫女性的男作家。」
  • 女人有沒有好日子,這跟男人沒有關係
    原著的故事背景設定在南方,而電影為了追求視覺效果,把故事背景換成了北方,高牆深院,皚皚大雪映襯著灼眼的紅燈籠,對比強烈。張藝謀的改編,無疑讓這部劇更具有寓意和藝術效果。蘇童,作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擅於講述舊時代女性的故事,其描寫之細膩令人驚嘆,讀過他的作品,都會被女性人物的塑造所深深折服。張悅然曾評價他是「最會寫女性的男性作家」。
  • 蘇童《紅粉》:困在不自知的圍城裡悲哀致死,才是女性最大的悲哀
    這讓我想到了著名作家蘇童的小說《紅粉》中的兩個女子,秋儀和小萼。蘇童,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先鋒派新寫實主義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善於用客觀平靜的筆調敘述故事,儘量不帶主管感情。他被譽為「最了解女人,最擅長寫女性的男作家。
  • 「侯門一入深如海」4個女人的悲歡離合|蘇童《妻妾成群》
    我就是不明白女人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女人到底算個什麼東西,就像狗、像貓、像金魚、像老鼠,什麼都像,就是不像人。蘇童的《妻妾成群》,言明封建家庭的黑暗,書寫舊時代女性的悲哀,家不是家,人似非人。這裡埋葬了女性的青春年華,侵蝕了女人的純粹熱情。實際上,老爺對各位太太並不存在真正的關心和疼愛,那只是一種新鮮感的享受和多方利益的平衡。各位太太亦是互相提防、各懷鬼胎、暗中算計、公開叫板,直到有人退出陣營,繼而新人再次加入,如此循環往復、纏綿不休。蘇童,江蘇蘇州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
  • 《親愛的自己》「高段位」王子茹:一個女人的孤獨,源自於她的狠
    當然,一個成功人士,有手段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說她只是利用李思雨,拿到成功入駐綠寶,還能說的過去,在職場上,沒有一點心機,是很難生存下去的,像王子茹這樣的成功女人,更不會單純了。但是,王子茹萬不該套路李思雨,接近她的男朋友,這就顯得她過於惡毒了。她對李思雨的幫助和好,陳一鳴和李思雨都很感激,但她卻是懷著歪心,實在很難讓人理解。
  • 蘇童《妻妾成群》:一夫多妻,花式宅鬥,男女最終的結局是被掏空
    著名作家莫言曾說,蘇童在作品中對女性的把握,好像是天生的,也是自己望塵莫及的。蘇童的《妻妾成群》,從書名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知道,這是一部寫舊時女人的小說。1991年由張藝謀和鞏俐黃金搭檔改編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上映後,轟動了國內國際影壇。2018年,《妻妾成群》又入選了「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
  • 聊聊女作家吧,亦舒、瓊瑤、張愛玲寫情愛的女人都不含糊
    他的子女知道他是狠角色,都很怕他。羊不得不說,現在的影視構建出來的愛情觀,遠遠不如老一輩作家寫的那樣迷人。如題:如果一個家收留了一個落難的女人,這個女人應該怎麼報答全家的收留之恩?,寫的全是女性自保的法子。
  • 演技源自生活
    侯耀文說:「你看,這煙杆這麼長,我倒要看看,他會兒怎麼把煙鍋點著了。」你想,這麼長的菸袋,叼在嘴裡,手肯定是夠不著的。當然,也不可能在馬路上叫住個人,跟人家說:「師傅,麻煩您過來幫我點個煙。」 侯耀文就站在馬路邊,耐心地等著看老大爺究竟怎麼點菸。
  • 如果將祁醉賀朝丁漢白嚴峫寫進同一本純愛小說,你會去捧場嗎
    說一下這個有趣的話題,如果將祁醉賀朝丁漢白嚴峫寫進同一本純愛小說,你會去捧場嗎? 或許對於一些老讀者來說,在聽說了這樣一個話題之後,肯定感到相當的有趣,畢竟這四位在純愛小說領域是怎樣的存在,想必都有所耳聞,這四位主角在分開的時候,影響力已經相當大了,如果能夠將其寫進同一部純愛小說的話,想必一定會有很多讀者去捧場的。
  • 殘雪小說《五香街》:開篇從一段姦情說起,她這麼做有何深意
    因為詩歌,北島被人盡皆知,而「殘雪」這麼酷的名字卻沒有人知道。有時候我們會想,可能她一點能力都沒有,所以是個被邊緣化的人。那麼是真的嗎?好好的女人不做,儼然一副阿姆斯特丹紅燈區的「站街貨」,是那麼的理所當然。這麼多驚煞天人的情節,作者難道不無聊嗎?不是這樣,殘雪這樣寫,已經埋下了巨大伏筆,直到最後,給人恍然大悟的警醒。這方面有閱讀經驗的,應該能想到當代文壇「鬼才」賈平凹的《廢都》,賈平凹在寫西京四大名人的過程,讀者幾乎是厭煩的,什麼亂七八糟的四大名人,完全是四大淫蟲,人畜不分,誨淫誨盜,骯髒至極。
  • 《妻妾成群》‖女人為何為難女人——解讀封建社會的女人
    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發表於《收穫》1989年第六期,之後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並且被張藝謀改編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獲提名第64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蜚聲海內外。蘇童,原名童忠貴,1963年1月出生於蘇州市,1984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為江蘇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江蘇省作協副主席。
  • 《知否》原著錯過盛明蘭的齊衡:男人追女人,最怕不夠「快準狠」
    我知道齊衡愛盛明蘭,可是我也是看了原著後,才發現原來他是如此深愛盛明蘭,甚至不誇張的說,他愛了盛明蘭一生,而未能娶到自己心愛的女人,他卻遺憾了終生,讓人唏噓不已。命運就是這麼可笑,人與人之間的緣分講究的是時機,時機正好,兩人就成了,時機錯過,兩人就是有緣無分,齊衡和盛明蘭是典型的有緣無分。其實盛明蘭是齊衡真正意義上接觸的第一個女孩,郡主娘娘就這麼一個寶貝兒子,怕他學壞,平時很少讓他和女眷來往,哪怕是自家的表姐妹也難得說上幾句話。唯獨明蘭因為年紀尚小,就沒有被郡主劃分在男女大防之內。
  • 第一次看到改動這麼大卻沒有毀原著的劇,《鶴唳華亭》你追了嗎?
    陸文昔的精明,全部寫在臉上。這或許是因為服化道比較出色,更是因為演員的演技精湛。近景與特寫最考驗人的演技。在這一點上,羅晉的演繹堪稱教科書級別的表演,每個眼神、動作裡都有「戲」。恐怕盧世瑜這個角色換了別人來演,不一定會有這麼好的效果。
  • 斬獲白玉蘭獎六項提名,《長安十二時辰》為什麼這麼火
    「如果你來給《刺客信條》寫劇情,你會把背景設定在哪裡?」。仿佛沒看過原著,沒去過西安,就枉顧了去年的夏天。而與原著相比,劇版《長安十二時辰》在原著的框架基礎上進行了優化,比原著更早向觀眾展示出還有另一股勢力試圖危害長安
  • 《大紅燈籠高高掛》:從19歲四姨太一夜失寵,看原著被刪情與欲
    從藝術效果上說,張藝謀對《妻妾成群》所作的改編相當出色,足以讓它和原著在文學和影視兩個領域齊驅並駕,相互成就。蘇童也承認:「我覺得,不是張藝謀存在我也會寫作,但是這部電影確實帶給了我更多的讀者和名聲,說他沒有成就我,我覺得有點心虛。」
  • 新水滸傳電視劇和原著為何不宜相提並論
    可要是想還原出其人物的複雜,則必須動用乃至於突破他們的極限——即使李雪健演技已經登峰造極,面對施耐庵筆下的人物角色,也只有仰望的份。和鮑國安一樣,李雪健當年也是承擔著忠於原著呈現演繹經典大角的重擔:別跟我提什麼創新,先把原著的形象給我拍出來。就是這麼有趣:有時候創新難,有時候還原原著難。
  • 《年輪》:男人寫長恨歌更狠一籌
    中年再看,發現這是一部寫中年人的劇,全劇42集,童年時代2集,青年時代6集,其餘34都在中年歲月裡打轉,間或有一些青春的回憶。劇中張萌和劉振興的愛情讓人唏噓。她是一個高幹子女。小的時候就讓人討厭,追求進步本也沒有錯,卻喜歡打小報告,他從小看她不順眼。
  • 《妻妾成群》:女人最難走的路,是捷徑
    作家蘇童的名篇《妻妾成群》,講述了19歲的女學生頌蓮,因為父親生意失敗而自殺,導致她沒了經濟來源,在繼母給出工作和嫁人這兩條路中,她選了嫁人,並自願嫁到有錢人家做妾,她以四太太的身份進入陳府,僅一年時間,就從一個青春靚麗的大學生,被壓抑的陳府生活逼成瘋子的悲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