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裡生於民國的她,大部分都是壞的,今天分享一下我奶奶的故事

2020-08-28 杏仁姑姑

感謝大家「催更」我奶奶的故事。她的人生經歷,我今天試著分享一部分。


現在想來,奶奶也不是一開始就壞的。

以前,我只知道奶奶對我媽很不好,她是個個子不高、脾氣很壞,重男輕女對我不好、跟鄰居關係也很不好的老女人。

待我長大,陸續聽到一些親戚的講述,慢慢知道了奶奶的故事。


奶奶出生於民國二十年代。那時候還盛行著妻妾成群、兒孫滿堂。

但她的父親只她母親一個妻子,也只有她一個女兒。

也就是說,奶奶是二十年代的獨生女。

家庭條件普通,但因著只一個孩子,所以對她也是嬌生慣養的(或許她的脾氣差也是從小養成的吧)。

長到十七八可以嫁人時,那時候都是媒妁之言,只有結婚當天才能見到自己所嫁之人的模樣。

但是奶奶不一樣,嫁給爺爺是她自己選的。

據說有媒人給提親,奶奶便會央求媒人私下帶她偷偷去看男方。

有的媒人不答應,認為壞了規矩。

找她父母告狀,她父母也是睜一眼閉一眼,只要女兒高興就好。

而最終答應她的這個媒人,是對她很疼愛的一個姑姑。

奶奶私下見到了遠處的爺爺,同意了之後,那個姑姑才去說和的。


奶奶自己也曾說過這段歷史。

那時候她姑姑說,隔壁村子有一個小夥子長得一米九,虎背熊腰,為人很和善,是個不錯的人。也是她姑父的一個徒弟。

於是找了機會,奶奶躲在暗處觀察了爺爺,也認為是個不錯的小夥子,才有了後來倆人的結合。

我爸說,奶奶是最後一批出嫁時有鳳冠霞帔的。

他小時候偷翻奶奶的箱子,看到了那個鑲滿珍珠,用銀子串起來的大頭飾,非常的漂亮。

(以至於他曾偷偷剪過好幾串銀子與珍珠拿去賣掉,買糖吃,這是後話)。


奶奶嫁過來之後,生了八個孩子,除去夭折的,最後還剩五個,我爸爸是老小。

那時,比養育孩子更重要的,是養育她的小叔子——我爺爺最小的弟弟。

據說我太爺爺臨死之前,將最放心不下的小兒子,託付給了我爺爺。

爺爺儘自己最大努力供這個小弟弟上學堂。

那時候奶奶也算配合,省吃儉用的持家、剋扣著自己的孩子,全心的攻讀她的小叔子一直上了大學。


那時候讀個大學可是個了不起的事情。

可是人心難測,這個小叔子出息了之後,便不再與我爺爺奶奶有任何聯繫。

爺爺託人找到他之後,他的回覆是,父母已不在,與哥嫂沒有情誼,考上大學全是自己個人的努力……從那時候,爺爺不再逢人誇耀自己的弟弟出息,也很少笑了。


但是從那之後,奶奶倒是變得牙尖嘴利了起來。

仿若撫育小叔子受的委屈,要從其他地方找補回來。

她不再外借自己的任何東西,也開始貪圖一釐一毫的小東西。

到我出生後,我的記憶裡便是她講話刻薄,對我媽苛刻,嫌棄我我不是男孩子,不可能會有出息了……


不過,我還記得她癱瘓在床後,終於妥協了的樣子。

因為生活不能自理,全靠我母親床前床後的侍候。

有時候,我母親剛換了新的床單,還沒拿去洗,奶奶又「製造」了新的大便。

母親沒有不悅,又去找新的床單,奶奶卻自己流了眼淚。


現在想來,那應該是不認命又不得不認慫的樣子吧。


我還記得她癱在床上,也不再罵我的時候,我會靜靜的捏她的手背。

她手上的皮很鬆,不論是捏橫還是捏豎,都會保持那個形狀一會兒。

當我捏她手的時候,她也不說話,默默的儘管讓我玩耍……



後來她還是去世了,在癱瘓了99天之後,在我9歲的時候……



,將世間真情,寫成故事,講給你聽。歡迎您關注、留言。

往期相關文章:

相關焦點

  • 有喜歡民國文的姐妹嗎,今天搞一波民國文叭
    小編最近看《民國奇探》很上頭,喜歡上了民國風,就翻了一下之前看過的一些民國文,現在找出來分享給姐妹們,本本都好看哦!1.十二年,故人戲 作者:墨寶非寶文案:經年一曲故人戲,你我皆是戲中人。初遇的傅三爺,是為捧人包下半個場子,喜歡翹著個二郎腿,偏過頭去和身邊人低語的公子哥。在那燈影裡的側臉,透著一種消沉的風流。
  • 回憶之:記憶中的「老太」(一)
    老太離開我已經30年有餘了,記憶中的老太:生於民國末年,身材中等,面容姣好,裹著一雙小腳,穿著典型的斜大襟盤扣上衣,頭髮梳成一個髮髻盤在腦後,頭上包著一條黑色的頭巾,手裡拄著一個棗木手杖,顫顫巍巍的招著手向我走來,邊走邊說:「娥子,快來,快來看看老太給你留什麼好吃的了?」我會像兔子一樣的飛奔過去,邊跑邊說:「老太,老太,我在這兒呢!然後狼吞虎咽的吃的那個美呀!」
  • 真的民國貴婦都是這樣的…
    ,畫風可謂是「千姿百態」,但殊途同歸,都是奔著時髦去的,所以像她那樣不土不洋算怎麼回事?而今天,寶姐想分享的內容,對大部分傳統的人家來說,一時間肯定沒那麼容易改頭換面,所以很多女性的髮型都是沿襲了晚清女性的髮型,但也
  • 記憶奶奶三四事
    ,她總是說奶奶太偏心,總是把好吃的給我們這些孩子吃,對她管都不管。所以即便我娘會偶爾在背後說一兩句奶奶「歪(家鄉話裡偏心的意思)」,還一二三四說明歪的理由,但出於婆婆有一種「天然」的威嚴在,她當面是不敢和奶奶「嗆」(拌嘴)的,唯一有一次,差點「嗆」起來,我就在旁邊不遠處,看著情緒即將醞釀滿的兩個人,好像心中的一股氣兒剛剛鼓得恰到好處,然後「噗嗤」一下便漏了氣,於是倆人面對面就是一頓苦笑,而後再沒發生類似的事兒。
  • 奶奶講過的故事
    我小的時候是在奶奶身邊長大的,我的奶奶會講好多故事,用奶奶的話說那叫「講瞎話」,現在我把奶奶講過的故事分享給大家,讓大家一起重溫我童年的「噩夢」。 第一個故事是奶奶講的自己的家人經歷過的事,奶奶有個遠房二叔叫二鎖,他以賣燒餅為生,那時的集市離家比較遠,又沒有較好的交通工具,所以二鎖兩口子天不亮就得起來和面做燒餅!
  • 原創:記憶中的小腳奶奶(二)
    這段路要跨過一條水渠,渠㗑高,不好過,奶奶不放心 孫子,每天都要到大渠這邊迎接,黃狗搖頭擺尾的跟在她的後面。奶奶的小腳,走路就很費勁,上坡下溝就更不容易。孫子遠遠的看見奶奶,飛一般的撲過來,奶奶顫巍巍的忙不迭聲的:慢一點,慢一點啊!邊從大篼襟裡摸出一塊糖,餓了吧!回去吃飯吧。一次,奶奶從黑漆漆的炕洞裡扒拉出一個燒土豆來,這是一個稀罕物。我知道家裡並沒有土豆,是生產隊地裡的!
  • 故事:童年記憶:奶奶的一雙巧手
    我在二年級時候,轉學,從寄宿生變成了走讀生。住進奶奶家。那時奶奶家住了五個孩子,最大的是我姐,讀五年級 。村小在家門口,嚎一聲,學校操場也能聽到。我常常在課間操時候跑回家裡喝水,教師宿舍旁邊的土地是么叔家的,奶奶們種的是油菜。學校的人基本都認識我,畢竟我家隔的太近了。
  • 民間故事:媽,我三妹呢?奶奶:在「缸」裡
    她叫招弟,一個女孩名,我想當大家知道她地名字後,應該能猜出今天故事的主要內容。這個名字大家千萬不要小看,曾幾何時在農村很火,比如「招弟」、「來弟」、「等弟」等等。不信你問一問80後以及以前的人,他們村可有叫這個名字的女孩。有個弟弟真的很重要嗎?重要到以妹妹生命為代價的地步?
  • 記憶裡的失蹤者
    雪婷算是我的髮小,一個村兒的好朋友,從小就在一起玩。我媽說雪婷一歲多了依舊沒有名字,她的小姑姑整天抱著她村東頭莊西頭的轉悠,等到我出生了,爸爸給我取名裡帶婷,雪婷的小姑姑聽到了,默默吃力的抱著吃的圓滾滾的雪婷回到了家,後來雪婷就叫了雪婷。 雪婷比我大一歲,家中排行老大,下面有兩個妹妹,一個小弟。
  • 「慎入」分享兩則我夢裡的驚悚故事……
    第一則這事情是真實發生在昨天,我怕記憶淡忘此時,有一位長相似林正英的師傅,叫住了我,他讓我跟他。再看看他的衣著打扮,是穿著一身白色的袍子,黑色的腰帶,像是清末到民國的樣子。他大約有五十來歲吧,頭髮斑駁,但不至於全白,還是有些青絲。跟者他走著走著,他說到了後,我居然醒了!這時,我才發現,我的心竟然跳得很厲害!
  • 無法忘卻的記憶----回憶我的奶奶
    奶奶離開我們已經十多年了,我卻不止一次地在夢裡見到了她。日漸模糊的記憶裡,奶奶身材纖瘦但不乏高挑,一塊封建王朝造就的白布,包裹著一雙三寸金蓮的小腳讓人記憶猶新,還有她偷偷地躲在角落裡洗腳被我們撞見後驚慌失措的樣子瞬間浮現在眼前。她的這雙小腳行走在時光的軌跡裡,處處鐫刻著歲月的印記。
  • 五本民國熱榜文《重生民國嬌小姐》《江南恨》《回到民國當名媛》
    今天給大家推薦五本民國熱榜甜文。這五本小說的讀者評分都很高,作者的文筆細膩有保障,小說情節跌宕起伏不老套,值得大家收藏哦!大家千萬不要因為二、三、四本的文名而錯過這三本小說。這三本都是民國虐渣爽文,沙雕搞笑,結局都是HE,很好看!第五本多多正在看,也還不錯,值得入坑。
  • 贊皇故事:天黑了 奶奶走了
    奶奶生於1923年4月,對於奶奶的逝世很多人評價說,奶奶能活到九十多歲的高齡是她年輕是孝敬老人好的緣故,更讓奶奶的晚年能受到晚輩兒女盡心照顧。奶奶的母親和父親沒有生育兒女,奶奶是年幼時,被老姥娘從附近的寺峪村抱養過來。奶奶雖然是養女,但是不忘養育之恩,據說老姥娘的晚年頭腦已經糊塗的神智不清,但是奶奶不離不棄養老送終。
  • 5本高分民國文,《金山蝴蝶》《紅豆生民國》強烈推薦
    今天為大家推薦5本高分民國文,《金山蝴蝶》《紅豆生民國》強烈推薦。1.當年傅三爺的一句「我能保她今夜,就能保她一世」,沈宛央銘記了一生,傅侗文也用一生實踐。身付山河,心付卿,兩處相思各自知。是我心目中滿分民國文了!超級強推!「三哥這個人,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壞,你姑且試一試」2.
  • 故事:民間故事:家裡出現紅衣女,古書救下祖孫二人,奶奶:是你爺爺啊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爺爺的古書》,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36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通過此故事都能有所收穫!
  • 奶奶的好兒孫
    老家最近一直下雨,奶奶獨居在家裡的老院聽了姐姐的描述,我的眼淚瞬間流了下來,眼前一直閃現著奶奶在地上艱難地爬動的畫面。奶奶生於1936年,小時候家裡窮,七歲的時候被送到爺爺家當童養媳,十五歲的時就嫁給了爺爺。奶奶一共生養了七個孩子,五個女兒,兩個兒子。大兒子就是我的父親。
  • 張奶奶今天要去養老院了,她戀戀不捨的徘徊在自己的小院裡
    張奶奶今天要去養老院了,她真捨不得離開這個小院。這是她和老公結婚後蓋的房子,可老頭子已經去世好幾年了,把她自己留在這個院子裡。今天,張奶奶要離開自己的小院了,她叫來了自己的老姐姐,讓她挑選屋裡院裡的東西。
  • 故事:鄉村真正的「女漢子」——我的三奶奶
    十天前,我回了一次久違的老家,在村口,我看到一個裹著頭巾的老人,坐在路邊的石板上,我仔細看了一下,原來是三奶奶,我趕緊和她打招呼,她好像有點充耳不聞,旁邊的一位大嬸說,她都80多了,有點耳聾了,你給她說話要大聲一點。
  • 奶奶的和爸爸的老屋,都是一本故事書
    這老屋還在奶奶修建的。那會沒有現在的紅磚,水泥牆。老家農村黃泥土摻雜了稻草渣,就砌成了牆。屋頂蓋的是泥窯裡經過幾天幾夜燒築出來的青瓦。高高大大的四間大瓦房,當時可是我們村最氣派的房子。奶奶也是我們村裡最勵志的老太太。奶奶和她新房,就是一個勵志的故事奶奶是一個三寸金蓮的小腳老太太,我爺爺去世那會。
  • 奶奶的關愛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29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我的奶奶在我7歲那年去世的。記憶中的奶奶經常穿著一身灰色的衣服,一雙金蓮小腳,面容總是那麼慈祥。小時候我很調皮,母親一生氣,奶奶就會把我拉到她的房間,給我香蕉、蘋果吃。寫到這裡時,小田腦海裡又浮現出了兒時記憶的情景,奶奶在的那種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