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之:記憶中的「老太」(一)

2020-09-18 小丸子de大世界

老太離開我已經30年有餘了,記憶中的老太:生於民國末年,身材中等,面容姣好,裹著一雙小腳,穿著典型的斜大襟盤扣上衣,頭髮梳成一個髮髻盤在腦後,頭上包著一條黑色的頭巾,手裡拄著一個棗木手杖,顫顫巍巍的招著手向我走來,邊走邊說:「娥子,快來,快來看看老太給你留什麼好吃的了?」我會像兔子一樣的飛奔過去,邊跑邊說:「老太,老太,我在這兒呢!然後狼吞虎咽的吃的那個美呀!」

這是30 年來在我的腦海裡時時浮現的畫面,仿佛老太還在,仿佛我只要回到老家就能看到她還是一如既往地站在那衝我笑著招手一樣。

「老太」是我們當地對奶奶的婆婆的稱呼,也就是太奶奶了。生於民國末年的她只穿「斜大襟」的盤扣衣服,那個年代的「裹小腳」以至於我看她走路都是顫顫巍巍,也是年紀大了需要手杖次啊能走的穩。老太的真名叫什麼,我不知道,我媽媽也不知道,那個年代的女子嫁進家中,只知道姓氏和小名,只知道我老太叫:藍氏,小名叫什麼,我那時候太小,也不知道,聽媽媽說,老太生於民國末年,安徽人氏,她 是「大戶人家」的小姐,至於這個「戶」有多大,媽媽說,當時單單伺候我老太生活起居的丫鬟都有3 個,至於我老太為什麼嫁給了我太爺爺,我太爺爺為什麼從安徽搬家到河南。這些我媽媽也不清楚,我就更不得而知了。我們老家的老宅裡到現在還存放著僅僅剩餘的我老太的兩件嫁妝,一個是落地的梳妝檯,一個是四方箱子。這麼多年過去了,我爸爸都捨不得丟,我更捨不得。寫到這裡,我真的很想回老家看看這兩樣「念想」,這是老太留給我們的唯一的兩件「念想」了。

老太一生有兩個閨女,一個兒子,兒子就是我爺爺了。兩個閨女按照我們當地的稱呼,我應該叫「姑奶」她們現在都還健在,都是90多歲的老人了,逢年過節我爸爸還有叔叔姑姑們都會去看她們,每次我回老家了,我也是一定要去看她們的。她們也會在兒女的陪伴下回來「娘家」。回來看看老宅,去老太的墳前燒紙錢,陪老太說說話。我曾親眼見過「大姑奶」(我老太的大女兒)一個白髮灰灰的老人孤獨的坐在老太的墳前,跟母親念叨著這些年的點點滴滴,時而不時用袖口抹去臉上的淚珠。這個畫面,是我記憶裡又一副清晰而傷感的畫。老太的一個兒子,就是我爺爺,我爺爺是她「有出息的兒子」爺爺小小年紀去參軍,新中國成立後在我們縣裡做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官」可惜英年早逝,爺爺40 多歲就離開了,老年喪子,白髮人送黑髮人。老太來不及悲傷,就跟我奶奶一起養育爺爺的十個兒女。爺爺一生生育了十個兒女,去世的時候,小姑剛生下來,小叔一歲不到,聽我媽媽說在那個「鬧饑荒」的年代,大人能活下來已經很艱難了,能夠養活十個孩子,一個沒有夭折全靠著我老太,我媽媽說,我老太和我奶奶是她見過最偉大的人,除了毛主席以外。兩個女人,在那個青黃不接,河南饑荒被餓死的人都沒有力氣去埋的年代裡。她們兩個拼著命把十個孩子健健康康的養大了。

關於老太的丈夫,也就是我的太爺爺,家人們說的很少,印象也很少,我就一點也不知道了,所以就沒什麼可寫的了。我問過媽媽,媽媽也不知道,奶奶也去世很多年了,家族裡現在估計知道的也很少了。

相關焦點

  • 還小的時候的記憶(一)
    聽家裡的長輩說,我爸是第一批貸款做事的人,我是91年的孩子,開始有記憶的那時候,我爸辭職下海經商了,在我出生的時候,我爸做水產生意,下海前他在當地的水產研究所當所長,讀書的時候修的也是水產專業,憑著選苗的一技之長做起了淡水養殖戶,常年在雲南和安徽兩地奔波。
  • 小小說 | 記憶中的歲月(曹石峻)
    白鹿塬上的故事 《記憶中的歲月》文/曹石峻老太是村裡的孤寡老人,她輩份最高,全村的小夥子,娃們的都是她接生的。大人們都叫她大(duo)婆,娃們的叫她老太。她老人家拄著拐拐擠進人群裡,用顫抖的手摸著拴牢和二喜的臉蛋,眼睛一眨一眨,從上到下打量了一番,半晌只說咧一句話,「叫老太再把我娃看看"。一些心腸軟的女人,臉上含著淚水,人們心裡都明白,打仗是會死人的,這一去,還能不能活著回來,誰心裡也沒個數。
  • 我記憶中的故鄉——老張家的故事(一)
    就聽人群中響起了包工頭的聲音「揍他媽的!」  就這樣,張世福晚上出來找蹭飯,飯沒蹭到,挨了一頓好打。胳膊粗的松樹枝子不要錢一樣往他後背招呼,直打得鼻青臉腫,眾人怕出了人命這才停手。 村裡人也不想想,往常什麼事都不敢惹的張世福,怎麼會突然吃了熊心豹子膽耍流氓呢?
  • 閒書推薦(一) 奇幻巨著《時光之輪》
    一提到奇幻小說,普通人第一時間肯定會想到《冰與火之歌》。由書改編的電視劇 權力的遊戲大火,大大提高了《冰與火之歌》的知名度。我們學校裡的《冰與火之歌》可是熱門中的熱門,光看每本書的破損程度就能直到同學們對這套書的喜愛。然而,在國外知名度不低於《冰與火之歌》的《魔戒》系列、《時光之輪》系列,借閱的人卻寥寥無幾,甚至可以說是全新的(更不用說其他系列的奇幻小說了),真是令人唏噓。
  • 孔老太(小小說)
    兒子們孝順,接孔老太夫婦到大城市裡居住。那時候孔老太還年輕,可是去過大城市裡一兩次,孔老太就不再願意進城去住了,用她的話說,城裡的講究太多,哪有鄉下住得自在?農村人還是呆在鄉下更舒坦。其實,孔老太有三個兒子,還有一個小兒子名叫仲季。這孩子打小體弱多病,沒少讓孔老太老兩口操心。仲季讀書也趕不上他的兩位哥哥,高中沒畢業就輟學回家務農了。鄧公南巡以後,打工潮遍襲神州大地。
  • 記憶中的「過去」|讀《橫道世之介》續作
    讀到後面來自分手多年的櫻子、長大的亮太以及 「離家出走「 航海去的隼人哥對世之介的回憶,有種借他人之眼看世之介形象更清晰的奇妙。而這種清晰,源自書中人物回望過去的距離感,源自當事人重新看待事件時的所思所想。
  • 我記憶中的小時候1(真實故事連載)
    我不知道大部分孩子開始記事的時候是幾歲,我記憶深處是在3歲左右。在我們那個巷子裡有兩個比我大一歲的小夥伴,總是在一起玩,那會村子裡有幼兒園,小學,初中(後來聽我爸說他們那會兒村子裡有高中,我爸是一名沒考上大學的高中生),村子裡規定只有到了規定的年齡才可以上學,因為那兩個小夥伴比我大一歲,所以比我早上一年學。我媽說我那會兒一直哭鬧著也要去上學,為此我爸找過學校和村幹部,但是未果,後來其中一個女孩留級了,我倆就成同班同學了。
  • 我記憶中的長春火車站 (一)
    記憶中,火車站附近有軌電車很多 ……那時我才四歲多,並不大記事,只是在潛意識中知道有這回事兒。朦朧的記憶中,二姨家離火車道不遠。
  • 遊戲記憶之星際爭霸(3)
    一、無名(名字想不起來) 這本都快20年了,就是上面提到的還能記起某些情節的小說,小說裡講的是星際本身的故事,但同時又開發了一款仿造小說世界的《星際爭霸》遊戲。小說世界中遊戲和現實世界交相呼應。整個結構和構思很不錯,情節也比較吸引人,吃虧就吃虧在寫的早,那時候網文還沒發展起來,只能免費發到網絡上。
  • 鄉村生活記憶——放牛娃的故事(一)
    有人家裡有事去不了的,可以委託別人順帶放一天牛,也有兩戶人家商量好,一個上午去,一個下午去的,這種相互幫忙的事情很常見。山上放牛很自在,牛在山坡上悠閒地啃著草,放牛的人只需要鎖定自己牛的位置,偶爾瞟一眼,只要不跑出視線範圍就好。
  • 長篇回憶錄《盛世浮生》之第一章夢幻童年(一)
    人的童年始於記憶的產生,嚴格的說,記憶產生之日才是人的真正生日。沒有記憶相當於靈智未開,記憶屬於意識,為人所獨有,是人區別於其它動物的根本性標誌。沒有記憶的人,無異於其它的普通動物。當然人是在什麼時候才有了自己的記憶,無從考證,因此就無法準確知道人的真正生日。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遷。所謂人之初說的就是童年,而性本善我個人觀點並不認同。
  • 回憶中的小時候(遊戲與偷棗之旅)
    童年記憶,彈珠在我們這一撥的孩子裡只有他和另外一個人最大,這個人叫劉佳毅,也是本村人,他還有一個身份就是我的堂舅舅,我姥姥有三個兒子,我外公是老大,他爸是老三,我和劉同學一組,他比我大上兩三個年級,商量好,他在樹上搖,我在下面用衣服做成的兜子撿。這一招果然有效,一下子譁啦啦的成熟的棗子就像下雨一樣落了下來,我手忙腳亂的撿著,其他的兩組不知道,估摸著也收穫頗豐。
  • 記憶中醉酒的那些趣事(一)
    兩三歲時,爺爺喝酒總會用筷子頭蘸一點碗裡的老酒放到我嘴裡,讓我舔一舔,美其名曰要繼承他老人家每頓喝酒的優良傳統。記憶中,純粹不喝酒的家庭很少,算是宜賓人眼裡的另類。不知道是我鬆手後沒了那點支撐,還是正好他的酒勁上來了,剛一鬆手的剎那,這位爺一個餓狗撲食就撲向了蹲坑,並且是不偏不斜的頭朝下栽進了蹲坑裡,看著他順著如梭梭板一樣的排便溝,在滑膩而豐富的便便間自由而愜意滑落的時候,我驚呆了,不知所措了。居然他老人家身體在倒栽進蹲坑,最後下滑至他腰部的時候,他卡住了。
  • 那年那月的那個老太
    王老太的墳墓怎麼找不到了?因為沒有墓碑,墳旁邊的標誌性大樹又被鋸掉了,看著相似度極高的一個個土包,還真的不好分辨哪個是王老太的住所。王老太一生養育了一兒四女,終年九十二歲,屬於壽終正寢。雖然養兒育女好幾個,最終的結局,也不過就是又回歸土地,若干年後,連個來祭奠的人都沒有了,此時,我寧願相信她已經進入到下一個輪迴!
  • 這兩個可恨的二貨割掉了記憶中的槓子們,幾代人的記憶就這樣沒了
    一路上我們風塵僕僕,穿過擁擠的人群,闖過多少個紅綠燈,過了橋洞子,往北,直奔小時候記憶中的苗圃。我想那裡的周圍,應該就有我們想要的東西吧!可是到了那裡一看,頓時傻了眼。四周圍高樓林立,記憶中的道路也已經被封死,徹底失去了路徑。呀!我這是多久沒來了,竟然物是人非成這樣!怎麼辦兒子,蟈蟈抓不成了!
  • 記憶中的70年代!
    一、男主人公(二郎)視角(主題音樂《旅途》)男主人公名叫二郎,是一名以「製造優美飛機」為夢想的青年才俊。)視角(主題音樂《菜穗子》)女主人公名叫菜穗子,是一位喜愛繪畫但身患不治之症肺結核的大家閨秀。因為「風」和二郎相遇相知相愛,劇中她的角色配樂(《菜穗子》)以她的名字命名,通過不同樂器對同一部分的演奏,給觀影者強烈震撼的情緒變化。
  • 老太給兒子上墳,墓中鑽出一條大蟒,抱回家養三年後驚喜來了
    故事:老太給兒子上墳,墓中鑽出一條大蟒,抱回家養三年後驚喜來了柳老太在沂蒙山腳下這個普通的小山村裡活了一輩子,她是方圓十裡八村的接生婆,她接生的時候一般很少收人家的錢。村子裡大多數的人都是從她的手中出來的,村子的人家家戶戶都受過她的幫助,這麼一個善良老太太,晚景卻很悽慘。與她相依為命18年的兒子,剛剛長大成人,卻因為發生一場意外而喪命黃泉。
  • 童年記憶中的未解之謎(一)橋上的人影
    那時候連隊都是幹打壘或土坯塊砌築的排房,一排有四、五戶人家。我家這一排靠西頭住的是一對老兩口,男的姓段曾是爬過雪山走過草地的老紅軍戰士,享受國家補帖照顧的特殊待遇,女主人個頭挺高,身板硬朗,純樸善良、忠厚老實,每天呵護照料老伴,精心打理家務,我們平時常稱呼大個奶奶。
  • 北方小城,一個過來人的回憶(之三)
    大江奔湧,帶走的是歲月,留下的是珍貴的記憶!記憶中的一葉扁舟,既是救人於危難的工具,更是所有人共守的一份約定。歲月可以改變小城的容顏,但淳厚依然,美好依然! 南 城 的 那 些 事(紀實小說) 阿 蘭老師總是在下午的某一節自習課上來檢查我們的皮膚,老師就說:把你們的袖子擼起來,用手撓撓胳膊,我就知道你們去沒去江沿「野浴」了。其實,他這招兒我們早就有防範了,大都是在大江裡洗了澡,回來後,再在學校裡的水房子裡,用那洋井裡壓出來的地下水,再把自己的胳膊、大腿等地方,洗上一次,那就啥啥的都看不出來了。
  • 原創:記憶中的小腳奶奶(二)
    幾叢野枸杞綠油油的長得非常茂盛,周圍是一大片莊稼地。只有東南拐角是一處孤零零的房子,卻沒有院牆,刺撲喇下臥著一條黃狗,看護著這家。房子的南面是白花花的鹽鹼灘,沿著這個灘地的邊緣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小路也是出入這所房子的唯一的路。平日裡家裡只有我和奶奶,因為父親是生產隊裡的飼養員,大多時間都住在生產隊的場院裡照看他的牲口,只有吃飯的時候,才回家來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