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記憶中的小腳奶奶(二)

2020-08-27 鶴翔雲逸

幾叢野枸杞綠油油的長得非常茂盛,周圍是一大片莊稼地。只有東南拐角是一處孤零零的房子,卻沒有院牆,刺撲喇下臥著一條黃狗,看護著這家。房子的南面是白花花的鹽鹼灘,沿著這個灘地的邊緣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小路也是出入這所房子的唯一的路。平日裡家裡只有我和奶奶,因為父親是生產隊裡的飼養員,大多時間都住在生產隊的場院裡照看他的牲口,只有吃飯的時候,才回家來吃飯。

一條黃狗靜靜地爬在野枸杞邊上,警惕的盯著幾隻蘆花雞,因為是獨家,平日裡也沒有太多的人,黃狗就成了這幾隻下蛋母雞的看護者,混濁的眼神的盯著母雞,可不能把雞蛋下丟。奶奶熟練的用食指和中指在雞屁股上比劃一下,哪個雞 有蛋,就把有蛋的母雞丟在刺蓬蓬裡,黃狗 看一眼,眼睛似睜未睜,似閉未閉,只有等母雞下完蛋,「咯咯噠」「咯咯咯噠」開始唱歌的時候,黃狗才會完成任務,飛一般竄進了陰涼處。沒有蛋的雞,奶奶隨手一丟,母雞也就隨意在農田裡踱著方步。奶奶邁著細的碎步,一步一步的挪到了白茨跟前,用一根棍子把雞蛋扒拉出來。輕輕的攥在手心裡,把帶有餘溫的雞蛋小心翼翼的放進巴鬥(用紙裱糊的器具)裡。今天孫子的吃食又有了!奶奶獎賞般的抓了幾把秕穀子撒給了下蛋的母雞,作為對有功之臣的獎勵。

穿過鹽鹼灘,就是一條高高的渠㗑,奶奶隨手關上了原本就吱吱呀呀的門扇,把手搭起來放在額頭上,向大路上張望,那是孫子放學回來的大路。這段路要跨過一條水渠,渠㗑高,不好過,奶奶不放心 孫子,每天都要到大渠這邊迎接,黃狗搖頭擺尾的跟在她的後面。奶奶的小腳,走路就很費勁,上坡下溝就更不容易。孫子遠遠的看見奶奶,飛一般的撲過來,奶奶顫巍巍的忙不迭聲的:慢一點,慢一點啊!邊從大篼襟裡摸出一塊糖,餓了吧!回去吃飯吧。

一次,奶奶從黑漆漆的炕洞裡扒拉出一個燒土豆來,這是一個稀罕物。我知道家裡並沒有土豆,是生產隊地裡的!竟然自作聰明的要去告隊長,奶奶一聽,遲疑了一下,臉色有點難堪,隨即噗嗤笑了,沒人知道奶奶是誰?人家會說某某的奶奶,拿生產隊的東西了!再說都是你吃了,我也沒吃呀。想一想也對,即使是告,同學們譏笑的也是我。後來才知道,是挖過的土豆地,奶奶在地裡爬了一下午,才撿拾了半筐子挖爛的小土豆。那是個食物匱乏的年代,好多家庭都因為缺衣少食而餓肚子,奶奶卻能搗騰著她的一雙小腳不僅養活了她的孫子,並且寵溺的有些任性,什麼時候睜眼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看見奶奶的身影,否則,便哭嚎個不停。

記得那是一個初秋的下午,不知道什麼原因我沒有上學,一個人昏昏沉沉的睡著了,不知道過了多久。突然,覺得自己的身體在空氣中漂浮了起來,頭和四肢在無限放大,整個成了巨人一樣,向下俯瞰,耳邊的風聲呼呼呼的在響。然後,四肢收緊慢,慢蜷縮起來,往後抽巴在一起,那種感覺,讓人驚恐萬狀。我大聲喊奶奶,「奶奶」「奶奶」,奶奶不知道在忙啥,並沒有答應。於是一骨碌爬起來,瘋了一般地衝向外邊,等奶奶反應過來的時候,搗騰著她的小腳忙不迭的追了出來,邊哭邊追,快抓住我的孫子,抓住我的孫子,我的老天爺呀!空曠的田野裡只有我們祖孫兩人的哭喊聲,奶奶把我抱在懷裡,混濁的眼淚滴落在我的身上,輕輕的摩挲著我的頭,別怕,有奶奶呢!啥東西嚇著我孫子了!不怕了,不怕了。嘴裡絮絮叨叨的給我叫魂:孫子,回來了,孫子回來了!

從此,我便落下來一個毛病,當身體虛弱的時候,就會在大腦裡放映一遍身體無限放大的情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讓人害怕,吃驚,或許因為大腦缺氧,會連續頭疼幾天。後來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出差,房間,我總是上好保險,以防止出現什麼問題,曾經有幾次攀上窗戶,拉開窗簾,才能清醒過來。我知道,再也沒有奶奶的追攆了,只能自己照顧好自己,才是對奶奶的最好報答!

在這個靜靜的午後,鬧鐘嘀嗒嘀嗒的響著,陽光透過窗戶投射在我的思維空間,在晶瑩的淚光中,我突然想到了那個午後的情景,奶奶你還記得嗎?追我那一趟,可把您掙壞了,累慘了,可是孫子可不是有意的!給您賠個不是了。在節日快樂的時光,我卻不知所措,不知道什麼是好,鍛鍊身體的時候,思維卻一刻也不停息,回想起童年時光,不禁再一次淚流滿面,或許真的時光老去!

我相信人世間的美好,多半都是最為純真的感情依賴,無所謂貴賤貧富,人生之高低起伏,錯錯落落,對於一個人來講,也就是個過往雲煙,終究會煙消雲散。唯有親情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在一個人的記憶裡會打上深深的烙印,回望過去,款款深情致最親愛的奶奶!

相關焦點

  • 原創:記憶中的小腳奶奶(三)
    興奮了一天的心情,在電影片頭開始的時候就會慢慢平復下來,沒有來由的對片頭畫面和音樂記憶猶新,一個金光閃閃的五角星,放射著誘人的光芒,在《解放軍進行曲》的樂曲聲中,打出了片名,不知什麼原因,我以為這個片頭最為震撼人心,不久,覺得影片漸漸的模糊起來,聲音好似乎從地底下冒出來的一樣,眼皮開始了打架,前仰後合,漸漸的入了夢鄉,小腳奶奶嘴裡嘟噥著,桑麼事,一看電影就睡覺,你那個懶婆子媽,也不管娃娃
  • 鄉村人物素描,(原創散文)小腳二奶奶的故事
    這些天,每次寫鄉村人物或鄉村紀事時,總有一種不可名狀的情感縈繞在心頭,雖然已經過去幾十年,但在心海裡湧動的記憶,甚或懷念,讓我欲罷不能。也時刻想著用一種特殊的方式,為那些最底層的莊戶人留下些什麼。更重要的是,他們是活在我童年記憶中的鄉親父老,是我永遠割捨不斷的根之所系,那怕在行筆成文時有些苦澀,有些酸楚,但他們的音容笑貌卻依然是那麼的親切,生動而溫暖。
  • 我的小腳奶奶(我是老米原創)
    奶奶在娘家自小裹著小腳,她身材苗條,走路婷婷嫋嫋,煞是好看,這讓同村不少的壯年小夥羨慕爺爺的福氣!成婚以後,兩人非常恩愛,當時又沒有計劃生育,這讓他們迅速的有了一堆孩子。我的大姑媽桂英在奶奶十六歲那年出生。接下來奶奶又接連生下桂香雪梅玉梅三個女娃娃,中途生了兩個男娃娃都不幸夭折了,這讓姥姥很不滿意!
  • 小腳奶奶的故事(四)
    ……我完全沉靜在主人公的黑暗世界裡,入定在書中,在嗆人的旱菸味裡卻渾然不覺。由於經常和這些「小腳奶奶」在一起,鄰家王奶奶看我喜歡這幾頁書,就把卷好的「大炮筒」遞給我,喜愛的說我,嘎子,把這支煙抽了,書你就拿可。
  • 記憶裡的老家(二)
    (二) 1956年我在村裡報名上小學,那年七歲。那時一年級只收八歲及以上的孩子,記得媽媽讓我跟老師說是八歲,老師信了。那時的前屯小學校,只有一到四年級,雖然是磚瓦房,但是學生沒有課桌椅,兩邊壘二尺左右的磚中間搭塊木板算課桌,學生從家裡帶上自家的小板凳去上課。 天有不測風雲。
  • 記憶奶奶三四事
    (1)奶奶拖著小腳,從胡同的另一頭,有些蹣跚的走近三叔常年在外工作,甚至有三年時間在國外沒有回來,三年時間,堂妹從咿呀學語的小孩兒長成了有點自主意識的小姑娘,也是因為這點原因,成長的過程中,她和三叔的關係總是有些疏離。但根植在孩子心中的記憶,好像是越早越好。雖然和奶奶一個院子,但是三嬸和奶奶卻是分開鍋灶吃飯的。於是奶奶做好了吃的,就會站在院子裡喊一聲:「小妮兒,來奶奶這吃飯咯」。
  • 我的小腳奶奶
    奶奶在娘家自小裹著小腳,她身材苗條,走路婷婷嫋嫋,煞是好看,這讓同村不少的壯年小夥羨慕爺爺的福氣!成婚以後,兩人非常恩愛,當時又沒有計劃生育,這讓他們迅速的有了一堆孩子。我的大姑媽桂英在奶奶十六歲那年出生。接下來奶奶又接連生下桂香雪梅玉梅三個女娃娃,中途生了兩個男娃娃都不幸夭折了,這讓姥姥很不滿意!
  • 回憶之:記憶中的「老太」(一)
    老太離開我已經30年有餘了,記憶中的老太:生於民國末年,身材中等,面容姣好,裹著一雙小腳,穿著典型的斜大襟盤扣上衣,頭髮梳成一個髮髻盤在腦後,頭上包著一條黑色的頭巾,手裡拄著一個棗木手杖,顫顫巍巍的招著手向我走來,邊走邊說:「娥子,快來,快來看看老太給你留什麼好吃的了?」我會像兔子一樣的飛奔過去,邊跑邊說:「老太,老太,我在這兒呢!然後狼吞虎咽的吃的那個美呀!」
  • 小腳奶奶和她的傻孫子
    村子裡有個裹腳的奶奶,因為腳太小,所以走路搖來搖去,我們就從小叫她搖擺奶奶。就算這樣叫,她也不生氣,總是笑呵呵答應著。小腳奶奶有個傻孫子,聽我奶奶說是小腳奶奶撿回來的,小腳奶奶是孤兒,年輕的時候丈夫病逝之後,就一直一個人過,在60歲的時候,去山上撿柴火碰到了一個剛剛出生的小孩,便抱了回來,在孩子幾個月的時候就發現有問題,鄉裡跑腳的醫生勸小腳奶奶放棄收養,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去。
  • 我的奶奶(原創)
    我的奶奶 作者:孤筏天涯 記憶中我的奶奶個子不高,皮膚又黑又亮,眼神中閃爍著聰慧,對襟的上衣,粗布褲子。小腿上打著綁帶,最起眼的是頭上系的那條白色的頭巾。一雙三寸的小腳走起路來一點都不慢。一生中不知吃了多少的苦,聽奶奶講她的小時候,有一次,潰敗下來的國民黨軍隊在後邊一邊開槍一邊追,我奶奶的母親背著她跑得飛快,縱身跳到土溝裡才躲過一劫。十幾歲的時候,我奶奶的父親愛賭,竟然把她輸給了我的爺爺做媳婦,當時的奶奶由於歲數小,又害怕,只能在鍋臺邊站了一黑夜。在那個年代,女人的命運根本自己做不了主。 後來生活就慢慢順理成章了。
  • 百年記憶(七)
    我也看到過太奶奶穿的鞋子,尺碼特別小,按照現代鞋子的尺碼來看,估計只有25碼。太奶奶包了小腳,整個腳只有十二三歲的小姑娘的腳那麼大。那個年代,基本所有的女人都會包小腳,連我奶奶這些四十年代出生的女人也有部分包了小腳。
  • 記憶裡的老家(三)
    (三) 在我的印象中,家中常走動的親戚不多。原來在本村,只有大爺(爸爸遺書中提到的張義大爺)家和老姨家(老姨劉素芳從甘橋嫁到楊風泉老姨夫家)常走動。再就是甘橋姥姥家了。 拜年,這兩家是必去的。 大爺個頭不矮,拄拐杖,留著很長的花白鬍子。記得去拜年時,他坐在太師椅上,拐杖放在扶手旁,說起話來,慈祥的臉上滿是笑容。
  • 《童養媳》之卷十六:奶奶的心事(中) (原創作品)
    《童養媳》___萍常心卷十六:奶奶的心事(中)水榭風廊,茶香荷氣。林家大院圍廊盡頭是一處荷花池,此時已是六月,池內荷花正是盛開之際,卻也有的紅衣半卸,露出蓮房來了,南風吹過,一陣陣荷香沁人心脾。這荷池邊上還有一方打磨精巧的青石板臺面,底下是四隻同樣精美的石鼓凳,這是林家祖上專為賞荷配置下的,年數久遠。
  • 《童養媳》之卷十六:奶奶的心事(下) (原創作品)
    《童養媳》___萍常心卷十六:奶奶的心事(下)這鮮花存在主意,便動了心思。她平日裡走動最多的是奶奶家,還有一處她也經常去的,那就是張家祖宅。她和姣姣姑娘沒有來往,卻和張二公子、張三公子的婆娘交好,因是本家同宗,妯娌兩個對鮮花印象不錯,對她都是客氣的。於是,鮮花在此後的半個月中便比平日跑得勤,一會兒說是描個花樣,一會兒又送些自家做的豆腐。
  • 《童養媳》之卷十六:奶奶的心事(上) (原創作品)
    《童養媳》——萍常心卷十六:奶奶的心事(上)林大先生病逝後,奶奶和大先生及林氏族人把林大先生埋進林家祖墳,入土為安。又請了和尚道士施放焰口,鐵罐施食,各種繁瑣的佛事一場接一場做下來,總共七七四十九天之後方才結束。
  • 《童養媳》之卷十七:姻緣(中) (原創作品)
    《童養媳》___萍常心卷十七:姻緣(中) 這日晚間,一大家子人和著林生父子倆個一起用過晚膳,稍稍閒話幾句,便各自散開回房歇息。大先生和奶奶回到房中便說起白日裡林生求親之事,奶奶把滑妹的意思告知。大先生一愣,而後便呵呵笑開了:「想來這是註定的緣分啊!我本來還想著滑妹斷然看不上寶慶,既是喜歡的,便合了林生的意吧!
  • 無法忘卻的記憶----回憶我的奶奶
    奶奶離開我們已經十多年了,我卻不止一次地在夢裡見到了她。日漸模糊的記憶裡,奶奶身材纖瘦但不乏高挑,一塊封建王朝造就的白布,包裹著一雙三寸金蓮的小腳讓人記憶猶新,還有她偷偷地躲在角落裡洗腳被我們撞見後驚慌失措的樣子瞬間浮現在眼前。她的這雙小腳行走在時光的軌跡裡,處處鐫刻著歲月的印記。
  • 我記憶中的小時候1(真實故事連載)
    哥哥比我大5歲,那會兒應該是上學了,在農村老家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我記得我們是住在一個大院裡,有好多戶人家,他們具體是幹什麼的哪裡人,我現在記不清了,只記得有一個玩的比較好的小夥伴。為什麼我會記憶這麼深刻呢,因為小時候總是生病,那會兒有一種藥黑黑的,特別苦,喝了就吐喝了就吐,我媽就一直餵我喝,直到喝下去為止。不知道為什麼後來就沒有因為吃藥記憶特別深刻的事情。
  • 井底的小腳美人。 第一章
    五十多年前,奶奶嫁給了爺爺,那時候的爺爺不過是一個東北地區普通家庭出身的小夥子。奶奶出嫁的時候剛滿二十歲。她出身於經商世家,生長於經商大院,算是錦衣玉食的大小姐。我奶奶的父親,按照我們這邊的習慣,我應該叫他太姥爺。他姓秦,是當地有名的商人,在外頗有善名,當地人都稱呼他為秦姥爺。
  • 成長的回憶(原創五)
    在外婆家的日子裡其實最疼我的應該是我的「太太」(媽媽爸爸的媽媽應該是一種稱謂吧)當一個小孩真正開始記事起應該也就是4到5歲左右。由於媽媽家庭的特殊性是家裡的老大兄弟姐妹眾多所以我的長輩也就特別多,最小的小姨也只比我大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