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記憶中的小腳奶奶(三)

2020-08-27 鶴翔雲逸

那時候,我們沒有作業,也沒有各種補習班。早晨上學前,大多要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夏天的早晨多半是挖一些豬草,冬天多半是撿農家糞,在完成這些任務以後,最快樂的時間就是生產隊裡放電影。《閃閃的紅星》《青松嶺》《李雙雙》《渡江偵察記》,經典的是革命現代京劇《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因為文化生活的缺乏,只有看電影這一項,經常的追著電影放映員這莊看了,再去那莊看,絕對不會放過每一次放電影的機會。對於這些電影的臺詞都能張口既來 !男孩子見面張口一句天王蓋地虎,對方馬上就會對出寶塔鎮河妖,女孩子都是我家的表叔數不清,沒有大事不登門…… 彼此會心一笑,成為那個年代的文藝青年。

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安靜下來的小村莊因為放電影而立即變得熱鬧起來。村頭的大喇叭早早就通知,今天四隊放映電影《洪湖赤衛隊》,請廣大社員同志們積極觀看。場院裡,各家各戶的孩子就早早的佔位置,怕小馬扎丟失,最好的東西就是四楞四正的土坷垃,上面墊一點麥柴草,也有的是磚塊上面放一點破衣亂布,最中心的位置要留給放映員和隊長的一家,這個位置小朋友是不能搶的,放映員在誰家吃飯,誰家就會帶上凳子可以坐在放映機旁邊,邊看電影邊聊天。天邊最後一抹晚霞消失不見的時候,莊子上的半大小子早就掛起來影幕,支好了放映機,萬事俱備,只等放映員從二奶奶家吃罷飯,來放電影。外莊子的人三三兩兩也來到了場院,自覺的站在了外圍,那些平時看電影招惹是非的「壞子子」們,眼神賊溜溜的亂轉,並不入場,只等天黑才進場院。對於精力旺盛的他們來說,仿佛看電影的時間就是找茬作事的最佳時段。

興奮了一天的心情,在電影片頭開始的時候就會慢慢平復下來,沒有來由的對片頭畫面和音樂記憶猶新,一個金光閃閃的五角星,放射著誘人的光芒,在《解放軍進行曲》的樂曲聲中,打出了片名,不知什麼原因,我以為這個片頭最為震撼人心,不久,覺得影片漸漸的模糊起來,聲音好似乎從地底下冒出來的一樣,眼皮開始了打架,前仰後合,漸漸的入了夢鄉,小腳奶奶嘴裡嘟噥著,桑麼事,一看電影就睡覺,你那個懶婆子媽,也不管娃娃。顫巍巍的起身,佝僂著腰,一邊伸手攬入懷中,就此,我入睡的更是無所顧忌,酣暢流利。

直到現在,看到那個著名的片頭畫面和樂曲,我都很快就能入睡。

不知什麼時候,人群後面有些騷動,原來是那些壞小子們為了上次看電影挨打的事情,起了騷亂,又在場院遠處打起坷垃仗,有人給莊子上的小子們報信,請求支援,電影場子裡的人一下子就少了半邊,頓時冷清了許多,恰好又是倒片時間,黑漆漆的一片,大人們也覺得興味索然,索性三三兩兩的離開了場院,小腳奶奶搖醒了我,回家炕上睡吧!

儘管心有不舍,但終究還是抗拒不了睡意的驚擾,牽著奶奶的衣袖,一步一回頭,電影又開始了放映,回望場院,電影的光束和影幕在夜色裡影影綽綽,縹緲的像仙山瓊閣一樣,夜空裡,唱腔優美圓潤,語音繞空,不絕如縷,似乎是美得很!我卻不好意思再要求奶奶帶我回去,再說,這時候,沙土坷垃偶爾也會飛進場院,小腳奶奶擔心安全,也不會讓我再回頭去看。

一個黑影急匆匆的趕過來,氣喘籲籲的說:老姑奶奶,咋辦呀?我家兒子讓開水燙了!小鎖,趕緊扶我走,小腳奶奶堅定的說。昏暗的燈光下,燒傷的孩子在撕心裂肺的哭喊,大人們無計可施,暗自流淚。看到小腳奶奶來了,仿佛救星一般,涼水衝,白酒噴,豆油和的紙灰抹,漸漸的燙傷的娃娃或許有點減輕,哭喊聲時停時續,大人們這才鎮定下來,小腳奶奶這才長長的呼了一口氣,喉嚨裡咕嚕了一聲,把佝僂的腰直了直,扶她在凳子上坐下,喘息聲慢慢平復下來,安頓讓人四下裡去找「獾油」,據說這個對治療燙傷有奇效!小鎖一家後悔的抓腔子,這個電影看的,事太大了。

小鎖一家千恩萬謝,表示對小腳奶奶的感激之情。

場院裡看電影的人,早已散場,寂靜的夜空中,只有星星在眨巴著眼睛,溼溼的霧氣在夜空中瀰漫開來。

相關焦點

  • 原創:記憶中的小腳奶奶(二)
    輕輕的攥在手心裡,把帶有餘溫的雞蛋小心翼翼的放進巴鬥(用紙裱糊的器具)裡。今天孫子的吃食又有了!奶奶獎賞般的抓了幾把秕穀子撒給了下蛋的母雞,作為對有功之臣的獎勵。穿過鹽鹼灘,就是一條高高的渠㗑,奶奶隨手關上了原本就吱吱呀呀的門扇,把手搭起來放在額頭上,向大路上張望,那是孫子放學回來的大路。
  • 鄉村人物素描,(原創散文)小腳二奶奶的故事
    這些天,每次寫鄉村人物或鄉村紀事時,總有一種不可名狀的情感縈繞在心頭,雖然已經過去幾十年,但在心海裡湧動的記憶,甚或懷念,讓我欲罷不能。也時刻想著用一種特殊的方式,為那些最底層的莊戶人留下些什麼。更重要的是,他們是活在我童年記憶中的鄉親父老,是我永遠割捨不斷的根之所系,那怕在行筆成文時有些苦澀,有些酸楚,但他們的音容笑貌卻依然是那麼的親切,生動而溫暖。
  • 我的小腳奶奶(我是老米原創)
    奶奶在娘家自小裹著小腳,她身材苗條,走路婷婷嫋嫋,煞是好看,這讓同村不少的壯年小夥羨慕爺爺的福氣!成婚以後,兩人非常恩愛,當時又沒有計劃生育,這讓他們迅速的有了一堆孩子。我的大姑媽桂英在奶奶十六歲那年出生。接下來奶奶又接連生下桂香雪梅玉梅三個女娃娃,中途生了兩個男娃娃都不幸夭折了,這讓姥姥很不滿意!
  • 小腳奶奶的故事(四)
    ……我完全沉靜在主人公的黑暗世界裡,入定在書中,在嗆人的旱菸味裡卻渾然不覺。由於經常和這些「小腳奶奶」在一起,鄰家王奶奶看我喜歡這幾頁書,就把卷好的「大炮筒」遞給我,喜愛的說我,嘎子,把這支煙抽了,書你就拿可。
  • 記憶奶奶三四事
    (1)奶奶拖著小腳,從胡同的另一頭,有些蹣跚的走近三叔常年在外工作,甚至有三年時間在國外沒有回來,三年時間,堂妹從咿呀學語的小孩兒長成了有點自主意識的小姑娘,也是因為這點原因,成長的過程中,她和三叔的關係總是有些疏離。但根植在孩子心中的記憶,好像是越早越好。雖然和奶奶一個院子,但是三嬸和奶奶卻是分開鍋灶吃飯的。於是奶奶做好了吃的,就會站在院子裡喊一聲:「小妮兒,來奶奶這吃飯咯」。
  • 記憶裡的老家(三)
    (三) 在我的印象中,家中常走動的親戚不多。原來在本村,只有大爺(爸爸遺書中提到的張義大爺)家和老姨家(老姨劉素芳從甘橋嫁到楊風泉老姨夫家)常走動。再就是甘橋姥姥家了。 拜年,這兩家是必去的。 大爺個頭不矮,拄拐杖,留著很長的花白鬍子。記得去拜年時,他坐在太師椅上,拐杖放在扶手旁,說起話來,慈祥的臉上滿是笑容。
  • 我的小腳奶奶
    奶奶在娘家自小裹著小腳,她身材苗條,走路婷婷嫋嫋,煞是好看,這讓同村不少的壯年小夥羨慕爺爺的福氣!成婚以後,兩人非常恩愛,當時又沒有計劃生育,這讓他們迅速的有了一堆孩子。我的大姑媽桂英在奶奶十六歲那年出生。接下來奶奶又接連生下桂香雪梅玉梅三個女娃娃,中途生了兩個男娃娃都不幸夭折了,這讓姥姥很不滿意!
  • 回憶之:記憶中的「老太」(一)
    老太離開我已經30年有餘了,記憶中的老太:生於民國末年,身材中等,面容姣好,裹著一雙小腳,穿著典型的斜大襟盤扣上衣,頭髮梳成一個髮髻盤在腦後,頭上包著一條黑色的頭巾,手裡拄著一個棗木手杖,顫顫巍巍的招著手向我走來,邊走邊說:「娥子,快來,快來看看老太給你留什麼好吃的了?」我會像兔子一樣的飛奔過去,邊跑邊說:「老太,老太,我在這兒呢!然後狼吞虎咽的吃的那個美呀!」
  • 小腳奶奶和她的傻孫子
    村子裡有個裹腳的奶奶,因為腳太小,所以走路搖來搖去,我們就從小叫她搖擺奶奶。就算這樣叫,她也不生氣,總是笑呵呵答應著。小腳奶奶有個傻孫子,聽我奶奶說是小腳奶奶撿回來的,小腳奶奶是孤兒,年輕的時候丈夫病逝之後,就一直一個人過,在60歲的時候,去山上撿柴火碰到了一個剛剛出生的小孩,便抱了回來,在孩子幾個月的時候就發現有問題,鄉裡跑腳的醫生勸小腳奶奶放棄收養,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去。
  • 我的奶奶(原創)
    我的奶奶 作者:孤筏天涯 記憶中我的奶奶個子不高,皮膚又黑又亮,眼神中閃爍著聰慧,對襟的上衣,粗布褲子。小腿上打著綁帶,最起眼的是頭上系的那條白色的頭巾。一雙三寸的小腳走起路來一點都不慢。一生中不知吃了多少的苦,聽奶奶講她的小時候,有一次,潰敗下來的國民黨軍隊在後邊一邊開槍一邊追,我奶奶的母親背著她跑得飛快,縱身跳到土溝裡才躲過一劫。十幾歲的時候,我奶奶的父親愛賭,竟然把她輸給了我的爺爺做媳婦,當時的奶奶由於歲數小,又害怕,只能在鍋臺邊站了一黑夜。在那個年代,女人的命運根本自己做不了主。 後來生活就慢慢順理成章了。
  • 《童養媳》之卷十六:奶奶的心事(中) (原創作品)
    《童養媳》___萍常心卷十六:奶奶的心事(中)水榭風廊,茶香荷氣。林家大院圍廊盡頭是一處荷花池,此時已是六月,池內荷花正是盛開之際,卻也有的紅衣半卸,露出蓮房來了,南風吹過,一陣陣荷香沁人心脾。這荷池邊上還有一方打磨精巧的青石板臺面,底下是四隻同樣精美的石鼓凳,這是林家祖上專為賞荷配置下的,年數久遠。
  • 記憶裡的老家(二)
    上學報名後發大水了(據說那年是為保天津洩洪到泗村店大窪),家中屋子裡也進了水,院子裡水很深。奶奶帶上我和宏志坐船逃到了楊村。在楊村,住的似乎學校教室,房子很大,地上鋪的蓆子,有很多象我們一樣的難民住在裡面。
  • 百年記憶(七)
    我也看到過太奶奶穿的鞋子,尺碼特別小,按照現代鞋子的尺碼來看,估計只有25碼。太奶奶包了小腳,整個腳只有十二三歲的小姑娘的腳那麼大。那個年代,基本所有的女人都會包小腳,連我奶奶這些四十年代出生的女人也有部分包了小腳。
  • 井底的小腳美人。 第一章
    五十多年前,奶奶嫁給了爺爺,那時候的爺爺不過是一個東北地區普通家庭出身的小夥子。奶奶出嫁的時候剛滿二十歲。她出身於經商世家,生長於經商大院,算是錦衣玉食的大小姐。我奶奶的父親,按照我們這邊的習慣,我應該叫他太姥爺。他姓秦,是當地有名的商人,在外頗有善名,當地人都稱呼他為秦姥爺。
  • 《童養媳》之卷十六:奶奶的心事(上) (原創作品)
    《童養媳》——萍常心卷十六:奶奶的心事(上)林大先生病逝後,奶奶和大先生及林氏族人把林大先生埋進林家祖墳,入土為安。又請了和尚道士施放焰口,鐵罐施食,各種繁瑣的佛事一場接一場做下來,總共七七四十九天之後方才結束。
  • 三奶奶:一位永遠的淑女
    夢裡的故鄉人依然是嬸嬸、大娘、三奶奶……今天就講講我三奶奶的故事吧。我爺爺弟兄三個,我爺爺是老大。下面就是二爺爺三爺爺。三奶奶就是三爺爺的老婆。從我記事起,三奶奶就是一個身板挺直,乾淨利落的小腳老太太。四十多年前,那時候鄉村裡略上點歲數的老婦人,穿著舉止多是邋遢的。
  • 無法忘卻的記憶----回憶我的奶奶
    奶奶離開我們已經十多年了,我卻不止一次地在夢裡見到了她。日漸模糊的記憶裡,奶奶身材纖瘦但不乏高挑,一塊封建王朝造就的白布,包裹著一雙三寸金蓮的小腳讓人記憶猶新,還有她偷偷地躲在角落裡洗腳被我們撞見後驚慌失措的樣子瞬間浮現在眼前。她的這雙小腳行走在時光的軌跡裡,處處鐫刻著歲月的印記。
  • 《童養媳》之卷十六:奶奶的心事(下) (原創作品)
    《童養媳》___萍常心卷十六:奶奶的心事(下)這鮮花存在主意,便動了心思。她平日裡走動最多的是奶奶家,還有一處她也經常去的,那就是張家祖宅。她和姣姣姑娘沒有來往,卻和張二公子、張三公子的婆娘交好,因是本家同宗,妯娌兩個對鮮花印象不錯,對她都是客氣的。於是,鮮花在此後的半個月中便比平日跑得勤,一會兒說是描個花樣,一會兒又送些自家做的豆腐。
  • 我記憶中的小時候1(真實故事連載)
    哥哥比我大5歲,那會兒應該是上學了,在農村老家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我記得我們是住在一個大院裡,有好多戶人家,他們具體是幹什麼的哪裡人,我現在記不清了,只記得有一個玩的比較好的小夥伴。為什麼我會記憶這麼深刻呢,因為小時候總是生病,那會兒有一種藥黑黑的,特別苦,喝了就吐喝了就吐,我媽就一直餵我喝,直到喝下去為止。不知道為什麼後來就沒有因為吃藥記憶特別深刻的事情。
  • 我的小腳外婆
    她母親嫁到這家生了四個男孩一個女孩,三個男孩都死了,一個被國民黨抓走後就再也沒回來,一個被日本人開了肚子,腸子流出來拉了好遠,一個是病死的。所以外婆知道她母親活著太難了,她對母親就特別孝順,三天兩頭做點好吃的就去看望母親,尤其她母親晚年,端屎端尿無微不至直到壽終。外婆的一生是勤勞辛苦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