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腳奶奶(我是老米原創)

2020-08-27 我是老米

奶奶是被爺爺用八抬大轎迎娶過來的。

奶奶的娘家在距爺爺家不遠的鄰縣,奶奶在娘家排行最小,也是父母的心頭肉,陪嫁自然也儘量豐厚些。除了當時陪嫁的大紅棉花被子,麻布帳子等一應床上用品外,奶奶娘家還請木匠打了一套家具,床鋪大櫃箱子籠子桌椅板凳,連馬桶都用紅紅的油漆漆好,俗稱紅漆馬桶!爺爺是同村子裡一些壯年男子一起,敲鑼打鼓吹著喜慶的嗩吶抬著八抬大轎迎娶奶奶的,這也成了奶奶一生最愛回憶的事,同時也是她引以為榮的事!奶奶年輕時長得漂亮,又會女紅,上門求親的踏破門檻。當時奉行的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而她的父母之所以看中爺爺,是因為這個後生確實長得不錯,又聰明能幹,能寫會算,還寫得一手好字!爺爺家境一般,迎娶了奶奶是她莫大的榮幸!

奶奶在娘家自小裹著小腳,她身材苗條,走路婷婷嫋嫋,煞是好看,這讓同村不少的壯年小夥羨慕爺爺的福氣!成婚以後,兩人非常恩愛,當時又沒有計劃生育,這讓他們迅速的有了一堆孩子。我的大姑媽桂英在奶奶十六歲那年出生。接下來奶奶又接連生下桂香雪梅玉梅三個女娃娃,中途生了兩個男娃娃都不幸夭折了,這讓姥姥很不滿意!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奶奶背負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好在她在最後又懷了一胎,她四處求神拜佛,終於生下了一個男孩,她求福菩薩保佑,並給男孩取名福保,而這個男孩就是我的爸爸!

家裡只有一根獨苗苗,爸爸自然從小就深得寵愛,他是奶奶的命根子!好吃的好穿的,都是爸爸獨享,其他姑娘們只能看一眼,而我這些善良的姑姑們,也從小受父母影響,對爸爸同樣寵愛。這本是一個和諧的大家庭,可不幸卻在奶奶三十六歲那年發生了。

爺爺聰敏過人,他在村子裡的智慧可是出了名的,文章也寫得特別好,這讓很多後生對他非常崇拜!每一人都有著各自的命運,爺爺在一次跟大家歡聚之後大醉而歸,不幸失足跌入萬古橋下,落水而亡!這一年爸爸只有七歲!

丈夫的突然死去,這在當時的舊社會對奶奶何等打擊,家裡失去了主心骨,她一個小腳女人,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如何撐起一個家?

好在奶奶在娘家就有一手好活計,她會織布,做鞋子,剪紙,做衣裳,她日以繼夜的紡紗織布,幫人做衣服鞋襪,哪家有喜事少不了她的剪紙,老人們會提前請她做壽鞋,壽衣,就這樣,她硬生生的把家庭撐了下來,也有人勸她改嫁,她堅決不肯,村子裡的人都對她非常恭敬,只差沒給她立牌坊了!

姑姑們相繼出嫁,父親也已成家!打土豪分田地,家裡分了三間大瓦房!大瓦房成了父親的新房,我們也在這裡相繼出生!

母親前三胎是女兒,這讓奶奶非常嫌棄,傳宗接代的封建思想影響了她的一生。姐姐出生她還抱一下,我出生她就把我剪短頭髮,把我打扮成男孩子。到了第三胎還是個女娃娃,她乾脆看也不看一眼,妹妹小時候她從不理睬,不去抱也不去帶,月子裡也不給母親做一點營養的吃食,妹妹吃不飽,從小就十分瘦弱,母親淚往肚裡咽。這時候外婆會經常走路過來送一點比如雞蛋之類的吃食給母親。奶奶成日裡指桑罵槐,對母親沒有一點好臉色,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母親懷上第四胎!

母親第四胎肚子特別大,懷的是雙生子,非常辛苦,奶奶請人看了看肚子,覺得這胎與前面有些不同。那個時候照例是奶奶請了接生婆在家裡接生,其時我已經六歲了,也已經懂事了!大人們忙著生火,燒水,母親臨產,疼得在床上叫喊,聽得接生婆喊道:"二娭毑,恭喜你,是個男孩"!奶奶喜從天降,用棉布縫的小被子顫抖著手包紮好弟弟,趕緊求神拜佛,拜謝祖宗!母親在床上又疼得叫喊起來,過了幾分鐘,又生下一個男嬰!

巨大的驚喜讓奶奶高興得腳不惦地,三寸金蓮不知怎麼就跑得飛快,一對雙生子男孩呀,這讓苦盼了多年又守寡了多年的奶奶怎能不激動。她稟告神明祖宗,又稟告祖宗,再又喊爺爺的名字:"二爹,我屋裡保伢子有後了,一對伢崽呀……"她高興得語無倫次,幾乎落淚!一雙眼睛重又煥發了神釆!

周圍鄰居都聽到了我家生了雙生子的大好消息,來跟奶奶道喜,一時間,三間大瓦房裡擠滿了人,有人提議打地花鼓,就是本地唱花鼓戲的人不化妝直接唱戲,拉二胡打鑼鼓的在旁邊伴奏,整個場面還是等同唱了一臺花鼓戲,我記得當時唱的第一齣戲是:三喜臨門!整個家裡喜氣洋洋,熱熱鬧鬧,鄰居們來幫忙遞茶倒水,奶奶把她壓箱底的錢拿來買了一堆吃的,花生瓜子麻花根,還有芝麻豆子茶!這在當時是大出手了!一直唱到晚上十二點,眾人這才漸漸散去!

大弟從此隨著奶奶帶,他除了吃奶就是奶奶抱著,心肝寶貝樣的疼,一歲開始隨奶奶睡,直到他長大!她還把兩個弟弟拜在我們村子裡的古塔惜字塔的據說是神仙的代公三爹名下,她說有神仙保佑,弟弟一生無病無災!



奶奶這下甘心情願的為家裡做牛做馬了,對母親也有了好臉色,只是她依然封建思想嚴重,一個人扛過艱難歲月人也就非常強勢,在家裡說一不二,都要服從她的教導。而她自己也以身作則,辛勤勞動,一家人過得和和睦睦,鄰人無不誇讚!

奶奶因為一雙小腳不會下地,可父母去田間勞作,她包攬了家裡全部的家務活!光洗衣就一大盆,全家大小八口人,洗的衣服一大堆,她拿著棒槌拎著木桶去大屋塘裡洗衣裳,那時候還沒有洗衣粉,只有馬頭肥皂用起來心疼,用棒槌槌打衣服比較容易把衣服裡的髒水髒東西槌打出來,槌打幾下,又用手按壓在石板上揉搓,再翻過來槌打,再揉搓,一件衣服要翻來復去幾次,再像撒網一樣的在塘里舖展開來,搓,洗,擰開,反覆幾次,衣服才算洗好,回家用竹蒿晾乾!這只是其中一宗事!

做飯也是奶奶的日常,當時土灶上有兩口鍋,一個鍋裡煮飯一個鍋裡炒菜,中間是個甕壇,甕壇其實就是個瓦罈子,砌灶的時候砌個甕壇在中間燒火就有熱水,甕壇用個木頭蓋子蓋上,一來擋灰,二來木頭不燙手!奶奶煮的飯總要熄一層噴香噴香的鍋巴,這就要求火候掌握到位。煮飯開始,用的是大火,飯將要熟,就要小火了,到後面只留一丁點柴火燒剩的火赤灰催熟催起鍋巴!

奶奶做菜很是小氣,當然這也怨不得她,那時候物資匱乏年代,大家都是艱苦度日!她發明了一種吃法叫吃"貓婆食"!意即像貓一樣小口小口的吃東西。她給我們示範,比如吃一塊菜,用牙齒咬一丁丁還不如指甲崩子大小,剛好嘗到菜味,又馬上放回碗裡去,埋頭扒飯!她最愛吃魚,有一條寸多來長的小遊魚,吃了三餐!我想,這哪裡是貓婆食,貓比這吃得還多了去了!

我們從小到大,衣服,鞋子,都是奶奶親手做的,她是本地著了名的巧手!她的小小篾簍子裡,放著針線剪刀頂針,還有一些碎布片,這些碎布片是她幫別人做針線活掙來的,她用來幫我們縫補丁,還有就是做鞋子!先根據我們腳的大小剪好鞋樣,鞋底則要趁天氣用米糊把硬殼紙和布片粘在一起,再一針一針的納鞋底。納鞋底必須要用頂針和大針婆,小針婆是穿不進去的,頂針是用來助力的,有時候奶奶會用大針婆在她的頭髮裡劃拉一下,沾點頭油,針婆就好比加了油一樣的鋒快些,針婆劃拉的穿過頭髮,翻起了奶奶的白間青的頭髮,像一陣風拂過在水面掀起一層波浪!也像一陣風一樣翻動著她從年輕到年老的日曆!


奶奶的剪紙也是村裡一絕,一張紅紙一瞬間在她手裡就變成了一個個大大的"喜"字,還有一隻只的蝴蝶,振翅欲飛!村子裡有喜事都要來找奶奶剪紙,辦喜事的人家會給她拿來一大包糖果,這讓我們這些小饞貓吃得非常開心!當然,吃得最多的是弟弟!我們現在一直後悔當時怎麼只顧著吃糖而沒有去跟奶奶學剪紙這門民間藝術!

而那些老年人,總是把布料送過來,央著奶奶給他們做壽衣,壽鞋,奶奶不知做了多少雙,當然這一技藝也被她給帶走了,我們壓根沒想去學這些東西!

除了這些,奶奶還要紡紗織布,養豬養雞,曬穀子收衣裳,招待人客,幾乎包攬了所有的家務事!農閒時節,她也會帶著我和姐姐去遠嫁湖北的女兒家住一住,又或者去汨羅女兒家住住,一段時間後就夾雜著大包小包的女兒家的吃食回來。要知道,那個時候可是吃不飽飯的!

奶奶漸入老年,她的女兒們相繼走了三個,她在號淘大哭之後又堅強的活下來,一輩子身體無災無痛,活到九十三歲,安然而逝!她平日裡總在她的房間裡用一個瓦罐煨些紅棗黑豆桂圓乾當歸,要是便秘就囑咐姐姐去買些胖大海泡水喝,我想,這是不是她長壽的秘訣呢?

奶奶現在已經走了十幾年了,她這一生,用她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大梁,用她的小腳走過了漫長的人生。她是一代老人們的真實寫照!沒有她們哪來的我們,莫嫌老人老,都有老年時,尊敬老人是我們永不可忘的本!

相關焦點

  • 原創:記憶中的小腳奶奶(二)
    輕輕的攥在手心裡,把帶有餘溫的雞蛋小心翼翼的放進巴鬥(用紙裱糊的器具)裡。今天孫子的吃食又有了!奶奶獎賞般的抓了幾把秕穀子撒給了下蛋的母雞,作為對有功之臣的獎勵。穿過鹽鹼灘,就是一條高高的渠㗑,奶奶隨手關上了原本就吱吱呀呀的門扇,把手搭起來放在額頭上,向大路上張望,那是孫子放學回來的大路。
  • 原創:記憶中的小腳奶奶(三)
    興奮了一天的心情,在電影片頭開始的時候就會慢慢平復下來,沒有來由的對片頭畫面和音樂記憶猶新,一個金光閃閃的五角星,放射著誘人的光芒,在《解放軍進行曲》的樂曲聲中,打出了片名,不知什麼原因,我以為這個片頭最為震撼人心,不久,覺得影片漸漸的模糊起來,聲音好似乎從地底下冒出來的一樣,眼皮開始了打架,前仰後合,漸漸的入了夢鄉,小腳奶奶嘴裡嘟噥著,桑麼事,一看電影就睡覺,你那個懶婆子媽,也不管娃娃
  • 鄉村人物素描,(原創散文)小腳二奶奶的故事
    今日《鄉村人物素描》繼續………… 小腳二奶奶的故事 (原創散文)在村裡,隔壁二奶奶有一雙裹得很小的小腳,成為兒時最深刻的記憶。二奶奶是鄰村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娘家有上千畝地,十幾頭騾馬,租地幹活的佃戶有上百人。嫁給遠房的二爺,二奶奶常常抱怨說,"你們張家趕著馬車也追不上俺家富裕,到這裡受苦,真是瞎了眼啦"。
  • 小腳奶奶的故事(四)
    ……我完全沉靜在主人公的黑暗世界裡,入定在書中,在嗆人的旱菸味裡卻渾然不覺。由於經常和這些「小腳奶奶」在一起,鄰家王奶奶看我喜歡這幾頁書,就把卷好的「大炮筒」遞給我,喜愛的說我,嘎子,把這支煙抽了,書你就拿可。
  • 我的小腳奶奶
    奶奶在娘家自小裹著小腳,她身材苗條,走路婷婷嫋嫋,煞是好看,這讓同村不少的壯年小夥羨慕爺爺的福氣!成婚以後,兩人非常恩愛,當時又沒有計劃生育,這讓他們迅速的有了一堆孩子。我的大姑媽桂英在奶奶十六歲那年出生。接下來奶奶又接連生下桂香雪梅玉梅三個女娃娃,中途生了兩個男娃娃都不幸夭折了,這讓姥姥很不滿意!
  • 小腳奶奶和她的傻孫子
    村子裡有個裹腳的奶奶,因為腳太小,所以走路搖來搖去,我們就從小叫她搖擺奶奶。就算這樣叫,她也不生氣,總是笑呵呵答應著。小腳奶奶有個傻孫子,聽我奶奶說是小腳奶奶撿回來的,小腳奶奶是孤兒,年輕的時候丈夫病逝之後,就一直一個人過,在60歲的時候,去山上撿柴火碰到了一個剛剛出生的小孩,便抱了回來,在孩子幾個月的時候就發現有問題,鄉裡跑腳的醫生勸小腳奶奶放棄收養,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去。
  • 我的奶奶(原創)
    我的奶奶 作者:孤筏天涯 記憶中我的奶奶個子不高,皮膚又黑又亮,眼神中閃爍著聰慧,對襟的上衣,粗布褲子。小腿上打著綁帶,最起眼的是頭上系的那條白色的頭巾。一雙三寸的小腳走起路來一點都不慢。開春的時候,奶奶為了撐起家,背著孩子去地裡拉梨,種地。那時候她生孩子還沒出月子,早春寒風刺骨,穿的棉褲膝蓋處棉花外翻,村裡的人說,看著也冷呀,王大娘骨頭真夠硬的,我們穿這麼厚都是風溼關節炎。奶奶用堅強的意志和吃苦的毅力,把我父親弟兄四個和我的兩姑姑撫育成人。 我記事的時候,一直都和奶奶住在一起,雖然我是個孫子,但一直和奶奶幾個叔叔生活。也許是長孫的關係,奶奶疼愛我勝過叔父。
  • 鄉村回憶:新房子舊房子(我是老米原創)
    我在七十年代初出生,從我記事起,我們家住的是打土豪分田地的地主家的老房子。老房子有三間,土坯房,一尺多高的木門檻,這讓小小的我和妹妹過門檻必須要爬著過去,有時候就乾脆坐在門檻上,兩腳分踏在門檻的兩邊,在上面玩耍!因為奶奶重男輕女,姐姐生下來奶奶就已經很失望,作為老二的我被她當成男孩養,留著板寸頭穿著青黑藍,這也讓我長大以後男孩子性格大大咧咧,並且沒有女孩子的細膩和愛精緻漂亮!
  • 井底的小腳美人。 第一章
    五十多年前,奶奶嫁給了爺爺,那時候的爺爺不過是一個東北地區普通家庭出身的小夥子。奶奶出嫁的時候剛滿二十歲。她出身於經商世家,生長於經商大院,算是錦衣玉食的大小姐。我奶奶的父親,按照我們這邊的習慣,我應該叫他太姥爺。他姓秦,是當地有名的商人,在外頗有善名,當地人都稱呼他為秦姥爺。
  • 《一條絲腰帶》(1961)——《項鍊》升級版
    有個撿米田共(你知道是啥字,我叫他老米)的老頭,他也在幹活。他幹著幹著——好運氣,撿到了一條絲腰帶!「誰丟的?誰丟的?」得,沒人認,先拿回家吧。拿回家,還不會系。愛犬跟他搶,費盡心思才給繫上。老米上下端詳自己系上的絲腰帶,左看三趟,右看三趟。一看自己穿的——跟衣服配不上!去把家底兒拿出來。點銅錢的姿勢像孔乙己又不像:他穿的不是長衫。
  • 我的小腳外婆
    我問她為啥和別人的腳不樣,她說是她嬸子給她用長條布纏裹成這樣的,因這,她小時候可沒少受罪。可就這小腳,在這世上走了一個世紀。外婆經歷過民國,經歷過國民黨和共產黨,還有日本人侵略中國,又經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還有現在的社會主義,又過上現在的幸福生活。
  • 村花挑中大她9歲窮光棍,婚後說漏嘴我才知她嫁人目的
    老人姓米,村裡的人都習慣叫他老米。冬嬌是老米的妻子,比老米小九歲。他倆結婚那年,冬嬌二十一歲,老米三十歲。十年裡,冬嬌接連給老米生了六個孩子,兩男四女,年齡最大的孩子現在已有五十一歲。冬嬌奶奶是個孤兒,沒上過一天學,鬥大的字不認識半個,冬嬌這名字是老米給她取的。原先,她並沒有個正兒八經的名字,大傢伙總「根蘭」地叫她,老米覺得根蘭叫起來拗口,就給改了名字。
  • 我奶奶的故事
    說起奶奶的小腳,我曾經偷偷看過,她的雙腳幾乎慘不忍睹,除去大腳拇指,其餘的腳指都被折到了腳底下踩著,最後兩個小腳趾都到了腳心了。她好像沒有襪子,而是用一條專用的長布條包裹著。每天晚上洗腳,解開那塊布就要好幾分鐘。隔三差五,她就要自己抱著腳剪一次指甲,不然會扎到腳心的肉,疼痛難忍沒法走路。奶奶之所以小有名氣,還因為奶奶曾經被日本鬼子活埋,差點兒丟了性命。
  • 《童養媳》之卷十六:奶奶的心事(下) (原創作品)
    《童養媳》___萍常心卷十六:奶奶的心事(下)這鮮花存在主意,便動了心思。她平日裡走動最多的是奶奶家,還有一處她也經常去的,那就是張家祖宅。她和姣姣姑娘沒有來往,卻和張二公子、張三公子的婆娘交好,因是本家同宗,妯娌兩個對鮮花印象不錯,對她都是客氣的。於是,鮮花在此後的半個月中便比平日跑得勤,一會兒說是描個花樣,一會兒又送些自家做的豆腐。
  • 我的爺爺奶奶!(2)
    爺爺和奶奶結婚也是奶奶的爸爸和她親姑姑湊合的,(就是我外太公和新的太奶奶,新的太奶奶是外太公的親妹妹,)因為那個艱苦的年代生存都非常困難,外太公和外太婆生了很多小孩,但是只有奶奶生存了下來,在那個年代又是在農村,家裡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是很抬不起頭的,不過我外太公也是一個比較厲害的人,所以明面上也沒人敢說我外太公什麼話,(這是我聽姑姑他們對外太公的評價,我雖然見過外太公,但是那時候年級很小
  • 嫁給一個男人,我要養五個家(下)
    我拿起刀,走在他身後,忽然他一回頭,我害怕極了,他看到我拿著刀,愣了一下,罵罵咧咧的一把搶了過去,又開始打我,打得特別特別重······」「如果我不給我弟打電話,我真害怕自己被打死,毛毛(三姐的孩子)才三歲,沒有孩子,我早就和這個畜生同歸於盡了······」說到這裡,三姐已經泣不成聲。
  • 奶奶的心事(民間故事)
    奶奶過門前不知道,沒想到,這個事成了她一輩子的心事。我們這兒老一輩有規矩,夫妻百年之後合葬,定娃娃親那個人,要排在她前面,甭管子孫輩上是誰熬下來的。從我記事起,奶奶就不接受這個事實,她常嘮叨:「死了,堅決不和那老騙子合葬,我可不給別人當小老婆,陽間陰間都一樣。」
  • 《童養媳》之卷十六:奶奶的心事(上) (原創作品)
    《童養媳》——萍常心卷十六:奶奶的心事(上)林大先生病逝後,奶奶和大先生及林氏族人把林大先生埋進林家祖墳,入土為安。又請了和尚道士施放焰口,鐵罐施食,各種繁瑣的佛事一場接一場做下來,總共七七四十九天之後方才結束。
  • 我的奶奶(一)(修改後)
    圖片來自於網絡 我的奶奶已經去世好多年了,每每想起她老人家,心裡總是酸酸的,現在物質生活飛躍我可能是有些許「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慨吧! 從我記事起奶奶已經六十多歲,瘦瘦的,一米六左右的個頭,頭髮已經花白,額頭上也已經爬滿皺紋,向後梳的整整齊齊的髮髻挽到腦後。奶奶一直沒有駝背,很精神的樣子,即使操勞、貧窮和命運坎坷的這麼多年,也沒能壓垮她分毫!
  • 《童養媳》之卷十六:奶奶的心事(中) (原創作品)
    《童養媳》___萍常心卷十六:奶奶的心事(中)水榭風廊,茶香荷氣。林家大院圍廊盡頭是一處荷花池,此時已是六月,池內荷花正是盛開之際,卻也有的紅衣半卸,露出蓮房來了,南風吹過,一陣陣荷香沁人心脾。這荷池邊上還有一方打磨精巧的青石板臺面,底下是四隻同樣精美的石鼓凳,這是林家祖上專為賞荷配置下的,年數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