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爺爺的古書》,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36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通過此故事都能有所收穫!
那麼,咱們閒話不多聊,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話說在從前,有個叫小生的小孩,由於父母在城裡開了個小店無暇照顧他,他便一直跟著農村的奶奶一起生活,可以說他的童年都是在奶奶的陪伴下度過的。
小生的爺爺呢,是一個木匠,祖傳的手藝,在這十裡八村名望很高。然而在一次外出做活時,路遇山洪暴發人沒了,小生從來沒見過自己的親爺爺,不過他卻對爺爺的一件遺物記憶深刻,因為那個東西救過他一次命。
那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呢?咱們下面接著講。
小生的奶奶並不怎麼信奉佛,但是在她家的東廂房裡卻一直供奉著一個佛龕,那個佛龕看上去很老舊,是紅木所制,小生懂事曾問過奶奶這個東西的來歷,奶奶說打她嫁過來這個佛龕一直都在這裡供奉著,從來沒斷過香火,據說是老太爺傳下來的,算算應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
記得在小生五歲那年的一個傍晚,奶奶在堂屋裡剁餡準備包餃子,小生則坐在堂屋的門檻上一邊看著奶奶剁餡一邊把玩著手裡的小泥人。
突然奶奶剁餡的菜刀停了下來,然後一臉驚恐地望著小生身後說道:「生子,別坐在那玩泥人了,快到奶奶這來,慢慢走過來,千萬別往門外看!」
小生聽了奶奶的話,站起身子就要往奶奶那走,可小孩好奇心強,奶奶說不讓往外看,他卻奇怪身後到底有什麼,而且奶奶的神色變得這麼難看,讓他的好奇心更盛,於是他就偷偷的往身後瞄了一眼。
這一看,可把小生嚇壞了,就在他的身後,院中的正中居然站著一個人,那人披頭散髮,低著頭,穿著一身深紅色的長裙。
小生心裡奇怪啊,奶奶家的院門明明是插好了的,這人是怎麼進來的,而且他肩膀寬厚,頭髮又很長,根本就看不出是男是女,正在小生奇怪時,奶奶家裡養的那隻大黃狗像是發了瘋一樣的狂叫起來。
奶奶見小生不聽自己的話扭頭看院子裡的人,趕緊跑到小生的跟前,一把就捂住了小生的臉,並低聲說道:「聽奶奶話,千萬別去看那個人的眼睛。」
小生被奶奶的舉動嚇了一跳,不過他透過奶奶的手指縫卻清晰地看到那個院子裡的人正扭動著身軀朝她們娘倆走了過來。
奶奶見那人離她們越來越近,於是一手抱起小生,一手拎著菜刀就跑到了大水缸旁,她拿起菜刀就在缸沿上一通猛磨,一邊磨還一邊咒罵的說:「你這不乾不淨的東西,滾遠點,嚇壞了孩子小心太公收了你。」
可那個紅衣人並不理會奶奶的咒罵,依舊朝她們走來,就在她快要進屋的時候,只見一道金光突然從東廂房裡飛了出來,結結實實的打在了那個紅衣人的身上,緊接著那個紅衣人的身體開始不住的痙攣,過了一會那人就化作了一道黑氣消失不見了。
這時,那瘋子一樣的大黃狗也安靜下來了,那道金光也消失不見了,不過在那金光消失的同一時間,東廂房裡傳出了「啪」的一聲。
那個人不見了,奶奶趕緊放下小生,關切地問道:「生子,嚇到了沒有?」
小生其實是真的嚇壞了,一個小孩子哪經受過這個,不過他怕奶奶擔心,強作鎮定地搖了搖頭說道:「奶奶,我沒事,剛才東廂房裡是傻光啊?嗎聲音又是啥?」
奶奶也奇怪剛才的事情,於是就領著小生來到了東廂房查看,只見在那佛龕的前面的地上居然掉下來了一本書,奶奶拾起來一看,自語道:「原來這本書在這裡啊。」
小生好奇,連忙追問道:「奶奶,這是啥書啊?」
奶奶笑著說道:「這是你爺爺生前最珍愛的東西,據說是魯班傳下來的寶物,那時候你爺爺一吃完飯就會抱著這本書研究,看來剛才的金光就是它發出來的。哎!沒想到,你爺爺走了還不忘守護著我們啊。」
本故事完!
本故事部分素材取自網絡,如您也有故事題材需要分享,不妨私信與我留言。故事我來講,故事大家聽,我們爭取將每一篇好故事分享給每一個人!
本文為民間小故事,筆者只以故事明真理,以故事詮釋世間真諦,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如您喜歡本故事,還請您用您那細嫩的小手,溫柔地給它點個小贊,要是您覺得故事還不錯,那麼請您幫忙分享給更多的人聽,感謝各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