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結婚時,家裡唯一的電器是個手電筒

2020-11-08 山河故事兒

許多年前的一個夏夜,天幕早已拉上,本該萬籟俱靜。可鄉間的夏夜屬于田裡的蛙,呱聲嘹亮、此起彼伏、不絕於耳,仿佛整個夜晚都充斥著青蛙合唱團的呱叫。

我和奶奶分別睡在老式架子床的兩頭。夏夜本是涼爽的,可即使床上鋪著竹篾涼蓆,窗外不斷的呱呱聲不停傳進我耳朵裡,吵得我夜不安寢,胸中的煩悶感隨之而來,我在床上輾轉反側。外有呱聲嚷嚷,內有煩悶難捱,實在令我難以入眠。

奶奶察覺到後,在床榻的另一邊不停地朝我扇蒲扇。一陣一陣的涼風冷意逐漸起了效果,可是外面的呱呱聲在本該寂靜的夜裡仿佛有震耳之效,把我折磨得不僅耳膜累,腦仁也疼。嘗試了幾次,實在見不到周公,於是我翻了個身,平躺在床上,眼睛盯著上面的蚊帳,隱隱約約又聽到了一陣陣的打鼾聲,立即便猜到了鼾聲的出處,有些困惑地問:「婆婆(即奶奶),你說爺爺咋就睡得著。」

爺爺和奶奶早就分房而住,兩間臥房隔著一間大堂,可見爺爺的鼾聲十分具有穿透力。

奶奶似乎早就想吐槽,說:「哼,你是沒聽過,你爺爺有時候打鼾跟打雷一樣,我以前都得等到後半夜等他不打鼾了才能睡覺,偏就他自己睡得好好的,雷都打不醒,想起來就冒火。」

我暗自把爺爺的如雷鼾聲和外面的呱呱聲比較,發現大自然的交響樂和人造雷聲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我不由得驚訝:「那你還能忍受這麼多年!」

奶奶的話匣子打開了,又說:「這點兒事有啥不能忍受的,當年我和你爺爺結婚,啥東西都沒有,就領了結婚證,連個照片都沒有,搭的新房就跟現在屋後那個茅草棚差不多,家裡唯一值錢的電器就是一個手電筒。」

「唉,當初就是窮,照明都用煤油燈,蠟燭都嫌貴,哪像現在。」

聽到這,我又翻身望向窗臺,借著銀白的月光,看見了窗臺上一直放著的一盞煤油燈,很是漆黑油膩,邊邊角角還掛著蜘蛛絲,從我記事起它就縮在這窗腳一隅,沒見用過,原來這是個陳年老物件。

奶奶扇著蒲扇繼續回憶: 「這座房子都是當年生了你爸爸後才建的,否則都不知道一大家人要住哪,搭牆的石塊都是我和你爺爺去山上一塊塊抬回來的,塗牆和的石子和河沙都是去河邊一挑挑擔回來的。」

我想起老照片上爺爺的身高算不上矮,可如今的爺爺略微佝僂著的肩背加上瘦弱黝黑的外表,原來不僅是被歲月摧殘過,更是被生活壓迫過。

隔了一會,我像意識到什麼不得了的大事一樣驚詫道:「我們家這麼寬敞,那這得建了多久啊!」

婆婆說:「差不多有兩年吧,當初有你爸爸和你倆叔叔,怎能都得把房子建大點,每個人都有間屋子,當初要是硬擠在一起,現在都沒有媳婦兒願意嫁進來,就更別說有你了。」

我突然想到那個一直覺得可有可無的疑惑:「那為啥二樓有四間屋子啊?我不是只有兩個叔叔嗎?」

「哦,你還有一個大伯伯,只不過夭折了,不然你以為你爸會咋被別人叫老四的。」奶奶停頓了一下,繼續說:「當時吃不飽,你大伯伯生下來沒照顧好,奶水都沒得吃。後來建房子的時候我和你爺爺就想著每個人都該有一間屋子……」

爺爺奶奶一生都在辛勞,每年都遵循著日曆上的二十四節氣不斷地在田間地裡守著莊稼,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終其一生都不忘為孩子們考慮。

那個夏夜本來很吵,但我聽著奶奶的故事,不知什麼時候就睡著了。

爺爺奶奶兩人相伴幾十載,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老年生活雖然平淡,卻也在每天的拌嘴裡吵出了熱鬧。

奶奶七十歲那年,她和爺爺去照相館補拍了張結婚照,當時婆婆穿著蓬鬆的白婚紗,爺爺穿著服帖的西服,兩人拉著對方一隻手靠在一起,看得出格外緊張,都在努力對著鏡頭擠出笑容,而後不到一年,奶奶突發老溢血從家裡的樓梯上摔了下來,那張照片也變成了兩人最後的合照。

生活難免有遺憾,遺憾即使是不能挽救的存在也要有彌補的意向,畢竟沒有什麼能比後悔莫及更可憐無助。

多少年前,那個嘈雜的夏夜,那時候奶奶還在,家裡還沒有風扇,只有幾把蒲扇,奶奶不停給我扇著蒲扇講著她和爺爺過去的陳年老事。蛙聲不知什麼時候偃旗息鼓的,薄被也不知什麼時候給蓋上的,我但我記住了奶奶那晚的回憶,那是她和爺爺的愛情故事。

關注我 每天一個原創好故事,陪你度過春夏秋冬。

相關焦點

  • 家裡三個女兒,將來結婚陪嫁都陪不起!
    我已經讀初中了,覺得自己是個大人,可以跟我爸平等對話了。我說:「爸,你怎麼不睡覺?」我爸說:「一心的事,睡不著!」我說:「我和大姐的學費,你不用發愁了,學校已經給免掉了。」我爸說:「眼看著你們姐妹四個一天天大了,你爺爺奶奶一天天老了,將來有四件紅事兩件白事等我操辦……我心裡愁啊!將來你們出嫁,我連嫁妝都陪送不起!」
  • 爺爺奶奶的愛情。
    奶奶是爺爺搶來做新娘的,爺爺告訴我,在結婚之前,奶奶從來沒看見過爺爺,爺爺準備去搶親的那天,請了了幾個馬幫,帶了一把剪刀,躲在奶奶經過的路上,看見奶奶出來了,一伙人衝上去就開始拖著奶奶走,那時候的女人,穿的褲子都是大腰的,用一根布帶子栓緊就行了,奶奶不從,拼命的往家拽,爺爺就當機立斷的用剪刀把奶奶的褲帶剪斷了,奶奶沒辦法,只好一雙手提著褲子,一邊哭著,一邊順從的跟著爺爺跑回家,當上了他的新娘。
  • 奶奶提前買好了壽衣,被爺爺扔到了豬圈裡,爺爺去世時奶奶沒哭
    對於奶奶提前置辦壽衣,爺爺大發雷霆。他不能容忍在活著的時候,看到死後自己穿的衣裳。他把那身精製的壽衣扔進了豬圈,奶奶撿回,洗乾淨,疊好藏柜子裡。早晚有那麼一天,她會和他穿上這身裝扮,被人燒成一捧灰,埋進地底。來年時,墳墓會被綠草遮得失去肅穆,變得生動活潑起來。也許上面還會開出些野花,馬蜂在上面嗡嗡地飛。誰能逃過那一天呢?
  • 爺爺奶奶來家裡做客,父母就開始吵架,奶奶差點就沒了!
    講述一個我哥們的故事,他家裡父母經常吵架,尤其是他媽,嘴比較多,他爸就煩他媽嘴多。有一天,他爺爺奶奶來他們家,他家在農村住,他爺爺奶奶在後村,爺爺奶奶來的時候還不吵架,可是來了後,他媽就開始叨叨叨,說個沒完沒了,他爸就開始和他媽吵起來了,爺爺奶奶呢也習慣了,也不去勸,也不去多說什麼,因為他們知道勸沒有用,反而還可能大打出手,就這樣越吵越厲害,哥們呢就在沙發上看電視,他也習慣了父母這樣,可就在這時他奶奶突然全身開始抽搐,一家人都嚇壞了,爺爺給奶奶掐人中,可是還抽搐,這時候奶奶嘴裡說了這麼一句話
  • 關於手電筒的故事 | 聊聊我與手電筒的淵源
    這麼多年下來,雖然沒有遇到過什麼緊急情況,但隨身帶手電筒,還是幫了一些忙的。記得十幾歲時,有一天傍晚家裡停電,原因是整棟樓的總保險絲因為過載被熔斷了。得知消息之後,我便跑過去查看,看到有個長輩正在更換保險絲,旁邊有人打著手電筒給他照亮。但手電筒的光線很昏暗,換保險絲的人正在那抱怨。
  • 我是家族裡唯一的女孩,在校被霸凌,家裡的33個哥哥把學校圍了
    我是家族裡唯一的女孩,在校被霸凌,家裡的33個哥哥把學校圍了我叫小雨今年十七歲是一個上高三的在校生,我的家族非常的有意思,我的老太公當年是村裡的的主,算是比較有地位的人,因此得到了很多女人的愛慕,而我太公也是一個花心大蘿蔔,娶我太奶奶不久就在外面沾花惹草,當時我太奶奶還在懷著孕,他就在外面跟另一個女人好上了而且不做防護措施導致對方懷孕了
  • 爺爺和奶奶們的風花雪月之四——我爺爺是個大右派
    我印象中的爺爺是比較慈祥,奶奶則要厲害多了。我有點記事的時候,就聽到我奶奶經常訓我爺爺,我爺爺就經常搬著小凳子坐在院裡,笑咪咪的也不回嘴,我有時問我媽,我爺爺怎麼這樣怕我奶奶啊,我媽告訴我你爺爺才不怕你奶呢,年輕時在我們這裡是一個很厲害的人呢,後來從我媽和我爸和我叔叔們的口中了解了我爺爺和我奶奶的一些事。
  • 討飯的爺爺和奶奶
    我的奶奶是窮人家的女兒,奶奶的娘家就是離我們那裡只有兩裡多路的鄰村,在一個平平常常的一天,奶奶坐著花轎頂著紅蓋頭嫁給了我的爺爺。爺爺是個勤快人,什麼活都能幹,什麼苦也能吃,但還是改變不了窮苦的命運,天下都是窮人,窮人也有窮人的活法,爺爺和奶奶幾年的時間,有了四個孩子,我的大伯,二伯,我爸,還有一個小姑。
  • 我的爺爺奶奶!(2)
    爺爺說他當兵的那些年跟著部隊跑遍了大半個中國,廣西,內蒙古,新疆,河南,山東,陝西等,後來沒打仗了,爺爺就回家了,那時候爺爺26歲了,本來爺爺當了這麼多年的兵是有工作安排的,可是因為當時的各種原因,爺爺就沒有去國家安排的單位工作,而是和奶奶結婚了,在一個小山村裡生兒育女,一輩子務農。
  • 故事:爺爺一直不喜歡大伯,爺爺走後,奶奶說出了真相
    奶奶緘口不語,提著拐杖狠狠地打了大伯,說大伯是個沒良心的東西。然後奶奶就自己躲在一邊哭了,大伯繼續背負著這樣的罵名活著。10年前,爺爺因為生病就去世了,這麼多年,奶奶沒有什麼變化,一直和大伯,我爸住在一起,因為那家人天天在村裡傳大伯的謠言,最後大部分村民也跟著亂說了,所以大伯一直娶不到媳婦。
  • 年輕的奶奶和爺爺一見鍾情,然後不顧家裡私奔,一起生活了一輩子
    很久以前,有一個女孩兒叫小美,小美是北方人,但據說她爺爺是揚州人。當時小美的奶奶是一個富裕家庭的第三姨太,她的爺爺是一個年輕而有抱負的年輕人。碰巧遇到,兩人相遇並一見鍾情。再到後來,小美的爺爺和奶奶設法拋棄了所有的榮華富貴,一起私奔到了北方生活,從此以後再也沒有見過他們的親戚朋友。只是客廳的桌子上有父母的相片,還放著一些水果。
  • 爺爺奶奶的發家"謎
    奶奶很體諒爺爺的辛苦,細心照顧爺爺。奶奶照樣吃得了苦,夜裡餵牲口的活全由她包下來,奶奶為了餵牲口方便,晚上有時竟和衣而睡。市場上物價是波動的,做買賣賺錢和賠錢是正常的,可是有一段時間,爺爺交了鴻運,做生意只賺錢不賠錢,當他把農產品運到煙臺時,煙臺市場上的物價就漲了起來;當他把火油和洋布等物品運到郭城時,郭城集上的物價也就漲了起來,來回都賺錢,真是神了!
  • 奶奶的故事
    奶奶去世已經23年了,每每想起奶奶,除了懷念更多的還是想起奶奶一輩子受的苦。奶奶出生在1934年,那是一個動蕩的年代,奶奶的娘家在魯西南一個貧困的小村子裡,奶奶上面有一個哥哥,奶奶的出生給家裡帶來了喜悅,被父母如珍似寶的養大,奶奶出落得亭亭玉立落落大方,在那個貧困的年代裡,奶奶沒有上過一天學,奶奶從小跟著她的媽媽學習女紅,幫著家裡收拾家務。
  • 農村8旬大娘中年喪夫,如今家裡電器齊全有專車有司機,聽她咋說
    這算是個客廳,裡面還有兩間裡屋,都掛著門帘。我們幾個人坐下後,大娘把手中的三枚雞蛋放在桌子上,便又匆忙走進其中一間裡屋,很快就又出來了。兩手各抓著三個雞蛋,衝著我們說,我這農村人,家裡啥也沒有,給你們拿幾個雞蛋,一會走了帶走啊。我們趕緊推辭,說大娘你太客氣了,這個可不能要,你自己留著慢慢吃。
  • 「憶我的爺爺和奶奶」
    我的孩童時代真是爺爺奶奶的掌上明珠。待我能學種菜,種瓜,種豆就帶著我下地田勞動,學農活。不顧上山砍柴,採野山筍和掏毛筍,摘楊梅。或下河捕蚧捉魚,我都一樣不掉下。熱愛勞動,歡喜種農作物的愛好就這麼養成了。我爺爺自家沒有一畝糧田。向人家每年要租十幾畝田種稻穀。家裡養有牛,羊,豬,雞,狗,貓。真是六畜興旺。家有三間舊平房。後有建了三間新平房。還有一間是地板房。是我父母的房間。
  • 故事:爺爺與奶奶之間的淳樸愛情故事
    在那個年代,愛情很單純,很質樸,他們沒有談過戀愛,每戶結婚都是通過介紹,寫介紹信,上門看過,對上眼之後覺得合適就可以,所以那個時代大多是日久生情,爺爺姓張,所以大家都叫他老張,奶奶也是一樣,都叫他老張,爺爺比奶奶大3歲,所以說是結婚之後才慢慢的培養感情,畢竟他們只是見過一面,還沒有完全的了解。
  • 半夜家裡進了髒東西,寒光閃過,是爺爺的遺物救了我和奶奶的命
    聽我奶奶說,我爺爺年輕那會兒,是十裡八鄉有名的帥小夥,而且還有一手好的木匠活,附近村子裡打家具的,做壽材的,都願意花錢請他。然而,我爺爺的命卻不好,從小就家裡窮,年輕吃了不少苦。因此四十幾歲就累壞了身子,不到五十,就撒手人寰了。
  • (爺爺和奶奶的愛情)
    爺爺生於光緒年間,家境貧寒,十四歲時,太爺爺便按照徽州「十三十四,往外一丟」的傳統,將爺爺交給了一位遠房親戚帶去杭州做了學徒,所幸他天資尚可,三年便出了師,十八歲那年,太爺爺幫他定了一門親,娶了一位姚姓女子,便是我奶奶,那年她十六,奶奶一家由滄州逃荒而來,人家常說「滄州是武地」,多數人都習武,奶奶也不例外,幾路拳腳還是打得有模有樣的,爺爺雖然不矮,但卻瘦弱,總不是奶奶的對手,不論吵架還是打架
  • 故事:民間故事:家裡出現紅衣女,古書救下祖孫二人,奶奶:是你爺爺啊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爺爺的古書》,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36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通過此故事都能有所收穫!
  • 矮個子爺爺和高個子奶奶的故事
    爺爺真的很矮,我大概十一歲的時候,就已經和他差不多高了。他不但個子矮,身體還很單薄,可能是小時候家裡太窮,營養沒跟上吧。奶奶身材高大,五官清秀,但從不做飯,家務活很少幹,家裡的事也從不操心,都由爺爺操持著。爺爺嘛,他會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白襯衫洗得白亮亮的,簡單的飯菜也能做得很可口。家裡很少買過肉,能吃飽就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