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爺爺與奶奶之間的淳樸愛情故事

2020-08-28 七字故事

我的奶奶和我爺爺是經過介紹認識的,20歲那年叔叔做媒給奶奶介紹一門親事,就這樣經過奶奶叔叔的安排他們互相見了一面之後,就開始談婚論嫁了,一晃幾十年就這樣過去了。

在那個年代,愛情很單純,很質樸,他們沒有談過戀愛,每戶結婚都是通過介紹,寫介紹信,上門看過,對上眼之後覺得合適就可以,所以那個時代大多是日久生情,爺爺姓張,所以大家都叫他老張,奶奶也是一樣,都叫他老張,爺爺比奶奶大3歲,所以說是結婚之後才慢慢的培養感情,畢竟他們只是見過一面,還沒有完全的了解。

圖片來源於網絡

爺爺家庭條件不錯,他還是一個文化人,初中畢業,被安排到村裡擔任秘書,所以收入來源就由老張負責,奶奶每天負責洗衣服做飯,一個主內一個主外,奶奶非常的能幹,帶孩子,餵豬等家務活都歸奶奶包攬,當然老張也不是吃素的,在村裡掙錢的他每個月的收入都會上交給奶奶。他們的感情就是這樣隨著時間開始遞增,可以說是日久生情。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很多很多年已經過去,他們有了兒子然後又有了孫子,爺爺和奶奶會經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吵架,奶奶會說著再也不給他做飯吃,再也不給他洗衣服之類的話,爺爺總是會讓著奶奶,偶爾回幾句,比如:不吃就不吃,我可以到別處蹭飯,不管是爺爺還是奶奶,他們沒看見對方的時候,都會問「你奶奶(爺爺)幹啥去了,怎麼還不回來」,到了吃飯的時間,只要爺爺沒到場,奶奶就會讓我打電話,讓爺爺回家吃飯,人到齊了,筷子才能動。

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天爺爺生病了,吃飯的時候突然暈倒,奶奶在外面叫人把爺爺送到醫院,診斷說是高血壓引起的昏厥,奶奶當下哭了,她吃不進去飯,睡不著覺,一直守在爺爺的身邊,哭著說,老張我以後不罵你了,不和你抬槓了,你好起來好不好,你想吃什麼,我都給你做,你不好,我怎麼安心啊,我一個人沒意思啊,說了很多很多,爺爺說不要擔心,小毛病,七老八十的人了,怎麼哭成這個樣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

接著爺爺又說你是不是又沒吃飯,你這人就是這樣,咋就不改改了,年輕的時候就是這樣,一有什麼事,就不吃飯,餓壞身體可怎麼是好,你不吃飯我現在還要擔心你,你說我的病怎麼好的快,奶奶連忙說我吃,待會回家就吃,你要吃什麼,我讓兒媳婦做好一併帶來,爺爺說了要吃的東西之後奶奶就回家準備去了。

爺爺病好的很快,奶奶在這個時候很聽爺爺的話,沒過幾天,爺爺就出院了,回家之後開始幾天還對爺爺言聽計從,到後面就開始吵嘴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奶奶經常給我講他與爺爺年輕時候的故事,雖然他們是介紹結婚,感情也是後期培養,但是我一點也不覺得他們不幸福,每當奶奶說起往事,她的表情總是帶著笑,儘管在那時吃過苦,但有一個人在陪著她。

我想這就是他們之間的愛情吧,沒有甜言蜜語,但是彼此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生活苦辣酸甜總少不了爺爺與奶奶的爭吵,有時看著他們在爭吵時,那就是他們幸福的表現,我想人老了之後之所以要一個老伴是因為生活不能太平淡!

作者:陳晨

相關焦點

  • 爺爺奶奶的愛情。
    這不禁讓我又想起了我的爺爺奶奶,爺爺奶奶都是八十一歲時去世的,已二十多年了,但爺爺奶奶的一點一滴,在我的記憶裡,永遠是最深的、最幸福的一部分。今天空閒啊,突然有一種想寫點爺爺奶奶生活的想法了。爺爺奶奶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爺爺是個精明的馬幫,不管多麼跳皮的馬,在爺爺手裡一訓,就會變得溫順了。
  • 爺爺奶奶的故事
    妙妙後來和我說「那時候你奶奶就和她叔叔一起出來乞討,到了我家門口……」至於他們倆怎麼在一起,怎麼相愛的,這我就不知道了。  好吧,其實就是我爺爺奶奶的故事。  平時在家的時候,總能聽到他們老兩口拌嘴。有時候聽著聽著我就笑了,這樣的他們真好。挺久了吧,我爺爺肺裡長了個東西,需要動手術。因為爺爺輩分大,親屬多,動手術那天,很多人都來了。
  • 矮個子爺爺和高個子奶奶的故事
    奶奶每頓飯都要喝點爺爺用何首烏泡的 酒,所以六十多歲頭髮還沒白幾根,身體也白白胖胖的,村裡人都說奶奶 福氣好。但我記得爺爺卻不是這樣說的,有一次他在院子裡給我講嫦娥的故事,突然就說到奶奶了,他說你奶奶年輕時也像嫦娥一樣好看,但就是命苦,吃了很多苦。那時我不明白,明明奶奶就是家裡最悠閒的人。
  • 故事:一貫節儉的爺爺奶奶,立下這樣的「吃飯規矩」
    文:徐知任圖:來自網絡我在外面工作多年,每當吃飯時,便想起爺爺奶奶立下的二十四字吃飯規矩:吃多少盛多少,不準剩飯剩菜,掉飯桌上的飯菜拾起來吃了。我從記事起,就知道這是爺爺奶奶立下的規矩。現在全家四世同堂,爺爺奶奶已是耄耋之年,吃飯規矩條幅仍在。過年全家大聚餐,爺爺奶奶還要再說上幾遍:吃多少盛多少,千萬別浪費。晚輩們都微笑著點頭答應:是,好,絕不浪費。大家心裡也挺感慨。說起來爺爺奶奶一生故事很多。
  • 爺爺的腳踏車和下漢口,奶奶的木蘭山和封城故事
    在上文說過,我的爸爸、爺爺和太爺爺都是武漢人。太爺爺我沒有見過,聽奶奶說起過。奶奶因為家境貧困,很小就沒了父親,早早就被送到爺爺家當童養媳,爺爺奶奶是一起長大的。,一家人,太爺爺太奶奶和4個兒子兒媳,什麼都沒帶。
  • 《親愛的,不要跨過那條江》:98歲爺爺和89歲奶奶的愛情故事
    奶奶邊感慨邊舉起花在爺爺的臉上慢慢地摩挲,「好看吧?」「是的。」爺爺握住奶奶拿住花的手,也在奶奶臉上輕輕地撫摸著。奶奶埋頭在溪邊洗菜,爺爺在岸邊「撲通」丟了一個小石子在奶奶跟前。「哎喲,水好涼。」奶奶喊到,抬頭一看,發現是爺爺的惡作劇,立馬不甘心地用盆舀起水來朝爺爺灑去。爺爺「詭計」得逞,回到院裡拿起水瓢去給狗狗餵水了。奶奶洗完菜回到院裡,偷偷地拿起水盆澆向爺爺「復仇」。一場「水仗」開始。
  • 故事:民間故事:家裡出現紅衣女,古書救下祖孫二人,奶奶:是你爺爺啊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爺爺的古書》,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36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通過此故事都能有所收穫!
  • 爺爺和奶奶們的風花雪月之四——我爺爺是個大右派
    我印象中的爺爺是比較慈祥,奶奶則要厲害多了。我有點記事的時候,就聽到我奶奶經常訓我爺爺,我爺爺就經常搬著小凳子坐在院裡,笑咪咪的也不回嘴,我有時問我媽,我爺爺怎麼這樣怕我奶奶啊,我媽告訴我你爺爺才不怕你奶呢,年輕時在我們這裡是一個很厲害的人呢,後來從我媽和我爸和我叔叔們的口中了解了我爺爺和我奶奶的一些事。
  • (爺爺和奶奶的愛情)
    爺爺生於光緒年間,家境貧寒,十四歲時,太爺爺便按照徽州「十三十四,往外一丟」的傳統,將爺爺交給了一位遠房親戚帶去杭州做了學徒,所幸他天資尚可,三年便出了師,十八歲那年,太爺爺幫他定了一門親,娶了一位姚姓女子,便是我奶奶,那年她十六,奶奶一家由滄州逃荒而來,人家常說「滄州是武地」,多數人都習武,奶奶也不例外,幾路拳腳還是打得有模有樣的,爺爺雖然不矮,但卻瘦弱,總不是奶奶的對手,不論吵架還是打架
  • 我的爺爺奶奶!(2)
    爺爺說他當兵的那些年跟著部隊跑遍了大半個中國,廣西,內蒙古,新疆,河南,山東,陝西等,後來沒打仗了,爺爺就回家了,那時候爺爺26歲了,本來爺爺當了這麼多年的兵是有工作安排的,可是因為當時的各種原因,爺爺就沒有去國家安排的單位工作,而是和奶奶結婚了,在一個小山村裡生兒育女,一輩子務農。
  • 爺爺奶奶與黃鼠狼一家真實的故事
    奶奶家住在北方的一個小山村,那是六十年代的時候,奶奶養了很多雞,下了蛋,奶奶不捨得吃,攢著賣點錢。可是有幾天,她的雞蛋總丟,奶奶氣的夠嗆,爺爺說,一定是老鼠或者黃鼠狼偷的,下個夾子吧,於是就下了一個老鼠夾子。
  • 爺爺奶奶結婚時,家裡唯一的電器是個手電筒
    嘗試了幾次,實在見不到周公,於是我翻了個身,平躺在床上,眼睛盯著上面的蚊帳,隱隱約約又聽到了一陣陣的打鼾聲,立即便猜到了鼾聲的出處,有些困惑地問:「婆婆(即奶奶),你說爺爺咋就睡得著。」爺爺和奶奶早就分房而住,兩間臥房隔著一間大堂,可見爺爺的鼾聲十分具有穿透力。
  • 為天堂裡的爺爺奶奶點亮一盞燈
    她說:爺爺死了!其實是我叫的爺爺,孩子3-4歲,弄錯輩分了。但是我明白是我的爺爺。我丟下書包就往院子裡跑去,由於我家房子是單獨建在山水田園之間,而爺爺奶奶住在院子邊上。距離2-300米,我飛奔而去。徑直就衝進爺爺奶奶的臥室,房間裡面站著有好多人。
  • 討飯的爺爺和奶奶
    我的奶奶是窮人家的女兒,奶奶的娘家就是離我們那裡只有兩裡多路的鄰村,在一個平平常常的一天,奶奶坐著花轎頂著紅蓋頭嫁給了我的爺爺。爺爺是個勤快人,什麼活都能幹,什麼苦也能吃,但還是改變不了窮苦的命運,天下都是窮人,窮人也有窮人的活法,爺爺和奶奶幾年的時間,有了四個孩子,我的大伯,二伯,我爸,還有一個小姑。
  • 故事:女兒失業,父親再婚,奶奶堅決不同意,爺爺此時卻帶回家2個女人
    導語人世間有兩樣東西,是無法解釋與獨有的,一個是愛情,一個是時間。有人說一見鍾情,也有人說日久生情,日久生情是積累,一見鍾情也是一剎那,可見都與時間有關,而我的一段人生經歷,也與此有關,到底是一見鍾情?還是日久生情?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大姑的愛情故事。(原創:自薦)
    我的爺爺奶奶生了每隔一段時間,我多會去她哪裡,陪伴她聊聊天,她常愛和我談她的愛情故事,我每次總是認真地聆聽她陳述哪段,不同盡常的愛情故事經歷。姑姑告訴奶奶說:早已斷了,人家已經結婚生兒育女了。奶奶對姑姑說,你老大不小了,婚姻大事怎麼處理?姑姑乾淨利落對奶奶說,我還是愛吳星其,奶奶火不打一起來,煽了大姑一個耳光。大姑忍著對奶奶說,你打死我也要跟他在一起,奶奶急得直打轉,對姑姑說,他家是外地鄉下人,父親早去世,母親和三個弟妹的生活全指望著他,門不當戶不對有啥好。
  • 老人的愛情丨奶奶去世第七年,為逃避兒女催婚,爺爺一頭撞向牆壁
    爺爺沒有來殯儀館看奶奶一眼,他坐在起居室窗戶旁邊的椅子上,目光向醫院的方向眺望。三天後,奶奶入棺安葬,家中最顯眼的地方多了一張黑白照片。爺爺,沒有等到他想要的消息。二奶奶去世後,爺爺照顧不了我,我被父母接回了家。剛開始,我們擔心爺爺適應不了一個人的生活,時不時地跑去看望他。姥姥的遺像被爺爺收了起來,放進了柜子中,取而代之的是一張裝裱精緻的靜物畫。爺爺說,看見奶奶的照片,難受。
  • 「憶我的爺爺和奶奶」
    今年是我爺爺去世六十周年和奶奶逝世三十四周年。爺爺是在上世紀一九六0年,三年自然災害的國家困難時期。因得浮腫病而逝世,他享年七十四歲。那時他可算得上是一位長壽老人了。在農村上七十多歲的老人少之有少。在鄉下沒有幾位可有這麼的高齡。那年我才十四歲,與我爺爺相差六十年。剛好一個甲子。爺爺是一個勤勞把節,忠厚老實,生活節儉的老農民。我三歲起就跟爺爺兩人睡。
  • 故事:農民爺爺和奶奶修理木板凳的愛情
    今天女兒發現一根木板凳的一根腳生蟲子了,於是故事就從這裡發生了。「媽媽……!」首先傳入左鄰右舍耳朵裡的聲音,是女兒一聲聲拼命的叫喊,左鄰右舍早已習以為常,要不然他們一定會以為發生了什麼重大事情一樣。因為我是半聾半啞人,儘管女兒只在離我幾米遠的身後,但是女兒必須叫喊我才能聽到微弱的聲音。當我轉身後,我能看懂唇語,所以女兒只須張張嘴我就明白她在說什麼了。
  • 憶兒時爺爺講故事
    奶奶緩緩地坐到墩子上,指著爺爺說道:「讓你爺爺給講講去,他這故事多。」爺爺不緊不慢的吧嗒了幾下菸嘴,緩緩地吐出了幾圈談談的煙,開始講了起來:「爺爺小時候呀,弟兄三個,你知道的,你大爺爺二爺爺……」我一下打斷他的話:「知道知道,您快講故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