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阿甘的「父親」,也拿起了最後一塊巧克力離開了這個世界

2020-09-19 娛樂聚焦

「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哪種」

這句話是《阿甘正傳》中阿甘的母親在臨死前向阿甘說的,阿甘在問到自己的命運會是什麼時,他的母親說出了這句話,之後,她的母親平靜安詳的死去了。如果說阿甘的母親教會了阿甘做人的道理,那麼溫斯頓·格魯姆就是賦予阿甘和他母親獨立思想的造物主。

2020年9月18日,這位創造了世界影史上最經典電影的造物主,離開了這個世界。

1985年,41歲的格魯姆回到了自己的母校UMS-懷特預備學校的所在地,阿拉巴馬州。一年後,日後暢銷世界的小說《阿甘正傳》誕生,小說中阿甘的家鄉是阿拉巴馬州,這也是格魯姆年幼時記憶最深刻的地方,而阿甘的出生,註定了他的不幸,但又預示了他的幸運。

不幸的是他的智商讓他只能像個孩子一樣思考,幸運的是他孩童式的思考改變了他的一生。

從這部小說被改編為電影後,人們驚奇的發現,在短短142分鐘的阿甘世界中,他經歷了戰爭,和平與信息科學大大爆發的時代,說簡單點,《阿甘正傳》就是一部美國的近代史,阿甘就是「美國時代精神」的一個縮影。而能給觀眾展現這麼多東西的關鍵點,在於格魯姆那喜歡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描寫美國戰爭史的寫作風格。

在創造出阿甘之前,格魯姆並不是一個暢銷小說的作家,30多歲的他只是一個小小的華盛頓郵報記者,懷才不遇的他一直都在鑽研美國戰爭史和近代史,正是這樣的經驗積累,讓他寫出了《阿甘正傳》和《美國西部史:1846-1847》等傳世之作。

在阿甘正傳中,我們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關於戰爭的影子,不論是越南,還是美國那些年的大大小小的事件,這些東西構成了阿甘的人生。腦子一根筋的阿甘一輩子只奉行一個原則,這是他的摯愛珍妮告訴他的:阿甘,跑,不論發生什麼,只管跑下去!

從影片開始到結束,阿甘每一刻都在跑,在戰場中跑,被人霸凌時跑,在橄欖球場上跑,在珍妮離開他後跑,當然,也在聽聞母親病重時跑,「RUN」已經成為了阿甘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看似耿直的阿甘其實身上匯集了人類無數的優點:誠信,正直,淳樸,善良,當然還有永不言棄。這一切,都是格魯姆給他的。

最終,阿甘的母親在做最後的告別時,告訴阿甘死亡只是生命的一部分,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在臨終前,阿甘的母親也還在教阿甘東西,從第一句話「你和其他人沒什麼不同」開始,到最後用巧克力形容多彩的人生,就像阿甘說的那樣,他的母親總是有辦法把事情說清楚。

就像開頭提到的一樣,我們永遠不知道人生中下一塊巧克力是什麼,但卻知道最後一塊巧克力是什麼樣的。

最終,阿甘的母親離開了這個人世,而阿甘的「父親」格魯姆也拿起了他代表人生的巧克力盒中的最後一塊巧克力:死亡。

在電影中,我們幾乎很少看到有任何描寫阿甘父親的痕跡,也許格魯姆並不想讓大家知道阿甘的父親是誰,又或者,在創造出阿甘的那一刻,他就是阿甘的父親。

相關焦點

  • 《阿甘正傳》——巧克力人生
    阿甘雖然很傻,但是正因為如此,阿甘內心一直保持著人性中純真的一面,做事情做決定的時候,不會像別人一樣因為社會的種種因素而不敢做的,正如他所說:「我不能成為我自己麼,真實的,本色的自我?」恰恰是因為阿甘的內心沒有正常人那麼複雜,對社會和人性的不了解,往往能夠遵循內心,一往直前。阿甘冒著生命危險救戰友,從越南回來後,和丹中尉去酒吧。阿甘說巴布死了,他不能當大副,他只能當船長了。
  • 解析《阿甘正傳》:阿甘的經歷折射出歷史變遷,影片中的象徵意義
    然而好景不長,珍妮離開了阿甘,這讓阿甘很傷心,他對生活感到孤獨,因為自己沒有朋友,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之前他一直都因為壓迫感,而向前奔跑,這個時候突然沒了生活對他的鞭策。突然有一天阿甘停下腳步,自己想家了,不想跑了。他回到自己的家鄉,沒過多久珍妮給他發來消息,阿甘決定去她所住的地方找珍妮。原來這個時候珍妮已經有了一個五六歲的孩子。珍妮告訴阿甘這是他的孩子,阿甘激動地哭了出來。珍妮告訴阿甘自己患上某種病毒,不久之後就會死亡,她需要阿甘撫養他們的孩子。阿甘與珍妮結婚了,沒過多久珍妮就去世了,只留下了阿甘和自己的孩子。
  • 《阿甘正傳》豆瓣9.4:母愛的偉大,成就了阿甘不平凡的一生
    在1994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競爭激烈,其中爭議最多的就是《阿甘正傳》和《肖生克的救贖》,最終結果可想而知,《阿甘正傳》獲獎。在阿甘的世界裡,一切都很簡單,因為只要聽媽媽的話,一切都會好轉,因為他最常說的就是三個字:媽媽說。
  • 《阿甘正傳》:先天殘缺小人物,勵志故事背後的一些人性反思
    ,經過自強不息地奮鬥,最終創造人生傳奇的勵志故事。阿甘學會快跑後,媽媽支持他進橄欖球隊;阿甘畢業後要去參軍,媽媽為他祈禱並叮囑他要平安回來;當阿甘退伍後,想去完成布巴的捕蝦遺願,媽媽也依然支持。阿甘媽媽之所以這樣做,她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打破世俗的偏見,用對待正常人的方式引導阿甘,讓他親身去體驗和感知這個世界,勇敢地面對生活,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行成長。
  • 《阿甘正傳》原著作者去世,紀實傳記還原赫赫戰功背後的人性動搖
    你的巧克力是什麼顏色?羽毛飄落,阿甘想起媽媽說的話: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將會是哪種。老師不願接收其入學,同學不肯和他並排坐校車,備受「正常世界」排擠,阿甘似乎註定了只能委委屈屈過一生。但是,在媽媽的堅持和珍妮的鼓勵下,阿甘逆轉了人生。
  • 豆瓣評分9.4《阿甘正傳》:三種感情,成就了阿甘精彩的人生!
    生活就像一顆巧克力一個永遠不會離開你的人但珍妮並不感激阿甘的到來,面對阿甘的表白,她無動於衷,只是說你不懂什麼是愛,然後讓他離開。如果是別的男人,看到自己深愛的女人做這樣的事情,或許早就憤然離去。但阿甘已經愛珍妮愛到骨頭裡了,依舊深深的愛著她。
  • 重看《阿甘正傳》丨年少不懂為何經典,長大以後才看懂深意
    賺到錢以後,阿甘過上了隱居生活中,但他時常思念珍妮。而這時的珍妮也想念阿甘,回來了。她和阿甘有了一夜激情,隨後共同生活了一段日子。但珍妮還是選擇了離開,此時阿甘也不知道就這麼一次,珍妮就懷孕了。跑了很久很久以後,阿甘終於不跑了,打算回家,與此同時他收到了分別已久的珍妮的信。阿甘去找了珍妮,出乎意料的是,阿甘還有了孩子。這時的珍妮生病已經快要離開這個世界了。於是三人回到家鄉舉辦了婚禮,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不久珍妮離開了,阿甘的兒子也已到了上學的年齡,阿甘親自去送兒子坐校車。
  • 《阿甘正傳》:於非理想國中掙脫束縛,於命定中觀望未知
    直到最後,阿甘帶領一大群人奔跑在一望無際的鄉村公路上時,他把媽媽的話代入自己:「要往前走,必須忘掉過去」。那一刻阿甘眼含熱淚,若有所思,似乎突然明白了什麼。也正是這時候,阿甘理解了媽媽的話,人不能活在痛苦和過去,只有向前看,才能獲得釋懷和希望。自此,他不再執著於母親的逝去,珍妮的離開。這一次,是他從心靈上掙脫了束縛。
  •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掩藏在甜蜜之下的魔幻童話
    最後一個孩子查理,他在參觀過程中抵住了工廠的種種誘惑,最終獲得了大獎,成為巧克力工廠的繼承人。探析查理獲勝的原因,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必然的聯繫。他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一家7口擠在一家房子中,家裡唯一的經濟收入來自查理的爸爸,因此查理只能在每年過生日是收到一塊巧克力作為生日禮物。
  • 《阿甘正傳》:直面現實,方可一往無前
    她最終為阿甘爭取到了入學機會。在入學前,她早已在阿甘的頭腦裡植入了這樣的觀念:「只有做傻事的人,才是傻子。」這句話成了阿甘維護自己尊嚴的最有力的武器。心理學家認為:老師或家長對於孩子的殷切希望和鼓勵,能夠收到高於預期回報的現象。
  • 《阿甘正傳》:你只需奮力奔跑,命運自會為你解開所有枷鎖
    近日,重溫了往日的經典電影《阿甘正傳》。這部影片我看了三遍了。最喜歡電影裡的那句話: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將會是哪種。講述的是一個出生在美國的先天智障兒童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傻人有傻福」地成為了人生贏家,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的勵志故事。 本片自從上映後,獲得了1995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時至今日,該片還一直佔據著豆瓣高分電影排行榜的前幾名。
  • 9.4分《阿甘正傳》:沒有定數的人生,要奔跑起來
    愛和陪伴,給這個少年善良。母親不跑,甘只能生活的比現在更差;珍妮不跑,父親會繼續虐待她;阿甘不跑,生活會吞沒他。跑是一種智慧,沒有什麼是命中定,跑起來的人生更精彩。就像21歲時的霍金,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醫生斷言他只能再活2年,誰知他卻活到了76歲。全身癱瘓、不能發音,這些都不算什麼。
  • 《阿甘正傳》:從阿甘和珍妮看,原生家庭如何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他是個被人瞧不起的孩子,常被人嘲笑和辱罵,然而阿甘這個智商不足的傻子,卻成了人生贏家。阿甘走上了不平凡的人生,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蹟,但他的勵志故事並不是&34;那麼簡單。電影的另一個主角珍妮,是阿甘青梅竹馬的戀人,也是阿甘一生的摯愛。
  • 《阿甘正傳》帶來的不僅是感動,人生還需要一種勇往直前的傻氣
    阿甘的「傻氣」像他跑步一樣,只管朝前跑。《楞伽經》云:「悲自智出,智,乃無分別之智。」大智若愚說的就是這樣吧!聰明人在患得患失時,那些「愚笨的人」已經跑在路上。媽媽生病了,最後離開了阿甘。媽媽告訴阿甘死亡只是生命的一部分,是命中注定。媽媽對阿甘說:「我也相信你把握了自己的命運,把上帝給你的恩賜發揮到了極致。」阿甘問:「我的命運是什麼?媽媽」。媽媽告訴阿甘:「那要你自己弄清楚,生命如同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會知道你要得到是什麼?」
  • 淺析《阿甘正傳》之珍妮:鬥不過的是命運,難以取捨的是人生
    作為《阿甘正傳》中的男主角,他是一個從小身體殘疾,智商略低於正常人的「傻瓜」。但就是這個「傻瓜」創造了無數的奇蹟,因為女友珍妮告訴他:「危險就跑。」世界上難道只有她是受傷又有夢想的人嗎?當然不是。珍妮把他們拉開後,並沒有真的生阿甘的氣,看著阿甘冒雨為自己送巧克力,她心疼了,所以把阿甘帶回了住處。
  • 溫斯頓·格魯姆去世 享年77歲《阿甘正傳》成絕響
    每個人都知道那句話「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 」1995年,溫斯頓-格魯姆在紐約一家書店籤名售書 阿甘正傳續章 <阿甘與公司>(圖:格魯姆社交媒體)1986年的小說《阿甘正傳》被改編成1994年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流行電影《阿甘正傳》。
  • 《阿甘正傳》之後,這小子跑去幹嗎啦?
    畢竟,這個故事出名是因為電影,可能在出售圖書的電影版權過程中作者還賺了一大筆錢。這些實實在在的好處是收入褲兜裡了的。但故事被導演改得面目全非實在讓人懊惱,這超出了作者寫作本書的初衷。回想起影片中湯姆·漢克斯演的阿甘,應該是完美的,雖然故事被改得亂七八糟,但阿甘這一角色確是被完美詮釋。回到書中,《阿甘後傳》講述阿甘在珍妮死後,找回兒子之後的生活。不同於影片,珍妮最後的日子帶著阿甘的兒子嫁給別人,可惜命運多舛,夫妻倆死於疾病。只留下外婆和小孩讓阿甘照顧。
  • 重溫《阿甘正傳》,它究竟有何魅力,能在1994年獲得奧斯卡大獎?
    這部影片講述男主角阿甘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而阿甘自強不息,最終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蹟的勵志影片阿甘是一個患有先天殘疾的男孩,因為他的背骨天生彎曲只有靠著矯正支架的幫助,才能夠正常行走。阿甘的父親英年早逝,他與媽媽相依為命。他的媽媽是一個性格堅強的女性,她常常鼓勵阿甘&34;。她靠著開民宿的微薄收入,過著清貧的生活。到了上小學的年紀,阿甘的媽媽被告知自己的兒子智商低下,達不到上公立學校的最低要求,所以校長讓阿甘去上特殊學校,看樣子媽媽想讓他上最好的小學的願望要泡湯了。
  • 故事:兒子回家,父親老往鄰家跑,誰才是你親兒子?
    …………屋內,臉上青一塊紫一塊的阿甘,聽著門外的奚落聲,正收著他那少可憐的行李。他板著一張死人臉,面無表情地從那些人身前走過。還被他們推開推去的,最後摔在了地上。到了家,父親依舊如往常一樣,見到他後,只淡淡地說了一聲,「回來了!」就去忙自己的事了。夜裡,父親忙完一天的農活,這才走過來,問了問阿甘的近況。阿甘沉默著,不知道怎麼開口。得知他最近都不會離開,臉上的表情也是淡淡的,只說了一句,既然決定不走了,就安心住下吧!
  • 《阿甘正傳》:成功之路本不存在捷徑,腳踏實地方能仰望天空
    《阿甘正傳》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先天智障福瑞斯特·甘人生頗具傳奇的勵志故事。電影上映後,更於1995年力壓《肖申克的救贖》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作為世界電影史上的裡程碑之作,這部電影不僅有著引人入勝的敘事層次,影片的拍攝更運用了當時電腦特技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