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全頻帶阻塞幹擾》立項,這是下一部《流浪地球》嗎?

2020-11-05 一起拍電影

作者 / 坦克


昨日,國家電影局公布了今年5月全國電影劇本(梗概)備案,數百個項目中,博納的《中國·醫生》《欽察大臣》(虎門銷煙)、北京文化出品的張嘉佳編劇新作《雲邊有個小賣部》、管虎葛瑞編劇的新片《狗鎮》、壞猴子新作《二手傑作》都值得我們未來關注。不過其中最重磅的,莫過於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全頻帶阻塞幹擾》正式立項。


也正是在昨天,第二屆科幻影視創投會在北京首鋼園舉辦終審路演,這也是今年8月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發布《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之後的首個重磅行業活動,吸引了多方關注。


《全頻帶阻塞幹擾》最早出版於2001年,是一部科幻戰爭題材的小說。本書分為兩個版本,一個背景設為俄羅斯,一個背景設為中國外,其他主要劇情並沒有改變。

劇情簡介:21世紀的某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發起了對俄羅斯的全面攻擊。在殘酷的保衛戰中,俄國的電子戰設備無力抵擋美國的進攻,節節敗退。唯一的辦法,是製造一場阻塞所有通訊頻道的電子洪水,使雙方的電子儀器同時失靈。於是,一位俄太空人,駕駛飛船撞向太陽,引起了一場巨大的磁暴,使地球上的通訊全部中斷了。人類回到了馬可尼之前的時代,士兵們重新拼起了刺刀。

從劇情簡介來看,如果想進行影視化在中國落地實行較為困難,無論是中美還是美俄的現代戰爭都極為敏感,不過據說影片劇本已經把人類的內部戰爭改為了對抗外星人的戰爭。


早在去年1月的《流浪地球》首映時,劉慈欣就曾邀請吳京出演他的《全頻帶阻塞幹擾》,當時劉慈欣也表示該片的版權在影聯的老講(聚合影聯創始人、總經理講武生)那裡。果然,這部今年《全頻帶阻塞幹擾》就是由影聯進行備案,而影片的備案編劇,正是影聯的法人代表易常春。另外,備受好評的三體同人動畫《我的三體》的編劇Dr_Baa也參與了《全頻帶阻塞幹擾》的前期編劇工作。


除了《全頻帶阻塞幹擾》,陳思誠的公司也籤約了《球狀閃電》。


除了2021年春節檔的《唐人街探案3》以及有望2023年春節檔上映的《唐人街探案4》,陳思誠從今年的《天上掉下個UFO》開始,也開始涉足科幻電影領域。從2021年暑期檔,《外太空的莫扎特》《外太空的蕭邦》《外太空的莫奈》的「外太空」科幻喜劇三部曲也將接連上映。再加上有望明年上映的監製作品《誤殺2》,可以說陳思誠的未來檔期已經被安排滿了,這部《球狀閃電》是由他親自導演還是擔當監製目前還不得而知。

除了幾部待拍的作品之外,2017年就已經殺青的耳東影業科幻大作也有望在明年公映,幾部科幻電影誰最終能繼承《流浪地球》的「衣缽」,成為下一部科幻爆款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漫畫版:劉慈欣授權,比電影更宏大,結局令人心碎
    一般的科幻小說,都是在科幻的背景下描寫社會、人文、倫理,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屬於軟科幻。而劉慈欣的小說,則比較注重科學根據,包含許多物理等專業知識,屬於硬科幻,也因此被許多人評價看不懂。2019年初,改編自大劉創作的同名小說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國內上映,電影的呈現方式降低了讀者理解科幻作品的門檻,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都能輕鬆理解電影劇情。
  • 讀劉慈欣《流浪地球》,掩卷後的思考
    看過吳京主演的電影《流浪地球》恢弘大氣的畫面而佩服,也為人類面臨毀滅時,那種敢於犧牲的精神,那種不到不到最後時刻決不放棄的精神而感動。《流浪地球》,沒有電影感動的場面,也沒有電影激動人心的時刻,而處處流露人類生存的無奈,也顯示出人類在艱難可貴,希望是多麼難得可貴。
  • 《三體》之外,劉慈欣最大科幻IP,不是《流浪地球》,而是它…
    說起《三體》,大家一定不會陌生,畢竟這是近年來我國最能拿的出手的科幻作品了,而《流浪地球》的爆火,也是在影視界掀起了一股科幻潮。相信熟悉科幻作品的人都知道,這兩部神作皆是出自劉慈欣之手。大劉確實是個科幻鬼才,但他的實力還遠不止如此,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部大劉的科幻力作,其IP價值不輸《流浪地球》!
  • 《流浪地球》—國產科幻的崛起
    《流浪地球》是吳京所導演的第一部,科幻主題電影,流浪地球,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 設定為2075年,太陽即將毀滅不適合人類生活,人類開啟了流浪計劃,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故事故事講述的是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
  • 銀火箭少年科幻系列:流浪的地球,劉慈欣給孩子推薦的科幻經典
    2020年過半,這個春天過得很沒意思,回憶2019年有一件特別嗨皮的事兒,現在想想還很開心,就是大年初一,一家老小一起去看了電影《流浪地球》。當時帶著8歲的兒子,還擔心他看不懂,沒想到最激動的人就是他。
  • 流浪地球,劉慈欣短短兩萬字的原著,如何打造成「流浪宇宙」?
    流浪地球,劉慈欣短短兩萬字的原著,如何打造成「流浪宇宙」?(二)上回說到了流浪地球之剎車時代,這部分內容,如果打造成電影的話,應該側重的是末日災難片。這裡就來說說原著中的其它片段及如果拍成電影,將是怎樣的故事。
  • 《流浪地球》:吳京讓中國的科幻片不再流浪
    《流浪地球》是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由郭帆指導,吳京、吳孟達等演員主演的影片。 其故事設定在2075年,由於太陽的急速老化,太陽系不再適合人類生存,因此聯合國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全世界人民共同合作,耗費幾個世代,「大興土木」,人類在地球上裝上12000座行星推進器,並將地球推離太陽系。
  • 流浪地球:科幻之路的裡程碑之作
    看完《流浪地球》最直觀的感受是:太空真美,人類真渺小。劉慈欣的科幻作品,核心特質是將極致空靈的想像力與厚重的現實結合,對人類發展和未來命運始終飽含著深沉的關切。而《流浪地球》是一部關於死亡與希望的電影。對每個人說,死亡是最終極的哲學命題。
  • 《流浪地球》:去貝加爾湖釣魚嗎?2500年以後那種
    近未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吳京 飾)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國際空間站,和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
  • 「原創」《流浪地球》的文化淵源
    電影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流浪地球》,講述了在未來,太陽即將膨脹,形成的紅巨星毀滅太陽系內所有行星。「流浪地球計劃」,在地表建起無數臺行星發動機,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在科幻電影中,這樣的情懷被放大到了整個地球上,這也是為什麼要把地球裝上發動機一起帶走的原因。
  • 我竟不知道小狼的讀書品味如此獨特 | 流浪地球
    畢竟事關全人類的整體生存,還有無比宏大的星球移民計劃。這種為地球操碎心的事兒,一個四五歲的娃,咋能懂?至少也得小學,或者初中?我不打算給他看了。但是,小狼在書堆裡瞅見了,問我,媽媽這是什麼?我說,流浪地球。
  • 北歐版《流浪地球》,拍出了我們最怕的未來世界
    19年的春節檔,一部《流浪地球》大爆特爆,不但收穫了國產片的現象級票房,還開啟了中國科幻的元年。很少有人知道,就在同一年,挪威也製作了一部太空流浪的科幻史詩,論概念、論震撼,絲毫不輸《流浪地球》,但它講的卻是跟《流浪地球》完全相反的故事——《安尼亞拉號》
  • 《流浪地球》的文化淵源 「原創」
    ​電影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流浪地球》,講述了在未來,太陽即將膨脹,形成的紅巨星毀滅太陽系內所有行星。在科幻電影中,這樣的情懷被放大到了整個地球上,這也是為什麼要把地球裝上發動機一起帶走的原因。因此才有了流浪地球計劃,這是不同於西方個人英雄主義的「拯救地球」,
  • 《流浪地球》太黑暗了!原著裡根本沒有木星危機,英雄全被處死!
    這句冷酷的話,是劉慈欣12年前說的。如果拿這句話來評論《流浪地球》電影,很容易就會發現電影的設定與劉慈欣原著設定之間的矛盾。在地球要被木星吸住並毀滅的時刻,地球上的人類沒有放棄希望,努力自救。在棋差一著的最後時刻,吳京出演的英雄父親劉培強駕駛空間艙撞向地球發動機火焰,拯救了地球。而劉慈欣的原著裡,沒有木星危機,但有人類叛亂:屈服於軟弱、黑暗人性的人類,殺死了地球的英雄。地球通過木星加速,成功逃逸太陽系後,人類發現太陽日復一日,依然正常,並無爆發演變成紅巨星的跡象。
  • 觀《流浪地球》有感
    全文共962字,閱讀需要2分鐘原本是平常的一天,但卻還是被種種外界因素所幹擾微信公眾號中也是有著不少設計圈中推文,都是講述著近期上映的《流浪地球》設計構思內容。本也是計劃著藉此與家人相聚的時刻,是可以帶著他們去看電影的,一家人其樂融融也是我最嚮往的時刻,但最後還是因應邀而未實現心中小小心願,這就是所謂陰差陽錯的安排吧。
  • 曾被稱為開創中國科幻元年的《流浪地球》,到底是怎樣的一部影片
    開創了中國科幻元年的《流浪地球》一經上映便為全國上下帶來了一股久久不息的科幻熱潮。該片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並由知名導演郭帆執導,精美的劇情外加精良的製作,使得影片質感十足。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
  • 歷時四年,好萊塢大片般的國際陣容,劉慈欣科幻漫畫燃爆了
    看過《流浪地球》的人,恐怕都被它宏大的世界觀給震撼了——帶著地球流浪跨越 2500 年的時間長河,這才是男人的終極浪漫!更讓人驚訝的是,這個充滿想像力的設定,竟是劉慈欣 20 年前的創意!不過,他的牛逼,遠遠不止《流浪地球》和 40 億電影票房。他還有很多其他作品值得大家認識……於是,一套名為《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的書上市了!讓我們先看看這套書的宣傳片。(電影宣傳片的既視感有沒有!)
  • 《流浪地球》:如果地球真的快要毀滅,你牽掛的人是誰
    比如:點燃木星之後,那個波真的有那麼大的衝擊力從而推動地球嗎?那把地球撞飛之後,地球不會又撞到別的星球上去嗎?太多太多這樣的問題,很抱歉,我的知識儲備不太夠。也希望有影迷朋友能給我解答這兩個問題。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新家園。
  • 觀《流浪地球》: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今天,我重溫了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被稱為「中國科幻片的裡程碑之作」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人類為了自救提出了「流浪地球」計劃,傾盡全球之力將地球推離太陽系。為了完成這個宏偉的計劃,中國太空人劉培強(吳京飾)在兒子劉啟四歲時候離開,前往國際空間站,跟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的重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