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不知道小狼的讀書品味如此獨特 | 流浪地球

2020-09-05 小狼媽講故事


去年帶小狼看《流浪地球》的電影,

他看的聚精會神,但他理解的電影,可能跟我不一樣。


這兩天,我在看《流浪地球》的漫畫。


漫畫是忠於原著的,和電影版非常不同。

電影版的人物和情節很多都是原創的。


我斟酌了一下,原著比電影更難,小狼應該看不了。

畢竟事關全人類的整體生存,還有無比宏大的星球移民計劃

這種為地球操碎心的事兒,一個四五歲的娃,咋能懂?至少也得小學,或者初中?


我不打算給他看了。

但是,小狼在書堆裡瞅見了,問我,媽媽這是什麼?

我說,流浪地球。


小狼每次都會指著封面最大的字兒,假裝自己認識書名。

這次也一樣,他指著封面上寫得最大的「劉慈欣」,開始讀,流浪地,少了一個球吧。

我說,這是作者的名字,劉慈欣,下面才是流浪地球。



(漫畫作者的手稿)


小狼開始自己一頁一頁的翻書。

大概仔仔細細的研讀了半小時,對我說,媽媽我看完了。

我問,講了啥。

小狼言簡意賅,就是打來打去的故事唄,我最喜歡了,媽媽,你給我講講吧。究竟是誰在打架?


啊?!這你都能硬扯上啊。

我知難而退,只好說:你自己看看就行啦。按照自己的理解吧,你說啥就是啥。

我擔心,我這一旦開始劇透,小狼會暈啊。


雖然恆星、行星、引力、太陽系這些最基礎的東西,並不難。

可是流浪地球作為科幻題材,還有氦閃、地球發動機、移民等等難以想像的新鮮事兒。

更別說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樣高深的內容了。


真的能聽懂嗎?

我才不信呢。


可是,小狼不依不饒,一定要我講給他聽。

我只好開講,計時了一下,只講七八成內容,也得40分鐘。


小狼聽得超認真,他愛上了這本書。

纏著我一直講一直講,我真的嗓子疼啊。


我想搞清楚他究竟看懂沒?

於是問,你知道為什麼人類不選擇飛船,而要帶著地球去流浪嗎?

小狼回答,因為飛船帶不走所有的人,留在地球上的人會死掉的。

小狼的回答,和書裡並不一致。書裡是因為飛船沒有辦法擁有和地球一樣生生不息的生態系統,才選擇了帶著地球去流浪。

我講了好幾遍,小狼也沒懂啥叫生態系統,堅持認為是飛船帶不走所有的人。


書裡還有很多這樣的細節,小狼都雲裡霧裡搞不懂。

但是,這不妨礙小狼愛上了這本書。


他愛的究竟是什麼呢?

可能是精美的圖片,可能是對宇宙的嚮往,也有可能是對人類情懷的感同身受。


我們的艱苦奮鬥歷程已經延續了十六代人,還要再延續八九十代人,情勢如此,要人類永遠保持理智確實是一種奢求。我們將信念堅持到最後,雖然知道自己看不到真理被證實的那一天。但如果人類得以延續萬代,後人將在我們的墓前灑下自己的眼淚。

——每次讀到這段話,看到這些為了信念慷慨赴死的人,我都哽咽。小狼也能體會吧。


一本,你可能並沒有看懂的書。

但是,你感受它,體會它,也是很棒的體驗。


喜歡,需要理由嗎?

可能,不需要吧。


我也有一絲暗喜,這樣獨特的讀書品味,還是像你媽的。

就讓小狼囫圇吞棗的愛著吧。



以下是《流浪地球》的劇透。

我根據原著,精簡再精簡,專門錄給小狼聽的。


1


地球越來越不適合生存。

第一人稱的我,是主人公。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爺爺就因為惡劣的環境,去世了。


在三個世紀前,天體物理學家們發現了太陽內部氫轉化為氦的速度突然加快了。氦元素聚變將在很短時間內傳遍整個太陽內部。

在氦閃發生時,太陽的災變將炸毀和吞沒太陽系所有適合居住的類地行星。


人類分成了兩派,一派是飛船派,想要乘坐飛船離開太陽系;一派是地球派,要帶著地球一起離開太陽系。

考慮到飛船即使建造得再大,同地球相比,飛船的生態系統還是太小了。只有像地球這樣氣勢磅礴的生態循環才能使生命萬代不息。


(地球發動機)


於是,聯合政府選擇了帶著地球一起逃亡。

逃亡分為五步:

第一步,剎車時代。用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自轉,使發動機噴口固定在地球運行的反方向。

第二步,逃逸時代。地球發動機會在這個階段全功率開動,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

第三步,流浪時代Ⅰ。地球在外太空持續加速,飛向離我們最近的恆星。

第四步,流浪時代Ⅱ。我們會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轉,以便調轉發動機方向,開始減速。

第五步,新太陽時代。地球將泊入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的軌道,成為這顆恆星的行星。

整個移民過程將延續兩千五百年,也就是一百代。


2


我在剎車時代出生。現在經歷的是逃逸時代。

地球發動機開到了最大功率,地球上路了。



我們也搬到了地下城生活。

我讀完了小學並升入初中,藝術和哲學這類的課程已壓縮到最少,人類已經沒有這份閒心了。

這是人類最忙的時代,每個人都有做不完的工作。


地球上所有的宗教仿佛在一夜之間消失的無影無蹤。歷史課還是有的,只是課本中前太陽時代的人類歷史於我們而言就像伊甸園神話一樣。

在這個時代,死亡的威脅和逃生的欲望壓倒了一切。這種對生與死的長久的高度關注,漸漸從本質上改變了人類的心理狀態和精神生活。


謠言四起。

媽媽聽說氦的聚集在加速,這可能會導致氦閃隨時發生。

爸爸說,你聽著,親愛的,我們必須抱有希望,這並不是因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為我們要做高貴的人。從前做一個高貴的人必須擁有金錢、權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希望就是價值連城的黃金和鑽石。

氦閃並沒有發生。

我在這種持久的恐懼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年時代。


3



由於地球發動機產生的加速度及地球運行軌道的改變,地核中鐵鎳核心的平衡被擾動,巖漿深入地下城的災難頻發。


我所居住的地下城,城市北部屏障被破壞,巖漿滲入,只能用經豎井直達地面的升降梯來逃命。

人類按照年齡排隊,依次進入升降梯,回到地球表面。


升降梯的運載量很小,卻要把城市裡的幾十萬人運出去,爸爸在近地軌道值班,城裡只有我和媽媽,而媽媽排在了隊伍的後段。

在我到達地面兩個半小時後,巖漿就在500米深的地下吞沒了整座城市,媽媽被奪去了生命。

但是,生活還要繼續。


4


地球第十二次到達遠日點,為了緩解人們的緊張情緒,聯合政府宣布在中斷長達兩個世紀之後,奧運會將再次舉辦。

其中一個項目是:雪橇拉力賽。參賽者駕駛機動雪橇,自上海出發,橫穿封凍的太平洋和美洲大陸,最終抵達終點紐約。

在這個比賽中,我遇見了我的愛人--加代子,並且向聯合政府發去了結婚申請。



在我們返回亞洲的行程中,地球正在經歷變軌周期,要從小行星帶中穿過去。

為了清除地球航線中的那些大得像山的行星,太空艦隊使用反物質炸彈不斷地擊打中小行星,物質湮滅的強光此起彼伏地在漆黑的太空中閃現,被擊打的行星變成火流星(隕石)降落在地球。



地球遭受著隕石的殘酷轟炸,小行星撞擊陸地時產生的巨量灰塵,現在已瀰漫在高層大氣中,整個世界只剩下一種顏色,灰色。



我和加代子前往太空艦隊尋找父親。

父親在清除地球航線上的小行星的行動中,犧牲了。


5



地球與木星交會。

地球仿佛是浮在木星沸騰的暗紅色雲海上的一隻氣球。很難相信地球能從那個巨大怪物的引力場中脫身,而不是掉進那無邊的地獄中去。

領航工程師的計算是精確的,木星巨大的引力正在把地球加速甩向外太空,地球已達到了逃逸速度。地球義無反顧地向廣漠的外太空飛去。



漫長的流浪時代開始了。我的兒子也出生了。


6


新的謠言四起。

通過比對,現在的太陽和四百年前的太陽,他們的光度、像素排列、像素概率、層次統計等參數完全一致。

在這個加代子和我都很困惑的時期,按照聯合政府的法令,我們的兒子被送進了養育中心。維繫我們關係的紐帶不復存在。


加代子加入了叛軍。

叛軍認為,太陽還是那個太陽,氦閃不會發生,聯合政府欺騙了大家,叛軍決定推翻聯合政府,控制地球發動機,把地球從寒冷的外太空開回原來的軌道。


而我,加入了聯合政府的軍隊。


聯合政府節節敗退。

我受傷,躺在了傷病收容站,並得知,加代子已經陣亡。


7


我隨著傷兵,來到了地球駕駛室。

駕駛室宏偉得令人震驚。駕駛臺上面密密麻麻地站著五千多人,包括聯合政府的主要成員、負責實施地球航行計劃的星際移民委員會的大部分人員,以及那些誓死忠於政府的人。


最高執政官的聲音在迴蕩:

我們本可以戰鬥到底,但這可能導致地球發動機失控。這種情況一旦發生,過量聚變的物質將燒穿地球,或蒸發全部海洋。

我們的艱苦奮鬥歷程已經延續了十六代人,還要再延續八九十代人。情勢如此,要人類永遠保持理智確實是一種奢求。所以我們決定投降。

歷史會記住我們,站在這裡的五千多名男人和女人,有聯合政府的最高執政官,也有普通列兵。我們將信念堅持到了最後!

雖然知道自己看不到真理被證實的那一天,但如果人類得以延續萬代,後人將在我們的墓前灑下自己的眼淚。

這顆叫地球的行星,就是我們永恆的紀念碑。


五千多名最後的地球派,在叛軍的押送下,向海岸走去。我們被判處了死刑。

生命慢慢從我體內流走,我看見了太陽,我失去了母親、父親、加代子,還有我的兒子。


保育員牽著我兒子的手,看著我。


突然,強烈的白光蓋過了星光,太陽氦閃爆發了。

水星、火星和金星這三顆地球的夥伴行星此時已在上億度的輻射中化為輕煙。

太陽死了。


幸運的是,人類活了下來。

地球航出了冥王星軌道,航出了太陽系,在寒冷廣漠的外太空繼續著它孤獨的航程。



自此,地球發動機將不間斷地開動500年,屆時地球將加速至光速的千分之五。地球將以這個速度滑行1300年,它將走完三分之二的航程,然後調轉發動機的方向,開始長達500年的減速。在累計航行2400年後,地球將到達比鄰星。再過100年,它將泊入這顆恆星的軌道,成為它的一顆行星。


在彌留之際,我看著我的兒子,我仿佛看見半人馬座的三個金色的太陽在地平線上依次升起,天空蔚藍,萬物沐浴在它們溫暖的光芒中。兩千多年前的種子從解凍的土層中復甦,大地穿上了綠色的外衣。綠色的草原上,有清澈的小溪。


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



下面是官方介紹。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是一個劉慈欣親自授權,由中國團隊主導,國際團隊合作,投資千萬的原創漫畫項目。計劃用四年,將大劉的十五部作品,改編成漫畫。



目前已出版了四部:《流浪地球》、《鄉村教師》、《夢之海》、《圓圓的肥皂泡》。



《流浪地球》的繪者是義大利漫畫家史蒂芬諾·拉弗雷,曾參與《蝙蝠俠》、《X戰警》等超過20部著名漫畫的人物創作。


除此之外,整個系列還包含中國青年漫畫領軍人物張曉雨、法國漫畫家蒂裡·羅賓、美國藝術家丹·帕諾西恩等20多位鼎鼎有名的大咖。


紙張材質、色彩、折頁設計,也挺好的。



本來自己看的,沒想到小狼會喜歡。

也不知道該不該放在童書推薦裡。

嗯吶,就這樣吧。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吳京讓中國的科幻片不再流浪
    《流浪地球》是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由郭帆指導,吳京、吳孟達等演員主演的影片。 其故事設定在2075年,由於太陽的急速老化,太陽系不再適合人類生存,因此聯合國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全世界人民共同合作,耗費幾個世代,「大興土木」,人類在地球上裝上12000座行星推進器,並將地球推離太陽系。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我們還有希望
    為了活下去,人類開始了漫長的計劃,帶著地球去流浪,史稱「流浪地球」計劃。「在這之前,我根本不相信希望這種東西,但是現在我相信,我相信希望是我們這個年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希望,希望是我們唯一回家的方向。回來吧,加入我們一起戰鬥,點燃木星,救回我們的地球。」
  • 《流浪地球》—國產科幻的崛起
    《流浪地球》是吳京所導演的第一部,科幻主題電影,流浪地球,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 設定為2075年,太陽即將毀滅不適合人類生活,人類開啟了流浪計劃,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故事故事講述的是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
  • 觀《流浪地球》: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今天,我重溫了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被稱為「中國科幻片的裡程碑之作」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人類為了自救提出了「流浪地球」計劃,傾盡全球之力將地球推離太陽系。為了完成這個宏偉的計劃,中國太空人劉培強(吳京飾)在兒子劉啟四歲時候離開,前往國際空間站,跟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的重責。
  • 流浪在地球,科幻所預知的世界
    流浪在地球,小說中提到的地球表面到處是冰雪,所有城市被冰雪所覆蓋。人們所生活的地方在地下城。當看電影時,這些場面所給的震撼遠不及對原著小說中的解讀。流浪在地球,是一種科幻的悲劇。流浪在地球,科幻所預知的世界,一點兒也不好玩。
  • 流浪地球,短短兩萬字原著,如何打造成「流浪宇宙」?(一)
    2019年賀歲檔,《流浪地球》的爆火,讓觀眾們看到了國產科幻電影的曙光與希望,19年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與電影同時火起來的,還有劉慈欣的原著小說《流浪地球》,電影《流浪地球》就是改編自這一同名原著。
  • 《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The Wandering Earth:全年齡向影片介紹《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故事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 流浪地球:科幻之路的裡程碑之作
    看完《流浪地球》最直觀的感受是:太空真美,人類真渺小。劉慈欣的科幻作品,核心特質是將極致空靈的想像力與厚重的現實結合,對人類發展和未來命運始終飽含著深沉的關切。而《流浪地球》是一部關於死亡與希望的電影。對每個人說,死亡是最終極的哲學命題。
  • 曾被稱為開創中國科幻元年的《流浪地球》,到底是怎樣的一部影片
    開創了中國科幻元年的《流浪地球》一經上映便為全國上下帶來了一股久久不息的科幻熱潮。該片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並由知名導演郭帆執導,精美的劇情外加精良的製作,使得影片質感十足。敢叫日月換新天」的主題思想在影片中隱而不現卻貫穿始終。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
  • 幾本不輸於流浪地球的科幻網文,設定腦洞讓人眼前一亮,燃爆了
    大家好,我是波爾。今天推薦三本網文科幻精品小說,設定嚴謹腦洞奇大,完結很久依然是巔峰!1. 《重生之超級戰艦》《地球紀元》彩虹之門重生之超級戰艦:察覺到地球將要毀滅,蕭宇搶在此之前將意識與一艘宇宙飛船結合,逃了出去。
  • 流浪地球,劉慈欣短短兩萬字的原著,如何打造成「流浪宇宙」?
    流浪地球,劉慈欣短短兩萬字的原著,如何打造成「流浪宇宙」?(二)上回說到了流浪地球之剎車時代,這部分內容,如果打造成電影的話,應該側重的是末日災難片。這裡就來說說原著中的其它片段及如果拍成電影,將是怎樣的故事。
  • 讀劉慈欣《流浪地球》,掩卷後的思考
    看過吳京主演的電影《流浪地球》恢弘大氣的畫面而佩服,也為人類面臨毀滅時,那種敢於犧牲的精神,那種不到不到最後時刻決不放棄的精神而感動。>在疫情期間,困在家裡讀劉慈欣《流浪地球在劉慈欣筆下,當太陽面臨毀滅,人類為自救,在地球一側安裝發動機,將地球化為巨大的諾亞方舟,開啟了四百年的逃離太陽系,前往半人馬座三體世界。電影《流浪地球》講述就是逃離太陽系過程中,地球是被木星吸引而相撞,還是跑脫木星引力的故事。
  • 「原創」《流浪地球》的文化淵源
    「流浪地球計劃」,在地表建起無數臺行星發動機,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因此科幻題材是中國電影很少涉及的領域,據報導《流浪地球》劇本形成到拍攝完成歷時4年。《流浪地球》導演組前後製作了相關設計圖超過3000張,關鍵鏡頭還被還原成一格格的8000多張草圖。
  • 《流浪地球》的文化淵源 「原創」
    ​電影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流浪地球》,講述了在未來,太陽即將膨脹,形成的紅巨星毀滅太陽系內所有行星。因此科幻題材是中國電影很少涉及的領域,據報導《流浪地球》劇本形成到拍攝完成歷時4年。《流浪地球》導演組前後製作了相關設計圖超過3000張,關鍵鏡頭還被還原成一格格的8000多張草圖。
  • 《流浪地球》:如果地球真的快要毀滅,你牽掛的人是誰
    對於一個非常愛好文學的電影迷來說,這種帶有科幻性質以及理科元素的電影非常之精彩,但是也會在我的腦海留下很多小疑問。比如:點燃木星之後,那個波真的有那麼大的衝擊力從而推動地球嗎?那把地球撞飛之後,地球不會又撞到別的星球上去嗎?太多太多這樣的問題,很抱歉,我的知識儲備不太夠。也希望有影迷朋友能給我解答這兩個問題。
  • 看過《三體》、《流浪地球》,你可知道科幻產業有多大?
    這幾年隨著《三體》系列、《銀河帝國》系列等暢銷書和《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等熱門科幻電影的走紅,科幻這一小眾文化開始破圈,逐漸為大眾所熟知和了解,現在已經發展成了文化產業中的一個重要領域。《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上海堡壘》《被光抓走的人》等影片貢獻票房71.405億。同時,2019年有17部科幻網劇面市,產值超過20億元。2019年科幻閱讀市場總產值約為20.1億元,同比增長13%。
  • 觀《流浪地球》有感
    微信公眾號中也是有著不少設計圈中推文,都是講述著近期上映的《流浪地球》設計構思內容。本也是計劃著藉此與家人相聚的時刻,是可以帶著他們去看電影的,一家人其樂融融也是我最嚮往的時刻,但最後還是因應邀而未實現心中小小心願,這就是所謂陰差陽錯的安排吧。
  • 《三體》之外,劉慈欣最大科幻IP,不是《流浪地球》,而是它…
    說起《三體》,大家一定不會陌生,畢竟這是近年來我國最能拿的出手的科幻作品了,而《流浪地球》的爆火,也是在影視界掀起了一股科幻潮。相信熟悉科幻作品的人都知道,這兩部神作皆是出自劉慈欣之手。大劉確實是個科幻鬼才,但他的實力還遠不止如此,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部大劉的科幻力作,其IP價值不輸《流浪地球》!
  • 《流浪地球》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成功不可或缺的部分
    該書故事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地球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來尋找新家園落戶的故事。|小說以一個普通人的視角講述了主人公所經歷的一生。◆故事從主角的小學時代開始,主角隨同老師參加一次環球旅行的體驗課。第一站就是地球發動機,這是為了流浪地球計劃而建立的。
  • 《流浪地球》:去貝加爾湖釣魚嗎?2500年以後那種
    近未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吳京 飾)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國際空間站,和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