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成功不可或缺的部分

2020-09-07 曉文隨筆

《流浪地球》是中國作家劉慈欣創作的中篇科幻小說。該書故事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地球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來尋找新家園落戶的故事。

|小說以一個普通人的視角講述了主人公所經歷的一生。

◆故事從主角的小學時代開始,主角隨同老師參加一次環球旅行的體驗課。第一站就是地球發動機,這是為了流浪地球計劃而建立的。

在380年前,科學家通過數據發現太陽內核的氫元素正在轉變為氦元素,也就是正在發生核聚變。這樣下去4個世紀後,太陽就會發生氦閃極速膨脹吞沒整個太陽系。

為了人類的未來,聯合政府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準備利用地球發動機,將地球送到4.8光年之外的半人馬座比鄰星——成為那一顆恆星的行星。而整個計劃分為幾個步驟:

第一步剎車時代:利用行星發動機把月球送走,防止和地球碰撞再反方向加速停止地球自轉。

第二步是逃逸時代:逃離太陽系。

第三步進入流浪時代:直到到達比鄰星。

而一開始也有不支持流浪地球的人,他們支持乘飛船逃離。可是路途太遠,以人類的技術還無法製造出一個能在找到下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前,不停止運行的生態系統。只有地球可以!

◆轉眼主角到了高中時代,地球已經進入逃逸時代。

由於突然地加速,讓地球的鐵鎳核心偏移,造成地熱湧出,巖漿滲入了用於居住的地下城裡。這是人類為了避免受到由於加速而變得不穩定的地面,而特地建造的。在疏散人群時,主角由於是高中生所以優先逃離,而主角的母親則被巖漿的高溫氣化。

◆ 又過了許多年,聯和政府為了讓全人類轉移注意力,舉辦了一次奧運會。小說主角參加了「從上海到紐約的機動冰撬賽」。在途中遇到了冰撬出故障的一位女選手——山彬加代子,很自然他們戀愛並結婚了,並幸運地抽中了只有三分之一的生育權。

在逃逸途中,地球要從一條小行星帶中穿過。作為一名近地太空人的男主的父親,不幸在用反物質飛彈對付流星時,與一枚碎片相撞犧牲了。在男主取回父親的勳章時,他的兒子也降生了。

◆4個世紀的預言很快到了,然而太陽卻依然佇立在那裡。人類不可能永遠保持理智,長達4個世紀的苦難恐懼都變成了憤怒。

叛亂發生了,他們認為是聯合政府為了建立獨裁帝國而特地編造的謊言。所以想要奪回地球發動機飛回太陽系。

男主因為父輩的榮耀,站在了聯合政府這一邊;而他的妻子卻加入了叛亂軍。叛亂軍的攻勢勢如燎原,很快男主保護的那座發動機就被十幾萬人包圍了。

而當男主知道自己妻子在叛亂中死去的消息後,萬念俱灰。終於也加入了叛亂軍的隊伍裡。

最後,叛軍把進行「流浪地球」計劃的科學家們,全部趕到了室外,讓他們在零下一百度的空間裡慢慢死亡。正當人群為成功歡呼時,太陽爆炸了,那一刻他們臉上的笑容還沒有散去。

◆小說是開放性結局,沒有告訴我們地球是否到了比鄰星。只告訴了我們叛亂後,地球仍然在流浪。

「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啊」成為無數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彌留之際的遺言。它包含著人類這個種族亙古不變的永恆心聲----我們要活下去。

作者劉慈欣對於故事的這種設定,在讀者看來,充滿冷酷和對人性的嘲諷。

是人類的愚昧無知,和盲目的從眾,讓他們喪失辨別真理的能力,甚至即使有些人存在懷疑,也會因為人群數量的迅速壯大,而改變自己的堅持。

就像韓朵朵說的那樣:「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無論最終結果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選擇希望。」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我們都被電影中痴情的劉培強騙了
    ,人類為了生存做出大膽的逃亡計劃:第一步,剎車時代,用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轉動;第二步,全功率開動地球發動機,使地球飛出太陽系;第三步,流浪時代I,在外太空加速飛向比鄰星;第四步,流浪時代II,使地球重新自轉,開始減速;第五步,新太陽時代。
  • 觀《流浪地球》: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今天,我重溫了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被稱為「中國科幻片的裡程碑之作」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人類為了自救提出了「流浪地球」計劃,傾盡全球之力將地球推離太陽系。為了完成這個宏偉的計劃,中國太空人劉培強(吳京飾)在兒子劉啟四歲時候離開,前往國際空間站,跟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的重責。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我們還有希望
    最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當我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地球,失去了我們的家園,會是怎樣的感受?為了活下去,人類開始了漫長的計劃,帶著地球去流浪,史稱「流浪地球」計劃。
  • 北歐版《流浪地球》,拍出了我們最怕的未來世界
    19年的春節檔,一部《流浪地球》大爆特爆,不但收穫了國產片的現象級票房,還開啟了中國科幻的元年。《流浪地球》,但它講的卻是跟《流浪地球》完全相反的故事——《安尼亞拉號》,洪水泛濫、地震頻發、火山噴湧……種種跡象都在表明,地球已不再適宜人類生存。
  • 《流浪地球》:吳京讓中國的科幻片不再流浪
    《流浪地球》的成功不單純是特效的突破,也是電影人不斷探索和努力的結果。自《戰狼2》上映以來,吳京的綽號一個接著一個。隨著《流浪地球》的熱播,網友又給吳京起了個新綽號「驚奇隊長」,寓意「中國電影史上的奇人」。
  • 《流浪地球》—國產科幻的崛起
    《流浪地球》是吳京所導演的第一部,科幻主題電影,流浪地球,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 設定為2075年,太陽即將毀滅不適合人類生活,人類開啟了流浪計劃,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故事故事講述的是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
  • 《流浪地球》:如果地球真的快要毀滅,你牽掛的人是誰
    對於一個非常愛好文學的電影迷來說,這種帶有科幻性質以及理科元素的電影非常之精彩,但是也會在我的腦海留下很多小疑問。比如:點燃木星之後,那個波真的有那麼大的衝擊力從而推動地球嗎?那把地球撞飛之後,地球不會又撞到別的星球上去嗎?太多太多這樣的問題,很抱歉,我的知識儲備不太夠。也希望有影迷朋友能給我解答這兩個問題。
  • 《流浪地球》漫畫版:劉慈欣授權,比電影更宏大,結局令人心碎
    一般的科幻小說,都是在科幻的背景下描寫社會、人文、倫理,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屬於軟科幻。而劉慈欣的小說,則比較注重科學根據,包含許多物理等專業知識,屬於硬科幻,也因此被許多人評價看不懂。2019年初,改編自大劉創作的同名小說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國內上映,電影的呈現方式降低了讀者理解科幻作品的門檻,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都能輕鬆理解電影劇情。
  • 流浪地球,劉慈欣短短兩萬字的原著,如何打造成「流浪宇宙」?
    流浪地球,劉慈欣短短兩萬字的原著,如何打造成「流浪宇宙」?(二)上回說到了流浪地球之剎車時代,這部分內容,如果打造成電影的話,應該側重的是末日災難片。這裡就來說說原著中的其它片段及如果拍成電影,將是怎樣的故事。
  • 「原創」《流浪地球》的文化淵源
    「流浪地球計劃」,在地表建起無數臺行星發動機,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因此科幻題材是中國電影很少涉及的領域,據報導《流浪地球》劇本形成到拍攝完成歷時4年。劉慈欣當即贈給歐巴馬一本籤名版《流浪地球》The Wandering Earth作為禮物。
  • 流浪地球:科幻之路的裡程碑之作
    看完《流浪地球》最直觀的感受是:太空真美,人類真渺小。劉慈欣的科幻作品,核心特質是將極致空靈的想像力與厚重的現實結合,對人類發展和未來命運始終飽含著深沉的關切。而《流浪地球》是一部關於死亡與希望的電影。對每個人說,死亡是最終極的哲學命題。
  • 《流浪地球》的文化淵源 「原創」
    2特效對於科幻電影,特效尤為重要,重要到什麼程度,誇張一點說,只要演員的演技沒有浮誇到讓人無法集中劇情,就不會影響整體效果。因此科幻題材是中國電影很少涉及的領域,據報導《流浪地球》劇本形成到拍攝完成歷時4年。
  •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說到中國科幻片,我們肯定會想到被稱為「中國科幻片的裡程碑之作」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從側面呼籲人類保護環境,我們只有一個家園,只有一個地球。這部電影講述了未來,科學家發現太陽極速衰老膨脹,將吞沒整個太陽系。
  • 《流浪地球》究竟是作家的浪漫幻想,還是人類的最終宿命?
    地球的命運2019年的賀歲片《流浪地球》根據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在內地和全球範圍都好評如潮。為了推動地球,我們需要一個超大的粒子推進器,它高出海平面1000公裡,超出地球大氣層。用粒子束以40公裡/秒的速度向正確的方向發射,要達到火星軌道,我們仍然需要噴射出相當於地球質量13%的粒子。
  • 《流浪地球》丨帶給人心靈震撼的科幻片
    由於太陽核心的老化,地球面臨著巨大的威脅。為了拯救地球,聯合國制定了一個計劃,用數萬個「行星發動機」來推動地球,從而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但是經過木星時,由於木星的引力,發動機停止運轉,地球即將撞上木星。在千鈞一髮之際,劉啟和救援隊盡了最大努力,但仍無法挽救家園。
  • 流浪在地球,科幻所預知的世界
    流浪在地球,小說中提到的地球表面到處是冰雪,所有城市被冰雪所覆蓋。人們所生活的地方在地下城。當看電影時,這些場面所給的震撼遠不及對原著小說中的解讀。流浪在地球,是一種科幻的悲劇。流浪在地球,科幻所預知的世界,一點兒也不好玩。
  • 讀劉慈欣《流浪地球》,掩卷後的思考
    看過吳京主演的電影《流浪地球》恢弘大氣的畫面而佩服,也為人類面臨毀滅時,那種敢於犧牲的精神,那種不到不到最後時刻決不放棄的精神而感動。>在疫情期間,困在家裡讀劉慈欣《流浪地球在劉慈欣筆下,當太陽面臨毀滅,人類為自救,在地球一側安裝發動機,將地球化為巨大的諾亞方舟,開啟了四百年的逃離太陽系,前往半人馬座三體世界。電影《流浪地球》講述就是逃離太陽系過程中,地球是被木星吸引而相撞,還是跑脫木星引力的故事。
  • 「兒童劇院陪你觀影」希望,是我們唯一回家的方向。《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The Wandering Earth》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故事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
  • 《三體》之外,劉慈欣最大科幻IP,不是《流浪地球》,而是它…
    說起《三體》,大家一定不會陌生,畢竟這是近年來我國最能拿的出手的科幻作品了,而《流浪地球》的爆火,也是在影視界掀起了一股科幻潮。相信熟悉科幻作品的人都知道,這兩部神作皆是出自劉慈欣之手。大劉確實是個科幻鬼才,但他的實力還遠不止如此,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部大劉的科幻力作,其IP價值不輸《流浪地球》!
  • 流浪地球,短短兩萬字原著,如何打造成「流浪宇宙」?(一)
    2019年賀歲檔,《流浪地球》的爆火,讓觀眾們看到了國產科幻電影的曙光與希望,19年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與電影同時火起來的,還有劉慈欣的原著小說《流浪地球》,電影《流浪地球》就是改編自這一同名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