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之戀》:女人只有贏了自己,才能稱得上人生贏家

2020-09-05 潑墨成書的筆記

有人說《傾城之戀》是張愛玲唯一一部有圓滿結局的小說。雖說是圓滿,卻有著道不盡的蒼涼和無奈。

白流蘇在那看不到任何光亮的日子裡,唯有嫁人是出路,但不能保證做了5個孩子的後媽的生活會好到哪兒去。


誰也逃不掉時代對人的束縛,圓滿僅僅是對那個時代而言。

一、有錢撐腰的女人,才有出路

白流蘇離婚七八年了,一直在娘家住。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誰也不把她當自家人看待。

白流蘇離婚後回娘家,並非兩手空空回來的。前夫給的那些錢,被哥嫂以做股票、做黃金入股為名,全給敗光了。到頭來,白流蘇不但賠了錢,還落下了個掃帚星的下場。因為白流蘇入股了,所以才會賠的。


在中國,女兒是個賠錢貨。父母把你生下來給你飯吃,把你養大,對你就是仁至義盡了。仿佛女兒欠父母一個天大的債似的。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恨不得立刻把女兒推出門,減輕家裡的負擔。

如果女兒離婚了,一家老小的臉都被丟盡了。感覺走到哪,都會被指指點點,自然一切都是女兒的錯。

如果離了婚的女兒回娘家住,且一住就是七八年,那可不得了,娘家一大家子人說話都會帶著彎子指向你。仿佛女兒把她家的孫子、重孫子的飯都給吃了似的。


中國重男輕女的思想,讓所有結了婚的女人斷了回娘家的路。

本地青年男女結婚時,有一個習俗,娘家都要煮個雞蛋給女兒吃。我不知道這是不是讓女兒滾蛋,永遠不要回來的意思。

離了婚的女人,娘家不是你的退路。

當年白流蘇在夫家受欺負,她的三哥很仗義,絕不讓妹妹受欺辱,支持離婚,說有自己的一口飯吃,也不少妹妹一碗飯。這些好歹讓白流蘇硬氣了一回。


娘家的硬氣,讓白流蘇受傷的心感到溫暖,自然帶著前夫給的錢回娘家了。但她忘了中國始終是重男輕女的,她一個離婚的姑姑回娘家住,怎麼可能住得安穩。

三哥當時為她撐腰,是因為那時白家是有經濟基礎的,但再大的家業也經不住子孫的敗,只出不進,最後只能靠賣田地來維持。娘家的破敗最先容不得離婚回家的姑姑的。

白流蘇當年被娘家的硬氣感動,感動得把自己的全部家底都交出去了,最後落得連出去自立門戶的能力都沒有了,只能寄人籬下,忍氣吞聲。

人性就是這樣,窮的時候連親人都欺負你。


認識一個開早餐店的大姐,當年離婚時,要了孩子的撫養權,房子沒要。她帶著孩子回娘家住,沒幾天,家裡連帶著父母都給她和孩子臉色看。沒辦法,只好帶著孩子出來租房子住。幸好有幾萬塊的私房錢,她拿出來租了個小門面做早餐生意。

看盡了世態炎涼,才知道世上唯一依靠的只有自己。她起早貪黑地打理早餐店,做的早餐乾淨衛生,味道好,生意漸漸興旺。沒幾年就買了房子。聽聞她過的不錯,父母親戚都找上門來跟她親近。

她知道是自己這幾年賺到錢了,且賺的錢比他們還多,不然怎會來找她呢?你看,錢能讓當年嫌棄你的人對你另眼相看,且還能忘記當初對待你的模樣來討好你,又沒有任何愧疚之心。


嫌貧愛富是人的共性,親人間同樣適用,且適用的更真切。

錢,才是離婚女人的退路。

二、在自己身上找出路的女人,路更寬

白流蘇的七妹寶絡年紀不小了,該為她找婆家了。徐太太給寶絡張羅的是一位叫範柳原的鑽石王老五。

相親那天,寶絡怕四嬸使壞,把白流蘇也一併拽上了。誰知交際場上的老手對她這個傳統的深閨小姐不上心,倒是對離異的白流蘇對上眼了,這個結局讓全家人不敢相信,恐怕白流蘇自己也不太相信。

原先白流蘇自己都認為自己這輩子註定要孤獨終老了,要受盡娘家人的白眼了。一個離了婚的女人再怎麼著,也找不到條件好到哪兒去的男人了。


從範柳原這兒,白流蘇至少找到了自信,找回了些對未來生活的希望。

白流蘇原以為相親那天,範柳原跟她只是逢場作戲罷了。沒想到,範柳原竟委託徐太太把她帶去香港。

白流蘇知道範柳原是個花花公子,跟她見一面,至少說明他目前對她是感興趣的。

白流蘇決定用自己的前途來賭一把,輸了,就這樣孤老終生;贏了,嫁給範柳原,出盡七八年來在家中受的惡氣。


白流蘇沒上過什麼學,在家中也曾是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大小姐,所有的一切都由父母安排。離婚後回娘家住,這七八年裡,所遭的罪受的氣,至少讓她在內心有了更多的思考,對家人更多的認識和對未來的擔憂。

本來白流蘇對未來是心如死灰,但範柳原的邀請讓她對未來看到了一絲光亮。就剩像落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水草一樣,哪怕只有一絲活命的希望就會緊抓不放。

這時的白流蘇頭腦清醒,知道自己要什麼,該做什麼。雖然前途未知,但拼一次總比待在原地等死強。


被逼得沒有退路的女人,身無寡系,只要自己想突圍,輕裝上陣,反而能搏殺出一條血路。

但是白流蘇選的這條路,逃不過中國女性作為男人附屬的局限。當所有女性把男人作為改變命運的奮鬥目標時,恰恰說明她們沒有底氣與實力,也就更缺乏安全感。當女人把安全感寄托在男人身上時,她的未來會更沒有安全感。

白流蘇陪著徐太太一家到了香港,範柳原自然是陪在白流蘇身邊。

兩人互相試探。白流蘇要的是婚姻,是一張長期飯票;範柳原要的是情婦。

這時的白流蘇對男人洞若觀火,她料想自己回到上海,範柳原一定會再來找她的。

愛情中的男女,如火星撞地球般的開始,戀愛的過程必是甜蜜夾雜小情緒的。如果是相敬如賓,各懷心思,戀愛的過程是帶有功利的博弈,先放下的那個是輸的。


這一點,白流蘇看得很清楚。她在範柳原的甜言蜜語的攻擊下,紋絲不動。她知道一動就輸,而她已壓上全部的身家性命,來賭這張後半生飯票。

這時的白流蘇就像繩子上掛的魚乾,貓想吃卻吃不到,只能仰頭看著魚乾喵喵亂叫,卻又捨不得走。

白流蘇抱定在範柳原身上賭一把的決心,讓人動容。有著這樣的決絕心態,還有什麼事情不能做成的嗎?

也許對白流蘇來說,抓住男人是她所有出路中最容易、也最省力的一條捷徑了。這條捷徑,也是所有女人的捷徑。既然是捷徑,那就意味著有風險。


就好像你嫌平坦大道路程太長,耗費精力,去走小道,小道路程雖短,但它崎嶇不平,稍有不慎,就摔傷了。

《我的前半生》中的羅子君,大學畢業就做全職太太,每天過著貴婦生活在朋友圈嘚瑟。不留神,貴婦變成了棄婦。好歹她有一顆努力進取的心,說實話,這努力進取也是被生活逼出來的。幾經磨難,做出了成績,站穩了腳跟。令前夫都後悔離婚。


女人最省力的活法是依靠男人,沒有出路,風險係數也最高。女人最安全的活法是依靠自己,不設限,出路更多。

三、贏了自己的女人,才算人生贏家

從香港回到上海,白家上下對白流蘇的行為,著實議論了一個秋天。給她扣一個淫婦的帽子還是輕的,看她的眼神由原先的討厭到歧視了。若不是對範柳原還未到絕望,白流蘇早就放下身段去外面自謀工作了。

白流蘇在煎熬中苦等,等來了範柳原讓她去香港的電報。


一切在她的料想之中。範柳原為她在香港租了一套房子。他們呆在一起一個星期的時間,足以讓兩人燃燒得忘記曾經各自的心思。

一個星期後,範柳原要離開香港去英國。偌大的房子只剩下白流蘇和女傭,她知道自己現在只是範柳原的情婦,離一紙婚書還遠,但好歹離開了那個傷心欲絕的家。

送走了範柳原沒兩天,炮聲響了,戰爭開始了。白流蘇和傭人從沒見過這陣勢,在屋裡給嚇得半死。魂飛魄散中,範柳原回來接她了。

兩人躺在卡車車廂裡,一路顛簸著到了淺水灣飯店。在這裡兩人經歷了一場與死神擦肩而過的邂逅。


人可能只有在面對死亡時,才認識到愛情的可貴,才懂得要珍惜身邊人。

回到滿是狼藉的家,兩人過起了末日的柴米夫妻生活。猶如伊甸園中的亞當和夏娃,彼此看到的世界裡,只有對方別無他人。

原本各懷心思的兩個人,在槍炮聲中成了死生契闊的夫妻。

白流蘇與範柳原的婚姻價值連城。用書中的話說,也許就因為要成全白流蘇,一個大城市傾覆了。

在白流蘇看來,自己一生唯一的一次賭博賭贏了。


她贏得了範柳原,後半生的飯票有了;贏了白家人,從此揚眉吐氣,不再受娘家的欺負;贏得了社會世俗,女人只有有了男人,才不會受人的歧視。

如果女人以男人為世界中心,悲哀才正式開始。

當一切都歸於平靜後,範柳原早就把槍林彈雨中驚魂的日子忘得一乾二淨。取了白玫瑰,日子一長,白的變成了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外面燈紅柳綠中的紅玫瑰,讓他流連忘返。


白流蘇不識什麼字,沒什麼文化,她只知道自己離開了白家,做了範夫人就不會受氣了,這是她的短視。

飯票是別人給的,別人可以隨時停止供票。自己手握飯票,才有保障。

如果幾年後,範柳原又娶進了一房姨太太,她受氣的日子又來了。

自己有實力,有底氣,別人才會尊重你。


褚時健的妻子馬靜芬是一位家庭主婦,她的生活以褚時健為中心,以褚時健對她的好壞來判斷自己生活是否美好。

後來褚時健種橙子,馬靜芬跟著他一起幹活。橙子成熟時,馬靜芬半天可以賣掉兩噸橙子。再後來,馬靜芬走進大眾視野,去參加會議,做演講,儼然活成了一個優秀的女企業家。

用自己的勞動掙生活時,才知道沒有男人,自己照樣活得熱氣騰騰。

褚時健對馬靜芬的態度也變了,之前她外出,褚時健從不關心她的去向,後來她剛出門,褚時健電話就來了。


婚姻的真相是,兩個人要勢均力敵、旗鼓相當,才會有尊重和關愛。

傳說中的「你負責貌美如花,我負責賺錢養家」的家庭格局,只會存在歧視和不屑。

女人贏了別人稱不上贏家,只有贏了自己才是真正的贏家。


(圖片來源於《傾城之戀》劇照)

相關焦點

  • 重讀《傾城之戀》:「美滿結局」下的蒼涼人生
    作家王安憶曾如此評價《傾城之戀》:「她有足夠的情感能力去抵達深刻,可她沒有勇敢承受這種能力所獲得的結果,這結果太沉重,她是很知道這分量的。於是她便覺攫住自己,束縛在一些生活的可愛的細節,拼命去吸吮它的實在之處,以免自己再滑到虛無的邊緣。」
  • 張愛玲《傾城之戀》:把婚姻當「救命稻草」的女人,註定會輸
    在《傾城之戀一場傾城之戀,不過是成全了兩個自私的人而已。,應該來源於她的自身,自己有多大的能力,才能給自己多大的安全感,而不是把所有的安全感都依靠於一場婚姻、一個男人。女人,別在婚姻中找安全感,因為安全感是自己才能給自己的。
  • 《傾城之戀》的殘酷真相:一對自私男女的利益爭奪戰,卻無關愛情
    小時候讀《傾城之戀》,總是被範柳原和白流蘇的愛情感動,光是聽著小說的名字,就覺得二人的戀情一定是轟轟烈烈的。殊不知,時隔多年,再讀這個故事,只覺得滿目悲涼。就連看似完滿的結局也難以掩蓋故事的悲劇性。就像有的評論家所說,範柳原和白流蘇看似美好的結局,不但絲毫沒有削弱小說的悲劇性,反而增加了濃重的悲劇意味。
  • 傾城之戀:失婚女人的漂亮反擊戰,贏在了哪幾點?
    近幾年,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引起輿論熱評,失婚女人有很多,能夠從前半生的陰影當中走出來實屬不易,況且還能漂亮走完下半生,何嘗不是自我的救贖取得了成果。看這部劇時,糊塗君突然就想到了張愛玲的《傾城之戀》。
  • 張愛玲《傾城之戀》:真愛你的男人,會給你這三樣東西
    直到白流蘇在與範柳原的接觸過程中,範柳原給了她三樣東西,她才確定範柳原是真的愛自己,於是,兩人譜寫了一段傾城之戀。白流蘇雖然風韻猶存,但是,她畢竟是一個離過婚的女人,而且還不受娘家人待見,這未免讓她的內心裡有一點自卑。而範柳原是一個富商,被眾多美女所覬覦,他原本相親的對象是白流蘇的妹妹,可是,他卻偏偏喜歡上了白流蘇,這讓白流蘇很難理解。《傾城之戀》裡有這樣一句話:男人總喜歡拉良家女子下水,又喜歡卻壞女人從良。
  • 《傾城之戀》:無用女人白流蘇,為何與風流公子範柳原結局圓滿?
    張愛玲筆下的大家族,皆是她熟悉的那種沒落貴族,《傾城之戀》裡的白家公館也不例外。舊式家庭中沒有人教女兒怎麼謀生,秉承"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婚姻就是其歸宿。無用的女人白流蘇。花花世界飄泊闖蕩過的範柳原,見多了基於交換目的的欲望女人,逢場做戲的露水夫妻,渴望能得到真正的愛情,只是屢屢失望,她們不過衝著他的錢去的,並不愛他,更不懂他。一見傾心,再見傾城。一般說來,張愛玲《傾城之戀》之所以戰火中香港為背景,是為促成鑽石王老五範柳原和白流蘇走進圍城。
  • 《傾城之戀》:離婚女人白流蘇,拿自己的一生下注,幸好她贏了
    張愛玲筆下的女子少有好結局,《傾城之戀》裡白流蘇算是個例,傾城之後有了個圓滿收場。毀了一座城成全了她渴望的婚姻,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什麼是因什麼是果,誰知道呢?自始至終都想嫁一個可以依靠的人白流蘇對於自己想要的生活,特別清楚,在前任丈夫那裡沒有得到想要的生活,被打,被輕視,於是毅然決然地離婚,要知道在那個年代離婚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 《傾城之戀》:愛情的第N種模樣
    每個人的愛情都不盡相同,卻又似乎總存在相似之處。張愛玲在《傾城之戀》裡書寫了一種特殊時空裡發生化學反應的戀情。「所謂傾城之戀,不是因為戀而傾城,而是因為傾城才戀。」一場因戰亂而讓游離變成塵埃落定的感情,這麼多年仍被大家奉為經典。
  • 《傾城之戀》讀後感
    我第一次聽到張愛玲的名字的時候,還是讀到「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粒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這本《紅玫瑰和白玫瑰》我沒有讀過,不過對這句話記憶一直很深刻。所以我也一直認為張愛玲是寫愛情小說的,從未細細的去讀過她的作品。
  • 張愛玲《傾城之戀》:有一種女人,年齡越大男人越「撩」不起
    張愛玲《傾城之戀》插圖:電視劇《傾城之戀》劇照讀過張愛玲的人都知道,小說《傾城之戀》裡的女主角白流蘇,算是結局最好的一個。雖然她經歷過戰爭,愛情也幾經波折,但好在最後和心愛的人在一起,過著很多人羨慕的生活。為什麼白流蘇兜兜轉轉,最終可以覓得幸福?首先跟她的人生態度息息相關。
  • 《傾城之戀》:白流蘇,真的很勇敢
    《傾城之戀》是才女張愛玲的力作之一,張愛玲對愛情的看法是始終如一的,很寫實,缺少浪漫,可這樣現實的一個人,最終也為情所困,不得不說是醫者不自醫了。賈寶玉說女孩子未嫁人前是珍珠,嫁了人就變成魚眼珠了,《一千零一夜》結尾都是從此他們過著幸福的日子,直到永遠,好像愛情都會終結在結婚那一刻,那麼《傾城之戀
  • 《傾城之戀》白流蘇:所有的屈辱都是沒錢造成的
    導讀:一個女人最大的人格魅力,就是能自己去爭取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不至於被別人掌控人生。>01張愛玲寫的《傾城之戀因為對一個女人來說,沒錢就意味著沒有選擇權,更沒有能力掌控自己的人生。所以女人要明白,自己沒能力的時候,到哪兒都沒有容身之處,尤其是一個離過婚的女人。只有先讓自己強大,才有資格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一個大學同學,五年前離了婚,離婚不到半年,來到我所在的城市打工,當時她年僅二十四歲。
  • 《傾城之戀》:什麼樣的女人能贏得男人的喜愛?白流蘇告訴你答案
    張愛玲的小說中,白流蘇是唯一一個結局算得上圓滿的女性,她和範柳原的傾城之戀在那個年代,大多數女人過得都是一樣的生活,不敢有一點逾矩,就算知道有新鮮事物,她們也不敢嘗試,生怕被人指責為「不正經」的女人,但白流蘇卻不一樣,她是敢於跳出固有思維,去接觸新鮮事物的人,這也給她以後的人生多了很多機會。還記得《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的周瑩嗎?
  • 《傾城之戀》白流蘇:二婚嫁得好的女人,都有3個優點
    作為一個為愛瘋狂、在感情上飽受爭議、一生都在追求真愛的女作家,張愛玲對愛情的描寫別有一番滋味,可以深深地打動女人的心。在張愛玲所有的小說裡,我最喜歡的一部就是《傾城之戀》。白流蘇,是《傾城之戀白流蘇的做法情有可原,畢竟,真正可以靠自己能力活出自我的女人在那個年代少之又少,做到這點的難度極大,白流蘇沒有這樣的底氣。白流蘇也有自己的優點,那就是頭腦清醒,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該怎麼做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好自己的利益。
  • 《離婚》愛姑VS《傾城之戀》流蘇:同樣「被離婚」,結局大不同?
    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對白流蘇離婚前的生活一筆帶過,但是鄒靜之改編的電視劇《傾城之戀》,卻用了一半的內容講述白流蘇的第一段婚姻。如何正確看待婚姻中的瑕疵——比如「出軌」,比如「離婚」,《離婚》和《傾城之戀》兩部作品裡,有許多值得我們現代人借鑑的經驗。
  • 《傾城之戀》:「情場浪子」範柳原為什麼偏偏愛上白流蘇?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張愛玲在她的小說《傾城之戀》裡反覆絮叨著這句詩,可她要表達的卻不是山盟海誓,範柳原說:「生與死與離別,都是人生大事,不是我們能支配的。」既然這樣,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樣的誓言,又有什麼意義?張愛玲的小說基調全部是灰色的,荒涼的,內容都是婚姻,愛情。可是,她筆下的婚姻只是女人的一張長期飯票;愛情,也只是女人「謀生」的手段。
  • 《傾城之戀》:出嫁女一旦落魄,最大的白眼來自娘家
    文/星空婉兒 《傾城之戀》這部小說,在張愛玲眾多作品中,受歡迎度數一數二。每次讀這部小說,都會有不一樣的體會。所謂「傾城之戀」,初讀時看到了白流蘇和範柳原的浪漫愛情,再讀時滿是悲哀。 《傾城之戀》以香港之戰為背景,白流蘇作為白家六小姐,嫁的老公卻是個吃喝嫖賭的紈絝子弟,而且經常對白流蘇施暴。白流蘇最終受不了丈夫的虐待,在那個年代,在20來歲的年紀,毅然決然地跑回娘家,請求離婚。 娘家哥哥看在金錢的份上,同意讓流蘇離婚。但是沒幾年,娘家人敗光了流蘇的錢財,開始對她冷嘲熱諷,一心想把流蘇逼出白家。
  • 張愛玲《傾城之戀》:男人的8句情話,就最後一句真,女人別不懂
    張愛玲《傾城之戀》編輯插圖:電視劇《傾城之戀》劇照範柳原從小在英國長大,他的父親是當地著名的華僑,可謂是富甲一方,但他的母親和父親算是非正式結合。白流蘇,張愛玲《傾城之戀》裡的女主角,一個離婚後一直住在娘家的二十八歲獨身女人,因為陪七妹寶絡去相親,意外被範柳原看上,並由此展開一段傾城之戀。
  • 《傾城之戀》:憑藉心計,從親姐妹手裡搶來的富二代老公,真香
    文/星空婉兒《傾城之戀》作為張愛玲的代表作,講了一個近乎冷血又非常浪漫的愛情故事。一個是白公館的六小姐,一個是華僑商人貴公子,表面上,兩個人看上去才子佳人;實際上,他們相差甚遠。為了這次見面,寶絡早就著手準備,把自己打扮成最精緻的模樣。可惜,最後卻讓那個不起眼的六姐捷足先登,白流蘇步步為營,最終成功俘獲從未想過結婚的範柳原。若是以前,我定會覺得《傾城之戀》三觀不正,覺得白流蘇搶奪親姐們相親對象的行為,很是不恥。但是看完《傾城之戀》,我深深理解白流蘇,甚至讚嘆她的心機與謀略。
  • 你看不懂的《傾城之戀》
    今天繼續和大家來聊聊張愛玲的書,《傾城之戀》可以再次體會到張愛玲敏感的靈魂。流蘇從小受盡白眼和冷落,怎麼可能輕易交付自己的真心。種種手段,不過玩弄;萬種風情,不過因為不在乎。範柳園知道,談吐自如、進退有度不是真愛。羞羞怯怯,欲拒還休,結結巴巴,患得患失,才是真愛。 兩人僵持著,沒有人願意在愛情裡先低頭。 戰爭來了,兩個本來快要沒有交集的人,再一次因為戰爭相遇。範柳園認輸了,在天災人禍面前,愛情何等渺小,想要得到精神伴侶又何嘗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