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割豬匠傳奇故事(四)

2020-10-14 三分生活日記

文:王啟華 圖來自網絡

(接前三) 宰羊表演,引出一樁傳奇婚姻

曾興瓊事業如日中天,先後被評為省「三八紅旗手」、十佳青年、優秀共產黨員,但在婚姻上卻不很順利。未當獸醫前,還多次有人上門提親;可做了割匠,當了獸醫後,四五年竟沒一人上門提親。究其原因,人們一是受「打盆清水亮晶晶,一刀斷了子孫根」等迷信觀念的影響,怕絕後;二是說她心狠手毒,懼怕她三分,所以敬而遠之。曾興瓊對此感到苦惱,認為這輩子只有打單身了。


1995年,縣上開辦獸醫培訓班,曾貴容是唯一的女學員,大夥都感到有些稀奇。調皮的男學員們惡作劇,故意牽來一隻羊激她說:

「曾貴容,你那麼厲害,牛、馬都敢騙,能把這隻羊殺給我們看看嗎?」

曾貴容從來也不願意在眾人面前示弱,隨口說道:「殺只羊算個啥,別以為光你們男士能幹。」

頓時,男士們紛紛起鬨,非叫她現場表演殺羊不可。有人把羊牽到她面前,把刀把硬塞進她手裡。曾貴容感到騎虎難下,她沒殺過羊,只是在兒時見過別人殺羊。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決不能在男士面前丟臉。


她想,自己在兒時見過別人殺羊,又學過解剖,知道下刀處。這時候,周圍一雙雙男土的目光注視著她。於是,她把心一橫,說了句「殺就殺」,一把拉住羊騎在胯下,雙腿夾緊其身,使勁扭住羊脖,對準部位,猛地刀刺進,再用力往外一挑,割斷了羊的喉管和動脈。頓時,鮮血噴出老遠。羊向前躥了幾步,倒地而死。曾貴容根本沒想到她會有這麼大的勇氣,刀會進得如此準確,殺得如此乾淨利落。她輕輕舒了口氣,臉上流露出得勝的笑意,心想,總算沒在男士面前丟臉。

圍觀的男士瞠目結舌,不得不打心眼裡佩服她的膽量、她的勇敢、她的技術,不由得齊聲喝彩。

曾貴容殺羊表演的事不脛而走,很快傳遍了全縣。鄰鄉一位姓劉的老獸醫知道了這件事,大為欣賞,想親自見見這位女獸醫究竟如何。劉獸醫認識曾貴容的父親,於是藉故來到曾家。見曾貴容中等個兒,眉清目秀,落落大方,外秀中透著剛毅,做事利索,待人十分有禮貌,頓時產生了好感,覺得是位難得的好女孩。回去後,老獸醫就託人上門提親。女方提出要見見男孩再說。男孩名叫劉青山,與曾貴容同歲,因在外地養蜂未回,婚事就被暫時擱了下來。



曾貴容是個急性人,見遲遲沒有動靜,心想是不是男方變卦了?像我這樣的女孩,許多男士都會懼怕幾分,而劉家卻主動託人上門提親,說明劉家不忌諱自己是獸醫。曾貴容感到一絲欣慰,一是欣賞 男方的膽識和慧眼,二是覺得這是一種緣分。 於是,她拿定主意,主動上門去考察,想了解男方家境如何?男孩怎麼樣。曾興瓊獨自一人大膽地來到劉家。當地的習俗是忌諱女的主動上門的,這樣會讓人瞧不起,認為是嫁不出去了。曾興瓊卻不以為然,藉口聽人說劉叔技術好,特地上門請教。其實,各自心裡都明白,都有自己的想法。說來也巧,剛好劉青山也從外地回到了家。劉青山一表人才,待人忠厚,曾貴容從心裡感到滿意。見兩人一見鍾情,劉家人高興得合不攏嘴,又是殺雞,又是買肉,一片盛情。劉老獸醫對這位沒過門的兒媳婦非常喜歡,立即傳授了自己多年積累的獸醫經驗。曾貴容離別時,劉青山熱情地將曾貴容送回了家。曾家父母也十分喜歡這位憨厚敦實的小夥子。不久,倆人喜結良緣,相親相愛至今。一年後,曾貴容生下個白白胖胖的兒子,美滿的愛情結出了碩果,樂壞了兩家長輩。


劉青山十分理解妻子,全力支持她的事業。曾貴容說:「自己在事業上能取得一些成就,與劉青山是密不可分的。正如一首歌裡唱的那樣,『軍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故事終)

相關焦點

  • 女割豬匠傳奇故事(二)
    文:王啟華 圖來自網絡 (接前一)由於長年處在遠離城鎮,經濟、文化落後的窮鄉僻壤,鄉民們迷信思想嚴重,祖祖輩輩形成了不少陳規陋習。譬如凡修建豬牛羊等牲畜的圈舍,都要選黃道吉日:凡大牲畜臨產,不準女人接近,害怕「帶走」了奶;牲畜生病了,男人要灶神燒紙,磕頭作揖,求保平安。這些對女性嚴加排斥的陳規陋習,對曾貴容割豬行醫帶來極大的障礙。
  • 女割豬匠的傳奇故事(一)
    文:王啟華,圖文來自網絡 誰說女人不能當割豬匠? 曾貴容何許人也,竟有如此絕技? 曾貴容生於獸醫世家,到了她這一代,只有她這麼一個獨生女兒,身為獸醫的父親也曾感到苦惱。可是曾貴容自幼性情倔,具有男兒性格,對當獸醫割豬割牛很感興趣。儘管父母親都不願意讓女兒當割豬匠,可曾興容高中畢業後鄉政府讓她做婦女工作她不幹,一心要學割豬匠當獸醫。
  • 故事:民間故事:能推測出死期的棺材匠
    因為去之前,一般會先到山上去看好哪一棵樹(一般是杉樹)適合,然後再估一下價。砍完樹,就會把紅包放在樹兜上。 準備好木材,一般會事先和棺材匠打招呼,然後他會挑一個日子拿了工具到家裡來。上門後也不會和人打招呼。拿了斧頭就開始「出料」(純手工把原木裁成長方體的木料),裁完第一根後,把斧頭往長凳上用力一砍。這才和屋主打招呼喝茶。
  • 割麥客(情感故事)
    眼看又到麥子成熟的季節,這次小武決定提前行動,他一個人去了割麥區。這是一個小村莊,去年小武跟著別人一塊兒來割過麥,認識了姑娘荷花。面對這個水蔥一樣的人兒,他感覺心裡像有頭小鹿亂撞,所以今年他早來,就是為了再給荷花家割麥。
  • 小故事,大道理(四)
    (25)兩腳桌子一人做桌,要省木,匠迎其意曰:「只做二腳,倚楹而用,可也。」一夕月明,欲移放庭中,難於安頓,召匠責問。匠曰:「你在家裡,可以省得,若在外邊,卻如何省得?」(26)獨腳褲子有命裁縫做褲者,以丈尺太多不從。末一工知意,曰:「我只用六尺,足夠做。」其人大喜。及至做成,乃是獨腳褲子,穿起行走赤觸,小步也難走,對工人大笑曰:「省倒省了,只是一步也行不去。」做獨腳褲的,如何還想出門。
  • 2019年網絡文學排行榜發布 連尚文學作品《傳國功匠》登榜
    連尚文學作者陳釀的《傳國功匠》榮登中國網絡小說排行榜,再顯連尚文學精品原創實力。該作品圍繞一批巧奪天工、價值連城的溫州工匠傳世珍寶,一紙跨時空、跨民族、跨信仰的70年盟約,講述了一個制寶、尋寶、奪寶、護寶的傳奇故事,譜寫了一曲尊工重技、向善崇美的文明讚歌。此次評選專家給予了《傳國功匠》很高評價,認為這部作品飽蘸甌越水墨風情,展現溫州非凡匠藝,集懸疑、傳奇於一體,高揚傳統工匠的敬業精神,歌頌勵精圖治的職業操守,唱響了中華文明時代傳承的讚歌。
  • 壽光老故事——大魚傳說(應該是鯨魚)
    壽光縣誌》記載了兩則大魚的故事居人以巨木撐之,入腹中割其脂燃燈。光緒癸卯十月,彌水入海處又有落水巨魚,長三丈餘,眾人環視,高及肩,形似豬,無鱗,兩目俱無,陷泥淖中。濱海人鬻其肉於市,質粗味不佳。取其脊骨,圓經二尺許,有用之為坐墩者。譯文:雍正六年(1728年)春,海水漲大潮。潮水退去,人們發現一條大魚,長十多丈,嘴巴寬一丈多,附近的人用大木頭撐開大魚嘴巴,進到它肚子裡割取脂肪點燈用。
  • 殺 豬 匠
    那時候,殺豬是不收工錢的,殺豬匠能得到的,只是豬身上的一身皮毛。父親正是靠著收集到的一點點豬毛,撐起了一個大家庭,供我們上學,供家庭開支。小時候,每到冬臘月,放學回家最主要的家務活,就是幫母親曬豬毛,看麻雀——豬毛是麻雀最喜歡的築巢材料。
  • 邳州傳奇|曹珍珍:乾隆御書牌坊傳奇(連載三)
    乾隆御書牌坊傳奇文/曹珍珍這是真實的故事,發生在現邳州市趙墩鎮西牌坊村沙樓村民小組。 (五)州府敗訴今天就不打擾莊主了,我們兄弟奉了知州之命前來辦案的,河北(運河北岸)戴家莊的戴有才戴莊主把你告了,麻煩沙莊主跟我們去走一趟吧。」差人說完,拱拱手:"沙莊主請吧。" 「既然這樣,勞駕二位官差稍等片刻,我去後堂向老母親稟告一聲,免得老人家掛念」。說完又轉臉向管家道:「先把二位督頭安排在門房喝茶」。然後又與管家耳語幾句。轉臉向二位官差說道:「二位官爺請,我去去就來」。
  • 割豬草時用鐮刀砍了黃斑蛇,沒想到自己卻成了灰!
    農村的一件奇聞故事,那個年代有錢的基本上孩子都能上到初中,沒錢的只能上到一二年級就回家幹農活了,那時候割豬草可以賺公分,所以家家戶戶都去割豬草,因為割豬草比較簡單就把這活交給孩子們去幹。某村子有個小李,上到三年級家裡人就不讓上了,回家後就幫家裡人分擔農活,他就每天給家裡割豬草,換取公分,某天他找到一塊割豬草的好地方,四周灰條(豬草)特別多,他就在這割了幾天,某天他割的累了就在一旁坐下休息,突然他聽見有絲絲的聲音,尋聲音一看,發現草叢中竟然有一條手腕粗細的黃斑蛇,一般人肯定趕走就行了,可是小李卻心有些毒辣,就抄起鐮刀三下五除二將黃斑蛇砍成了六七截子,還哼起歌來,又割了一會就背起竹筐回家了
  • 故事:土哥講傳奇:西湖里的荒唐鬼,強拉秀才下水,結局如何呢
    土哥講傳奇:西湖里的荒唐鬼,強拉秀才下水,結局如何呢 杭州學院每逢臨近考試時,秀才們都要匯集到明倫堂來,替應試的童生作擔保,這種做法叫「保結」。有個姓程的秀才,早晨起身,穿戴好衣冠離開家,才走了二三裡路,又回到家裡,關門而坐,嘴裡嘟嘟噥噥地像是在與人說話。家裡人感到奇怪,卻又不敢問他。
  • 賣豬記(二)
    (接上篇)這表姐夫,神山四村人,姓邢,名招賢。大約長我五六歲,我上一年級時,他便是五六年級的學生了。我對他印象很深,他是學校樂器隊的成員,至今我仍清晰地記得他吹笙賣力的樣子。看的人都說他吹得好。後來參了軍,憑著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力,做到了坦克部隊的營長。轉業到原平肉聯廠,歷任副廠長、廠長、工會主席等職。他從小身材魁梧,虎臂熊腰,配以國字方臉,濃眉大眼,更顯得威武雄壯,堅定不移。
  • 31歲,我從豬廠裸辭了(2)
    中午吃了飯(還是公司食堂,這次選了別的窗口吃的涼皮和油方味道不錯),照舊先練字。字醜是手帳博主的硬傷,練字就是我走這條路要邁出的第一步,一天一頁,已經堅持25天了,進步還沒有達到顯而易見的程度,但是對筆的掌控能力確實加強了,這點自己感受得一清二楚。其實之前也練過字,反反覆覆,都是描紅,寫來寫去沒什麼長進,這次我就直接臨摹,不描,全靠眼睛看心裡悟手去努力。
  • 一個匠人和一對年輕情侶的小故事,睡前故事
    椅匠想:到了明天,就去買剛開的紅薔薇那樣的紅漆吧。在天空非常藍的日子,老闆娘生了個女孩。但可悲的是,那孩子是個瞎子。知道這件事後,醫生慌忙到鎮裡去請醫生。醫生診察了好長時間,說生來就瞎治不好,說完便回去了。椅匠和老闆娘,從那以後老是哭。一連好多天,都在哭。直到鎮裡的人們來催快點做出新椅子的時候,兩個人的眼淚才終於止住。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張獻忠軍中的老神仙
    這個老神仙會做泥塑像,所以得免,軍中都叫他塑匠。某天,塑匠燒了一大鍋水,沸騰的時候,他用一根棍子攪動,水變成了塑像用的泥膏。眾兵大駭,傳到張獻忠耳朵裡,認為他是妖人,又要殺掉。塑匠說:「大王想得到天下,為什麼要殺異人?」張獻忠很詫異,再次審問,塑匠說:「我有異術,能救人。這藥膏是神仙傳授,受到重創的人,我馬上就能治好。」
  • 女主官場爽文:對手是老虎,那就扮豬吃了他;如果對手本來是豬呢
    偶爾要扮豬,但扮豬的基礎是隨時能夠吃虎,不然就真是豬了!如果對手是老虎,那就扮豬吃了他;如果對手本來就是豬呢?』(小芭推書 8.5分)紅三代女主重生後,踹掉渣男,提前結交還沒發跡的大佬們,幫助父親在官場站穩腳跟,避開致命的站隊錯誤,挽救了家族傾頹的命運
  • 河曲民間故事(7) 馬尾巴
    ​河曲民間故事(7)馬尾巴 清·光緒三年,河曲大旱,顆粒無收,百姓少吃無穿,城裡人們吃了上頓沒下頓。正在災難危重之時,也是糧店的掌柜發財機遇。 王掌柜就找尋一位算卦先生,指明路,尋割尾巴的人。 這算卦先生也是割尾巴的同夥。算卦先生說:你到七月十五城隍爺出府那天,駝上三馱米,八份大供,百塊油糕,一豬一羊焚香鳴炮,進城隍廟祭奠,不出三日就會在廟上找到你的三條馬尾巴。王掌柜信以為真,到那天真的組織傭人上廟求神。
  • 鬼吹燈精讀—摸金前輩人物傳奇(張三鏈子及他的四個徒弟)
    張三鏈子是鬼吹燈中的傳奇人物,他是清末時期的一位摸金校尉,他獨創的《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經一路傳承才最終到主角胡八一的手中,這才有了後邊胡八一與胖子Shirley楊組成的摸金鐵三角的故事! 張三鏈子是清末盜墓行裡的老夫子,他一人獨掛三枚摸金符,故世上多稱其為張三鏈子!
  • 《老黑豬》為了救一頭豬,自己要不要出手相助?太有人情味兒了
    《老黑豬》為了救一頭豬,自己要不要出手相助?太有人情味兒了看了這個故事,我想起另一篇關於豬的文章,王小波的《一隻特立獨行的豬》。都是寫豬的文章,這篇的情感更讓人動容,或者說,這個故事更顯得有人情味兒。,為豬兄的生活擔憂,但是自己畢竟和豬的交情不太夠(雖然一直在為它,但是豬兄並沒有幫助過自己什麼),或者說沒有什麼交情,在豬兄遇到危險的時候(指導員領著人帶著槍去圍堵豬場的時候),自己並沒有出手相救(或許是因為太危險)。
  • 豬拱了白菜的離奇故事
    豬拱了白菜在農村通常是指男女雙方結合的極大不相配,基本上都是諷刺男的配不上女的,就和大家認為的鮮花插在牛糞上一個道理,但是我總是覺得豬拱了白菜遠遠比不上牛糞上插花,最近許大人和文強大人更讓我堅信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