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的「煩惱」,我竟然好生羨慕

2020-08-28 左霖右喆

01

街上的張嬸嬸又趁著拉化肥來村裡順便捎了些粽子給我家。如往年時般進屋打招呼放下後轉身便走。

老媽放下手裡的活快速拿起事先準備好的一些蔬菜追出去,到路口還是晚了一步,嬸嬸已經跨上拉貨的三輪車駕駛位一踩油門,車子一溜煙就跑出老遠,只甩給老媽一個車屁股的影子。

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年節氣點都會上演幾次。一個蓄意回禮,一個不給機會

02

張嬸嬸是街上的,我們家是村裡,20年前,原本老媽和嬸嬸只是非親非故的陌生人。從我上初中後突然我們家開始「攀上」了街上的張嬸嬸。我還是從老爸的口中知道了老媽和張嬸嬸的相識淵源的。

話說有一次,老媽去嬸嬸的店裡買化肥,因為只是買10把斤拿來淋菜,所以老媽沒要求送到家(買化肥一般都是附近村子,基本上賣化肥都會幫免費送到家裡),稱秤付錢找錢後老媽扛起就走。後來路上渴了看到路邊有賣涼粉的停下來準備買碗涼粉吃。結果掏出錢付了涼粉錢後順便數了數發現剛剛買化肥找回的錢不對,有兩張嶄新的10元緊緊貼在一起不仔細看還以為是一張呢!多找了10塊錢。於是快速喝完涼粉轉身背起化肥又折回去把10塊錢還給了嬸嬸,嬸嬸接過錢看了我媽一眼,然後直接接過老媽背上的化肥往拉貨車上一放,硬是不讓母親再背,直接連人帶貨一起送回了我家。自此,這兩個人正式交集。

老爸說:老媽太傻了,怎麼不知道把化肥先放在吃涼粉處讓幫忙看一下。還要背著返回去。

這事,被老爸笑話了20多年。

從此以後,老媽就定點在張嬸嬸那買化肥了。一來二去,兩人漸漸熟絡,人到中年竟然開始了一段交情

記得小時候我家有一片葡萄園,每到夏天葡萄長熟的季節,不管是老爸還是老媽,只要挑葡萄去街上賣,路過張嬸嬸家門口,都會拿一袋進去給她們吃。還有豆角啊,菜花啊等等當季的農家菜只要有,都會留一份出來送到嬸嬸家,因為嬸嬸是街上的不種田,所以自然也比較稀缺這種農家蔬菜。而嬸嬸呢,自己做的年糕,粽子,甚至扣肉,只要做吃的都會習慣性地多做一份送到我家,甚至有時她的小孩帶了燒鴨烤鴨之類的肉類回來孝敬他們老兩口,嬸嬸居然也會想著帶一份過來。這中國傳統的禮尚往來在老媽和嬸嬸之間體現到了極致!

再後來,老媽開始有了煩惱。

因為像嬸嬸送年糕粽子之類的,老媽也知道嬸嬸家不種田所以糯米是買的,都會從自家扛些糯米還禮過去。但看到嬸嬸送些肉類過來,老媽開始不淡定了。因為她覺得自己送給嬸嬸的都是自家種的蔬菜水果不值幾個錢,而嬸嬸送的禮都太重了,老媽覺得自個兒佔面子過意不去。所以後面就開始跟嬸嬸說別送那麼貴的東西了,過意不去。但嬸嬸還是我行我素,老媽也無可奈何。

配圖


03

老媽撲了個空,滿腹心事的走回來。我看到老媽貌似不開心,趕緊發揮我小棉襖的作用上前安慰老媽。

老媽緩緩的說:其實早幾年我就想叫你嬸嬸別再送東西了,畢竟我們是村上農民,啥都沒有就有些不值錢的菜和果,你嬸嬸家生活寬裕想要啥就買啥,我們兩家差距太大了,盡佔你嬸嬸面子。。。

聽了老媽的心聲,我簡直哭笑不得。多大點事啊,就把老媽愁成這樣!這也難怪,老媽大半輩子都與人為善,從沒想佔過別人絲毫面子,別人待她好,她也會加倍待別人。不過這都什麼年代了,還搞起貧富差距,唉!

道理似乎都懂,可是要怎麼說服老媽呢?忽然我靈機一動。

「媽媽,你看,每次我和姐姐回來,你都是有啥好吃的好喝的都盡數塞給我們,恨不得把家給我們搬走。您心裡想著我們,掛念著我們,但假如,我和姐姐都推脫不要你給的東西,那你心裡會怎麼想?會不會覺得我們在疏離您?嫌棄您的東西?您看這是不是很像您和嬸嬸之間的情分呀?

老媽聽我說完若有所思點點頭,我繼續乘勝追擊。

「您看啊,嬸嬸經常送我們家東西,那是因為她把您當朋友一樣記掛在心裡,而您不也一樣麼,也是自己有啥都想著嬸嬸家,不管東西貴重與否都是代表對方的心意,禮輕情意重啊老媽,老朋友間是沒有貧富之說的,只有真心換真心,您說對麼?」

我好像越說越深奧的樣子,也不知道老媽聽懂了我那些有點複雜的措辭沒。不過我偷眼瞄了下老媽,只見她眉眼間舒展開了。

突然,老媽拍了下我的肩膀:妮,走,媽給你熱粽子去!

哈哈,我又優秀了一回!我親愛的老媽被我說通了!


配圖


@左霖右喆 有話說: 古有記載: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尚往來,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正確的使用禮尚往來,是親情友情的自然流露。但當今社會禮尚往來變得越來越變味,往或來都摻雜了更多的欲望與私心,有的甚至為了攀附或者達到某種目的送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的貴重物品,這便是燙手之禮了。這種不要也罷!

像老媽和嬸嬸之間,純粹是兩個老友之間互相掛念對方而表現出的自己日常好物的分享,那是一種待親人般的自然而然,別無他求,這樣的友情實在難能可貴!人到中年,有友如此,也是件令我羨慕的事!

我是左霖右喆,大千世界,與你相遇,關注我,持續更新作品。

相關焦點

  • 我和老媽持續三十年的秘密
    同一個屋簷下的同一個老媽,同樣的生活經歷,使得我怎麼寫也逃不脫她們的窠臼和影子,老爸這任務完成起來就增加了難度,只好另闢蹊徑了,說說我和老媽之間那持續三十年的秘密吧。我自高中起住校,就算離開老媽的懷抱了。及至讀大學,畢業後遠離家鄉工作,與家人更是聚少離多,留在父母身邊的姐姐和弟弟,以及每周差不多都要回家的妹妹,便是我羨慕和嫉妒的對象。
  • 我懷念的那個老媽
    臨近生二寶,老媽不放心我一個人帶著大寶,就辭職從湖北老家過來了。對於外婆的到來,大寶顯得很興奮,然而也變得更加調皮。我一個人帶她的時候,偶爾她走累了想讓我抱著或者背著,我會告訴她「媽媽肚子裡有弟弟,沒有力氣抱著你或背著你」。她便很懂事地牽著我的手自己走。老媽來了之後,出了小區門,便伸出手讓外婆抱,一步都不願意多走。
  • 喂,老媽,我快到家了,雞燉好了嗎?
    「喂,老媽,我快到家了,雞燉好了嗎」!「誒?你就到了嗎」,電話那頭的聲音有點興奮,又有點不知所措。「還有一個小時,不著急,你先準備著」,我有點無奈的回道,心裡想著,不愧是我迷糊的老媽。年中回家,老媽還穿著幾年前我的舊衣服,就像我放在城市裡舊衣回收箱的那種。我放下箱子,順便捋了捋一頭的黃色捲毛,眨了眨眼睛,被汗液暈開的眼線讓我有點難受。
  • 都羨慕我生了2兒1女,為何老了竟然啪啪打臉,還不如生塊叉燒?
    榮阿姨的故事是我當實習生時在春天遇到的。 「快點,床17,準備搶救。」 醫生和護士開始衝忙去搶救榮阿姨,最後榮阿姨被救出,但情況仍然不容樂觀。 嚴重的肺炎反覆發作,並且炎症指標始終無法下降。 但是當她年輕的時候,很多人都羨慕她。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誰知道會被打臉成這樣,還不如生一塊叉燒肉好。 榮阿姨的丈夫兩年前去世。從那以後,再沒有人和她說話,看電視,逛公園。
  • 今天沒事又來曬曬老媽的故事,今天的故事是老媽的一段血淚吏。
    我老爸那時候也不知道疼老婆,老媽說你老爸那時候天天要抱著小公主,如果沒有帶好小公主哭了,新奶奶掙著老爸頭就打,當著爺爺面不敢打,就靠近老爸用針扎,老爸還不敢叫,有次老爸大叫一聲,嚇著爺爺吃飯了,爺爺拿起棒子就打,無事叫什麼叫,真象容嬤嬤。
  • 故事:找個老媽陪老媽
    找個老媽陪老媽 鐵素 在一個風高夜黑的晚上,鄰居張大媽家門敲得山響,院子裡的郝大爺進門後,對心臟還在砰砰跳的張大媽說:「你家虎子出事了。」 接下來,就是張大媽把她的積蓄,一共是兩千三百四十九塊錢交給了兒子,兒子要花十萬才能裝好家,要花十萬塊錢作為彩禮送給丈人家,再花幾萬搞結婚典禮做喜宴,買家具、定婚服等等,她這點錢,夠不夠買一個好床? 不管怎麼,張大媽興奮地等著喜宴的來臨。
  • 《狗的煩惱》
    後來小母狗長大了,懷孕了生了四、五個狗崽;一開始村裡的人東家抱走一個、西家要一個,沒覺得成問題。近年來,村裡的人都到城裡去了,常住的人越來越少。狗的繁殖力卻仍然旺盛,下的狗崽沒人要,小紅只好自己養起來。好傢夥!一大群能有十幾個。有人說這也構不成多大的煩惱啊?你不想一想。狗也是可以自由戀愛的,而且又沒有法令限制近親結婚。小紅又是一個掃地恐傷螻蟻命的人,殺狗吃肉那是萬萬不能的。
  • 拿什麼拯救她,我那個作妖的老媽…
    傍晚,我收拾完飯桌,剛要去樓下藥房去給老媽買藥,三姑的電話打進來,她沒頭沒腦的說:「小陽,我和你五嬸打起來了……」我感到莫名其妙,因為周圍的人都知道這個人向來不參與別人的糾紛,尤其長輩,我怕他們上午打完下午好,回頭把我弄得裡外不是人!比如我姑和五嬸,兩個人好的買房子都買到隔壁,她倆好的不分你我,說話也不加考慮,不管誰不樂意,第二天門一開一見面就好!
  • 遇到這樣的老媽,怎麼辦?
    老媽屋裡傳來老太太的咆哮「這是嫌我佔地方了,想我死呢?你把地搞得這麼滑!摔死我們都省心了!我就不讓你們稱心如意!」她皺皺眉頭,這個弟媳婦人很善良,平時話也不多,但是在孝敬老人上面並無不妥。「媽,你小點聲~」她推門進去,老太太正盤腿坐在床上,見到她,一骨碌下了地,從柜子裡抻出一個大旅行包,邊往裡面塞衣服嘴裡邊喊「走,咱們馬上走!
  • 老媽與狗的故事
    昨天我去銀行取工資,雖然是星期天,但人還是很多,我的前面還有20多人呢。算了,不等了。正想離去,發現有人在叫我,向我招手並拍打著他旁邊的一個空位,要我過去。啊!是李麗,自從他搬到他兒子那裡去,我們很難見面了,今天能在這裡相遇,真是難得,有老朋友聊天,等待就不會太心焦了,我高興地走過去坐在了她的旁邊,開口就羨慕地對她說:「哈哈!離開了我們這貧民窟,享清福去了」。 「唉!
  • 老媽和她五歲重孫「吵架」,讓我感慨萬千
    老媽今年七十七,老爸大她一歲。二哥很多年前就過世了。侄子是我父母撫養長大的。他們經常說,就把孫子當小兒子養。轉眼快三十年了。而今,他們有了大小兩個可愛的重孫。重孫的降臨,似乎讓他們從失子之痛中完全走了出來。
  • 煩惱都是自找的(悟世明理小故事)
    煩惱都是自找的周鬱鴛著從前,一個青年在人生事業上不那麼順心,十分煩惱,看人家生活都有滋有味,十分羨慕,於是想解脫心中的煩惱,過上快樂的日子。這一天,他來到一塊綠草茵茵的草地上,只見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吹著悠揚的笛子,跟鳥語流水和鳴,好不快樂。
  • 講述一段關於生活煩惱的故事,堅信自己一定是擁有生活美好的人
    每次談起煩惱這個詞,都會對自己內心產生很多不好的念頭,很多煩惱便由此而生。可是在現實,那些煩惱是真的煩惱麼,胡亂地去給自己隨意添加煩惱真的能解決問題麼?中年男子沒有生氣,反而愈加熱情地說:「如果你不介意的話,能把你的煩惱和我說說嗎,也許我可以幫你處理這個煩心事。」
  • 上層社會最讓我羨慕的是什麼
    透過一角展示了伊斯坦堡上層社會的生活情況,最觸動我的是女主人在營造家庭氛圍方面的能力。在凱末爾訂婚儀式上,大嫂提到婚後的生活,其中說到不管遇見什麼糟心的事兒,在孩子面前都要表現地很幸福,讓孩子感受到家的美好。從凱末爾的母親身上很好地找到了踐行這一觀點的依據。
  • 給老媽找保姆
    我又開始鬧心,老媽的保姆小王又不幹了,說老家有事,不知是不是真正的理由,總之我得從新找人。馬上國慶長假,按中介規定,保姆有三天假加上中秋節一共四天,如果保姆不休息這四天要雙倍工資。所以要找得5號以後。這幾年換幾個保姆我都數不清了,走馬燈似的換仿佛要把百家姓湊全。
  • 在城市住多年的老媽突然要留在農村老家,弄清原因後,很感人
    老媽有一兩年都跟老弟在深圳,幫他帶帶孩子,做做家務。對於在城市生活,經過兩年,老媽也習慣一些。儘管還是覺得有些無聊,但還是能四處去走走逛逛。我老媽那次從深圳回來後,姨媽到家裡來和老媽住了一晚,兩姊妹聊到凌晨兩三點鐘。這以後老媽就不想再到老弟那裡了,她要留在老家,說那些田呀,地呀沒人種怪可惜的。
  • 記錄老媽的一天
    環顧家裡內外,雖然算不上條件多好,但門口街道乾淨,籬笆圍成的菜園裡蔬菜成行;院子裡井然有序,花園更是花開蝶舞。這,都是老媽老爸長期的生活習慣。沒歇一下,老媽突然想起有事,叫上老爸,匆匆出門去給人家幫忙去了。我們村民小組原本就是一個大家族,老爸老媽又是年齡大威望高的長者,誰家有紅白大事都會提前來打招呼,讓過去坐陣。哪家出現婆媳矛盾或遇到解決不了的事,也會來請老爸老媽調解、出主意。閒來無事,我便幫老爸老媽打理起花園菜地。
  • 一些文字(25)老媽出院了
    老媽出院了。醫生說一個月內不能下床,平時都要在床上休息,這樣才有利腰椎和頸椎的恢復。隔得太遠了,沒有叫我去醫院接,只是讓我在網上買了火車票,他們說普通票就行,但我還是買了兩張下鋪,這樣躺著回來總會舒服很多的。回來前,老媽打電話說,老爸吃了半個月醫院食堂的飯菜,早都想吃家裡炒的肉了。於是我今早買了五花肉,燜了一大盤子,剩下的全都剁成肉餡準備包餃子。
  • 故事:老小孩、小小孩(談談我老爸老媽的趣事)
    我老爸老媽都是八十歲以上的人了。我們兄妹五個,我是老三,現在都五十一歲了。說來,可能誰都不信。我老爸老媽結婚五十多年了,神奇的是,他們老兩口,竟然沒吵過嘴,更不用說打架了。我就奇怪了。一次光我和我媽在家,我就問我媽說:「媽呀,你脾氣那麼不好,點火就著,為啥我老爸你們沒吵過嘴呢?」我媽說:「這你就不懂了,你老爸那人,脾氣太好了。
  • 老媽住院記
    老媽特別不舒服!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正走在沕沕水的朱德路上,感懷著沕沕水水電站當初的艱辛。然而鄰居掛斷電話的身後,我突然感覺腿有點軟,那不是累的。媳婦閨女陪我定了定神,喝下一罐紅牛,驅車急歸。剛才電話中,鄰居阿姨說老媽說不清楚話,走路搖晃,開門不能把鑰匙塞進鎖眼兒。自我記事兒起,老媽雖然常常認為自己得了大病,然而卻一直身體健康,做飯幹活一樣也沒有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