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破爛的奶奶去看兒子被嫌棄,獲得巨額拆遷款後全部捐給孤兒院

2020-10-14 陳峰觀察

圖片來自網絡 文/直楠

撿破爛的奶奶去看兒子被嫌棄,獲得巨額拆遷款後全部捐給孤兒院

文/直楠

劉奶奶年輕時喪偶,硬是一個人含辛茹苦的把一兒一女拉扯大。老奶奶家住在城鄉接合處,劉奶奶在農閒時就會去城裡撿破爛,翻遍了這個城市大小角落的垃圾桶,就是為了供應兒子和女兒讀書,劉奶奶也因為常年風餐露宿落下了一身疾病。

自從兒子女兒上高中以後,老奶奶從來沒有去過他們的學校,因為他們說怕同學笑話他們,笑話他們有一個撿破爛的媽媽。

記得又一次,劉奶奶送生活費去給他們,因為聯繫不到他們,保安問劉奶奶是在那一個班劉奶奶也說不上來,劉奶奶就這樣在校門口等放學的時候一個個看,當他看到兒子出來時,劉奶奶趕緊上去叫住兒子,把錢塞進兒子的書包裡。

圖片來自網絡 文/直楠

讓奶奶想不到的是,她的兒子竟然說,

「你是誰啊,誰是你兒子,你認錯人了吧?」然後飛快的離開了。

劉奶奶帶著木訥的表情離開了學校,從那以後,奶奶再也不敢去學校了。

時間過的很快,幾年後,劉奶奶老了,她的兒子也結婚了,是城裡的姑娘,剛開始的時候他兒子把她接去和他們住,可是沒多久就被兒子的丈母娘給罵回來了,說奶奶身上很臭,從來不洗澡;還說奶奶晚上睡覺像狼哭,因為奶奶常年在外撿破爛,落下了一身疾病,又沒錢醫治,晚上都會忍不住疼痛叫起來。

奶奶的女兒讀了護士專業,後來考試考到外地去了,也是和當地的一名醫生結婚了,剛開始那幾年都會回來看她老母親,但是最近幾年都沒來了......

奶奶也不怪他們,反正她在自己家住慣了,也不習慣他們家的大房子,就這樣一個人在鄉下住著,白天照樣出去撿破爛,只是到了晚上奶奶病情發作,有時候叫的很大聲,有時候鄰居見奶奶可憐也會送點藥過來。

圖片來自網絡 文/直楠

後來村裡給奶奶上了低保,奶奶每個月能領到幾十塊錢,奶奶省吃儉用,也夠維持她的生活了,很多時候村民們也會送點東西過來,倒也餓不著老奶奶。

後來,縣裡要開發農村旅遊度假村,奶奶住的村子被選中了,劉奶奶成了失地農民,同時獲得了十五萬元的拆遷款。

這時候,奶奶的兒子和女婿都從遠處趕過來了,劉奶奶聽說他們要來異常高興,做了一大桌子的菜等他們,讓奶奶沒想到的是,他們不吃飯,讓奶奶趕緊把十五萬元拿出來看怎麼分!

奶奶看著兒子一家和女兒一家為了她這十五萬元吵的不可開交,頓時感覺萬念俱灰,趁他們吵架的時候從箱子裡翻出一個黑色的塑膠袋就走了,奶奶一直走到縣裡的孤兒院,把錢全部捐了,遺憾的是,奶奶把錢捐了之後喝農藥自殺了......

後來聽說她的兒子和女兒都意識到自己錯了,可是奶奶已經走了,你現在才說錯了還有用嗎?祝奶奶一路走好,希望你在天堂不在受折磨......

各位看官,你們怎麼看的呢???

相關焦點

  • 小說:大嫂哄走婆婆全部拆遷款,我順其自然,半年後我大喜大嫂哭
    大嫂哄走婆婆全部拆遷款,我順其自然,半年後我大喜大嫂哭在這個高速城市化的年代,土地成了香餑餑,依附在土地上的百姓也成了受益的群體之一。「媽,聽說咱們家的拆遷款下來了?」小兒子一家剛走,吳奶奶的大媳婦便急著向吳奶奶打聽拆遷款的消息。「下來了,說是兩套老房子都拆遷,但是現在只確定了拆挨著新城區那套140平的房子,總共120萬。」
  • 空巢老人用幾百萬拆遷款考驗子孫:我怕死,也怕活著
    何奶奶想要測試一下家裡哪個孩子更孝順,看誰能把她從養老院接回家養老。誰對她好,她以後就把幾百萬的拆遷款給誰。天樂原本不是她的護工,只是個租住在她家的外地窮小子,她搬去養老院後,沒地方住的天樂就成了她的護工。何奶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在外地,大孫子出國了,小兒子夫妻倆開了一個飯店,多年沒有孩子。她一個人住在一個獨門獨戶的小院子裡。大孫子在國外,手上的錢經常不夠花,需要奶奶的補貼。小兒子的飯店經營狀況一般,也是需要母親的幫助。
  • 兒死後公婆把兒媳趕出家,幾年後婆婆把拆遷款全給兒媳,不給女兒
    王老太很嫌棄兒媳婦,兒媳婦長得醜,背也馱著,她沒有給兒媳一個好臉色看。誰知有天太熱了,兒子和村裡的幾個小夥去河裡洗澡,直到天黑也沒有回來,第二天發現的時候已經去世了。她聽說老家房子拆遷,賠了將近數百萬,於是就去問王老太要錢。
  • 老人用拆遷款給兒子買豪車,想去參加兒子婚禮,卻被鎖在出租房
    這輛車是老陳兒子的,老陳兒子叫陳昌明,陳昌明也和其他人一樣喊父親老陳為老陳。還未等老陳放下手中的紅薯,陳昌明就對他說:「老陳,這次我就是專程回來告訴你,我婚禮辦過了,你不要擔心,以後我很少再回農村了,你和我媽以後也少去找我,新買的房子乾乾淨淨的別弄髒了!」。
  • 爸媽把拆遷款都給妹妹,現在來俺家養老,夜裡聽到對話俺趕他們走
    幸好我還有奶奶,奶奶沒有嫌棄我是女孩,依然對我很好。過了幾年,家裡來了個阿姨,爸爸說以後她就是我的媽媽了,我當時又哭又鬧,爸爸直接打了我一巴掌,從那之後,我就搬過去和奶奶住了,後來,爸爸和繼母又生了一個女兒,從那之後,家裡就更加沒有我的地位了。
  • 小說:大兒媳哄走婆婆120萬拆遷款,小兒媳不說話,半年後大嫂傻眼
    大兒媳哄走婆婆120萬拆遷款,小兒媳不說話,半年後大嫂傻眼在這個高速城市化的年代,土地成了香餑餑,依附在土地上的百姓也成了受益的群體之一。「媽,聽說咱們家的拆遷款下來了?」小兒子一家剛走,張奶奶的大媳婦便急著向張奶奶打聽拆遷款的消息。「下來了,說是兩套老房子都拆遷,但是現在只確定了拆挨著新城區那套140平的房子,總共120萬。」
  • 小說:林大強竟然把他那一百多萬拆遷款留給了誰?
    林大強去世了,一直獨居的他留下了百萬拆遷款,久未露面的兒子也重新出現,而我卻接到了他的律師的電話。我急忙穿上外套開著車到了約好的地方:「趙律師您好,聽見您電話我立馬就過來了。」我恍然大悟:「那他兒子呢?」「他兒子很久以前就嫌棄林大強是個負擔,不願意管他,讓他自生自滅去了,他肯定是一分錢也得不到的。」趙律師搖了搖頭。我帶著這個消息回到了村子裡,看到林大強家門口聚了一堆人,還有一陣尖銳的爭吵聲。「你假惺惺的幹什麼啊?老林頭要是在肯定也不歡迎你。」雜貨店老闆抱著一堆貢品面紅耳赤。
  • 50萬拆遷款給兒子買房,生病兒子來看我,他走後我打自己一巴掌
    轉眼兒子畢業了,孩子走出去了肯定就不願意回來,他在大城市找到了不錯的工作還交了女朋友,我覺得兒子能走出去有體面的工作就是給我臉上爭光。兒子到了歲數也要結婚,我拿出半輩子的積蓄給兒子娶了媳婦,但是我沒有能力給他在大城市買房子,我覺得我這個做父親的特別沒用。
  • 拆遷款下來後,我們姐弟只剩算計
    當兵轉業後,我就進了廠裡的辦公室,搞文件收發,一做就做到40來歲,之後去了車間,做了一段時間統計。由於我們廠是特殊環境,45歲就可以申請退休了。退休後,拿著退休金,我過了一段逍遙的日子。每天吃完午飯就和人打麻將,然後回家做晚飯。在麻將桌上,漸漸地,一個消息開始傳得越來越真:「廠子要拆遷了。」
  • 小說:大嫂哄走婆婆全部拆遷款,我順其自然,半年後大嫂哭我大喜
    大嫂哄走婆婆全部拆遷款,我順其自然,半年後大嫂哭我大喜小娟性子有些綿軟,爸媽因此很頭大,給他介紹對象時千挑萬選,就怕找個厲害的結婚後受欺負。他們家在城郊,鄉鄰之間關體比較和睦。發動眾多的鄉鄰親友,倒是給小娟介紹了十多個老實本分的青年,其中就包括李二。小娟和李二第一次見面的感覺並不太好。相比於之前的相親對象,李二顯得有些沉悶。
  • 為了分拆遷款,父女對簿公堂(一)
    天不遂人願,大女兒於2008年去世,老兩口白髮人送黑髮人,自是痛苦難當;兩年後,母親隨大女兒而去。自此,父親與大女婿、孫女共同生活;生病住院時,由小女兒與大女婿輪流照顧。隨著城市的發展,村裡終於要拆遷了,父親家和小女兒家的房子均在拆遷範圍內。緊隨財富而來的,還有家庭矛盾。小女兒覺得,自己也是父親的孩子,也要對父親養老送終,他得到拆遷款自然應該有自己的一份。
  • 村裡堂哥娶了個城裡嫂子,拆遷款不給親妹,父親病重卻一毛不拔
    直到堂哥孩子出生,我去了她家:90年代的小區,擁擠布滿青苔的巷子,樓梯間一樓,非常陰暗潮溼,後面就是菜場,一片吵雜。就當我想去上個洗手間時,剛好那天廁所堵了,一樓洗手間全部遭殃,我只好往菜場找公廁。這就是她家,並不是什麼土豪家,跟我的意識裡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再普通不過,只不一個擁有縣城戶口的人而已。
  • 故事:老房拆遷,父親拿著60萬拆遷款給自己買了一套房,我成了不孝子
    老房拆遷,父親拿著60萬拆遷款給自己買了一套房,我成了不孝子我是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從小就目睹了父母的辛苦,那時我就發誓,等我長大了要掙好多好多的錢,讓我的家人過上好日子,讓他們享福,所以長大後的我也一直很努力,如今的我,已經娶了老婆生了孩子,在城裡買了房和車,小日子過得很愜意。
  • 兩百萬拆遷款,公婆全給小叔,一年後哭上門,俺甩出一紙,趕走人
    兩人見面後一見鍾情,交往了三個月就決定結婚了。但因為雙方家庭條件都不好,所以我們沒有擺結婚酒和辦婚禮,直接去登記結婚。婚後我們又一起到了大城市租房打工,後來我懷孕先後有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可直到孩子都可以上幼兒園了,我們一家四口還是過著漂泊不定的日子。考慮到孩子上學問題,我和老公都很迫切想買房子。
  • 小說:拾荒老人收養棄嬰,堅持給孩子治病,8年後卻獲得巨額回報
    拾荒老人收養棄嬰,堅持給孩子治病,8年後卻獲得巨額回報孫叔在鎮子上是個出了名的老好人,對誰都客客氣氣的。但是他無兒無女,平日裡做的就是撿垃圾,大家也是看他可憐,有時候才願意和他說幾句話,也沒什麼人真的把他放在心上。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起,一直都是獨來獨往的孫叔身後,竟然跟了一個七八歲的孩子。
  • 父親拿120萬拆遷款找三兒子,倒貼30萬
    可是現在的年輕人哪能喜歡住在農村,一個個的都往外跑,所以他是三個兒子啊,久久都很難回來一次。大兒子小的時候不怎麼喜歡上學,再加上農村的條件差,老王一個人也很難撫養三個孩子的學費,所以這大兒子上完初中之後就沒有上學了,而是去外邊的工廠賺錢,供著兩個弟弟上大學,不過好在廠裡面的領導挺看重他的,所以後來提拔他當了主管的位置。
  • 拆遷款的處置
    所以,她的兄姊都是在我父母家裡聚齊後再去醫院。去醫院之前,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著父母這個拆遷款如何處理,無非就是論功行賞,按勞分配之類。因為我父母是在老人身邊侍奉時間最多的,雖我母親是四兄妹中年紀最小,但父親的年紀與他們大哥的年紀相差無幾,自己早年獨自打拼積攢下不菲的聲望。看到大家各抒己見,短期無法達成共識,一口氣喝光手中茶杯裡的水之後,清清喉嚨,開始說話:「大家辛苦了,假期的快樂就談不上了吧。
  • 為了得到母親的拆遷補償款,兄弟倆爭著贍養母親
    隨著改革開放,在農村已經結婚生子的張大軍一家又全部回到了城裡,然後張大軍一家把他們的戶口落在了老母親處,哥兩個都是在外邊單獨居住。回來後的張大軍和弟弟張小軍關係一直很融洽,兩家人也是常來常往。但是隨著一次意外事件的發生,卻讓兄弟兩的和睦關係變得緊張起來。
  • 小說:生活過的孤兒院拆遷,她圍觀拆遷現場時意外看見埋藏的白骨
    離開辦公樓後,方離稍微平靜起伏的心情,走近拆遷中的老宿舍樓。現在它是徹底地面目全非了,裸露的橫梁、殘破的磚牆、遍地的碎瓦礫,找不著半點記憶中那舊樓的光景。她在塵土飛揚的工地前站了片刻,心想:原來舊樓可以拆遷,記憶也會變味。她再也不是孤兒院裡的方離了,長久糾結心中的童年少年陰影終於淡卻,也許有一天會了無痕跡。方離微微一笑,從口袋裡掏出銀鏈細細審視著。與她身世息息相關的項鍊,手工相當的精美,鏈墜上的這個拼音究竟代表什麼?輕輕摩挲著拼音,那種細緻的觸感,仿佛在訴說什麼?這究竟代表小名,還是姓?似乎在哪裡見過相似的拼音。
  • 一筆拆遷款引發的故事,只有狗狗不離不棄
    一、拿到了拆遷款陳大伯終於拿到了房屋的拆遷款,他顫抖的雙手捧著那張存有二百多萬的銀行卡,他做夢都沒有想到這輩子會有這麼多錢。自從老伴去逝以後,陳大伯依靠收廢品,風裡來雨裡去、含辛茹苦地將唯一的兒子養大成人,如今,兒子已大學畢業,並在城裡有一份穩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