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長蘇也曾不信任靖王,去見謝玉是為了試探他

2020-11-05 小餘影視雜談

謝玉鋃鐺入獄後,梅長蘇去監獄會見謝玉,尋找赤焰案真相不假,但更深層次的目的是為了試探靖王!

我們知道琅琊榜有兩大反派BOSS,一個是謝玉,另一個就是夏江。

謝玉前腳入獄,緊接著夏江就回了金陵。夏江急著回來,是因為謝玉掌握著他的秘密。

夏江忠於梁帝,且不涉黨爭,深得梁帝的信任。夏江非常了解梁帝是個多疑的人,為了保謝玉,他在梁帝面前三言兩語就讓梁帝起了疑心,以致梁帝懷疑謝玉的罪被翻出來與黨爭有關。

夏江這麼做的目的是想保謝玉,因為夏江有把柄在謝玉手裡,夏江承諾保謝玉性命,謝玉承諾緘口不言,兩人交易就此達成。

梅長蘇察覺到這點,以譽王謀士的身份見了謝玉。明面上,梅長蘇是給譽王當說客,是為了夏江的把柄而來,而實際目的是讓謝玉親口說出當年的真相。

牢獄中,梅長蘇與謝玉談話,梅長蘇步步為營,離間夏江與謝玉關係,突破謝玉的心裡防線,謝玉最終說出了十三年前赤焰案的真相,那是他與夏江的一場陰謀。

謝玉說完,梅長蘇的此行的目的也達到了。需要知道真相的不是梅長蘇,而是夏冬和靖王二人。隔壁牆外的夏冬和靖王,將謝玉所說聽得清清楚楚。

梅長蘇為什麼會叫夏冬過來

其一,夏冬一直對林殊懷恨在心,對靖王也懷有敵意,她認定是林殊害死了她的夫君,只有夏冬親耳聽了謝玉的講述,才明白一切是誤會。

其二,夏冬是赤焰舊人聶鋒的遺孀,讓她了解真相,在以後翻案的路上可以多個幫手,至少她知道真相後,明白這麼多年錯怪了林殊和靖王,以後不會再與靖王為敵。


其三,離間夏冬與夏江。夏冬身為玄鏡司的人,夏江的徒弟,一直對夏江信任不二。到最後發現,原來她信賴多年的師傅利用她,偷拿了她夫君的手稿,造成了當年赤焰一案。自此夏冬對夏江的信任蕩然無存。

一舉三得。

夏冬確實重要,但梅長蘇此舉的關鍵還是針對靖王

靖王有足夠的理由了解當年的真相,但梅長蘇此舉更重要目的是為了試探靖王。

梅長蘇來金陵的意圖就在翻案,暗中扶持靖王這麼久,但這樁舊案真相是第一次在靖王面前提出來。

靖王雖然一直站祁王和林府,梅長蘇想知道靖王知道了真相會如何面對,在推翻赤焰舊案上心思意志上是否足夠堅定。





從兩人的對話可以看出,靖王一心要查明赤焰冤案。只有靖王鐵了心讓赤焰冤案昭雪,不能有絲毫動搖和退讓,不計後果,不計代價,這場冤案才可能平反。梅長蘇需要親耳聽到靖王說出來,他才能安心。

如若靖王沒有鋼鐵般的意志來推翻這場冤案,那麼梅長蘇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梅長蘇更要讓靖王明白推翻舊案不是憑藉著熱血與充動便可完成,必須清楚明白前路有多少兇險和挫折,並對奪嫡無絲毫用處,只有靖王清楚明白這些,依然義無反顧查清冤案,才是梅長蘇所想要的結果。

相關焦點

  • 六刷琅琊榜才明白,梅長蘇對靖王也非全然信任,地獄歸來不可久留
    可事隔多年,我再刷《琅琊榜》時,涕淚滿裳,心疼化名為梅長蘇的林殊,他這一生最大的悲涼,也許正是他地獄歸來,對任何人,特別是他的摯友靖王蕭景琰也無法全然信任。天牢之中,謝玉被梅長蘇步步緊逼,再無退路,將李重心一事道出詳情,掀開赤炎之案的冰山一角,驚天動地的謀逆之案,最為關鍵的一角,聶鋒的那封求救信竟是偽造的。是夜,靖王夜探梅府。
  • 劇情向|《琅琊榜》第六集,靖王與梅長蘇訂君子之約,夏冬被截殺
    梁帝處理完越貴妃與太子的事情後,開始懷疑靖王闖宮救霓凰的行為,他質問靖王為何,靖王甚是為難,正此時,受梅長蘇指點的譽王進宮,稱方才靖王的所作所為都是受自己指使。靖王與梅長蘇君子之約靖王得知,譽王此舉是受梅長蘇指使,便約梅長蘇相見,質問他為何以霓凰為代價,來作為自己的進階石?
  • 其實沒有梅長蘇的幫助,最後皇位也是靖王的
    在朝堂之上二人勢力可謂勢均力敵,譽王這邊軍方代表有慶國公,而太子這邊的軍方勢力則是寧國候府謝玉,雖然表面上謝府是支持譽王的,實際上謝玉暗中支持的是太子。謝玉之所以選擇輔助太子,是因為謝玉了解梁王,當初連那麼忠心耿耿的祁王,觸碰了梁王權力中心,都難免喪命,更何況人人都說最像梁王的譽王呢?
  • 琅琊榜中,蒙摯把梅長蘇賣給了謝玉,沒想到卻被他反過來利用
    琅琊榜中,蒙摯可謂是梅長蘇除靖王外最好的故友,也是梅長蘇最值得信任,最值得依仗的人。小序覺得會,但是梅長蘇並沒有在心中告訴他自己的落腳地點,只告訴他何時入京。這一點在蒙摯和梅長蘇的皇宮會面中就能證明,蒙摯就說道:「為什麼要住到寧國侯府去,謝玉是什麼人你不知道嗎……趕緊搬出來,住到我那去。」
  • 琅琊榜:梅長蘇最信任是誰?憨直的蒙摯才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此處發問,更像是在為梅長蘇鋪路,給同樣覺出端倪的謝玉一個解釋「只是剛好飛流遇難時,我剛好巧遇相救,他為了感恩才留在我的身邊。」,他知道自己不善風水景致建宅之事,但他知道梅長蘇需要和靖王密謀大事,便發揮自己的長處,儘可能周全地幫他選宅。
  • 《琅琊榜》僅憑蕭景睿的身世,梅長蘇為什麼就可以扳倒謝玉呢?
    《琅琊榜》中的謝玉,心思謀略,手段均未一流,他身為一品君侯,蒞陽長公主的駙馬,曾為梁帝暗中獻策赤焰軍一案,深受梁帝的信任。這些年,謝玉在大梁境內的勢力,極其龐大,想要扳倒此人,絕非易事。不論卓鼎風願意還是不願意,知道真相或者全然不知,這些年,他的確為謝玉暗中解決無數事情,兩家之間的利益是交織在一起,將謝玉扳倒,卓家也好到哪裡去。可謝玉此人,疑心重,在蕭景睿身世被揭穿後,他想的不是好好穩住卓家,好讓對方不將自己這些年的所行所為說出來,而想要直接殺人滅口。如果所有人都死了,死無對證,便再也沒有人知道謝玉暗中的謀劃。
  • 《琅琊榜》:若無梅長蘇,誰最適合登上皇位?為何靖王是下下籤?
    他的憂慮不無道理,當時的太子祈王和赤焰軍走的親密,還曾提出裁撤懸鏡司,皇帝的尊嚴和權力受到了極大的挑戰。我花了十年光陰和去跟太子鬥,好不容易鬥贏了他。靜妃靖王的生母位份不高,又是與世無爭的性情,加之當年祁王事件使得她更加低調,基本上幫不到靖王什麼忙。
  • 梅長蘇付出生命換來的,就是一個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
    之後林殊以梅長蘇的身份在江湖上蟄伏十二年,他見時機成熟,為平多年冤案,他化名蘇哲,回到金陵,籌謀相關事宜,最終憑藉憑藉著對真相的執著、對正義的堅守,終於使十二年前的冤案真相大白。不得不說,這就是一部梅長蘇成功的職業生涯規劃史,也是他拿生命換來的一曲悲歌。他為了達到目的,以終為始籌謀布局,最終達到其目的。那我們來看看梅長蘇是如何一步步的達成他最終的目的。
  • 《琅琊榜》謝玉是怎麼死的,他的死有極大隱情!
    這時的靖王已經掌控朝廷,是赤焰案沉冤得雪地最好契機,謝玉的死成為翻案的最好起因,蒞陽長公主手握的那份謝玉罪供,正好順理派上用場。如果謝玉不是被亂石砸死,那麼真實死因是什麼呢?我們來分析下謝玉死因的幾種可能性,到底是誰殺了謝玉。
  • 《琅琊榜》謝玉和夏江為何沒有聯手?梅長蘇:因為我不同意
    除卻從未露面的璇璣公主,在整部《琅琊榜》的所有「反面角色」中,論及人格魅力和智商謀略,排在前二之人必是謝玉與夏江。同樣從梅長蘇籌劃時間之久,耗費精力之大這個角度去看,謝玉與夏江同樣也是排在前二之人,但就是這兩位同是梟雄式人物的反派角色,為何沒有在時隔多年後二次聯手呢?
  • 琅琊榜:譽王為了奪嫡算計皇后,為何比太子和靖王更加心狠手辣?
    蒙摯雖然深得梁帝蕭選信任,但譽王蕭景桓的求情事件發生之後,梁帝蕭選還是對他產生了懷疑,在電視劇《琅琊榜》裡梁帝蕭選的試探至少有以下兩處:第一次,太子蕭景宣因私炮坊事件被禁足圭甲宮反省,禁止參與朝政,朝中以譽王蕭景桓為尊,有傳言太子馬上要被廢除,另立譽王蕭景桓。
  • 《琅琊榜》:從靖王的逆襲看職場新人的成長道路
    面對梅長蘇扶持靖王的意圖,身為好友,霓凰和蒙摯都曾表示難以置信的,靖王過於執拗的性情讓身邊人都覺得他很難去面對奪嫡的漩渦。但梅長蘇說,他現在這些性情,在即位之後都會變成優點,他一定要保住景琰的赤子之心。因為一個人的本性如此,很難改變也彌足珍貴,來自母親的教導和祁王兄的耳濡目染,已經確立了他迥異於時代的性情。
  • 琅琊榜中,高公公騙過所有人,早已選擇了靖王,是個完美的偽裝者
    作為皇帝是孤獨的,他所能信任的人,往往是身邊的宦官、寵臣。高公公很好地利用了這一點。看似很中正,對皇帝忠心耿耿,其實在靖王還沒有參與奪嫡時,他早已選擇了靖王。為什麼這麼說呢?靖王換防回京進宮復旨時,當時皇帝正在看字,太監來報:「靖王殿下求見。」直接被太子給打發了,讓靖王在外面等著。
  • 琅琊榜:如果沒有梅長蘇,得天下的也許是謝玉,如同曹操、司馬懿
    ,可在梅長蘇的幫助下靖王成為了最後的贏家,就連譽王和太子都認為如果沒有梅長蘇,天下就會是他們的,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再加上自己經常禮賢下士,手下也算是人才濟濟,他自己本就算得上是一個精明的王爺,身邊更是有秦般若這等謀士,每當譽王遇到難題的時候,她總能迎刃而解,並給予非常恰當的意見,無論是幫助譽王處理何文新一案,還是幫助譽王收攬梅長蘇,亦或是轉向給飛流送禮物
  • 《琅琊榜》梅長蘇為他布局,助他鬥倒太子,他的「好人設」是原因
    12年前,梅嶺一戰,梅長蘇被父親扔下懸崖,僥倖被琅邪閣老閣主救活,脫胎換骨,重生歸來。籌謀12年,只為了給當年埋藏在梅嶺的戰士平反,順便為國家找到合適的繼承人,繼承祁王的意志。般若卻不贊同他的想法,因為他受傷的手提示,他去過琅邪閣的事,太子也知道了,那麼太子肯定也知道江左梅郎是麒麟才子,等到加封后再去找梅長蘇,估計黃花菜都涼了。於是般若建議找個長史趕在太子人馬之前,去和梅長蘇見一面。而太子,聽到這裡,立馬派了一個詹事前去,強調要和梅長蘇搭上話。兩個人的反應,高下立見。
  • 《琅琊榜》最佔先機的譽王為什麼最後與太子之位失之交臂
    都想要獲得梅長蘇的幫助,都去江左請梅長蘇,但是梅長蘇都沒有見,而是直接跟蕭景睿(寧國侯府的公子)到了金陵城。在這件事上梅長蘇是偏向原告的,對譽王是有害而沒有利。但譽王認為是梅長蘇在試探自己是不是肚量大,反而還跑去問梅長蘇的建議希望他幫助自己。當譽王來討教梅長蘇如何解自己的困擾,梅長蘇說想要保慶國公是一條死路,為什麼不選擇其他的路走,因為你深受皇帝寵愛,可以和太子爭輝,但是有一個人萬萬不能與之為敵的,那就是皇上。皇上想整治土地兼併之風,不想有人阻礙推行國政。
  • 《琅琊榜》靖王多次懷疑梅長蘇為何又多次放棄?真相讓人感動
    在梅長蘇與靖王的記憶中,我們可以看出靖王雖然打小長在軍營之中,並受教於祁王,但靖王並不是刻板和迂腐之人,他在林殊面前十分活潑、開朗,故而12年前的靖王其實並不執拗。、林伯伯、小殊……無數他在意的人離開了這個世界,出事的時候靖王雖然並不在京城,但他已經成年,已經是一個手握一方軍權的大人,他有能力調查真相,再加上他對林帥和皇長兄等人的信任。
  • 《琅琊榜》除了靖王,所有人都知道梅長蘇是林殊,我們不告訴他
    相信看過這部劇的人,心中都有一個疑問:靖王究竟什麼時候才會認出林殊啊?兩位關係最好的兄弟,卻始終無法相認,這是最讓人痛心疾首的。然而,仔細一想,也許靖王認不出來,便是對林殊最大的敬意吧。一個刻意隱瞞,一個不願意相信他曾問梅長蘇,你一定要把自己做的事,說的如此狠絕嗎?當然。麒麟才子梅長蘇,當然知道怎樣才能隱瞞自己最好的朋友。
  • 琅琊榜中,靜妃以一技之長,幫助靖王和梅長蘇贏得了朝堂
    靖王並不是很信任梅長蘇,認為梅長蘇工於心計,所行盡皆陰詭手段,這讓兩人之中有著很大的裂紋。而靜妃就是修補這條裂紋的縫合劑。多次聽了靖王對梅長蘇的不滿後,靜妃決定了解梅長蘇這個名滿京城的麒麟才子。,不論日後事情成敗,都要靖王不要忘了昔日梅長蘇相助他奪嫡的情分。
  • 《琅琊榜》中謝玉一案誰的功勞最大?謝玉:我把自己坑了
    ,至少在靖王站穩腳跟之前一定不會。走到此時,謝玉失去了所有反制手段,他既不能用夫妻感情勸動蒞陽,又不能用武裝力量消滅梅長蘇等人,知道真相的卓家又被梅長蘇成功拉攏。,並要求他在蕭景睿生日之前入京方不誤大事,即此時梅長蘇未入京城之前,已經對謝玉的計劃進行了大方向的敲定,然而此時謝玉尚未做出刺殺內監這樣的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