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除了靖王,所有人都知道梅長蘇是林殊,我們不告訴他

2020-10-09 紫依

文/紫依

《琅琊榜》其實應該改名為《除了靖王,所有人都知道梅長蘇是林殊,我們不告訴他》。

相信看過這部劇的人,心中都有一個疑問:靖王究竟什麼時候才會認出林殊啊?

兩位關係最好的兄弟,卻始終無法相認,這是最讓人痛心疾首的。

然而,仔細一想,也許靖王認不出來,便是對林殊最大的敬意吧。

一個刻意隱瞞,一個不願意相信

他曾問梅長蘇,你一定要把自己做的事,說的如此狠絕嗎?

當然。

麒麟才子梅長蘇,當然知道怎樣才能隱瞞自己最好的朋友。

梅長蘇刻意勾勒了一個,蕭景琰最不喜歡的陰詭謀士的形象,只是不想讓他看到自己身上任何一點曾經林殊的影子。

蒙摯無數次說,我看你就告訴他吧。

梅長蘇都攔下了。

一個刻意隱瞞,一個數次接近真相,但卻都說服自己,他不是。

為什麼梅長蘇要隱瞞真相,也許就是因為太過於了解他了。

如果蕭景琰一旦知道梅長蘇便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小殊,那麼他的立場和做法就會截然不同。

他有情有義,是斷然不會為了一己私利,便犧牲自己最重要的朋友,況且,他本身的功利心也沒有那麼重。

假設,蕭景琰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得知梅長蘇的真實身份,那麼:

  • 他可能從來不會質疑,梅長蘇救霓凰郡主的目的,甚至不會去告誡他,不要拿徵戰沙場之人,作為陰謀詭計的一環;
  • 他更不會相信,梅長蘇會為了對付政敵,而慫恿譽王去炸太子的私炮坊;
  • 他更不可能因為夏江和譽王的聯手設計,便輕易相信梅長蘇這人的無情,更不會出現封密道,割門鈴,閉門不見的場景。
  • 他完全不可能會同意,梅長蘇涉險搭救衛崢

也就是說,那些虐心的場景,確實是不會再有了。

可是,事情可能就會進展得不太順利。

比如搭救衛崢之事,蕭景琰的顧慮就會很多。比起權衡利弊得失,他更在乎的是梅長蘇的安危。梅長蘇隱去的第三點提醒,便是夏江一旦失手,必然會拿他開刀。

「救了衛崢,失了一個梅長蘇,蕭景琰也不算贏」

所以,靖王可能會選擇不顧勸阻,自己去救衛崢,然後滿盤皆輸。

劇情可能就不是爽劇,而是兩位主角的鬥智鬥勇。

一個費盡心思籌謀,一個感情用事破壞,然後....

梅長蘇被蕭景琰親手氣死,翻案計劃失敗,全劇終。

比起讓他知道我是林殊瞻前顧後,不如讓他把我當成一個陰險狡詐的謀士,來得方便。

梅長蘇實在是太了解蕭景琰的為人了。

無數次接近真相,卻又以失敗告終

他初識梅長蘇就曾起過疑,疑了一次兩次三次四次,四十多集過去了,最後還是被別人告知,於情於理,都不應該的啊。

他發現了那麼多細節。

  • 比如母親靜妃突如其來的關心,時時叮囑,頻繁送相同的食盒
  • 梅長蘇思考時習慣性搓手的小動作
  • 兩人才知的「水牛」暱稱
  • 兩人才知的九安山後的林間小路
  • 梅長蘇對兵馬糧草的相同論調

甚至他質疑靜妃與梅長蘇是舊相識,那個所謂的舊人根本就是捏造的。

多少次他都站在了林殊的對面,卻終究沒有叫出那聲小殊。

多少次他起了疑心,眼裡燃起了期待,最後卻又低眉滅去。

蕭景琰距離真相最近的一次,便是梅長蘇把最後一粒藥給聶峰吃,自己卻陷入昏迷。在此之前,他就是真聾天子,智商堪憂。

在意識模糊之際,他梅長蘇喊景琰,別怕。他還是遲疑地問,母親,他說什麼。

當母親暗示,等你以後回想起來,你現在也是有朋友陪伴在身邊的。蕭景琰還是一臉疑惑。

當母親不小心說漏嘴,透露梅長蘇不同尋常時,景琰又再一次問,母親你在說什麼。

不得不說,蕭景琰,你是真聾天子嗎?

而當他99%肯定,梅長蘇就是小殊時,他突然間智商在線,問蘇先生套話,你和我母親都說的那個舊人,你的父親叫什麼名字?

當他聽到母親準確無誤地說出「梅石楠,石頭的石,楠樹的楠」之後,他是有多懊惱。

他對靜妃說,「我居然好幾次以為,我竟然把他當作是小殊」。

他的痛苦,靜妃看在眼裡,都捨不得再隱瞞下去了。

而他失望地說著安慰自己的話。

小殊,他以前那樣驕傲張揚,爭強好勝,在戰場上銀炮長槍,呼嘯往來,從不知寒冬雪意為何物。


可現在的蘇先生,總是低眉淺笑,算計人心,他總是擁裘圍爐,沒有一絲鮮活氣息。

就連蒙摯也曾經說過,年輕的林殊,就是個小火爐。可如今刮骨療傷之後的梅長蘇,身體極弱,才剛剛入秋就要用火爐。冬天的時候幾乎都穿著裘皮大衣,寒風中一吹就會寒疾發作。

這樣的梅長蘇,一定不是蕭景琰心心念念的小殊,他一定是別人,只不過跟小殊有些相同之處而已。

梅長蘇固然機敏善言,可是蕭景琰也斷不是愚魯之人。

蕭景琰認不出林殊,可能就是對林殊最大的敬意吧。

我應該要認出他來的

蕭景琰和林殊的相認,幾乎是到了快劇終的時候,也賺足了我們的眼淚。

32歲的蕭景琰伏在母親膝蓋旁邊大聲痛哭,他啞著嗓子說:

我就快認出他來了,我應該認出他來的。

人是最擅長讓自己懊悔難過的。

世上最讓人難過的,大抵不過是我本應該,我本可以,我就快要

12年前,那兩個飛揚明媚的少年是彼此最好的朋友,是最了解對方的知己。

可12年後再相遇,蒙摯,霓凰,靜妃,他身邊的舊人一個個都先後認出林殊來;甚至連老謀深算的夏江都推測出來,還有隱而不發的言侯、言豫津、紀王,以及被直接告知的夏冬等人。

最後只剩蕭景琰,只有他一人,無數次徘徊在認出林殊的邊緣,終究還是差了那一步。

那一場痛哭看得人心裡堵,靖王有那麼多機會認出林殊啊。

在他心裡,小殊,始終是17歲時雙眸明亮的樣子,是那個單純至善的少年,那個驕傲張揚的少帥,是那個永保赤誠的林殊。

因為太了解,所以他沒辦法相信,眼前這個玩弄權術、弱不禁風、又深不見底的梅長蘇就是當年的林殊。

就像他阻止梅長蘇碰那把,林殊用過的,自己擦拭了十多年視若珍寶的弓一樣,他也拒絕了梅長蘇就是林殊的事實。

他甚至在梅長蘇例行公事地規勸他,放棄營救衛崢之時;他會對著梅長蘇說,如果我現在不救,你讓我如何在百年以後,對林殊說,他不值得救。

蕭景琰因為梅長蘇與自己無數次的政見不同,而質疑他根本不可能是自己心目中的小殊。因為他們之所以成為朋友,不過就是因為太過於相似。

重情重義,卻不過分在意名利。

結語

借用《這就是街舞3》裡,大家慣用的respact來表達,蕭景琰對林殊的感情。

他是太敬佩年少摯友,從而導致不願意相信梅長蘇就是林殊的事實。

其實梅長蘇的這一轉變,絕非偶然。

如果可以,誰不願意歲月靜好,風平浪靜。相信林殊自己是最不願意變成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的。

「我這雙手,曾經挽過大弓,降過烈馬」

可如今,他卻纏綿病榻,在這陰詭地獄裡掙扎。

殘酷的現實讓這對少年不得不成長,不得不共同面對12年前的那場冤案,坦然接受所有親朋好友皆不在的事實,扛起洗刷冤屈的責任。

「景琰,別怕」

「小殊,你能一直在我身邊」

我想,這應該是他們倆最想對對方說的話吧。

我是紫依,歡迎關注我,一起分享深度劇評和八卦吧

相關焦點

  • 《琅琊榜》當靜妃知道梅長蘇就是林殊時,為什麼不告訴景琰呢?
    梅長蘇此時的身份敏感,一旦別有用心之人得知梅長蘇的真實身份,必定會給他帶來危機。靜妃高興於能夠多年之後,再次見到小殊,可小殊此時的圖謀,稱得上謀逆之舉,這件事本質上來說越少人知道,梅長蘇便越安全。既然當初林殊選擇隱瞞自己身份,化身梅長蘇,輔佐靖王,那麼他必定有自己的一番考量,靜妃不想因為自己而耽誤了林殊的計劃。
  • 《琅琊榜》靖王為何同意梅長蘇出徵,原因令人淚目
    《琅琊榜》中,靖王明知道梅長蘇身上有火寒之毒,為何卻同意梅長蘇出徵呢?雖然梅長蘇騙他自己的病已經沒有大礙,但靖王已經不是當年的愣頭青了,他同意梅長蘇初衷其實另有深意,說出來恐怕令人淚目。,沒人比他對林殊更有信心,因為這個人是赤焰軍少帥林殊。
  • 《琅琊榜》靖王多次懷疑梅長蘇為何又多次放棄?真相讓人感動
    important}在整部《琅琊榜》中懷疑梅長蘇身份的諸多人裡,次數最多的那個應當是靖王蕭景琰,他從諸多的蛛絲馬跡中不斷的揣測梅長蘇是舊人?是小殊?……然而他的每一次懷疑都被巨大的失望衝擊直到結束。,所以他對林殊的一些細節性習慣十分清楚,比如這個搓手指的習慣,梅長蘇入京後與靖王的前幾次見面中便曾經不經意的暴露過這個習慣。
  • 《琅琊榜》梅長蘇對得起天下所有人,最對不起的人是誰?
    可若非霓凰認出梅長蘇,他從未考慮過告訴霓凰自己是林殊,他將一切都掩埋在心中,這就是他對霓凰的感情。梅長蘇的生命中,的確不止出現了霓凰一個女孩,可霓凰卻是唯一一個走進梅長蘇心中的人,若沒有那場家世變故,這兩人是真真正正的天作之合。
  • 琅琊榜:第一眼就認出梅長蘇的,其實不是人,而是靖王寵物
    導語:琅琊榜:第一眼就認出梅長蘇的,其實不是人,而是靖王寵物梅嶺慘案數十萬赤焰軍慘死,被確認無人存活。其實林殊沒死,只是身中寒火毒。被父親的故人所救以後,帶他治療隱藏起來。歷經幾十年出來見人,更是改名。但林殊不再是從前意氣少年,現如今身體孱弱。只能夠依靠聰明大腦,但依舊受追捧。很多人為了邀請他作為背後軍師,最終沒能夠請動他。見到熟人假裝從未見過,這也是防止被下毒手。
  • 《琅琊榜》:為什麼霓凰很快認出林殊,而靖王卻最後才知道?
    靖王是皇子,他雖然不受皇帝寵愛,但他的身份卻是高高在上的。對於其他官員和百姓來說,靖王就是主子,所以他即使心底生疑,對皇權的信任還是比旁人更甚。 他相信林殊的為人,知道赤焰之戰會有隱情,每次提及時,皇帝都是諱莫如深。但他從來沒有懷疑過皇帝,所以對林殊陣亡的消息也深信不疑,他從來沒有想過林殊可能還活著。
  • 《琅琊榜》中靖王冒死也要救衛崢,在梅長蘇被提審時為何卻很冷靜
    霽月清風 琅琊榜首,誰記昔年 策馬風流。十載倏忽過 幾回魂夢舊遊。又多少冤魂織就 那緩帶輕裘。一部《琅琊榜》牽動了無數觀眾的心,一聲蘇哥哥引得萬千少女流淚。梅長蘇本是赤焰主帥林燮的兒子,林殊。當年梅林慘案,七萬冤魂屍沉梅嶺,林家之仇血海滔天。
  • 霓凰林殊相認,梁帝下跪道歉,靖王相救衛崢,誰讓你落淚?
    也許還沒開始梅長蘇就知道會輸。霓凰拉下梅長蘇的衣領,那一句,「我明明記得這兒有一顆痣的」,也讓我們和梅長蘇一起淚奔。梅長蘇抵擋不住愛人的眼淚,終於變身林殊,「我應該一直照顧你的,我本以為我可以一直照顧你的」,不行,讓我先去哭一會兒。
  • 琅琊榜中,高公公騙過所有人,早已選擇了靖王,是個完美的偽裝者
    琅琊榜中,那個兢兢業業服侍皇帝的高公公,他一副安分守己、不偏向於任何一方的形象,成為皇帝身邊無話不談的人,深得皇帝的信任。高公公一直活在整個大梁朝局的權力中心,他真的是只對皇帝負責、忠心耿耿嗎?,他選擇了不得勢靖王,連皇帝都被他騙了。
  • 琅琊榜結局部分,蕭景睿、言豫津最後知道梅長蘇就是林殊了嗎?
    豫津肯定知道。「你還記得是誰教你規矩的嗎?」「是林殊哥哥。」聰明如豫津,這樣的暗示,他肯定知道了,只不過他是一個看破不說破的人。如郡主遇難那次是他告訴梅長蘇要和xxx去打馬球。景睿說他是嘴巴刁鑽的貴公子,豫津吃湯圓就能品出加了什麼料,這樣金貴的嘴,難道會吃不出貢桔中的火藥味道嗎?無論是換掉蝦醬的馬並藏起來,還是一開始就猜到梅長蘇並不是為了幫助譽王,都體現他不僅僅是一個紈絝子弟。
  • 梅長蘇也曾不信任靖王,去見謝玉是為了試探他
    謝玉鋃鐺入獄後,梅長蘇去監獄會見謝玉,尋找赤焰案真相不假,但更深層次的目的是為了試探靖王!我們知道琅琊榜有兩大反派BOSS,一個是謝玉,另一個就是夏江。夏江急著回來,是因為謝玉掌握著他的秘密。夏江忠於梁帝,且不涉黨爭,深得梁帝的信任。夏江非常了解梁帝是個多疑的人,為了保謝玉,他在梁帝面前三言兩語就讓梁帝起了疑心,以致梁帝懷疑謝玉的罪被翻出來與黨爭有關。
  • 六刷琅琊榜才明白,梅長蘇對靖王也非全然信任,地獄歸來不可久留
    每刷一遍《琅琊榜》,我都深深被梅長蘇與靖王之間的友情所感動,甚至暗自給他們組CP,希望他們能『有情人終成眷屬』。可事隔多年,我再刷《琅琊榜》時,涕淚滿裳,心疼化名為梅長蘇的林殊,他這一生最大的悲涼,也許正是他地獄歸來,對任何人,特別是他的摯友靖王蕭景琰也無法全然信任。
  • 《琅琊榜》:一點權謀都不懂的靖王,憑什麼笑到最後?
    電視劇《琅琊榜》中很多人都覺得譽王適合當皇帝,因為他擅長謀權。他的性格也最像自己的父皇。但他的結局很悽慘,而偏偏最不適合當皇帝的靖王贏了譽王,甚至贏了自己的父皇,成了天下之主。今天,我們就聊聊聊靖王贏在哪裡?
  • 琅琊榜:高湛冒險救梅長蘇三次,原來他是晉陽長公主的人
    》中高湛,所有人都說他是個人物,而他最高明的一點,恰是對自己立場的隱瞞,不理會鬥了數年的太子和譽王,絕不站隊。例如他打斷蒙摯的話,就其實是在幫蒙摯,他提醒梁帝靖王還在宮外等,其實是在幫靖王,但他幫的這些人未必都知道高湛的好,他也毫不在意別人是否知道
  • 《琅琊榜》:靖王為給赤焰軍翻案不惜推翻父皇,真相真是這樣嗎?
    這幾天閒來無事,又把古裝劇《琅琊榜》看了一遍,發現每看一遍都會有新的收穫,這一次我突然發覺,先前一直給人一種正直無私的靖王原來也是有著他自己的目的和計劃,靖王在劇中一直是林殊的好友,是赤焰軍一案得以翻案的有力推手
  • 《琅琊榜》梅長蘇的離開除了身體原因,更多是深知伴君伴虎
    《琅琊榜》輔助靖王登基後,以打仗的理由選擇離開,除了身體的原因,更多的怕是走父親的老路吧。靜妃雖然是一介孤女,可被林殊的父親救了之後,也算林家的一份子了。無論是感恩還是愛慕,靜妃都希望林府和赤焰軍所受的冤屈能夠沉冤昭雪。再加上靖王是個耿直的人,與太子的昏庸和譽王的善於謀算不同,這樣的人登基之後至少會考慮黎民百姓,會為江山社稷著想,所以林殊選擇了他。
  • 《琅琊榜》九安山叛亂,誰注意梁帝的反應,他是真的相信靖王嗎?
    ,兩個人都很受梁帝的喜歡,但是梁帝不希望有誰的聲勢太盛,就制衡到始終都是在朝廷裡一人一半的支持者,所以十幾年來導師相安無事,誰也鬥不過誰,但是這個局面在梅長蘇進京後被打破了,開始有了靖王的地位。林殊是好兄弟,再加上靖王的倔脾氣,不會哄皇帝,而且靖王的母妃在後宮也沒有大的位份,所以更不討喜了,就像靖王自己說的他都三十多歲了都還沒有親王之位,可是就是這麼個心性耿直的人,讓梅長蘇一步步的把他推到了太子的位置上,要說皇帝對靖王完全放下心來還是經過九安山兵變這件事。
  • 《琅琊榜》:林殊一個從始至終都在為大梁盡忠的將軍
    《琅琊榜》是我很喜歡看的一部古裝電視劇,主要講述的是背負血海深仇的林殊一步一步最終復仇的故事,赤焰軍少帥林殊和父親林燮本是皇帝的重臣,卻被奸臣謀害七萬赤焰軍似乎慘死梅嶺,林燮戰死,林殊重傷,地獄歸來的林殊化名梅長蘇踏上了長達十二年之久的復仇之路。
  • 《琅琊榜》梅長蘇身份未明前,那些認出他是林殊的人都是憑藉什麼
    再者,作為梅長蘇回歸的他,已然不是那個曾經騎馬射箭的明媚少年了,而是一個身體弱不禁風,靠玩弄權謀之術,攪弄風雲的謀士,曾經的古人不相識也可以理解。但是,《琅琊榜》感人之處就在於細節的把控,對人性的挖掘。樣貌可以改變,但是習慣不會變,一起經歷的回憶不會忘,熟悉的感覺不會變,藏在血脈中的親情亦不會變。
  • 高公公,《琅琊榜》隱藏的高手,他是什麼時候成為的靖王人
    高公公久居深宮的人,自然知道桂花是太子那裡最好,但他不會明說,而是讓皇帝主動說起,這裡可見高公公說話的智慧。高公公佔據深宮內的太監C位,在皇宮生活幾十年,皇宮內發生的一切大小事務高公公都一清二楚。東宮的太子每天在幹什麼,高公公非常明白,這一次高公公是故意引梁帝去太子東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