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聊齋《三朝元老》:忘八無恥實堪誇,三朝元老忠良家

2020-09-19 每日解說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

《聊齋志異圖詠》之三朝元老

清朝有一位中堂大人,曾任前明內閣大學士,位極人臣。

後來李自成攻克北京城,崇禎皇帝自縊煤山,這位大人順勢投降,不久滿人興兵入關,他又轉身投效,仍不失高官顯位。世人對他頗多非議。

他晚年辭官,還鄉後蓋了一座規模浩大、氣勢恢宏的祖宗祠堂。

竣工當天,有幾個人在祠堂守夜。第二天一早,忽然見到堂上懸了一塊匾額,寫著「三朝元老」,還有一副對聯,上聯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是:「孝悌忠信禮義廉」。

眾人面面相覷,都不知道這匾聯是什麼時候掛上去的,也瞧不明白其中深意。

後來有人推測:「『三朝元老』是諷刺他先後出仕大明、大順、大清三朝,上聯隱喻『忘八』,下聯暗指『無恥』。」

於受萬《聊齋全圖》之三朝元老

洪承疇降清後,奉命南徵,凱旋後回到南京,祭奠陣亡的將士。

某人是他舊時的門人,拜見之後,向他進獻了一篇文章。洪大人已經多年不近文事,厭惡文字,便以老眼昏花為由推辭不看。

那人卻不識時務道:「老大人坐著聽就行了,容門下念給您聽。」接著從袖口中摸出一片紙來,高聲誦讀,竟然是當年崇禎皇帝以為洪承疇戰死遼陽、為國殉難,親筆為他撰寫的祭文。那人讀完痛哭失聲,拂袖揚長而去。

註:

洪承疇真像

洪承疇(1593年-1665年),字彥演,號亨九,福建南安人。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歷任刑部主事、員外郎、郎中、浙江提學僉事、左參議、陝西參政、延綏巡撫、三邊總督,累加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銜。

在圍剿明末農民起義中,建功頗著,曾將李自成打到只剩十八騎逃入陝南深山。

後調任薊遼總督,松錦之戰後降清。順治年間助清兵入關、安定江南,功勞甚偉,身居高位。死後諡「文襄」。

乾隆年間,被貶入《貳臣傳》。

附崇禎帝為洪承疇撰寫的祭文。

維大明崇禎十五年五月,皇帝遣官致祭於故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薊遼總督洪承疇之靈前而告以文曰:

嗚呼!劫際紅羊,禍深黃龍。安內攘外,端賴重臣。昊天不弔,折我股肱。朕以薄德,罹此蹇剝,臨軒灑涕,痛何如之!

曩者青犢肆虐於中原,銅馬披猖於西陵,乃命卿總督師旅,掃蕩秦蜀。萬裡馳驅,天下知上將之辛勞;三載奮剿,朝廷纖封疆之殷憂。方期賊氛廓清,麗日普照於涇渭;誆料虜騎入犯,烽火遍燃於幽燕。畿輔蹂躪,京師戒嚴。朕不得已詔卿勤王,星夜北來。平臺召見,諮以方略。薊遼督師,倚為幹城。海內板蕩,君臣共休戚之感;關外糜爛,朝野乏戰守之策。卿受命援錦,躬親戎行;未建懋功,遽成國殤。嗚呼痛哉!

自卿被圍,修逾半載。孤城遠懸,忠眸難望一兵之援;空腹堅守,赤心惟爭千秋之節。慷慨誓師,將士聞之而氣壯;擂鼓督戰,夷狄對之而膽寒。大臣如此勇決,自古罕有。睢陽義烈,堪與比擬。無奈壯士掘鼠,莫救三軍飢餒,叛將獻城,終至一朝崩解。然卿猶督兵巷戰,狂呼殺敵;弱馬中箭,繼以步鬥;手刃數虜,血滿袍袖;兩度負傷,僕而再起;正欲自刎,群虜湧至,遂致被執。當此時也,戰鼓齊唁,星月無光,長空雲暗,曠野風悲,微而忽零,淅瀝不止,蓋忠貞格於上蒼,天地為之愁慘而隕泣!

聞卿被執之後,矢志不屈,蓬頭垢面,罵不絕口。檻車北去,日近虜庭,時時回首南望,放聲痛哭。追入瀋陽,便即絕食。虜酋百般招誘,無動卿心。佳餚羅列於几上,卿惟日閉而罔視;豔姬侍立於榻前,卿惟背向而怒斥。古人云: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慷慨與從容,卿兼而有之矣。又聞卿絕食數日,氣息奄奄,病不能興,鼓卿餘力,奮身坐起,南向而跪,連呼「陛下!陛下!」氣噎淚流,欲語無聲,倒地而死,目猶不瞑。君子成仁,有如是耶?嗚呼痛哉!

年餘以來,迭陷名城,連喪元臣,上天降罰,罪在朕躬。建祠建坊,國有褒忠之典;議諡議恤,朕懷表功之心。卿之志節功業,已飭宣付史館。嗚呼!卿雖死矣,死而不朽。死事重於泰山,豪氣化為長虹;享俎豆於百世,傳今名於萬年。魂其歸來,尚饗!

來源:素材選自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三朝元老》
    天亮後,見祠堂上面掛了一塊匾,上書「三朝元老」四個大字。 兩邊還有一副對聯,寫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禮義廉。」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懸掛上去的。眾人看了很奇怪,不知道什麼意思。有人猜測,前一句暗指「亡八」,後一句暗指「無恥」。洪承疇南徵凱旋歸來,到了南京祭奠陣亡將士。
  • 《聊齋》之《》伏狐:「膽正技術硬,狐妖喊救命「
    今天為大家帶來《聊齋》之《伏狐(二則)》~(ღ♡‿♡ღ)由於本篇尺度稍大,溫馨提示:18歲以下讀者請在家長陪同下觀看~(『』中為《聊齋》原文):『太史某,為狐所魅今天的故事就到這裡,下一期:《聊齋》之《三朝元老》再見~我是史一狼,喜歡就關注我吧~最後,溫馨提醒:「開車」雖好,可不要貪杯哦(´-ω-`)~
  • 重溫聊齋《夏雪》:蘇州城炎夏大雪,大王廟一字免災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聊齋志異圖詠》之夏雪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七月初六,炎夏時節,烈日當頭,蘇州忽然天降大雪。聊齋先生說,這世道和風氣隨時在變吶!連神仙之流也喜歡聽奉承話,怪不得當官的人家總是門庭若市,車馬不息,而品性越是低劣無恥,為人越會討好巴結者,越能官運亨通,青雲直上。這也不過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不怕人家不愛聽,就怕自己不會說。你溜須來我拍馬,上位者越喜歡聽,下位者越是絞盡腦汁,想破腦袋,變著法子去說,唯恐說的不巧,說的不妙,說的不絕,說的著了痕跡。俗話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 重溫聊齋《司札吏》:暴謬匹夫多忌諱,鐵屎僧人真潑皮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聊齋志異圖詠》之司札吏清朝初年,有個從三品的遊擊官,姓馬,名生年,小名四女。於受萬《聊齋全圖》之司札吏三天之後,馬四女醉臥房中,忽然見到書吏捧著一張名帖進來,於是隨口問道:「有什麼事兒
  • 重溫聊齋《番僧》:賢知府禮佛敬釋,二番僧神技無雙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聊齋志異圖詠》之番僧釋體空大師在青州(今山東省轄、濰坊市代管青州市,古九州之一)時,曾見過這樣一樁軼事:於受萬《聊齋全圖》之番僧另一個番僧又伸出雙臂來,左臂一探竟伸展有六七尺長,右臂卻又收縮不見。
  • 重溫聊齋《小人》:採生折割古來有,幾人能得縣令救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聊齋志異圖詠》之小人清朝康熙年間。於受萬《聊齋全圖》之小人他們一路來到了山東來源:素材選自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 重溫聊齋《楊千總》:楊千總神箭飛簪,大便者屁滾尿流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明朝萬曆末年。陝西兵備參政(省級官名,從三品)畢自嚴新官上任,負責洮、岷一帶防務,千總楊化麟前來迎接。儀仗行進途中,忽然見到一個人光天化日下竟蹲在路邊大便。
  • 重溫聊齋《人妖》:王二喜以假亂真,馬萬寶將計就計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聊齋志異圖詠》之人妖明朝成化年間。東昌(今屬山東聊城)人馬萬寶,為人輕薄放縱。聊齋先生曾說,這個馬萬寶也可以稱得上「善用其人,人盡其才」。兒童喜歡把玩螃蟹,可又害怕蟹鉗夾手,於是就剪斷它,既可玩蟹,又不怕夾手,豈不是兩全其美?如果能夠領會其中奧妙,也就不難領悟治理天下的道理。先生的比擬卻也好玩。只是如王二喜之流,滔天罪惡,死不足惜。馬萬寶之輩,也是流毒千裡,禍害無窮。
  • 重溫聊齋《大鼠》:為禍宮門是巨鼠,騰挪擒殺看獅貓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聊齋志異圖詠》之獅貓明朝萬曆年間,皇宮中突現一隻巨大的老鼠,體形與貓相近,兇悍殘酷,危害不淺。於受萬《聊齋全圖》之大鼠眾人急忙開門看時,巨鼠的腦袋已被獅貓嚼得粉碎。
  • 重溫聊齋《秦生》:瓶中鴆酒真香冽,問君能飲一杯無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聊齋志異圖詠》之秦生山東萊州有個讀書人秦豪,平生好飲。聊齋先生曾作《贈別邱行素》:「飢歲難沽歡會少,莫言歸去且徘徊。」可見,先生也是酒國中人,也不止本文的秦生,他自己怕也不捨得倒掉毒酒。
  • 重溫聊齋《義犬》一:義犬忠心思救主,強賊黑心謀劫財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聊齋志異圖詠》之義犬於受萬《聊齋全圖》之義犬那傢伙身上穿的衣服和所撐的船都換過了,也難怪他認不出來。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來源:素材選自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 重溫聊齋《諸城某甲》:殺人奪妻終獲報,生死只在一談笑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聊齋志異圖詠》之某甲清朝康熙年間。賈斯文,和下人何淵的老婆素有姦情。於受萬《聊齋全圖》之某甲十九年後,有一夥強盜打破了城池,將城中百姓洗劫一空。聊齋先生說,一個人好端端的,笑了一下腦袋就掉下來,真是千古第一的大笑話。脖子因為一線牽連而僥倖存活,直到十多年後,一笑而引發一樁人命官司,難道是這幾個鄰居上輩子欠了吳守的債麼?
  • 重溫聊齋《夢狼》二:投機取巧精明吏,自詡賢明糊塗官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山東鄒平籍進士李匡九,為官清廉。聊齋先生來源:素材選自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 重溫《花姑子》,為什麼我這麼討厭花姑子?
    重溫《花姑子》,為什麼我這麼討厭花姑子?「夢一場醉一場舞飛揚,喜也好悲也好永不忘,痴痴笑笑何來惆悵,天地任逍遙」,這首頗具豪氣的歌曲正是《花姑子》的片頭曲。《花姑子》雖然在《聊齋》改編劇中名頭不響,但毫無疑問是90後童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重溫聊齋《向杲》:奪人所愛兄罹難,化身猛虎弟復仇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聊齋志異圖詠》之向杲向杲,字初旦,太原人氏。他和庶母所生的哥哥向晟兄弟感情最好。於受萬《聊齋全圖》之向杲向杲又是傷心,又是氣憤,抱著哥哥的屍體痛哭失聲,隨即寫了一紙訴狀將莊公子告上了太原府大堂
  • 重溫聊齋《武技》:李魁吾逞能炫技,小尼姑手下留情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聊齋志異圖詠》之武技李超,字魁吾,淄川(今屬山東淄博)西鄉人氏。他為人豪邁,樂善好施。於受萬《聊齋全圖》之武技小尼姑微笑著致歉:「怪我魯莽,冒犯了您,請勿見怪。」
  • 重溫聊齋《鴻》:問世間情為何物,教雄雁銜金來贖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聊齋志異圖詠》之鴻天津有個獵手,以捕捉禽鳥為生,一年初秋,他偶然捉到一隻雌性鴻雁。於受萬《聊齋全圖》之鴻獵手頓時悟出了它的用意,嘆道:「你是想用金子來贖回你的妻子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