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聊齋《鴻》:問世間情為何物,教雄雁銜金來贖

2020-09-19 每日解說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

《聊齋志異圖詠》之鴻

天津有個獵手,以捕捉禽鳥為生,一年初秋,他偶然捉到一隻雌性鴻雁。

他剛回到家,不想雄雁也追來家裡,盤旋空中,不住悲鳴,直到天黑下來,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次日,獵手早早出門,哪知雄雁來得更早,見他出門,邊號邊在空中尾隨,他停下腳步,雄雁也飛身落在他的腳下。獵手正打算連它一起捉住,卻見雄雁伸長了脖子,身子前俯後仰,不一會兒,吐出一塊金子來。

於受萬《聊齋全圖》之鴻

獵手頓時悟出了它的用意,嘆道:「你是想用金子來贖回你的妻子麼?」太息一聲,隨即放了雌雁。

雖只分離一夜,卻恍如隔世,兩隻鴻雁悲喜交織,撲在一處,相擁相偎,彼此鳴叫相和,似有無限感傷,隨後結伴飛入雲端,比翼南飛。

獵手事後稱重,那金子竟有二兩六錢多重。嗐,區區禽鳥,能有多少見識,卻鍾情若斯?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恩愛夫妻生離死別,動物也是這樣嗎?

鴻雁,即大雁,性喜結群,是常見的候鳥。每年秋分之際,成百上千地呈一字型或人字形結伴南飛,渡千山萬水;春分時,又再度北歸,越萬裡江河,年年如此。

鴻雁既是守時的信鳥,也是專情的貞禽,終生一侶,共育子女,忠貞不渝。

自先秦《詩經》以來,歷代文人墨客,多有詩文傳世,誦詠鴻雁。如「鴻雁於飛,哀鳴嗷嗷」、「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等名句。多是以鴻雁守時、堅貞,而寓思鄉情切、思慕愛侶、冀盼音問之情。

對這樣的禽鳥,又怎能忍心令它們夫妻分離,使痛失愛侶者毅然殉情呢?人吶!

北雁南飛

附:金·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

泰和五年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而識,號曰「雁丘」。時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來源:素材選自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神鵰俠侶》——問世間,情為何物?
    問世間,情為何物?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像風般無形,又似寒冷般悄無聲息,但人能感受到寒冷。愛情無形無色,令人琢磨不透,往往你攥的越緊,它溜得越快,倘若你執意於此,恐怕會遍體鱗傷,甚至性情大亂,走火入魔。一旦愛的冰火燃燒,那麼一個孤獨的人,既要承受無情烈火,還要忍受冷若冰霜。有些時候,他獨自眺望遠方,心中湧出無數個問號,愛情到底是什麼?
  • 郭曉峰《錦衣之下》番外二十:問世間,情為何物
    我家裡今天來客人了,手裡拿著楊立送的荷花,一蹦一跳的走在前面帶路,頭上扎的二條辮子,左搖右擺,一個天真活潑,美麗淘氣的小女孩模樣。回眸一笑百媚生,人面桃花相映紅,林荷一笑傾了楊立的心,再笑傾了楊立的「骨」,問世間情為何物?
  • 李莫愁與《摸魚兒·雁丘詞》
    ,相隔雖遠,但歌聲吐字清亮,清清楚楚聽得是:「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每唱一字,便近了許多,那人來得好快,第三句歌聲未歇,已來到門外……「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我想信很多人知道這句詞,都是因為《神鵰俠侶》這部電視劇。我也不例外。隨著年齡增長,我讀到了這句詞的出處,是金代著名詞人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把這首詞讀完,心裡咯噔一下,這怎麼是寫大雁的愛情呢?
  • 聊齋故事——鴻
    第二天,捕鳥人早上正要外出時,雄雁又飛來了,大叫著跟著他,緊接著,雄雁落在了捕鳥人腳下。捕鳥人大喜,正準備捉住它,卻看見大雁伸著脖子前俯後仰地擺動了一陣子,從口中吐出半錠黃金。捕鳥人頓時明白了大雁的意思,於是說道:「你這是想用黃金贖買你的媳婦哇。」便馬上放了雌雁。兩隻大雁圍著捕鳥人轉了幾圈,像是感謝他的不殺之恩,接著扇動翅膀雙飛而去。捕鳥人稱了稱那錠黃金,足足有二兩六錢。唉!
  • 故事:問世間情為何物?
    裡面空無一人,沙沙的風聲,在這樣漆黑的夜顯得格外清晰,一個閃電,把四周一景一物照的很清晰,一個人影,定定地看著她。她強勢的把他留下,幫他安排以後的路,她不知道他為何如此狼狽,曾經的他是那麼光彩奪目,深不可及,可是,他此刻就在她的面前,觸手可及。
  • 「閱文閱美」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這世間有什麼比「愛過」更傷人呢?到最後,她被情花所傷,滿身的傷痕啊,滲出的鮮血都是她心底深處對那個人隨著歲月而愈發熾烈的愛「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可憐這女子,一生情衷錯付,因情而生,也因情而死。本是灼灼其華的女子,卻被命運鍛造成一場奪目的悲劇。
  • 聊齋志異—一物降一物
    他站在山頂俯瞰山下風景時,發現一隻猛虎嘴裡銜著一物,氣勢洶洶地從遠處奔騰而來。隨後,猛虎用碩大的利爪在地上刨出來一個大坑,小心翼翼地放進嘴裡的物體用土填平蓋好,異常警覺得在四處巡查一番,方才離去。眾人紛紛好奇不已,某公見狀便讓手下僕人下山一探究竟,得到了一隻死鹿。僕人取出死鹿後,原封不動的將坑重新填埋。不過一會兒,猛虎引領著一隻渾身長滿黑色毛髮的巨獸慢吞吞地走了過來。
  • 《美人皮》:妖若有情勝於人,人若無情何如妖?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全書將近五百篇,由於都是短篇小故事,所以每一篇的篇幅都不長。以一些小故事的形式反映作者的相應觀點:或揭露統治階級的殘暴和對人民的壓迫這類社會現實;或抨擊古代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摧殘;或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表現對美好愛情的追求與嚮往等等。
  • 《大明風華》朱瞻基和孫若微的愛情故事,讓你思考「情為何物」
    原創: 卓言君1「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金代文學家元好問這一詞句,打動了歷代多少痴男怨女,遂成千古名句。若此句用於正在熱播的《大明風華》中朱瞻基和孫若微的愛情故事,那或許可以說,世間情為何物,可以棄幹戈,泯世仇,化恨為愛,變敵為友。
  • 問世間情是何物,無需生死相許
    只是他既然收了李莫愁的錦帕,為何就不敢去說個清楚、做個了斷?任由李莫愁從信他等他,到恨他殺他。實話說,分手真是個技術活兒,活兒不好的,反目成仇的概率會飆升。其實感情這東西,最怕美化,但偏偏世人寧可死守美顏過後的感情,也不肯相信「其實他沒那麼喜歡你」。遇到男人變心,不少女人會先把矛頭對準另一個女人,大概是因為心裡總覺得這個男人是和自己一邊的。
  • 重溫聊齋《金生色》:他死後不久,妻子就與人通姦,姦夫還是
    金生色囑妻改嫁,木氏女居喪和姦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金母聽到恁大動靜,驚慌失措趕來,只見木氏赤著身子,趔趔趄趄地奔到門外,跌了出去,問她話一句也不答應。金母趕忙追出,卻見四下闃然一片,聲息全無,就連木氏的人影也消失無蹤。忙又折回木氏的臥室,燈光下,一雙男鞋赫然就在床下,金母見了怎不上頭?一時怒火攻心,連呼「來人」。小丫鬟戰戰兢兢地跑過來,把方才所見所聞一五一十交代了,金母聽了也覺得害怕,卻又奇怪。
  • 神鵰俠侶之江湖兒女情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 重溫聊齋《折獄》二:醉胡成信口開河,費縣令引蛇出洞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這時被馮安嗆得下不來臺,胡成乾脆將那數百兩銀子拿了出來,當作劫來之財在馮安面前炫耀。見到滿桌光燦燦亮閃閃的黃白之物,馮安又是羨慕,又是疑心,總算信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酒罷散場,馮安回家悄然寫了一紙訴狀,然後直奔縣衙告發胡成劫財殺人。淄川知縣費公聞訊,忙遣公差連夜拘拿胡成來審,並起獲贓銀數百兩。
  • 重溫聊齋《太原獄》:遭反咬兒媳蒙冤,巧用計縣令釋疑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官府訊問她姦夫姓甚名誰,婆婆故意說:「那人總是夜裡來,天亮就走,民婦如何知道?大人嚴加審問那淫婦,她一定交代!」大人又讓傳喚兒媳,一問之下,兒媳果然知道姦夫的姓名,但又苦苦分辨說是婆婆與那人有姦情,並非自己。二人在堂上爭論不休。
  • 問世間情為何物,我悟了悟(微小說)
    我參加工作教早,高中畢業十七歲,很年輕吧。一同進單位的還有位女青年,大我四五歲的樣子,應該二十一二的年齡。那姑娘長得有些俊俏,稱得上漂亮。對比拘謹生澀的我來說,她顯得落落大方不拘小節,與人接觸無障礙。那時的人們還抱有理想情懷,單位裡的年輕人又不多,她便也偶爾去我宿舍,談談興趣愛好文學電影什麼的,彼此挺愜意。
  • 重溫聊齋《保住》:身懷絕技孤身去,攜來琵琶滿堂春
    詩曰:捷似猿猱迅似鴻,琵琶瞬息盜深宮。可憐據此好身手,誤落吳藩逆邸中。清朝順治年間,吳三桂尚未舉兵反清。有一次,他召集帳下將士們,下令道:「誰能憑一己之力擒獲山中猛虎的,本王賞賜他雙份俸祿,封號『打虎將』!」
  • 故事: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她情願夢魘纏身,只盼著與夫君夢中相見
    尹夢殊聞言愣了愣神,而後才引了婦人往裡走:「你不後悔便好,隨我來內室吧。」若非要說不如意,許就是她偶爾聽那麼一兩齣戲文,有點昏了頭,總覺與夫君之情太過平淡無奇,不及戲文中的那麼纏綿悱惻,轟轟烈烈,甚至有時她又會想著夫君與她的溫情究竟有多少分自幼相識的情分,又有多少分戲文所說的情愛。
  • 重溫聊齋《秦生》:瓶中鴆酒真香冽,問君能飲一杯無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某天,秦豪自己搗鼓著泡藥酒,一不小心錯把有毒之物投放了進去,卻不捨得將酒倒掉。又或者他曾讀過唐代劉知幾的《史通·暗惑》,寄望「毒物經時,無復殺害」,於是將酒封存了起來。轉眼一年過去,一天晚上,秦豪偶然犯了酒癮,左思右想沒法子搞到酒。愛酒之人的酒癮比之老煙槍的菸癮,那也不遑多讓,秦豪越想越饞、越饞越想,急得團團亂轉。
  • 《青蛇》:問世間情是何物?至情之人竟然是妖
    從許仙到法海,從妖到人,從冷血到熾熱,緣生緣死,情起情滅,大劫歷過,最終留下的不過一滴划過臉頰的淚。它把重點移在青蛇身上,自她的視角窺看人間,自她的成長經歷來討論一個問題:人世間有情嗎,如果有,那麼情為何物?
  • 重溫聊齋《武技》:李魁吾逞能炫技,小尼姑手下留情
    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這邊二人拿好了架勢,你來我往鬥了起來,魁吾目不轉睛去找師父招式中的破綻,不想和尚突然一腳飛來,不等他看真切,人已被踢飛了出去,仰面朝天摔在一丈開外。和尚拍手笑道:「哈哈,你畢竟還沒學全為師的真本事!」魁吾又是慚愧,又是沮喪,只得跪求師父指教。此後又多教了他幾天,和尚這才辭別而去。此後,李魁吾以武功揚名,走南闖北、闖蕩江湖之際,少逢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