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邀您加入貼吧「重溫聊齋」,共同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
《聊齋志異圖詠》之鴻
天津有個獵手,以捕捉禽鳥為生,一年初秋,他偶然捉到一隻雌性鴻雁。
他剛回到家,不想雄雁也追來家裡,盤旋空中,不住悲鳴,直到天黑下來,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次日,獵手早早出門,哪知雄雁來得更早,見他出門,邊號邊在空中尾隨,他停下腳步,雄雁也飛身落在他的腳下。獵手正打算連它一起捉住,卻見雄雁伸長了脖子,身子前俯後仰,不一會兒,吐出一塊金子來。
於受萬《聊齋全圖》之鴻
獵手頓時悟出了它的用意,嘆道:「你是想用金子來贖回你的妻子麼?」太息一聲,隨即放了雌雁。
雖只分離一夜,卻恍如隔世,兩隻鴻雁悲喜交織,撲在一處,相擁相偎,彼此鳴叫相和,似有無限感傷,隨後結伴飛入雲端,比翼南飛。
獵手事後稱重,那金子竟有二兩六錢多重。嗐,區區禽鳥,能有多少見識,卻鍾情若斯?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恩愛夫妻生離死別,動物也是這樣嗎?
鴻雁,即大雁,性喜結群,是常見的候鳥。每年秋分之際,成百上千地呈一字型或人字形結伴南飛,渡千山萬水;春分時,又再度北歸,越萬裡江河,年年如此。
鴻雁既是守時的信鳥,也是專情的貞禽,終生一侶,共育子女,忠貞不渝。
自先秦《詩經》以來,歷代文人墨客,多有詩文傳世,誦詠鴻雁。如「鴻雁於飛,哀鳴嗷嗷」、「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等名句。多是以鴻雁守時、堅貞,而寓思鄉情切、思慕愛侶、冀盼音問之情。
對這樣的禽鳥,又怎能忍心令它們夫妻分離,使痛失愛侶者毅然殉情呢?人吶!
北雁南飛
附:金·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
泰和五年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而識,號曰「雁丘」。時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來源:素材選自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