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的容顏,中國的神態——虎林市老兵肖像展快報

2020-11-02 雞西通

在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虎林市文化館舉辦了虎林市老兵肖像展,展出素描肖像100幅,展現了百名老兵歲月滄桑且神採奕奕的面容與神態。喜迎了6000餘觀眾參觀,其中有實驗高中師生,公安局幹警、雷鋒車隊、雞西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雞西市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等15個單位及民間組織在展館舉辦愛國主義專題教育講座。


老兵肖像展是市文化館退休館員肖毅老師的作品,他花了5年時間,走遍了虎林城鄉百餘個社區村落,走訪了200餘戶,採寫了10餘篇老兵事跡,終於在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完成了百幅老兵肖像繪製,在市文化館的大力支持下,舉辦了本次展覽。展覽引起社會關注,受到市民歡迎,省市媒體爭相報導。目前畫展全天開放,參觀人員絡繹不絕。



相關焦點

  • 記憶中的老兵
    男主人是一名退伍老兵,曾參加過1962年中印邊境的自衛反擊作戰。小時候,偶爾聽他提起過當年打仗的事,但他很少講。 記憶中,這位陳姓老兵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有三點。 一是在生產隊的時候。那時,他是村上的飼養員,一年到頭,大部分時間,晚上都住在村上的飼養室裡。每到冬天,他們飼養室裡的幾個大老爺們就把飼養室那張大土炕燒得熱乎乎的,睡著應該是比較舒服。
  • 有一種遺憾叫「老兵會友」!
    故事題材來源於我們村組裡的一位老兵,姓伍,如果還在世的話,估計快80歲了吧!因為他的勤勞、純樸、善良以至於在這個新時代裡沒享受過舒服的晚年!這很遺憾! 從我家到他家也不足1000米,在村裡他是個十足的老好人,我也挺敬佩他!下面我就具體來說說發生在這位老兵的故事!
  • 老兵的風流
    你說那段光陰沒有白過,記得當年來到這裡的時候,你問看過《老兵新傳》嗎?我點點頭。得,有功夫再聊,俺還得去看看地裡的活計過幾天就該開鐮了……我只好向你告辭,目光卻追你的背影走出好遠。你知道自己老了,孩子們才是三江平原燦爛的明珠,你呀,北大荒的老兵!聽人說過你的老伴,一個俏麗的江南女性。
  • 退伍前,老兵夜遊成都
    ▲偶像班長忍不住的眼淚像史今一樣的老兵,隨後思想調查中,發現這不單單是個別老兵的期望,「夜遊蓉城」居於官兵11月下旬熱議話題TOP榜榜首。成都的夜晚繁華、時尚而神秘,吸引著即將退伍老兵們的心。讓在成都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兵有了更多親切感、歸屬感、認同感,讓駐地真正成為官兵的第二故鄉。漫步幽幽古鎮觸摸歷史的厚重,走在繁華街道體驗都市的喧囂,坐在熱鬧廣場欣賞夜晚的絢麗,品嘗特色美食感受巴蜀的魅力……「夜遊」帶走遺憾,讓老兵們真真切切感到「家」的歸屬感。
  • 縣衛健局:走訪慰問抗美援朝老兵
    10月27日,縣衛健局對衛健系統內抗美援朝老兵們進行走訪慰問,為他們送去了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勳章和慰問金。得知組織要來送紀念勳章,一大早上,抗美援朝老兵陳國華就到了院子裡等候,看到局裡來的同志,陳老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在陳老家中,黨建辦幹部與他促膝交談,傾聽老人講述當年投身革命報國的往事,動情之處,陳老向大家展示了一枚枚珍藏的軍功章,把大家的思緒帶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
  • 老兵(小小說) 文/寒雲軒主
    「老兵,老兵。」 我那位老伴永遠改不了風風火火的性兒,總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老兵,你說她怪不怪?有錢賺不就得了,人都那麼窮了,還矯什麼情?"老伴喃喃自語。 「老兵,你怎麼啦?在想什麼呀?」 我收住思緒的疆馬,對她笑說:「你想知道嗎?」她用力點點頭。
  • 三個老兵的故事
    有一個腿部傷殘的老兵,總到政府去鬧,解決這次還有下次。每次去,都穿上軍裝,胸前掛上功章,因為是革命功臣,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對他沒辦法,接待不好還挨罵還挨打。有一次,正好牛縣長在秘書科,一看是一個拄著拐的老兵上訪,頓感親切,就說:你到我辦公室來,我接待你。進了辦公室,牛縣長先請他坐下,又親自去給他倒水喝。邊倒水邊問他在部隊是什麼職務,老兵答:是排長。又問他訪什麼事,老兵答:掙錢少,不夠花。
  • 尋訪老兵足跡講好英雄故事傳承紅色精神」作品展頒獎大會
    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熟悉的歌曲,優美的旋律,這是上個世紀50年代人激動人心、美好的回憶。近日,為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公主嶺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舉辦「尋找老兵足跡 講好英雄故事 傳承紅色精神」作品展頒獎大會。
  • 【老兵故事】滄州吳橋縣退伍老兵——劉國良:在家裡升國旗的九旬老兵
    一、九旬老兵 初心不改劉國良是一位老兵,經歷過那段烽火歲月。對他來說,國旗比生命更重要。二、八年從軍 身經百戰老人的抽屜裡,保存著當年的立功戰書和多枚勳章,它們記錄了老人8年的部隊生涯。
  • 124 老兵
    一個老師傅,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會用帶著濃重的山西口音的英語說,交槍不殺。在我們聽來,幾乎就是中文。老人受過很重的傷,據說那玩意兒沒有了,所以一輩子沒有結過婚。喜歡收所有的小夥子做乾兒子,當然大家都不太當真,老人好像也不當真。但大家當面都叫他老爹。每天上夜班的時候,他總是帶一袋橘子來,給大家吃。我們偶爾也買一包牛肉,一瓶酒,和老爹一塊喝。
  • 鄉村老兵郭之中(小小說)
    趙利民 根據薛吉忠老師講述的村裡老兵真實故事改編而成。謹以此文獻給戰功赫赫的共和國老兵們。——題記我說的這位老兵就是我們村的郭之中先生 韓戰的暴發後,郭之中光榮的加入了中國人民志願軍。他作為連長,帶領戰士們在戰場上,冒炮火,穿火線,一往無前,衝鋒陷陣,傷痕累累,九死一生,一直打到南朝鮮的最南邊。在當地誰都知道志願軍的騎兵大連長郭之中。他,身負重傷,抗美援朝勝利後,得已回國,帶著臉上的一隻眼睛和身上的九處刀槍傷回到村裡,勤勞苦幹,一心生產,並參加了村裡的民兵教導團隊。
  • 小小說丨老兵李奶奶
    我是40年的老兵,正經八百的師級幹部待遇。不過,退休也都20多年了,好漢不提當年勇啊。」我用敬佩的口吻說:「那,您今年80多歲了?」 「不像?82了。」我由衷地說:「真不像,就您這精氣神兒?槓槓的。」老人想踩到椅子上去,依託陽臺鐵架子用紙箱子給葫蘆遮陽。我連忙搶先站了上去:「您這麼大歲數了,可別這麼登高了,危險。」我按老人意圖把紙箱子罩好,她很是高興。
  • 越戰故事之二:老兵王傑的故事
    那時新兵多,老兵少,都是老兵帶哨、新兵站哨,然後由老兵交哨,新兵繼續站哨。王傑是新兵,卻被指派再帶一個新兵任新群。晚上,藉助月光,能看到地上一點亮,哨兵們就趴在地上盯著路面看。王傑的左手邊是低於他5米多高的大魚塘,右手邊是山,全連就在上面睡覺。站哨的新兵躲在離他10多米的後方。一小時過去了,正當王傑困得上眼皮打下眼皮時,突然河水譁地響了一聲,頓時血液衝頂、沒了一絲睡意。
  • 故事:老兵家的兒媳婦
    圖片來自網絡明天是國慶節,給大家分享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家的好兒媳的故事。桂花的公公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在戰場上曾經受過傷,退伍後回鄉務農,但是腿腳一直不好。年輕的時候,下地幹活還湊活。年紀大了以後,走路都很困難。十多年前,摔了一跤,雖然及時送醫院救治了,但還是落下了殘疾,臥床不起。公公躺倒後,桂花和婆婆每天的任務就是輪換著伺候公公,自己的孫子沒時間帶,讓親家母幫著帶。
  • 加州老兵首批接種新冠疫苗,心情像中樂透
    12月15日,退伍軍人管理局(VA) 大洛杉磯地區醫療保健系統(Greater Los Angeles Healthcare System)的一線醫護人員,以及生活在長期護理機構的老兵,作為高危人群,成為加州首批接種新冠疫苗者。
  • 老兵我們送你回家!662.6高地的補給道,講述國門農場的故事
    平常愛找老兵玩,把弄槍枝,跟著老兵學會了抽菸,老兵告訴他要想東西送得上去,還能活得下來,最緊要的是學會聽炮聲,「咻咻」的炮彈聲在遠處炸,「唰唰」的像大樹倒的聲音就要小心,趕忙撲倒了,都說「老兵怕槍、新兵怕炮」就是這個道理。想到這,儂剛暗贊自己聰明,學得快,得意的把紅塔山給旁邊的戰友晃了晃,點上深吸了一大口,一下嗆著,連咳半天。這時,軍工老兵過來厲聲說道,「趕緊走,抓緊時間」。
  • 服務員瞧不起了老兵,老兵大喊一聲立正,老闆跑來直言免單
    老兵不死,精神永存。
  • 興寧九旬老兵潘偉群憶抗美援朝:子彈偏個0.5公分,我可能就回不去了
    1951年,19歲的他成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19兵團64軍192師574團三營機炮連的一員,奔赴朝鮮戰場,並分別參加了317高地馬良山戰鬥、高望山戰鬥、三八線西線216.8高地九個月防禦戰,直至1953年10月24日停戰撤出陣地凱旋迴國。70年鬥轉星移,炮火遠去,老兵不朽。如今已90歲高齡的潘偉群,依然精神矍鑠,10月24日,記者來到他家,聽他講述關於抗美援朝戰場上的那段崢嶸歲月。
  • 原創小說「老兵」
    馬三爺撂下張票子,指著老算盤藏在身後的右手,說道:「你是軍人,是老兵。」 言罷就離開了茶坊。 老算盤盯著殘缺的右手,發瘋一般地笑了出來。 「我是老兵。」老算盤傻笑著吐出一口濁氣。-End-
  • 拾荒老太被人欺負,來了一車退伍老兵,才知老太身份不一般
    拾荒老太被人欺負,來了一車退伍老兵,才知老太身份不一般我老家拆遷的時候,也是隔壁小區發生的一件事老太太被欺負住院不久,小區就來了一車的退伍老兵,那一個個都穿著軍服,就在老太太家門口,嚇得那些小混混是一個都不敢胡亂,這些人雖然退伍了,可是打架也不是幾個混混能比得了的,後來也是因為這個事情被鬧開了,上面才出手管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