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的釣魚故事(十八)

2020-11-06 戒不豬

據說,27年前的今天,一條罕見的百年巨鱘,由長江葛洲壩中華鱘人工繁殖研究所在長江古老背江段捕獲。此次捕獲的鱘魚為雌性,身長5.2米,胸圍2.5米,體重近500公斤。

無論是科研目的,還是僅僅為了果腹,人類的繁衍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和壓縮了地球上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甚至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現如今,無論是長江還是內河,已經再難見到所謂的「大魚」了。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小魚時代。

每天能夠精神飽滿地起床,然後義無反顧地衝進晨曦中去感受自然,其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朝陽、野果,還有這捉瞎的小狗,都是那麼的生機勃勃。




漁夫和農夫,永遠是鄉村的主角。不一定是為了換錢,興趣和習慣也許才是他們勞作的真正動機。漁夫說,從小跟著大人們學習捕魚,還練就了一身踩水的本領,網魚不過是滿足一下自己的興趣罷了。至於魚獲,自己吃得很少,大多送給了鄰居。農夫說,種地是一項「無利可圖」的營生,但祖祖輩輩都是這麼過來的,該種還得種,總不能讓地荒了啊!這些都是很樸素的道理,應該得到人們的尊重。只有那些電、藥、還有汙染才是真正的洪水猛獸,亟待取締。



釣魚,在村民們看來,不過是小兒科的事情,只是近幾年異軍突起。小兒科也罷,大軍也行,此刻我只需要這個角落,安放一下心情。

水廣魚稀,這個詞用以形容現在的釣魚環境很恰當。一上午不停地拋投,直到午時才抓住一個接口,釣獲鯿魚一尾。




久坐對身體不好,間或可以起身玩玩我的「滷鴨」。路亞這玩意看似很環保,也很高大上,其實可糟蹋錢了。一不小心就會損失擬餌,關鍵是只看到魚打水,不見魚吃餌。好吧好吧,我也不指望能釣獲什麼米翹、鱤魚了,可你們也別想再沒收到什麼高檔擬餌,弄個U盤讓你們嘗嘗,嘿嘿!


直至傍晚時分,才又抓住一個窗口期,釣獲鯉魚一尾。全天就兩條小魚,真不知道下一次的出釣該走向何方了?





本帖完,謝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那年那月的釣魚故事(十六)
    舉個例子來講,如果一個人耳朵很敏感,除了能享受音樂帶來的奇特美感之外,也一定會受到雜音的幹擾;如果一個人的鼻子很靈敏,那麼你在享受異乎常人的人間美味時,不排除時不時地遭受異味的襲擾(或許一般人根本就不會察覺,或是不會在意)。那麼,如果你的能力強於常人,多承擔、多擔當豈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又有什麼好糾結的呢!當然,能者多勞也不一定都是壞事。
  • 那年那月的釣魚故事(七)
    於是,我越來越覺得,除了搬磚謀生活以外,我唯一能做的竟然就只剩下了釣魚,因為只有釣魚,付出的努力和獲得的成果是那樣地接近,讓人滿懷感激~~!釣魚說簡單也簡單,畢竟這項運動是在高等動物和低等動物之間展開的對決;釣魚說複雜也複雜,
  • 那年那月的釣魚故事(五)
    行駛在釣魚的路上,越發覺得天空是那麼的藍,白雲是那麼的白~~!
  • 那年那月的釣魚故事(二十二)
  • 那年那月的釣魚故事(十四)
  • 情感系列小說,那年,那月……連載
    第一篇那年、那月,那片一望無際的棉田呦(之三)午飯後,男青年放下碗筷,便急不可耐地去了棉田
  • [那年那月] (二)
    那年月,這方面的事都是遮遮掩掩的,說著怪不好意思。還是配班的老師告訴了她們。這下,就不要我幹活了,讓我回去幫煮飯。到晚上,大約孩子們都知道了,用神秘的目光看著我,常抿嘴笑笑。也顯得比往常聽話。雖不幹活,但操心的事蠻多。每天晚飯後要學《毛選》,開總結會,表揚幹活好的,班幹部還要去村民家,了解同吃住的那些同學的情況。欣喜的是,有的男同學在村民家勤快得很,討人喜歡。
  • 故事:坐牢那年我十八
    那年我十八,本是學習的大好年華,卻迷上了港臺劇。留著漢奸頭(中分),披個黑風衣,墨鏡、圍脖隨便一搭,幾句廣東人也聽不懂的粵語歌,便覺得帥翻天了。
  • 匆匆那年與雲南十八怪(上篇)
    雲南 十八怪(上篇)早在十幾年前,我幾乎被生活逼迫得走投無路,危機每天都在向我一步一步的靠近,對於我來說,那年的七月應,該是滿天神佛都是在哪裡涼快就在哪裡放暑假,努力的躲開我即將揭不開鍋的日子。我的學生時代仿佛是一支燃燒了十幾年的香,所有灰白色的菸灰正搖搖欲墜,馬上就要突然跌落,我就像一隻在馬路牙子上被太陽烤紅屁股的螞蟻,內心慌亂不堪。
  • 的「情感系列小說,那年,那月 」第一篇
    那年、那月,那片一望無際的棉田呦(之七)不知什麼時候
  • 二姐:那年那月那日
    那年那月那日,成就了今天的二姐。
  • 十八歲那年的夏天
    十八歲那年的夏天,過五關斬六將後考上了大學。那時錄取通知書是郵政局送來的,還沒有快遞。收到錄取通知書以後,便開始準備行裝。終於到了終點站,有學校的高年級的同學(用今天的話說叫學姐學長)和車來接新同學。那種熱情和熱鬧一下讓我的不安解除不少。到了學校,是那個學姐幫我找到的寢室。灰色磚牆的兩層樓舊式建築,以前是這個地方的行署大樓。所以有一股自然散發的氣勢。
  • (那年,那月,那些人系列篇之三):勇士!出徵
    (原創首發)剛剛走向社會便接觸了最基層最貧困最實在的農村普普通通的百姓,從他們身上讀出了「真」「善」「美」。那麼回過頭來 你就會變得積極、善良、陽光,也讓自己的內心世界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題記一九八六年四月一日,特別特殊也值得紀念的日子。
  • (第一章)那年,我們十八歲
    那年我十八歲,和全國知識青年一樣"上山下鄉"插隊落戶來到這裡,同時來的還有十幾名同學休息時我和姑娘聊天,得知她是原住民叫小霞,今年也十八歲,在隊裡補網幹雜活。她說:"現在的活不算累,船捕魚回來裝車運貨,晾曬打包那才累呢!"接著又風趣說:"你們接受再教育的時候還在後面呢!"
  • 成語故事·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傳說他手下有個叫姜尚(又叫姜子牙)的大臣見他如此胡作非為,便棄官隱居在渭水之濱西伯侯姬昌的屬地。姜子牙知道姬昌胸懷大志,渴求人才,就在渭水邊「釣魚」。一班人釣魚用彎鉤,在上面放上魚餌,而姜子牙卻是用直鉤,什麼東西也不放,而且還離水面三尺高。他一邊高舉魚竿,一邊自言自語:「不願意活的魚兒,你要找死就自己上鉤吧!」他這種奇怪的釣魚方式,很快就傳到了姬昌的耳裡。姬昌覺得這個人很有意思,就派士兵召見姜子牙。姜子牙見士兵根本不搭理,邊釣魚邊說:「魚兒不上鉤,蝦米瞎胡鬧!」士兵見狀只好回去報告姬昌。
  • 故事:釣魚(傳奇故事)
    退休後,他和同小區的老楊一起迷戀上了釣魚。兩個小老頭隔三岔五地背著釣魚竿哼著小調出現在北郊公園附近的護城河畔,有時回來小桶裡「通通"作響,有時寂靜無聲。元日的時候要搞一次』老年之家'釣魚比賽。一看您就是釣魚高手,非常希望您能加入到我們的活動中來,真正體現當代老年同志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精神風貌,這是報名表格。」老畢聽後露出一絲喜色,警覺地問:「你們這活動收費嗎?
  • 兔子用胡蘿蔔釣魚
    一天,小白兔去釣魚,一無所獲。第二天,它又去釣魚,還是如此。第三天它剛到,一條大魚從河裡跳出來,大叫:你要是在敢用胡蘿蔔當魚餌,我就扁死你。(故事告訴我們世界只有一個,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想法解讀,可能你喜歡的別人未必喜歡)一隻小蝌蚪和一條小魚生活在同一個池塘裡。
  • 釣魚的故事
    老家的風景優美,空氣清新,那些來玩的客人,可以休閒、娛樂,打打牌、賞賞花、摘摘蔬菜,釣魚、逗狗等等,吃農家飯,品農家茶。聽他提到釣魚,我想起在書上看到的一個小故事:有一個攝影師到一個小鎮採風,在一個湖邊他看到一個老人在網魚,跟其他捕魚者不同的是,這位老人比較特別。
  • 小貓釣魚(寓言)
    小貓釣魚,一分鐘,魚沒上鉤,一小時,魚沒上鉤,一天,魚還沒上鉤。小貓又換上了小魚乾誘餌下水了。一尾大魚跳上岸,氣憤訓對著小貓大喊道:整整一天了,不能換其它魚餌嗎?
  • 那年那月那些事
    現在我就把這個故事告訴大家。我們生產隊住著一戶下放幹部,離我家很近,他們的女兒叫「周紅英」,(這裡我用的是真實的名字,只所以用真實的名字,就是盼望奇蹟出現,萬一周紅英看到了,她就能通過頭條找到我)。記憶中她和我一樣大,我們兩個當時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好到形影不離。她和爸爸媽媽妹妹都被安排在一個農家的西屋裡居住。後來她媽媽還給她添了一個小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