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我們祖輩們的生活。那時,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而然,生活波瀾不驚卻很恬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很單純,沒有勾心鬥角,沒有猜忌,有的只是那份純樸與善良~~!
出生在那個年代,身上自然少不了還帶著某種那樣的氣息,不喜歡阿諛奉承,不喜歡見風使舵,不喜歡人云亦云,更不喜歡隨波逐流,於是,我的靈魂自由了,雖然身體還在世俗的人流中被擠撞、被磕碰,偶爾還會劃出傷口~~!
自由的那一刻,我發現了很多原本正確的事情開始發生扭曲,比如聽爸爸媽媽的話,原來正確,現在看來,其實爸爸媽媽也是凡人,他們認識的世界也有局限性~~!比如教育好孩子,看似正確,其實孩子是在不斷經受挫折的過程中,自己教會自己成長的,我們只能起到引導的作用、影響的作用,而不能決定孩子的未來~~!
看清自己是認識這個世界的前提。於是,我越來越覺得,除了搬磚謀生活以外,我唯一能做的竟然就只剩下了釣魚,因為只有釣魚,付出的努力和獲得的成果是那樣地接近,讓人滿懷感激~~!
釣魚說簡單也簡單,畢竟這項運動是在高等動物和低等動物之間展開的對決;釣魚說複雜也複雜,因為魚是主動的,人是被動的。所以有很多釣友,要麼高估了魚類的智商,想盡各種辦法來應對;要麼低估了魚類的智商,以至於認為,我打窩了魚就一定會來,魚來了就一定會吃餌,吃了餌自然就逃不了~~!
高估了,無非多走些彎路;這低估了,就只有「空軍」一條路可走了~~!
野生水域水廣魚稀,全國上下大致如此吧~~!新闢的窩點,要想很快上魚是不現實的,所以第一步就是誘魚。
說到誘魚的技巧,很多釣友也許會嗤之以鼻。誘魚誰不會,有錢買些商品窩料,砸唄~~!上圖中,在我一左一右玩手竿的兩位釣友就是這麼做的,隔半小時不上魚,就砸一傢伙,兩個小時,每個窩點起碼砸掉半斤麝香米,結果是一條魚也沒釣上來~~!這裡談一些個人觀點,供大家參考:
誘魚第一步,食物誘魚。臺釣中,大餌抽窩就是起到誘魚的作用;誘魚第二步,聲音誘魚。可以用玉米顆粒不斷補窩產生「叮咚、叮咚」的響聲,吸引遠處的魚兒前來就餐。第三步,以魚誘魚。魚類就餐會不會發出聲音無從知曉,但只要有小魚進窩,大魚也就離得不遠了。
從上午11時,到下午14時,整整三個小時,俺都沒能從窩子裡釣上魚來,14時剛過,一個明顯的頓口,一尾漂亮的鯉魚妹妹投入了俺的懷抱~!大夥看看,俊不~~!
緊接著14時20分左右,又是一個漂亮的頓口,再次刺中一位花美眉~~!不過,這條比較調皮,打樁、跳水、扎草堆,幾乎玩遍了逃跑的所有技巧~~!怎奈她遇到了俺,這點小伎倆能奈我何~~!還是乖乖地從了我吧~~!
三點還沒到,但約定回城的時間到了~!果斷收竿,也好為明天的戰鬥預留一些空間~~!
釣魚真的有療傷的功能。不管你有什麼煩心事兒,這一刻的安寧是最好的一劑良藥,可以安撫你的心靈,緩解你的傷痛。
也許有一天我會離開,但我會時刻帶上釣魚的行囊,用以安放「孤獨的靈魂」。
本帖完,謝謝您的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