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鄭秀才

2020-06-13 滄海一粟247791399

鄭秀才

潮州上水門有個鄭秀才,歲試中了第一名。在市場上散步的時候,看到衣鋪裡掛著一件八成新的藍袍子,他很喜歡,就買了下來。當時正趕上學使給名列前茅者點名插花,他就穿著藍袍子去了校館,點完名後覺得這件衣服特別重,急忙回到住所脫下,放在帳子裡。到了半夜,忽然聽到輕輕敲窗戶的聲音,問是誰,沒人答應,以為是小甲蟲碰到了窗戶,就不再理會,上床休息。

古代志怪故事——鄭秀才

正在朦朧間,聽到窗外有人吟詩:

「飢驅棄學過漳泉,海醜難防命亦捐;

老母依閭難慰望,孤魂漂泊賴攜旋。

線袍且作綈袍贈,桂榜高棲杏榜懸;

兔死狐悲敦古誼,銜環結草自年年。」

隔窗問吟詩者的姓名,回答說:「姓吳名新,廣西人。幼年開始學習儒業,長大後中了秀才。因為家貧,棄文經商,來往於南洋已經五年。有一次到了臺灣,被強盜劫財害命。孤魂無處依託,暫時附在這件藍袍上,現在被您買下。希望您看在都是讀書人的份上,把我的魂魄送回故鄉,讓殘魂得以歸附祖宗的家廟。積德行善,將來必前途無量。」

古代志怪故事——鄭秀才

鄭某半夢半醒,心想:這是冤魂,如果不送他回家,孤魂就一直停留在這件衣服上,實在可憐。廣西也不遠,花不了多少路費,我應該去一趟,也算對得起他的託付。

第二天,就去了廣西,探訪到吳新家,知道就一個老母,因為兒子斷了音信,積憂成疾,臥床不起。鄰居照顧她,也就是每天來一次。鄭某讓鄰居把藍袍子送給吳母,並且贈送了些銀兩。當天晚上,夢見吳新對他說:「蒙您送我回家,還贈送了銀兩。您本來就有很好的前程,在以後的科考中會接連中第,兩年後,會外放到福建任學使。到那時,有個叫黃蘊奇的人會持名片求見,他就是害死我的強盜,請您留意。」

鄭秀才回來後,經常想起這件事。後來的考試中有個用「私」字作詩的考題,正在思考間,忽然聽到有人吟道:「啟匣光才滿,推輪影漸移;太清原不滓,普照本無私。」於是寫下來,得到了主考官的讚揚。

果然接連中第,被派到福建做學使。到任的第三天,有個大商人投了名片來拜見。鄭某想,這人不是讀書出身,而膽敢來結交官員。就想嚴厲的斥退。而後看到名片上的名字是黃蘊奇,想起來吳新所託的夢,就讓人把他傳了進來。鄭某端正的坐著,黃進來跪拜。鄭問道:「你是做什麼的?」答:「商人。」又問:「幾年了?」答:「四年。」再問以什麼起家,回答說在海上給人運送貨物。

古代志怪故事——鄭秀才

鄭某厲聲道:「你就是在臺灣劫財害命的黃蘊奇吧,我早就知道你。如果你認罪,就算你自首,如果不認,就送到司法部門嚴刑拷打!」

黃蘊奇聽這話說的有根有據,料想難以隱瞞,就招認了罪行。鄭某隨即發文書通知了中丞,並親自去說了魂附袍的事。中丞將黃蘊奇按法律懲辦,抄沒黃的家產,念在吳新的母親老無所依,贈送五百兩銀子,發公函到廣西結案。

唉!百姓為盜,也是因為貧窮。黃蘊奇謀財害命成了巨富,又想結交官員,如果不是天網恢恢,差點讓他矇混過關,加入了上等人的行列。


【原文】潮州上水門,有鄭秀才,歲試拔列前茅。散步至市,見衣鋪系一線縐袍,藍色鮮妍,愛而鬻之。時值學使簪花,著以應名。至出校士館,覺身重,急歸寓所,脫袍置諸帳內。至更深人定,忽聞窗外鮉鮊之聲,問之莫應。方謂暗蟲打窗,不以為異,遂就寢。正在朦朧間,聽戶外吟詩云:「飢驅棄學過漳泉,海醜難防命亦捐;老母依閭難慰望,孤魂漂泊賴攜旋。線袍且作綈袍贈,桂榜高棲杏榜懸;兔死狐悲敦古誼,銜環結草自年年。」

  問其姓名,答曰:「姓吳,名新,廣西人也。幼業儒,幸列膠庠。家貧親老,棄舉業而習經營,往來洋面,已五載矣。行抵臺灣,被盜劫財斃命。孤魂無寄,聊附藍袍。君今收買,祈推同類之情,送至簞瓢之室。朽骨雖沉渤海汪洋之境,殘魂得依祖宗邱墓之鄉。種此福田,騰茲雲路。」

  鄭半睡半醒,似夢非夢,因思:此冤魂也,不與寄歸,則魂終附此袍矣。廣西不遠,所費無幾,吾當決此一行,以副其所託。翌日,出省,訪至其家,只一老母,因子久客不歸,積憂成疾,常親床褥;鄰裡有持湯藥以進者,日一過之而已。鄭將藍袍託鄰付其母,並贈以銀。是夜,夢吳謂曰:「蒙君帶某魂歸家,並承厚惠。君本大器,來科當中高魁,會試連捷,授職編修。閱二年,放福建學使。時有黃蘊奇持刺來謁,即斃餘之盜,請君留意。」

  鄭歸,時時憶前事之奇。後鄉試中式第五名,會試詩題圓靈水鏡得私字。三更後鄭試文已登卷,將欲作詩,恍惚間忽聽吟聲雲「啟匣光才滿,推輪影漸移;太清原不滓,普照本無私。」

  遂以二韻寫之。主司擊節嘆賞。榜魁天下。閱兩載,果放福建學使。按臨三日,適巨商黃蘊奇來見,鄭以並非科甲鄉紳,敢來謁見,將欲嚴飭;因憶黃蘊奇之名,乃數年前夢中吳君所告者,傳之使見。鄭正色危坐,黃進跪叩。問曰:「爾作何業?」

  曰:「當商。」

  曰「幾年矣?」

  曰「四年。」

  又問由何業而起家,曰:「作水客。」

鄭厲聲曰「汝即在臺灣劫財斃命之黃蘊奇乎?我已知之久矣。認則作自首免罪而辦,不認即送法司拷拶研求!」

黃聽言皆有因,事難隱諱,即伏地叩頭,一一承認。鄭即諮中丞拿送按辦,並面告以買袍附魂、夢中訴冤情事。中丞將黃蘊奇依律正法,籍沒家資入官;念吳新母老無依,賞給銀五百兩。諮粵西中丞,飭領完案。嗟乎,民之為盜也由於貧,至於富為巨商,遂欲交結公卿,出入幕府,自附於正人之列。若非先入於夢,而學使幾為矇混矣。夫乃嘆彼蒼之報應,不爽毫釐也!

相關焦點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某郎中
    他說自己前生是蘇州秀才,到了六十歲還沒有兒子,家境貧寒,教書維持生計。因為家貧,從曾祖父到父母三代人的屍骨都沒有下葬。棺材停在破屋裡,老秀才深深自責,每天夜裡都點燃一炷香祈禱,願意減自己的壽命得到百兩銀子來安葬先人。祈禱了五六年,都沒能如願。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王府基夜行神,假山鄭前世公案
    假山鄭前世公案蘇州鄭家世代行醫,擅長女科,人們稱呼他家為「假山鄭」。到了這一代,有叔伯哥倆,哥哥叫鄭欽謨,弟弟叫鄭欽試。萬曆丁末年秋天,欽試夜裡夢見兩個鬼差,帶著公文來拘捕他。問原因,鬼差說:「四十年前你劫殺了一個和尚,現在他告到冥府,閻王派我們來拘捕你。」然後拿出公文給他看。上面寫著欽謨的名字。欽試說:「錯了!
  • 故事:志怪故事:鬼畫
    他非常喜歡妖魔鬼怪的故事,偶爾也讀讀佛經。某天突發奇想,立志寫一本志怪集。雖然不能以此為生,萬一流傳下去,也算不虛度一生。他開始留意民間傳說,也到些陰森恐怖的廟宇、廢墟去尋求靈感。回來後就閉門不出,徜徉在妖仙神魔的世界裡。無奈才疏學淺,不久就江郎才盡,想放棄又實在不甘心。於是更加去找那些奇奇怪怪的地方遊覽。
  • 古代志怪故事——黑衣太僕,布客
    窮措大(古代對讀書人的蔑稱)讀了兩行書,動不動就冒迂腐氣。假如你生在嚴相國的年代,想要拜見相國,看到牛太爺還不知道出什麼諂媚的樣子。再者說,人各有主,秀才們供奉文昌公,不過也是希望中舉得官,商人們供奉財神,是盼望財源廣進做富翁。我們這些人供牛公,和你們供孔子有什麼兩樣?」張某知道這些人無法說服,就稟報縣令,毀去了這座廟。但是信奉牛二的風氣卻不是毀廟就能杜絕的,照樣流傳天下。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醴陵店主人,山陰秀才,騾償債
    山陰秀才山陰秀才某人,三十多歲,進入考場,答卷很順利。第三場的時候,正在思考,別人聽到有個女人呼喊他的名字。只有他沒聽到。喊了多遍後,監考的人大聲問:「誰是某人?」某秀才趕緊站起來說是自己。接著就看到一個婦人進到他的考號說:「認的我嗎?我是你母親!」秀才說:「我母親還健在,你怎麼會是我母親?」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張氏怪,妖人
    張氏怪我家鄉有個秀才張某,喜歡談論鬼怪學說,也經常讀志怪小說。某天,他聽到房梁上有人喊他相公。起初只聞其聲,後來妖物現形,有時候是個高大的男子,有時候是十一二歲的小童,還有時候是丫環的形象,全家人都能看到。有一天,張某起早讀書,妖怪也變成他的樣子來搶著讀。不但樣子完全相同,連衣服上的破洞都完全一樣。爭奪了一會兒,妖怪回到房梁上。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鄭讓
    鄭讓臉上身上被妻子抓的咬的新傷連著舊傷。鄭讓說:「家有悍妻,恐怕不能相容。」伊某說:「千裡之外,夫人鞭長莫及。」於是鄭讓也買了一個小妾王氏。等出榜後,鄭讓落榜,卻遲遲不敢回家。伊某知道後對他說:「沒關係,你儘管回家,我隨後就到,我到後自有辦法。」鄭讓回家,還有十裡遠,讓僕人不要洩露買妾的事,他先獨自回去。馬氏看到丈夫回來,先詐他道:「你在京城做的好事。」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彥子
    大約有幾十個故事。內容比較新穎,比如我昨天發的《王子珍》。每個故事都用「昔有」開頭,比較少見,一般古代志怪開頭都直接說年號,主人公的名字。句道興版《搜神記》錯字很多,有些語句錯亂,看來是修訂了,但某些地方還是不確定是什麼意思。比如北鬥呵斥彥子,我懷疑前面有脫漏的地方,是不是北鬥在前面曾驅趕過彥子,而原文脫漏了呢?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宋秀才遇異人
    宋秀才鄂渚的宋秀才,屢次科考受挫,情志不暢,出門旅遊。到了江陵,某天傍晚在城隍廟前遇到一個道士,四方大臉,重下頜,長鬍鬚像雪一樣白。宋秀才看他相貌不凡,就邀請到自己的住處喝酒。道士並不推辭,酒桌上侃侃而談,說了很多奇妙的理論。宋生問他自己什麼時候發達,道士說:「我聽說神仙不施展自己的能力來左右世事,聖人不指望自己名揚天下。
  • 古代志怪故事:鞏生遇狐女
    沒中秀才前曾在濟南城西門的書館學習。某天傍晚,他在街上看到一個年輕女子,女子從他面前經過,婀娜多姿,芳香襲人。鞏生不由自主尾隨,女郎回頭對著他微笑。鞏生更是不能自已,一直跟到一座豪宅前。女子進入門裡,鞏生自言自語道:「昨日訪友路過這裡,沒看有這麼大的宅院。」正在驚異間,出來一個美少年,邀請他進去。鞏生因為不認識而推辭,少年一再相請。
  • 故事:秀才報案(民間故事)
    徐秀才不由一哆嗦,這鄭大人是本地知縣,字畫水平也在他之上,平時自己對他十分仰慕,沒想到今天人家登門,卻被自己趕跑了。可這秀才脾氣倔,明知錯了也不承認。最後,地保討了個沒趣,只好訕訕地走了。頂走知縣,趕走地保,徐秀才又回土炕上躺著。到了晚上,徐秀才見窗外景致不錯,詩情大發,正想吟上兩句,就聽柴門「吱呀」一聲開了,閃進來一個人影!徐秀才心想:我過著這麼窮的日子,難道還有小偷光顧?
  • 視頻 |「思泉語文」與「樂樂課堂」聯合製作的《古代寓言》
    這次又帶來《樂樂課堂》與《思泉語文》的《古代寓言》系列視頻,共14集。,所謂志怪小說,就是記錄神仙鬼怪內容的小說。志怪小說《搜神記》搜集了古代神異故事共400多篇,是研究我國古代民間傳說及神話不可多得的寶藏。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劉士範
    劉士範劉士範是浙東定海秀才,乾隆年間人。他繼承了祖上的遺產,非常富裕,但沒有紈絝子弟的習氣,而是忠厚慷慨,扶危濟困。當年寧都發生了瘟疫,傳播的速度就像江河決口,大火燎原。一人得病,全家發愁。一家得病,百鄰發愁。親戚不敢來往,朋友間像仇敵一樣(場景和2020年春天有些相似)。得了病的人鬼魂附體,又唱又笑,又哭又罵,口音是北方人,說話的內容無非是要酒食。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王無隱,劉晞
    王無隱鎮陽秀才王無隱,一心向佛,喜歡幽靜,愛住在山裡。他在五臺山建造一座茅屋,住了半年。某天關門的時候,一個人走進來,身材高大,赤紅臉膛,看樣子想找個地方藏身。王無隱非常害怕,那人說:「我被壞人追趕,想借秀才的床鋪休息片刻,請不要洩露我的行蹤。」王無隱害怕的說不出話來。那人拔下幾根堅硬的鬍鬚,往腮上扎,扎出血來塗到臉上和胸口,然後躺下。
  • 故事:《子不語》之南山頑石,秀才夢中見于謙,十六個字預言未來
    「南山頑石」我認為是在《子不語》這本書中很有深度的一篇故事,讀完故事後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種「文字遊戲」。故事通篇,都圍繞著一句話「死在廣西,中在湯溪,南山頑石,一活萬年」來作為故事的主線,引導著故事的情節。
  • 《子不語》故事:秀才夢中見于謙,十六個字預言未來,遇頑石老翁
    「南山頑石」我認為是在《子不語》這本書中很有深度的一篇故事,讀完故事後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種「文字遊戲」。故事通篇,都圍繞著一句話「死在廣西,中在湯溪,南山頑石,一活萬年」來作為故事的主線,引導著故事的情節。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鄭四妻子,張知縣婢祟,沈博年
    鄭四妻子福州懷安縣百姓鄭四,以販賣羊為生,六十多了,妻子才三十多歲。有一天,妻子對他說:「你這麼老了還沒有兒子,假如生病做不了生意怎麼辦?鄰居子十七八歲而父母雙亡,咱們把他收為義子,你看怎麼樣?」鄭四知道那個青年和妻子不清不楚,就沒同意。過了幾天,妻子又提這件事。鄭四害怕妻子的兇悍,又想怎麼也是斷絕不了她們往來,勉強同意了。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嚴舟子
    康熙年間,有個嚴舟子送姓袁的秀才到一個富戶家做私塾先生。到了主人家,大開筵席,熱情招待。而讓嚴舟子坐在走廊裡,非常怠慢。他想,一個秀才都這麼受尊重,如果有兒子,一定讓他讀書。從此後,嚴氏子聰明起來,二十多歲考中一等秀才,享受官府補貼。接著又開館教學生養家,嚴舟子不用再出去駕船。嚴舟子一個沒有文化的人,對費先生說的那番話真是驚天動地,而費先生盡心盡力誨人不倦,這二人感動神靈,讓嚴氏子開了心智。這件事真值得記錄下來。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慧娘
    和州秀才顧宛霞,年少時失去父母,家境普通。他天資聰明,十三歲中秀才,縣裡名士們對他也讚不絕口,自嘆不如。顧生長大後,雖然文採出眾,但作文章不願附庸風雅,因為不合時宜,科考多次受挫。顧生有個姨母,嫁在新城馬家,很富裕。他經常去拜訪,姨母也很疼愛顧生,經常留他住十多天。姨父有個侄女叫慧娘,訂婚後還沒出嫁未婚夫就病死。慧娘風姿綽約,性情恬靜。
  • 重口味故事兩則,清代的志怪小說其實是搞笑段子呀
    前面我們講到,清代的志怪小說《子不語》其實是一本匯聚了眾多段子的有趣故事集。.誤嚐糞這一回,故事發生在江蘇常州。所以,這個故事大概是想告訴我們,在事情不明朗之前,最好不要亂做決定,以免留下某些不可挽回的損害,比如大家一起乾杯喝糞水!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