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父親去世,我那85歲的老母親,輾轉在四個省份養老

2020-09-14 愚伯的自留地

文:馬成遵

圖:來自網絡


1998年,做了近40年教師的父親,退休後,直接把老家的小院整理了一下,和母親住在了鄉下。


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父親已經82歲,母親大父親三歲。我們弟兄四人算是有福氣的人,過去,年邁的父母一直在老家自食其力,在他們身上,基本沒操過什麼心,只是大家偶爾回家看望一下他們。



但在今年4月16日,父親鍛鍊回來,在家門口不慎摔倒,導致後腦勺著地,再也沒有醒來,後來到市裡搶救,在重症監護室裡呆了14天後,院方下了「逐客令」,父親沒留下一句遺言,就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失去了老伴的母親,一直處於悲痛中,如今,她一個人在家裡,我們兄弟確實不放心,因此,對於母親的養老,我們弟兄四人也提上了日程。


在我們兄弟中,我是家裡老三,2012年時,妻子因為患了腎炎,不得已放下手頭的工作,父母考慮到我的難處,私下裡也沒少接濟我們。


按照我的想法,母親住我家,因為母親手頭還有一萬多元存款,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妻子正好不上班,在家也可以照顧母親,其他三兄弟每月拿出500元,就可以了。大哥和二哥表示同意。但在老家縣城做電瓶車生意的小弟卻持反對意見,他說,老人每月也吃不了多少,一個月每家拿出300元就足夠了。


聽小弟這樣講,妻子很生氣,那既然這樣,就在大家輪流養老吧,每家呆兩個月。我雖然心有不甘,但考慮到家庭的和睦和妻子的病情,就同意了這個方案。



從5月1日起,家住山東聊城的大哥,就把母親接到自己的家裡,大哥也到了退休的年齡,照顧母親基本是他來完成的。大哥家的房子在12層,每天,大哥會帶著母親出去逛逛,由於母親身體還好,她老人家還算習慣。


轉眼兩個月過去了,7月1日,二哥把母親接到了鄭州,他住的也是高層(17層),二嫂雖然退休,但她卻被單位返聘,同時還兼職做著三個小廠的做帳會計,平時忙得不可開交,二哥的孩子在南京安家,二哥他們上班之後,只剩下母親孤獨的一個人。


我雖然沒有親自去感同身受,但我知道母親所面臨的困境,每天窩在像「鳥籠」一樣的房子裡,她的每天該是何等的煎熬。二哥講了一件事,讓我心痛不已。他說那天中午自己正在開會,母親忽然打來了電話,說她在廚房燒了一點開水,抽油煙機的開關怎麼也關不上了。於是二哥就說,關不上沒事,也浪費不了幾度電,二哥說完就把電話掛了。


但母親是個節儉的人,為此卻耿耿於懷,到二哥晚上回家時,母親一直焦灼地站在門口……


9月1日,我把母親接到了蚌埠,雖然來家裡還沒多長時間,我卻感覺她的身體大不如前,母親一輩子生活在農村,過去她雖然也偶爾去幾個兒子的城市,但每次都是來去匆匆,她的根在鄉下,可如今,為了養老,我們不得不把母親強行「移植」到城市,她內心的苦痛與掙扎,只有母親自己知道。


到11月份,母親就要離開南京,到江蘇老家縣城的小弟那裡,她像「候鳥」一樣,四處遷徙。



母親為了孩子付出一輩子,但她在晚年時,卻過著只有顛沛流離「候鳥式」養老的生活,這,也許是她當初完全未曾想過的,然而這卻是母親真實的生活,我不知道是為母親悲哀,還是為我們兄弟四人悲哀。

相關焦點

  • 母親去世後父親接外婆來養老,聽父親打電話,我偷偷送走外婆
    去年,母親因為食道癌去世了,從發現病情到她去世,也就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到她臨終前的那一刻臨走前,她艱難地指了指我,把手放在胸前,嘴巴動了動,卻早已說不出話來。我知道她放不下我,還有外婆,於是我忍著淚告訴她,讓她放心,我已經長大了,會替她照顧好外婆的,她這才安心地去了。母親走的那一天,離她五十歲的生日還差兩天,雖然我無法接受母親患癌離世的事實,但我始終相信,母親的病情和父親有關。打我記事起,父親和母親隔三差五地就會吵架,輕則摔東西,重則甚至父親會打我母親。
  • 小說:85歲老人在養老院孤獨去世,留下遺書,讓不孝兒女沒臉見人
    我是一位養老院的負責人,今天早上聽說一個85歲的老人去世了,去世前身邊一個人都沒有,只有之前讓護工準備的一個信封,信封裡有一封信,應該是老人提前好幾天就準備好了的。這個老人身體不是特別好,而且只有老人在被送過來的第一天,他的一個兒子來送他,之後就再也沒見過有什麼人來看他了。我時常會和這個老人聊聊天,老人很喜歡我,總是和我說一些心裡話。
  • 故事:兒子接我到城裡養老,四歲孫女的一句童言無忌,我連夜回了老家
    兒子接我到城裡養老,四歲孫女的一句童言無忌,我連夜回了老家我叫翠花,是個普通的農村,一輩子和黃土打交道,老伴去世有快15年了。每當提到我的兒子,我總是一臉自豪,兒子凱凱從小就動手,學習成績也好,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
  • 故事:父親去世後母親接奶奶來養老,無意中聽見母親打電話,我送走奶奶
    爺爺奶奶非常寵溺我,我想吃什麼小零食,想玩什麼玩具,爺爺奶奶都會買給我。可在我十六歲那年,我爺爺因為車禍去世了,爺爺沒來得及留下一句話就這樣走了,剩我奶奶一個人孤苦伶仃的。於是我爸就想把奶奶接過來和我們一起生活,但是我媽堅決不同意,和我爸又哭又鬧的,我爸想著也許把奶奶接過來也是受我媽的氣,只好放棄。
  • 故事:父親車禍去世,兩個哥哥分走50萬賠償款,如今母親要我給她養老
    父親車禍去世,兩個哥哥分走50萬賠償款,如今母親要我給她養老父母養我們小,當父母老了,我們也要讓他們安享晚年,這樣的大道理,大家都懂,而且自古以來孝順也是做人的基本品質,但並不是所有的子女都能盡一份孝心。父親車禍去世後得了一筆賠償款,而這筆賠償款,母親分給了兩個哥哥,我一個外嫁的女兒一分沒得,當然我沒意見,可如今母親的做法我感到憤怒和不滿。
  • 85歲老奶奶的所言所為,實在令人感動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親眼所見,並且與老奶奶聊了半個多小時。一天中午,我去昆明北市區江東花城斜對面的一個小川菜館吃飯,餐館有一個老奶奶,背著一個小錢包,穿一件短袖白色上衣。我一進去,她拿著一支原子筆,一個小本子,提著小茶壺,很親切的問我:「你想吃點啥子,你點嗎,你點嗎?」。接著倒茶水給我,我說:『』謝謝,讓我自己來倒就好『』。她說:「你來吃飯,是客人,應該給你倒水」。老奶奶一口地道的四川口音。
  • 故事:親生兒子不養老,推給養子,分家產時,老母親:你不配
    大兒子章大郎不願意奉養老母親了,嫌棄起劉氏來。章老漢去世後,劉氏一人獨自撫養兩個兒子。那一年,章大郎忽然病倒了,大冬天的要吃鯉魚。劉氏硬撐著寒冷,挽起褲腿下到堰塘裡,花了小半個時辰,捉到一條大鯉魚,燉給章大郎吃。寒氣侵骨,劉氏就此落下老寒腿的毛病。平常犯病時,吃幾服藥就會好轉。想不到年老不中用了,竟然偏癱在床。
  • 故事:她一歲父親去世,五歲母親去世,大嫂成全了她不一樣的人生
    她一歲時父親去世,在她五歲時母親去世。大哥是個寡情人,大嫂給了她母親般的愛,成全了她不一樣的人生。 她的母親前後一共生了四個孩子,只有她和大哥活了下來。在她一歲時父親去世了,那年她的大哥十七歲。父親去世後,母親靠打臨工和撿破爛,維持家中最低的生活水平。在她五歲那年,母親也去世了,那年大哥二十一歲。
  • 幾個兒子要賣掉她和老伴的房子為她養老,86歲老太堅決不同意
    這大事就是把父母在小鎮上的幾家門面房賣掉,給86歲的老母親養老用。 伍明的父親開了一家個體診所,老三伍忠一直跟著父親在診所幫忙。 老四伍明上了大學,有出息,在省城一個廳裡工作,是一名正處級幹部。 父親五年前去世了,去世後,伍忠和妻子章華接替父親的個體診所,繼續經營。
  • 故事:父親去世母親改嫁,我和爺爺相依為命,如今我發達了,母親找上門
    父親去世母親改嫁,我和爺爺相依為命,如今我發達了,母親找上門我叫大衛,出生在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如今經過18年打拼,我終於在城裡買了別墅和豪車,把爺爺接來城來養養老,可這一路走來,我真的很不容易。在我的童年記憶裡,母親在我印象裡並不深刻,為什麼呢?
  • 一個被送養的孩子:「沒得到雙份的愛,卻要給四個老人養老」
    我爸媽現在90多歲了,他們想要我跟其他兄弟姐妹一起分攤養老。可是,我真的做不到。我七歲的時候,我爸媽就把我送給了我姨。不是養不起,而是我姨結婚七年不能生孩子,我媽把我送給了我姨,想讓我姨老有所依。她覺得自己兒女多,我上邊有一個姐姐很能幹,下邊有兩個弟弟,我姨不想要,我媽也不想把兒子給我姨。
  • 85歲的奶奶開啟了暴走模式
    我奶奶85歲的時候,開啟了暴走模式,她拄著拐棍,從村西頭的三叔家,走到村東頭的我家,一天十幾個來回,村民們和她打趣,他們越說越開心,奶奶越來委屈,有時會哭的像個孩子。可是奶奶記得每一個人的名字,記得每一段故事。只不過更多說得是那些已經消逝在風中的名字。她讓人給坐在沙發上的二叔倒茶,可是二叔去世多年,她要回家給爺爺做飯,爺爺也已經仙去。她不斷的重複,不斷的詢問,別人的回答她又因耳聾聽不見,就更掉在過去的泥潭裡不願出來了。
  • 故事:「如果父母依舊辛苦,那我們長大還有什麼意義」?
    弟弟結婚後不久,父親就突發疾病去世了,沒能跟孫子見上一面!接下來弟媳懷孕了,弟弟讓母親去照顧弟媳。老母親還在深深的悲痛之中,說什麼都不肯去,希望自己一個人清靜清靜。但是弟弟就有些生氣了,對媽媽吼道:「人死不能復生!您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您現在不去,等您老了,誰給您養老送終?」
  • 父親想去兒子家養老,半夜聽去世7年的老伴說:別去,兒子在我這
    許老漢做了一輩子的農民,不管颳風下雨黃土地都是他的根,以前兒子總讓他去城裡養老,但最後總因為老父親的鄉土情結作罷。其實老漢不是不想去兒子家養老,他也想每天接送小孫子上下學,但他又不想因為生活方式問題和年輕人產生矛盾。
  • 故事:我們村的這位「五保戶」,去世之後,大家用十六個字評價
    文:張開昶圖:來自未來 『』八角『』本名叫李廣月,在我的記憶中,他一直是生產隊的飼養員。他為人厚道誠實,有一種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凡是損害集體利益的事就得管,缺乏道德素養,損人利己也要管,生產隊的大事小事全部管。
  • 小說:老人85大壽剛過,次日早卻發現已去世,床頭遺書讓兒女淚崩
    我總是會聽見周圍的人說,人世間的事啊,總是這麼變幻無常。也許前一秒還在你身邊嬉笑打鬧的人,下一秒就永遠離開了。以前我對此並沒有什麼深刻感受,可是這次父親的離開,卻讓我生出一股這樣的感嘆。誰能料想到,老人前一天才過了85大壽,次日一早就已去世了呢。父親突如其來的打擊,我完全沒有接受過來。
  • 老母親癱瘓在床,四兒一女,三年幾乎無人照料而死—聽農民講故事
    俗話說,養兒防老,可假如父母含辛茹苦將五個兒女拉扯大,老了癱瘓在床,幾乎無人照料,做為讀者的您如何感想?甚至我們都想像不到這種事情的發生。目前國家對農村的政策非常好,無兒無女,基本都是五保戶,每月國家補貼大概六七百元,如果能自我料理,在農村生活應該是不錯的日子。如果不能自理,可以進養老院,養老院給一床厚被,一床薄被,衣服是按季節發放。有人做飯,有人洗衣,嚴重的還有人餵飯。
  • 《喜喪》老母親被六個子女百般嫌棄,逼得吞藥離世,喜從何來?
    林老太生了六個子女,其中四子二女。丈夫早早就過世了,那時候,最大的孩子才13歲,最小的9個月,林老太靠著乞討度日,把六個孩子拉扯成人。現今85歲了,有兒有孫,更有重孫,真的是四代同堂了。原本是享受天倫之樂,享福的時候,但六個子女都嫌棄老太,便湊錢把她送進敬老院,在進敬老院的前一晚,老太卻服了藥,黯然離世!
  • 老母親和兒媳賭氣離家出走,一天後屍體被一隻瘸腿狗拉了回來
    這件發人深省的事是發生在十多年前了,那會我在北方某城市打拼,有次五一回東北的時候,聽姥姥講給我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在縣城東郊馬家胡同有戶人家,主人三十多歲,叫永恩,媳婦也是本縣人,雖貌美,脾性卻很暴烈。永恩爹兩年前過世了,老母親在村裡無人照看,永恩也算是一個孝子,當然不能看著老母親無人管,於是被永恩接回了家中,安度晚年。
  • 「現在你父親車禍去世,該你撫養弟弟讀書了?」「那您嘞?」
    最近我有一個朋友出事了,她父親在回家的路上被撞下懸崖,​當場去世。接到出事電話的時候我朋友​還在上班,急得她連假都沒來得及請就走了。​還好回去有父親的兄弟姐妹主持葬禮,不然她和她母親會手足無措的,她有個弟弟才在讀初一,所以也幫不了什麼忙。​這樣的打擊對於她來說太大了,她父親今年才49歲,就這樣英年早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