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為何如此寵愛魏嬿婉?只因二人太過相似,她是他的心魔和縮影

2020-10-11 含羞雨露

對於魏嬿婉,讓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就是她對皇上說:我是你一手調教的,我變成今日這般惡毒都要歸功於你。這話其實說得並不錯,魏嬿婉,從服侍皇上以來都是順著皇上的心意,皇上在別的嬪妃那裡得不到的滿足,在魏嬿婉這裡都得到了,這就是她得寵的原因,只因「順服」二字。

皇上喜歡崑曲她就學,皇上想要新鮮感,她就帶來宮外的煙花女子,這句話也讓人覺得有些遺憾,因為魏嬿婉本該是最精彩的人物,但她卻成為乾隆病態心理的縮影。

魏嬿婉的人設是偏執和狹隘的,凌雲徹掏心掏肺地對她好,本該平平安安同凌雲徹過一輩子,可她還是跟凌雲徹說:我們算了吧,因為沒有未來,再怎麼努力,我們也只是兩個最底層的奴才罷了。她強烈的進取心讓她絕對不會甘心嫁個奴才,然後一輩子做個奴才。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寧願坐在寶馬車上哭,也不要坐在自行車上笑。她想要的,是一生的榮華富貴,凌雲徹對她再好,也來不及攀龍附鳳換來的榮寵。

後來她拋棄了凌雲徹,因為皇上能給她帶來更好的生活,所以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爬上龍床,而皇上卻因為自己內心的懷疑和別人的煽風點火,侮辱如懿和凌雲徹,完全不考慮事情的本質。最初的年少情深,就這樣活生生斷送在了自己手上。

魏嬿婉當上嬪妃之後,她發現自己並沒有那麼快樂,皇上不喜歡自己,想盡千方百計也懷不上孩子。這個時候她又準備找凌雲徹借子奪寵,就體現了她的偏執。極為偏執的性格,導致她以為凌雲徹有義務對自己一輩子好。在知道自己喝的坐胎藥有貓膩之後,想都不想就怪到如懿頭上,看到凌雲徹撿起如懿掉落的白花,認為他移情別戀,大發雷霆,事情本不是她想的那樣,卻因為自己的性格產生了很多誤會。

她本可以沒有那麼多恨,就跟皇上一樣,對如懿如果一直保持自己的本心,做那個少年郎,不對如懿產生那麼多的介懷,最後也不會鬱鬱寡歡,如懿也不會拒絕治病,一個人孤孤單單的死去。其實魏嬿婉和皇上心性上是相似的,最後,皇上也不得已必須面對自己不想面對的一面。

而魏嬿婉因為這種偏執的性格,加上狹隘的心胸。等待她的就是扭曲的人格,她認為一切都是別人對不起她,如果自己不反抗就是死路一條。她在寂寞深宮裡坐不穩,不得不用恨一個人來充實自己的內心。編劇也只表現了她的惡,沒表現她的善,如果沒有為求上位不擇手段,只是安安心心過自己的日子,如果在皇上最初寵愛她的時候,她能表現出一點真切的愛,那麼結局都不會這麼悲慘,畢竟如果交付真心卻被拋棄,有苦說不出的樣子就能被人同情。

這個人物代表的就是皇上的心魔,她心裡解不開的疑問,其實都是在作繭自縛。為什麼自己要為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而學習?為什麼皇后就能得到一個妻子的待遇?而皇上呢,志得意滿。認為自己給了如懿最尊貴的位分,就是對她好。後來如懿勸誡他,他就偏執的認為如懿不服從於他,而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對的。對如懿也沒有一絲絲信任,都是因為自己的疑心。

其實薄情寡性的是他,自私虛偽的也是他,疑心深重的更是他。他才是這個偏執、狹隘心魔的具象化角色,只不過衛嬿婉更加具體,更加狠毒。

相關焦點

  • 《如懿傳》原著「以畫弘曆」為生的婉嬪:她只有一擊,贏了魏嬿婉
    臣妾見得最多的,記得最深的是皇上的背影。很多次皇上從臣妾的宮門前進宮,臣妾都盼著,皇上,他或許可以走錯一次,走到臣妾的宮裡。可是,從來沒有過,一次也沒有。他臉色的歡喜臣妾記不清了,因為那從不是對著臣妾的。可他的背影,一直在臣妾心裡,見不到皇上的時候,想一會,心口便暖一些。
  • 凌雲徹:為何對魏嬿婉可以適可而止,對如懿卻總是情不自禁?
    他對如懿的感情超越了男女之情,不在乎擁有,只希望永遠守護如懿,儘自己之力保如懿一生平安順遂。如懿經歷了與弘曆的冷遇和絕望之後,心態已經不再是當初繡青櫻紅荔,執手聽一曲舉牆頭馬上的青櫻了。後來宮中最懂如懿的人是凌雲徹,與其說是愛情,不如說是知己,她明白他的心意,但是她更懂他,各自熟知卻又不說破,畢竟這份情誼太難得。
  • 如懿傳:宮中誰最喜歡魏嬿婉?不是皇上和凌雲徹,而是被忽視的他
    魏嬿婉從一個小宮女爬到寵妃的位置,期間不僅僅是自己的努力,還懂得合理利用身邊的人,喜歡她的人,她都會利用,今天就來看看這些人中誰最喜歡這麼讓人討厭的魏嬿婉。如果魏嬿婉不選擇皇上,與凌雲徹一起在皇宮當差,往後的日子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是總會幸福美滿,但是凌雲徹看透魏嬿婉後,更偏向如懿那邊,由起初的喜歡逐漸變成了厭惡。
  • 《如懿傳》原著「十年生六子」的魏嬿婉:她的爭寵,到底有多正確
    弘曆能讓魏嬿婉生六個孩子,可見魏嬿婉的恩寵是從未斷過的。《如懿傳》裡的弘曆從未愛過魏嬿婉,卻始終寵幸她。而魏嬿婉則憑藉著弘曆這丁點的寵愛,有了最多的孩子做依仗,權傾六宮,萬人之上,可見其從不是泛泛之輩。
  • 《如懿傳》原著:魏嬿婉對如懿,究竟恨從何來?
    ,處境卻相當不妙——沒有家世沒有依仗,因著同如懿幾分相似的臉,富察皇后嫌惡她,金玉妍更視她如眼中釘肉中刺,若不是她還有皇帝的三分寵愛,早就被金玉妍收拾掉了。驚豔」並立刻封妃,根本原因是皇帝不滿太后再次安排慶嬪玫嬪這兩枚棋子,對於魏嬿婉的「砸場子」,他樂見其成。
  • 如懿傳:魏嬿婉被牽機藥賜死,臨死前說的話,讓皇上恍然大悟
    本以為魏嬿婉能矇混過關,但是卻被皇上發現了。其實皇上並沒有病危,這是如懿給魏嬿婉精心布的一個局,她讓江太醫故意下藥,讓皇上昏迷。就是想讓魏嬿婉露出原形。而皇上最忌憚的就是後宮幹政。偽造遺詔,海蘭又帶上證人,細數了魏嬿婉這些年犯下的錯。皇上忍無可忍,給魏嬿婉賜了牽機湯。
  • 《如懿傳》為何玫嬪不如魏嬿婉得寵?真相讓人心寒!
    《如懿傳》中,同樣是唱歌跳舞,為何魏嬿婉能得寵,玫嬪慶貴人就不行?魏嬿婉為何能得寵?魏嬿婉有心計,懂得利用皇上的寵愛上位。魏嬿婉是宮女出身,沒有那麼多顧忌,怎麼討皇上開心怎麼來,於是魏嬿婉不顧一切,在水中跳舞給乾隆看。
  • 知否:為何顧二與明蘭婚後如此幸福?你看他二人經歷有多少相似處
    明蘭的婚戀經歷並不太順:初戀是齊衡,交往過賀弘文,最後嫁給了顧廷燁。她與齊衡是心心相印但有緣無分,和賀弘文之間,雖談不上情深義重但也在平穩發展,最後嫁給顧二,可說是高攀,但婚後即使面臨婆婆挑唆、家族矛盾、奴僕惹事等麻煩,但二人感情仍是充滿柔情蜜意。
  • 如懿傳:這三個妃子都是如懿的替身,她們一直不明真相,太慘了!
    甄嬛得以入選進宮,主要是靠著她那張和已逝純元皇后極其相似的臉,再加上性情也有幾分相似,她就成了純元皇后的替身。一件吉服讓甄嬛得知真相,發現自己是痴心錯付,她原以為自己和四郎是兩情相悅,結果是「宛宛類卿」罷了。
  • 魏嬿婉被折磨9年!何不自盡解脫?甄嬛一語點破,不愧是上屆冠軍
    如懿死後,魏嬿婉受皇帝多年折磨為何不肯自我了斷?她在等待機會如懿傳大家都看過吧,是清宮鬥爭劇,其中死得最慘的小編覺得就是魏嬿婉,她是惡有惡報,這個女人實在太壞了,她手裡有不少人命,最讓人可恨的的是如懿和皇帝能走到最後一步也是拜她所賜,魏嬿婉給十二阿哥喝了一種叫蕈菌菇湯,讓他產生了幻覺,產生了自己額娘如懿和
  • 《如懿傳》原著——為妃當如魏嬿婉,遠大前程自謀取
    魏嬿婉從未愛過皇帝,皇帝也從未愛過她,幾十年起起落落,她的恩寵,卻從未絕過。魏嬿婉憑藉著皇帝的這點寵愛,成為後宮生育最多的妃子,只有孩子才是依仗,權傾六宮、萬人之上的榮耀,如懿皇后擁有過的,她都搶過來了。
  • 時隔八年,再讀《如懿傳》原著田芸角:多可笑,永琪愛她的狠毒
    她和如懿有殺母之仇,留著她,會給予如懿最狠的回擊。於是田芸角便入了永琪的府邸,成了永琪最寵愛的侍妾。魏嬿婉這一生算謀何其多,但用田芸角害死永琪,卻是她做過的最得意之事了。而她過的這種生活,恰恰是永琪最缺少的。於是,永琪對胡芸角格外寵愛。但胡芸角真的喜歡做這些嗎?她有殺母之仇未報,滿腔仇恨,卻每天都能對著永琪做出天真爛漫的樣子,何其虛偽。
  • 連黃藥師都暗暗喜歡的梅超風,為何變成女魔頭?只因她太沉迷此事
    只因她太沉迷此事文/無計讀書梅超風原名梅若華,她是黃藥師四大女弟子之一。原本她也是一位單純的女子,擁有著與黃蓉相媲美的美貌,但她與黃蓉最後的境況卻有著天壤之別。只因她愛上了師兄陳玄風,而陳玄風亦對她有意。但是因為黃藥師有著一個難以捉摸的脾氣,不允許門下的徒弟產生感情。於是,他二人只得偷偷摸摸的進行私會。
  • 《甄嬛傳》雍正那麼多嬪妃皇上但卻對她最狠,只因這一點
    《甄嬛傳》中前有華妃榮冠後宮,後有甄嬛獨得皇上恩寵,這份殊榮可不是別人能夠享有的,但即便是如此寵愛,華妃還是死在了皇上手中,甄嬛更是飽嘗後宮冷暖,歷經磨難,才成為人上人。也正是皇上如此倚重年羹堯,對華妃總是格外有耐心,對華妃這個側福晉寵愛多些,慢慢的養成了華妃膽大而心狠的性子,因為皇上的寵愛及年羹堯的撐腰
  • 時隔八年,再讀《如懿傳》原著:她「痛罵」弘曆的這7句話,精彩
    她太過於愛自己,太過於在乎榮華富貴和萬人之上的尊榮,只要還有一線生機,她就不會放棄。只有到了臨死這樣的時候,她才敢於去真實地做她自己。真實的魏嬿婉從來不是什麼膽小如鼠的溫婉女人,她心狠手辣,早就看透了弘曆,也恨透了弘曆。
  • 甄嬛和雍正:太相似的人走在一起,終究不會長久
    《甄嬛傳》中,很多人為甄嬛和果郡王的愛情感到惋惜,也有人責怪是雍正拆散了甄嬛和果郡王,毀了她一生的幸福。在我看來,甄嬛和雍正其實是同一類人,他們身上有太多的相似之處,真正稱得上旗鼓相當。但在愛情中,兩個人過於相似,對於感情的長遠發展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 《甄嬛傳》中,餘答應的結局,不是皇上寵愛了,就是永遠的人上人
    然而她聽到了甄嬛的祈福詩: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被皇上看到,裝作宮女跑了。等皇上找人對「逆風如解意」,的下一句詩時,餘氏站出來說出「容易莫摧殘」對上了這句詩,得到了皇上的寵愛。(如果她只是平平常常的,想當個嬪妃,甄嬛就算知道了這件事也不會計較)然而她攀上
  • 雍正明明非常寵甄嬛,為何看到純元舊衣就大怒?只因逆鱗被掀開
    只因逆鱗被掀開」在甄嬛傳裡面,甄嬛從一開始進宮就可以說是順風順水,在御花園中蕩鞦韆也可以遇到皇帝。並且和別的妃子不同的是,甄嬛和皇帝可以說是兩相情願,比其他妃子機關算盡得來的寵愛,顯得珍貴許多。甄嬛對皇帝也是一往情深,對皇帝真心真意,少女戀慕愛人的模樣非常的惹人憐愛。
  • 如懿去世十年後,甄嬛才無意間說出寒香見的秘密,皇上痛不欲生
    今天給大家講一講《如懿傳》中被刪減的內容,我們都知道這部劇去掉了很多的內容,剛開始青櫻的造型和面部浮腫,就是因為這是最後才拍的,說實話皇上前期的時候對如懿確實是十分寵愛,因為他們是青梅竹馬,而且如懿心裡眼裡全都是他。
  • 皇上明明饒了祺嬪一命,為何蘇培盛要抗旨不尊,令人將她活活打死
    甄嬛傳:皇上明明饒了祺嬪一命,為何蘇培盛要抗旨不尊,令人將她活活打死甄嬛真正從恪守本分到頗有手段,應該是從甘露寺回來之後,這個時候的她唯有對果郡王的遺憾,對皇帝根本沒有一點心思,然而靠著恩寵達到目地的她又不能不給皇上面子,所以還是免不了跟後宮裡的女人周旋,將她視為仇敵的不再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