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故事裡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人,如懿說,弘曆是讓她體會熱和冷的人,而凌雲徹是讓她體會到暖的人。在如懿被打入冷宮裡,與她些許溫暖的,是那個本無任何關係的人,在她和永基處於險境之時,保護自己的,是在宮牆梅花下撐傘之人,不敢有半分僭越。
凌雲徹對如懿的感情讓人覺得乾淨、純粹,不摻有任何世俗的雜質。他對如懿的感情超越了男女之情,不在乎擁有,只希望永遠守護如懿,儘自己之力保如懿一生平安順遂。如懿經歷了與弘曆的冷遇和絕望之後,心態已經不再是當初繡青櫻紅荔,執手聽一曲舉牆頭馬上的青櫻了。
後來宮中最懂如懿的人是凌雲徹,與其說是愛情,不如說是知己,她明白他的心意,但是她更懂他,各自熟知卻又不說破,畢竟這份情誼太難得。凌雲徹知道如懿心裡只有皇上一人,他也沒有搶佔如懿心中位置的想法,對如懿的愛是不會讓如懿感到壓力的愛,是一種自我犧牲式的愛,付出式的愛,更偉大的愛。
弘曆將凌雲徹淨身後,送往如懿宮中伺候的時候,凌雲徹也沒有多大的波瀾。對於他來說,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待在如懿的身邊,便是他最好的歸宿,更似宮牆中的知己,他給予如懿的就是一份普普通通的溫暖和關懷,喚起了如懿對民間平民夫妻相扶相持的渴望,只可惜,於他二人皆是畢生不可再得。天寒雪冷,再無人折一支梅花。
但從上帝視角看,凌雲徹是不知天高地厚,註定害人害己的,站在他的立場來說,更是錯的離譜的。他本和魏嬿婉兩心相許,但魏嬿婉為了攀龍附鳳而拋棄了他,在魏嬿婉侍寢前,他說,你是皇上的妃子,我是皇上的侍衛,僅此而已。他在這一刻完全失望,也從這一刻開始清楚自己和她之間的位置。
後來因為在冷宮的來往,和如懿報答他的救命之恩,對如懿產生一種不一樣的感情,在如懿多番的暗示下才清楚她心中只有皇上,但也沒有收斂,越過了一個做奴才的本分。對自己的青梅竹馬都可以清楚他們之間的距離,為何對位置中宮的如懿卻不能隱藏自己的心思,畢竟這種心思是可以置如懿於死地的,如果不是皇上些許的情意和如懿的地位,就不是如懿簡單被囚禁翊坤宮和被拿走冊寶那麼簡單了。
在當時的環境和觀念中,皇后並是一個侍衛能夠動心的。連御賜的普通女子都約束不了的人,沒有資格、能力和才智去保護皇后。其次,對皇后的一廂情願,卻讓旁人都能看出來。自己睡夢中還時常呼喚如懿的名字,對自己的感情不懂得規避隱藏。再次害慘了如懿,被皇上重罰、被宮人羞辱,但仍不思悔改和避嫌,最後害得十二阿哥差點發瘋。
凌雲徹就像這個皇宮的異類,毫無保留的付出真心,守住承諾,不屈於強權。但也因此而不斷被傷害,不得善終。這種做法並不適合在皇宮之內,自己的行為舉止應該符合規矩。不然就算再情真,也是為世人所詬病的。
這種觀點肯定有很多人不同意,但是現實就是現實,凌雲徹和如懿,二人有著不可跨越的階級鴻溝,在這樣的社會,保持距離就是給如懿最好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