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原著:被「加官進爵」的凌雲徹,死得半點不冤

2020-09-18 落川公子

在剛愎自用、自私涼薄的皇帝映襯之下,凌雲徹痴情的形象深入人心。可是痴情用錯了方向,就是殺身之禍。

凌雲徹的死,一點兒都不冤。

一雙雲紋靴子,本是如懿感謝他冷宮歲月裡兩次救命之恩(毒蛇、大火),光明正大的饋贈,最終卻成為他們「姦情」的證據。

往往,滅亡是自取的。

凌雲徹的滅亡,緣於他的三個拎不清。

一、對於拋棄他的初戀,當斷不斷

魏嬿婉拋棄凌雲徹,前後兩次。第一次被拋棄,冷宮侍衛凌雲徹買醉解愁,越解越愁。當攀高枝失敗的初戀可憐兮兮出現在他面前,凌雲徹幾乎是欣喜的。

他完全不顧及魏嬿婉為什麼拋棄他,又為什麼撿起他,只顧著跑去求嫻妃娘娘替魏嬿婉換個差事。

分手的戀人複合,或者說離婚的男女復婚,一定要想清楚,當初導致你們分開的根本原因解決了嗎?如果根本原因還存在,那你們再次分開的概率很大。

凌雲徹就再次被拋棄了。

他的嬿婉妹妹羨慕瓊樓玉宇的風光,再看不上寒門草屋。

本來,人走了,茶就該涼了。分手的初戀,從此陌路是最好的選擇。

偏偏凌雲徹當斷不斷,對受金玉妍欺壓的魏嬿婉經常要去暖暖心,以至於晉到嬪位仍未遇喜的魏嬿婉動了妄念——迷情焚香、薄紗覆身,意在借種。

凌雲徹強撐著逃出永壽宮,魏嬿婉的心裡有了疑竇:莫非雲徹哥哥另有所愛?

分手後不夠決絕,導致魏嬿婉生出妄念,繼而導致疑竇產生,從而埋下禍根。

二、明媒正娶的妻室,不曾好好相待

皇帝賜婚,雖是隨手一指,對於尋常侍衛宮女來講,這是榮耀。

凌雲徹巴不得推掉這個榮耀,可是他不能推,因為「君有賜,臣不敢辭」。

作為一個妻子,茂倩或許有種種不足,可到底無大錯,而且他們的婚姻中連婆媳矛盾妯娌是非都沒有,何其省心!

可是這個省心的婚姻並不讓茂倩開心,別說開心了,連婚姻中最基本的安心都找不到,因為凌雲徹根本就沒有心!

能住在宮裡,凌雲徹就不回家裡,就是人在家中,也同茂倩不大有交集。

按茂倩的說法:成婚這些年,兩人真正做夫妻,不過十幾日。

這十幾日,並沒有製造出一個孩子,否則多多少少能拉回些凌雲徹的心,也能使茂倩有一個生活的重心。

而別人家先成婚後戀愛的故事,並沒有發生在他們身上。

一個冷暴力的丈夫,一隻鎖起來的箱子,幾句夢中囈語。茂倩的心中有半噸火藥,只待有人來點燃導火線。

三、別人的妻子,他夢裡都惦念

凌雲徹深愛的,是他根本不能愛的女人。

到底是什麼時候愛上了如懿,怕是他自己都不清楚。

是從永壽宮逃出,腦海中浮起清凌凌一張臉的那晚?

還是魏答應初侍寢,如懿言語敲打他那夜?

或者更早些,將她從冷宮大火中救出那一日?

凌雲徹不知道。

暗戀別人的妻子,哪怕她是皇后,其實並不要緊。但既然是暗戀,就得「暗」哪,不能「明」哪。結果凌雲徹的愛情,魏嬿婉看出來了,海蘭看出來了,如懿又何嘗不知?

替皇后盡心盡力辦差事,這是為臣之道,可是一個御前侍衛,坐在皇后宮裡談自己在讀的詩,什麼「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這成何體統?而他接下去說的話,近乎表白了——他說希望能一直在皇后身後,走皇后娘娘走過的路,看皇后娘娘看過的風景……這個這個,是要與子偕老的意思?就差執子之手了!

海蘭問過如懿,與凌雲徹究竟是什麼情分?如懿的回答是她這一生只愛一人,與凌雲徹,早已超越男女。看,如懿的回答是「超越男女」,而非「無關男女」。

後期宮中流傳出來一樁皇后與侍衛私通的豔聞,在組織後衛魏嬿婉的指揮之下,豫妃打前鋒揭發,茂倩助攻,結局看似查無此事,關押了豫妃,沉河了茂倩,其實皇帝心中早就坐實了這樁姦情。

凌雲徹冤不冤?半點不冤。他就是看上了皇帝的女人,掩飾不住的愛慕。

看看前朝的溫太醫、果郡王,覬覦皇帝的女人,哪個有好下腸?

凌雲徹更是集二人之和——先閹後死。

對於被淨身這回事,凌雲徹似乎並不感到恐懼和絕望,能被派到皇后宮裡服侍,他甚至有些歡喜。

如果一生都能留在翊坤宮粗使灑掃,於凌雲徹,只怕是幸事。

然而皇帝怎能容得下他的「幸」?

隨便按個偷盜的罪名,就把他下了獄。

為著如懿,海蘭去賜死了凌雲徹,能用自己這條殘命為如懿換得轉圜餘地,凌雲徹甘之如飴。

凌雲徹為愛絕了命,可是這樣的人生態度實在不足取。

生而為人,就該好好活著,而不是你傾盡所有,在別人那裡不過半瓢冷暖。

如果對於變心的初戀,能夠及時切斷;如果對於別人的妻子,只在心裡悄悄地愛慕;如果對於自己的媳婦,試著每天談談,或者凌雲徹,也能獲得自己的美滿。

相關焦點

  • 《如懿傳》鞠躬盡瘁的凌雲徹:一生錯愛兩個女人,死的不值
    凌雲徹死的冤,是因為,他的人生一開始,都是在被別人安排,並不是自己主動的往前走。在冷宮的時候,他受弘曆囑託,要保護如懿周全,他自然不會怠慢。因此,和如懿有了交集。如若衛嬿婉尚有一絲善良,不要將事情做得那麼決絕,凌雲徹都不可能死。但,更多的也有如懿的錯,如懿看似沒做什麼,可她作為弘曆的皇后,對凌雲徹的態度,就是在惹怒弘曆。凌雲徹與如懿是患難之交,從情感層面上,他也是最懂如懿的人,只是,他們之間終究不能有任何的感情牽扯,否則,就是要人命。
  • 如懿傳:凌雲徹對如懿的感情是愛情
    在電視劇《如懿傳》中,侍衛凌雲徹一直對如懿忠心耿耿,保護著如懿,愛護著如懿。凌雲徹對如懿的感情是愛情,而如懿對凌雲徹的感情是從知己轉變為愛的。原本在如懿的心裡,最愛的人是從小和她一起聽牆頭馬上的那個少年郎。
  • 如懿傳:凌雲徹去世當晚,炩妃兩子雙雙暴斃,不是報應是人為!
    標題:如懿傳:凌雲徹去世當晚,炩妃兩子雙雙暴斃,不是報應是人為!實則以如懿的性格,是不適合成為皇后的。她太過良善,了解後宮的爭鬥卻不願意參與其中,只是一心想與自己青梅竹馬的弘曆長相廝守。後宮之中最要不得的,就是如懿這般將皇上的感情看得太重。
  • 《如懿傳》原著中第一醋妒婦——死於愚蠢
    她要的這些,凌雲徹都給她,他能給的,其實也就這些了。對於皇帝強塞給他的這房妻室,他實在是拿不出夫君的情意。對於從來沒有柔情蜜意,連家都很少回的夫君凌雲徹,茂倩很難不起疑心,何況還有凌雲徹主動提供的「夢囈」。
  • 《如懿傳》原著:由永珹失寵,看如懿的翻雲覆雨白蓮花手段
    永珹卻是聲音朗朗,認為劉震宇悖逆妄言,非死不能謝罪。皇帝將這件差事交了永珹去辦。如懿離去時已是夜深時分,唯有李玉帶著十數小太監迎候在外。趁著李玉扶上輦轎的時候,如懿低聲道;「多謝你,才有今日的永珹。」李玉笑得恭敬:「奴才只是討好主子罷了,四阿哥為皇上所喜,奴才自然會提醒四阿哥怎樣討皇上喜歡。
  • 《如懿傳》原著:眼光準、下手穩的凌雲徹,偏偏栽在情字上
    原著中,並沒有毓瑚安排凌雲徹趙九霄暗地裡保護廢入冷宮的如懿這個情節。凌雲徹幫著海蘭傳遞些東西、安排她們見面,原不過是貪圖賺幾個銀子,畢竟他和他嬿婉妹妹的來日全指著這些呢。後來在毒蛇群和大火中兩度相救如懿主僕,一是為著雙方已有了交情,二是出於心中一念之善。
  • 《如懿傳》凌雲徹真的愛上了如懿,這份愛也害慘了如懿!
    凌雲徹和如懿的相見是在冷宮。一開始凌雲徹只覺得如懿和進了冷宮的人不一樣。而凌雲徹希望帶給衛燕婉更好的生活。所以,衛燕婉為了更好的生活離他而去,他是理解,也是祝福的。當燕婉回來找,他是開心的,也是欣喜的。當衛燕婉再次離他而去,他對衛燕婉的心死了。情分也沒了。從此以後,她只是皇上的妃子。凌雲徹並非絕情,但那是衛燕婉選的路,而他選擇了成全,也選擇了放下。衛燕婉這次離去,是他愛上如懿的開始。
  • 如懿傳原著:如懿從未愛過凌雲徹,和海蘭反目,最後成孤家寡人
    導語:《如懿傳》,堪稱一部愛情悲劇,裡面的人困頓在宮廷內,蹉跎一生!皇帝,就是最大的悲劇製造者,如懿也好,海蘭也好,都深受其害,在閱讀這本原著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如懿究竟有沒有愛過凌雲徹,如果不愛,為何因為他的死,和海蘭反目,如果愛,為何從來沒有回應過他的心意?
  • 《如懿傳》原著:凌雲徹被處以宮刑後,皇帝卻在殿內「強寵」如懿
    導語:女人的悲劇,在於愛錯了男人,皇帝和凌雲徹,一個是身份高貴的帝王,一個是身份卑微的侍衛,可惜前者涼薄如斯,後者為了深愛之人不顧性命,但是,如懿偏偏少年時遇到的那個人是皇帝,而非凌雲徹。正確的時間,卻愛上了錯誤的人!
  • 《如懿傳》原著:兩度拋棄凌雲徹的魏嬿婉,如願坐上寶馬車
    通過為海蘭和冷宮裡的如懿傳遞東西,安排她們見面,凌雲徹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雖然並不多,只夠為嬿婉妹妹換一個到純妃宮裡侍候的差事,但當時的他們還是滿心歡喜。可魏嬿婉哪怕做好了哭的準備,她也沒有坐成寶馬車,倒是被知曉她心思的純妃一把丟進了幹不完苦役的花房。而這時候,她那被嫻妃拉了一把的前任的「破自行車」鳥槍換炮,坤寧宮侍衛的地位和收入,大約抵得上一輛摩託車了。
  • 《如懿傳》:陷害如懿,凌雲徹慘死,魏嬿婉逆天改命她後悔過嗎?
    《如懿傳》凌雲徹和魏嬿婉本是青梅竹馬。最初魏嬿婉當宮女的時候,她沒有一天不想著早早嫁給凌雲徹,但是經歷了種種折磨,她明白凌雲徹對自己是好,就像黑暗裡最微弱的一道光,根本照亮不了她的人生。她要錢養家,要地位不受欺負,愛情對她來說只是錦上添花的美夢。也許就如她所說,皇帝對她說的話,激起了她心底所有的欲望,所以她心狠的背棄了凌雲徹。但是往往越卑微的人越渴望被愛,她一邊求著榮華富貴,一邊又希望有個人真心守護她。所以凌雲徹就成為了她的備胎。
  • 如懿傳:凌雲徹去世後,如懿為何一直戴向日葵簪子?果真別有深意
    凌雲徹在整部《如懿傳》當中無異於是最讓人心疼的一個角色,一輩子都在為愛活著,但結局卻讓所有人惋惜。凌雲徹和如懿二人在冷宮中相知相識,互相扶持著度過了彼此最艱難的三年時間,也結下了非常深厚的友誼。後來如懿成功的走出了深宮,而他也跟著沾光成為了御前侍衛。
  • 《如懿傳》原著——為妃當如魏嬿婉,遠大前程自謀取
    魏嬿婉作為《如懿傳》中女反一,她的人生,竟是后妃之中最成功的。雖然她生七公主時已年近三十,可之後,肚子就沒停歇過,十年六個娃,這叫什麼?恩寵不斷!原著中將如懿之死和她死後魏嬿婉的十年皇貴妃生涯分為在她幹著花房苦役時,她盤算的是怎樣得到凌雲徹的原諒和憐惜,能為她去求一求嫻貴妃娘娘,只要娘娘肯說句話,自己就能翻身了。還未得嫻貴妃之惠,先受了嫻貴妃之累,因眉眼間同如懿的幾分相似,惹厭了富察皇后,於是嘉妃把她帶去啟祥宮「調教」。
  • 凌雲徹:為何對魏嬿婉可以適可而止,對如懿卻總是情不自禁?
    每個故事裡總有一個默默付出的人,如懿說,弘曆是讓她體會熱和冷的人,而凌雲徹是讓她體會到暖的人。在如懿被打入冷宮裡,與她些許溫暖的,是那個本無任何關係的人,在她和永基處於險境之時,保護自己的,是在宮牆梅花下撐傘之人,不敢有半分僭越。
  • 《如懿傳》原著:魏嬿婉對如懿,究竟恨從何來?
    處境堪憂的魏嬿婉急需在後宮為自己找一個靠山,她選中了嫻貴妃如懿,可如懿根本看不上她。如懿擁有一個適合進瓊瑤劇的「戀愛腦」,對魏嬿婉兩度拋棄凌雲徹攀附皇恩的做法,她壓根不能理解並嗤之以鼻。「燕窩粉絲」之羞魏嬿婉一定記在了心裡,什麼泡發挑毛,什麼雞湯火腿細細煨之,這些鐘鳴鼎食人家的作派,讓出身低微的魏嬿婉無比羞愧,手足無措間又引出了「不識甜白釉」的粗俗。
  • 《如懿傳》原著凌雲徹和弘曆對比:原來,真情和假意,如此好區分
    ,弘曆都在;如懿艱難的時候,凌雲徹都在。他不信任任何人,不信任如懿,不信任自己的兒子們,甚至是不相信自己。他處處懷疑,時時警醒,只需要別人的真心和臣服,至於對方的感覺,他完全不會顧及。當如懿說起自己最艱難之時他都不在。他則表示,那時候的他何嘗不傷心。他只顧及了自己,而凌雲徹只顧了如懿。
  • 如懿傳:宮中誰最喜歡魏嬿婉?不是皇上和凌雲徹,而是被忽視的他
    在《如懿傳》中,最可恨的不是嘉貴妃金玉妍,不是「白蓮花」富察皇后,而是後期崛起的魏嬿婉。凌雲徹肯定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個人,與魏嬿婉是青梅竹馬的關係,兩人甚至私下還定親如果魏嬿婉不選擇皇上,與凌雲徹一起在皇宮當差,往後的日子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是總會幸福美滿,但是凌雲徹看透魏嬿婉後,更偏向如懿那邊,由起初的喜歡逐漸變成了厭惡。
  • 盤點《如懿傳》原著中的後宮八樁疑案,有人背鍋有人笑
    一部《如懿傳》,就是一部蒙冤洗冤錄,那些洗不清的,都成了疑案。給富察諸瑛的飲食搭配固然出自她的手筆,以硃砂謀害玫嬪怡嬪的龍胎,也是她的高招 ,直接導致了如懿冤入冷宮三年,加之蛇毒火攻寒涼飲食。這件事只被揭破了一半,如懿獲釋,阿箬「貓刑」。疑影指向高晞月和富察皇后。高晞月臨死前向皇帝揭發一切受富察皇后指使,於她來說並非誣告,而是她一切行事都是素心來「指導」,她只認為素心是皇后的貼身侍女,並不知道素心早成了金玉妍的人。
  • 《如懿傳》原著「恨透了丈夫」的茂倩:女子的厲害,不要在外頭
    她更知道,一旦凌雲徹和如懿的「私情」坐實,凌雲徹必死無疑。而她作為那個告發者,也絕對得不到什麼好的下場。可是她寧願捨去自己,也不願意放過凌雲徹。她和凌雲徹是夫妻,何仇何怨,竟然至此。時隔八年,站在一個妻子的角度,再讀《如懿傳》,突覺茂倩的可憐。如懿被茂倩冤枉了之後,絲毫不怨恨茂倩,因為她理解茂倩:今日茂倩對臣妾雖然多有指責,但臣妾不怪她。因為比之豫妃尋機報復,茂倩實是太不甘心。她的怨懟,臣妾如何不懂。為人妻子,最重要的便是夫君。
  • 《如懿傳》原著「十年生六子」的魏嬿婉:她的爭寵,到底有多正確
    她包衣出身,卻頗得聖眷,十年內為弘曆生了六個孩子。《如懿傳》裡的魏嬿婉也是忙著爭寵,十年內生了六個孩子,這一點和歷史吻合。她誰也指望不上,唯一對她好的凌雲徹,也不過是冷宮裡的一個侍衛。她攀附上弘曆之後,這唯一對她好的人,也徹底跟她斷了聯繫,並喜歡上了如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