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古代神話,關注葉之秋頭條號
以下所述,出自《太平廣記》。
先說一位農民伯伯幹翻雷公的故事。
唐朝貞元年間,鄭州有一位農民叫做王幹,為人豪爽,很有一把力氣。那一年夏天,他揮舞鋤頭正在田中勞作,忽然出現大雷雨,於是他躲入就近的蠶室——唐朝時老百百姓廣種桑林,一些人為了就近採桑,會在桑林中搭建一些簡單房屋,用來養蠶,稱為蠶室。
然而,王幹剛進入蠶室,天上雷霆就轟轟擊下,追入蠶室之中。王幹想去關窗戶,見雷霆劈來,只得揮舞鋤頭亂打。那金光中有一怪物,豬頭人身,背有雙翅,想必就是傳說中的雷公。那雷公被王幹鋤頭擊中,痛得嗷嗷大呼,不得不駕雲退去。
王幹心中稍稍安定。
過了一二刻鐘,天上雷霆再起,金光灼灼,如龍蛇遊走。金光之中,除了方才那位豬面人身雷公,又多了一位鳥面人身的雷公。二雷公駕雲衝下,道道霹靂打在蠶室之中,王幹無奈,只能說:「我平素從不作惡,你們為何要來找我麻煩?」
那二怪口中嚷嚷,說的都是王幹聽不懂的話。不過,就在王幹疑惑之時,忽然感覺左手食指間劇痛,他低頭看去,卻見左手食指上竟有一道血色條紋亂竄。鳥面人身雷公翻手打出一道雷霆,正擊中王乾食指。那道血色條紋轟然炸裂,化為漫天血肉。就連王幹的食指也被炸去大半截。王幹本人被劈得倒飛數丈,昏迷過去,等他醒來,蠶室中已無那兩位雷公身影。
唐朝雷州曾有一位長史,名叫歐陽紹。此人從軍多年,驍勇善戰,住在雷州城西。
歐陽紹官衙前,有一個大湖,每日白霧蒸騰,鳥獸誤入其中,瞬間就會被毒死。附近偶爾也有一些老人小孩被毒氣所傷。歐陽紹每日出門都要繞一個大彎,非常不便。於是,歐陽紹決定要將那個大湖填平。
歐陽紹率領將士,開挖一道河渠,準備將那湖水引入海中。河渠建成之日,天昏地暗,雷霆大作,烈焰熊熊,覆蓋方圓數裡。火光之中有位豬面人身、背有雙翅的雷公,他釋放雷霆朝歐陽紹劈來。歐陽紹率領眾將手持弓箭,揮舞長槍,與雷公大戰。就算是身上衣服被點燃,幾乎被燒焦,歐陽紹也毫不退縮。
雙方從上午八九點打到黃昏,湖水終於乾涸,沒有了那湖水——其實就是傳說中的雷池,沒有了雷池之水相助,雷神神通大減,最終不得不大敗逃離。
湖水盡去,歐陽紹在湖底找到一條怪蛇,那怪蛇長有四五尺,沒有頭顱眼睛,樣子有些像蠶,用刀劍砍,渾然不傷,就算是丟入油鍋中煎炸,那怪蛇也不會死。歐陽乾脆將它丟入煉鐵爐中,方才將那怪蛇燒得焦黑。
歐陽紹膽子極大,竟將怪蛇用鐵杵碾成粉末,和水服下,從此後力量倍增。
雷州人因歐陽紹悍不畏死,大敗雷神,因此人人尊稱他為歐陽忽雷。
歐陽忽雷能大敗雷神,在凡人中可謂絕對強者。然而,相比唐朝長慶年間的蕭蘭陵還是大有不如。
蕭蘭陵喜愛遊玩,這一年來到長沙,住在仰山室。這一天蕭蘭陵獨自在一間禪房中休息。忽然天昏地暗,雷霆暴響。劈得屋宇震動,瓦片飛起。蕭蘭陵毫不畏懼。
忽然間,他聽到西面牆下,傳來一陣怪聲,蕭蘭陵心中疑惑,他善用一柄巨錘,於是提上巨錘,大步走出屋舍,卻見院牆之下,有一二丈長大鬼,一手持金斧,一手持木楔,周身有百千雷電遊走,正是傳說中的雷鬼。
所謂雷鬼,其實就是雷公。神話中雷公的形態不一,我們熟知的鳥面人身手持錘鑽的形態,只是諸多雷公形態之一。那雷公滿眼都是不屑,見蕭蘭陵走出揮舞金斧,朝前劈去。蕭蘭陵昂然不懼,舉起鐵錘迎戰。
雙方大戰數十回合,最終那雷公竟被蕭蘭陵一錘擊中要害,被打得匍匐在地。蕭蘭陵毫不留情,痛打落水狗,那雷公想要爬起,再次被巨錘打趴下。如此數十次,最終雷公全身淤青,面色蒼白,只能蜷縮在角落,口鼻中滿是鮮血。
隨著雷公受創,天上雷霆風雨,迅速停止。住在隔壁的方丈和尚趕緊跑來勸說道:「此乃雷神。為天地之使者,先生再有勇力,豈能與天地對抗?若還不住手,恐怕大禍就要臨頭。」
蕭蘭陵並不在意,然而全寺上下數百和尚人人悚懼,他們在雷公面前,擺下三牲,齊齊跪下祈禱。或許是得到香火之力幫助,那原本奄奄一息的雷公身上傷勢竟迅速恢復,不一時,大量雲霧向庭院中聚攏。雨水淅淅瀝瀝而下,那雷公暴喝一聲,沖天而起,沒入雲端,消失不見。
寺中和尚都很為蕭蘭陵擔心,然而許多年過去,蕭蘭陵依然自在逍遙,並無人敢找他的晦氣。
不過,在那些敢與雷公鬥法的凡人中,最有名的還是雷州的陳鸞鳳。
此人因為雷州大旱,百姓祈雨無效。於是與雷公鬥法,陳鸞鳳武藝高強,差點將雷公大腿砍斷,雙方就此結仇。此後多年,雷公多次復仇,卻屢屢被陳鸞鳳擊敗。最終就算是雷公也不得不拱手認輸,聽從陳鸞鳳號令。因為陳鸞鳳能號令雷公,請來風雨,早在他在世之時,當地百姓就為他建立廟宇,供奉祭祀,在陳鸞鳳死後,更被朝廷敕封為雨師,成為正神。
或許有朋友會對這正神之名有所不解,其實自古神仙都是朝廷敕封,上至玉皇大帝,下至關聖帝君,都是如此。
僅受百姓供奉的,為野神,受朝廷敕封的,就是正神。
此前還專門寫過一篇陳鸞鳳的文章,喜歡的朋友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