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無聲》:窮人家的孩子 富人家的獵物

2020-09-15 阿形說

爆裂無聲》一開始就呈現出一種原始的荒涼,這種荒涼就像赤裸裸的人性。一雙貪婪嗜血的眼睛盯著牧羊的孩子,當他被盯上時,命運就已經註定了。午睡旁的死鳥、案板上的羊肉、還有窮人家的孩子,註定了被宰割的命運。看完《爆裂無聲》後,我的憤怒就像打在棉花上的拳頭。

啞巴張保民得知自己的兒子失蹤之後,立刻從礦上趕回家,開始了尋子之路。一場意外,讓張保民捲入了礦業老闆昌萬年和律師徐文杰之間的糾葛,於是,一條完整的食物鏈就形成了。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是昌萬年。

昌萬年表面上是捐助貧困小學的慈善家,實際是養著打手,混跡黑社會的掠殺者。徐文杰是律師,本應代表正義的他因為對財富的渴望,和昌萬年狼狽為奸,也因此而受昌萬年的擺布。張保民就是食物底端的那隻「羊」。因為無法說話,他連吶喊的權力都沒有。

食物鏈中的每一層級都代表著一種隱喻:食物鏈頂端的昌萬年代表著貪婪和欲望,大口的吃羊肉、擺滿動物標本的房間、對射箭的熱愛,都彰顯著昌萬年毫無底線的欲望。因為欲望,所有的惡都有了存在的「原因」。

律師徐文杰是一個很矛盾的角色,他渴望生活回歸正常,卻又無法擺脫昌萬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徐文杰比昌萬年更可惡。徐文杰了解昌萬年的所作所為,但選擇了避重就輕。在正義和金錢之間,徐文杰選擇了後者。

張保民,一個註定的犧牲者,一直等待宰殺的羔羊。在尋子的過程中,張保民總以為自己快找到兒子了,可每一次都因為意外讓張保民回到原點。當徐文杰說出「沒有了」三個字之後,我忽然明白了,原來真正的底層人群真的是沒有任何機會的。

欲望主宰著一個人生活的基本態度生存的基本理念,越是欲望強大的人,越是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中爆發出非人的承受力和適應力。同時,也能具備更高的破壞力。這欲望,可以是金錢欲望、權力欲望、情慾欲望,也可以更為廣義一些,但凡是偏執於成就某種目的舉動,皆可以劃分到欲望的行列中。

當欲望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時,必將招致慘痛的後果。叔本華曾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示世界就是意志,所以它充滿著痛苦和猙獰。意志即是欲望,欲望總是溝壑難填。一個欲望倒下去,十個欲望站了起來。

《爆裂無聲》是忻玉坤的第二部電影,為了更好的駕馭電影風格,把握故事節奏,他將家鄉內蒙古作為故事的發生地,而內蒙古本身的地域性特點也非常適合該故事的額走向。忻玉坤在電影中給我們展示一個矛盾的內蒙古,繁華與混亂並存,城鎮與鄉村共居,然後就是荒野、礦山。

這樣的環境很容易形成閉環,所以我們才可以在《爆裂無聲》中看見三個毫無相似之處的人糾纏在一起。他們之間同樣也形成了一個閉環,在這個閉環中,我們可以看見底層百姓無聲的憤怒、中產階級的虛偽懦弱,資本家的暴斂冷酷,

鏡頭中的西北大山就如逐漸走向荒涼的人性,當張保民在大山中奔走尋找孩子的時候,那種因為荒涼而生出的無力感就會加倍。默默無言的西部大山,埋藏著財富,也埋藏著罪惡。只有張保民試圖在這些大山中看見希望。

張保民以及張保民的兒子註定是這場」狼吃羊「的遊戲的祭品,張保民是谷豐村的異類,他是村裡唯一一個拒絕在土地徵用補償協議上簽字的人,一開始,他就是拒絕了這場遊戲。然而生活絕不會因為你拒絕了,就放你一馬,他最終還是捲入了」狼吃羊「的遊戲。

赤手空拳的反抗,徒勞無功的尋找,身在底層,連暴力都是絕望的。

影片的後半段有一段三人相遇的戲份,於是有了一場心照不宣的對話。

徐文杰:你知道嗎?他兒子丟了。

昌萬年:我知道他兒子丟了。

人的欲望不同於動物的欲望,更確切地說,人的欲望雖以動物性的欲望為必要條件,但人的欲望本質上和實際上必須超越它的動物慾望。而昌萬年從未審視過自己的欲望,他就像那些習慣性作惡的資本家一樣,總是不停地釋放自己的欲望。

聽不懂弦外之音的張保民錯過了唯一一次知道真相的機會。兒子失蹤,他一無所知,被迫捲入遊戲,他一無所知。外界從未向他敞開,而他也從未表達過自己的訴求,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底層隔絕。

《爆裂無聲》的高明之處在於,導演忻玉坤並沒有讓觀眾猜測兇手是誰,而是兇手的選擇。影片最後,警察抓住了徐文杰和昌萬年,在交代了相關事件之後,警察問徐文杰還有什麼要交代的,徐文杰沉默良久之後,戴上眼鏡,回了兩個字」沒了「。

於是,大山轟然倒塌,人性徹底淪陷。或許坦然的承認人性的缺陷比爭論人性的善惡,要有價值得多。正因為了解,所以我們才能有效的避免人性崩壞。

最深的「人性之惡」,往往存在於平靜的生活中。面對埋葬著生命和罪惡的大山,張保民的妻子坐在門前抱著羊痛哭,被宰殺是他們的命運,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困難。而孩子的死去,或許是一種解脫。既然命運被註定,有些事情的到來只是早晚的區別。

相關焦點

  • 窮人給富人吃的是窮人捨不得吃的:而富人給窮人吃的是吃不了的。
    大家看到這個標題也許會認為降低了富人的為人: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吧。記得小時候我們家很窮、有一位在教育局裡當官的親戚.也是直接的親人:因為那個時候,家裡面窮的原因所以總是想巴結這樣的人:在心理上總認為會得到富人的幫助,可以改變窮人的命運。
  • 富人和窮人的區別是什麼
    現在的情況是,家裡開支不管,他的廠子投資都是我出的,有十來萬,孩子上學不管,可是,你就有錢往外借。真是無語了!富人和窮人的區別是什麼呢?富人沒有現金,窮人有存款。富人借窮人的錢去消費。我老公就是喜歡借錢給別人的傻子!
  • 民間故事集:窮人與富人
    在老馬看來,老王是富人,自己是窮人。   剛搬家的時候,老馬和老王相互不了解底細,兩人經常在一起寒暄,可慢慢的,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別說聊天,就連見面也不怎麼多了,即使偶爾碰上,也只是相互點點頭而已,到後來,兩人十天半個月都見不上一面。   老馬對這樣的鄰裡關係並不在意,在他眼裡,富人的生活和窮人的日子原本就攪和不到一塊去。
  • 6個富人和窮人不一樣的地方
    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貧富差距,在窮人與富人之間,他們真正的差距在哪裡?先說一個故事:從前有個窮人,因為吃不飽穿不暖,而在佛陀面前痛哭流涕,訴說生活的艱苦,天天幹活累的半死卻掙不來幾個錢。 哭了半晌他突然開始埋怨道:" 這個社會太不公平了,為什麼富人天天悠閒自在,而窮人就應該天天吃苦受累 ?
  • 富人和窮人只差一條線
    後來,專家帶著那兩個人的孩子,到雜貨店買東西。  專家很驚訝地發現兩個孩子的金錢觀不同。  窮人的孩子,拿著零用錢。「我爸說今天只能買100元。」他說。專家問:「你怎麼掙到這100元的?」  看著第一位孩子買完東西,第二位孩子,也就是富人的孩子,卻雙手空空,還沒買。  「你選好了嗎?」專家問他。  「好了。」
  • 《寄生蟲》:富人不仁,窮人失德,這樣的社會怎能不亂?
    一切剛弄好,樸家上樓來。除忠淑外的三人來不及逃跑,只得躲在沙發底下。而此時樸家兒子多松邪勁又上來了,偏要在外面雨地裡搭帳篷野營。為了透過客廳的大玻璃幕牆看護兒子,樸家夫婦就在客廳沙發上睡下。就這樣,最具象徵意味的一幕出現了。樸家夫婦在上面飲食男女,而金家三口在下面卻連大氣兒不敢出。有網友說這叫富人在上逍遙自在,窮人在下忍氣吞聲,形象準確至極!
  • 窮人如何像馬雲一樣改命成富人?
    馬雲現在是一個富人,但他以前也是一個窮人。為什麼說他以前是窮人?這時候的馬雲,只能算是一個窮人。那他是怎麼改命的呢?人的命分三種:天命,地命,人命。所謂天命不可違,天命是改不了的。天命是什麼?是你天生如此。比如你出生的時間、地點,你出生時的性別(這個別抬槓,做了手術的和正常人一樣不一樣你知道),你的智力,你的父母等等,這些都不是你能選擇的。所謂地命,就是你所處的環境,成長環境,教育環境,工作環境等。
  • 身為窮人家的孩子,我深感無力
    高中的孩子,無論貧窮還是富有的家庭,都好面。農村人沒有讓我覺得掉面,但由富足轉向貧窮,尤其是以這種方式,讓我一時間無法適應。那幾年,在年三十當天堵在家裡要錢的親戚朋友,讓我們兄弟抬不起頭,也讓我母親在那幾年跨越式的衰老。我父親呢?他在過年前,年二十幾的時候已經躲出去了,直到年初幾某個夜晚才會回來,至於去了哪裡,我從來不問,也不想知道。
  •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 ……
    一九六五年九月,家搬到了建設街附近。那時轉學必須在學期初、學期末進行,所以我必須暫時還在天津路小學上課。第一天上學,母親和我一起走出家門,在建設街站坐上了有軌電車。車上,母親問我:「從學校坐車知道在哪裡下車嗎?」我回答:「建設街」。母親接著問:「上學哪?」
  • 富人借銀行的錢給窮人發工資,窮人拿著工資又存入銀行!
    就好像窮人喜歡存錢,越存越窮,富人喜歡借銀行的錢,越借越富。窮人為什麼喜歡存錢,有人會說存錢養老,好吧,舉個倒子來說,1990年,如果你有一萬元,那你就是一個老闆,可以在深圳建個二層小樓。2000年,你有一萬元,在深圳就只能買個兩平米的洗手間。2010年,一萬塊錢在深圳買不到馬桶的面積。所以說存錢養老是錯誤的,你拿到手的利息就像愛斯基摩人給你的血骰子,不要越來越麻木,很危險。
  • 毀掉你的不是貧窮,而是窮人思維
    上帝看著眼前的窮人,笑眯眯的說,這樣吧,我把他變成和你一樣的窮人,然後我送給你們每人一座礦山,至於以後能不能成為富人,就看你們自己的了。窮人回家後,看到隔壁的富人變得和他一樣貧窮了,他感到非常的開心,認為自己一定能夠憑藉自己的努力比富人過得好。
  • 窮人的孩子與富人的孩子
    俗話說:人窮志不窮,燕子是山溝裡的孩子,因為家裡窮燕子爸爸去挖煤掙錢把腰砸壞了,燕子媽媽去城裡打工了,燕子不能去學校讀書,把家裡重擔挑起來還自學,因為太累多少次給自己打氣加油,只要不放棄就了不起…燕子爸爸病了,她去借錢只借到10塊錢,心灰意冷,暗暗決心必須考大學,這是出息的唯一通道,還好碰到關係好的堂哥,拿出300支援,又賣了兩頭豬,看好了病。
  • 窮人為什麼窮,這下總於明白了
    一個70多歲的窮人,在領到100美元的失業救濟金後,按照自己的習慣到銀行存了20美元。離開銀行的時候,他看到一位年紀相仿的富人在抽雪茄。「你的雪茄應該很香吧!」無奈戒菸已經有很多年的窮人主動上前搭訕,「估計價格不便宜。」富人說:「不算貴,也就20美元一隻。」窮人道:「啊!這還不算貴啊!那你一天出多少只?」富人說:「15支本。」窮人問:「那你抽多久了?」富人回道:「50年了。」窮人為富人算道:「一天300美元,一年十多萬美元。50年,哎呀!
  • 猶太人的富人思維:一個小故事,提升賺錢欲望,送給不甘貧窮的你
    一個70多歲的窮人在領到100美元的失業救濟金後,習慣性的到銀行存20美元。離開銀行的時候,窮人看到一位年紀相仿的富人在抽雪茄。富人說。「驚,這還不貴啊,那您一天抽多少支?」窮人繼續問。「15支。」富人說。「抽多久了?」窮人問「50年了。」富人答道。「一天300美元,一年10萬多美元,50年,唉呀,您算算,您抽雪茄的錢不算利息已有500多萬,這大概可以買下這家銀行了吧?」窮人為富人算起了帳。
  • 《安家》樓山關: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一個懂事到讓人心疼的孩子
    小樓作為《安家》裡一個不起眼的角色,卻有著一些讓人心疼的細節。窮人家出身的小樓,隻身來到上海,選擇了做房產中介。因為佩服房似錦的業務能力,選擇拜師房似錦。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終於拿下了人生的第一單,把佣金八萬塊錢打給家裡的時候,和父親說了一句:你勸勸我媽,讓她少打點麻將。
  • 富人思維小故事(一)
    在同樣的機會面前,在選擇上,富人看的是趨勢,窮人看的是結果,面對具體事物上,富人看的是別人成功的結果,窮人探討的是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在心態上,富人想:我一定要先付出,後收穫,窮人想,我不一定能成,等別人做成了,我坐享其成, 書籍思路決定出路中說過,富人富有,是因為他的腦袋空,觀念思想永遠處於空的狀態,也可以隨時接受新事物,新觀念,結果是腦袋空,口袋滿,窮人窮是因為他的腦袋滿
  • 窮人為什麼窮?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了!
    於是我們花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逛衛浴店,最終還是不獲而終,這讓我十分難過,我想或許我還是窮人的思維吧。和母親在回家的路上,我一路回憶起了小時候的生活。別人家的孩子都有玩具,電視看,而我們卻要去山上採茉莉換生活費,我們仿佛總是做著和我們的年齡格格不入的事情。有一件事,讓我至今記憶十分深刻。同村有個小夥伴,她是獨生女,家用資源比較豐富,每天都會吃很多零食。有次她站在我家門口吃梨,我眼巴巴的看著她吃,饞的要命,眼看她大口大口咬完幾口,就把剩下的梨丟在了地上。
  • 在人間故事集:我從來不怪任何人,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想了想我也才18啊,但我的童年就是這樣的,我從來不怪任何人,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 《天道》什麼是富人思維,丁元英從認知到踐行和別人差距有多大
    富人思維未必富,窮人思維未必窮,丁元英把這歸結為文化屬性,窮人思維是被文化觀念限制後的盲從心態,看短期收益,不注重無形資產和被動收入,以及投資理財和風險管理控制。窮人不僅不懂文化、制度、技術,更多的是無知、愚昧,甚至是死板不知變通,因為無論傳統觀念、道德觀念、文化觀念思維深入骨髓
  • 一個賣粽子的故事告訴你:利用人性的貪婪賺錢,看懂沒一個是窮人
    窮人來到天堂,他覺得老天爺不公平,憑什麼自己起早攤黑的幹活,還要飽受飢餓、病痛、寂寞和嚴寒。為什麼不能像富人那樣,過著自由、瀟灑和幸福的生活。窮人要求投胎後能與富人平起平坐,幹一樣的活,吃一樣的苦,如果富人還能富有他就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