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秘密花園》:心理學家認為,自然是對孩子心靈最好的撫慰

2020-09-14 加號的加

電影《秘密花園》是1993年根據美國作家伯內特的小說《秘密花園》改編拍攝而成的一部電影,由阿格涅絲卡·霍蘭執導。


小說首次出版是在1911年,並且很快暢銷於美國和英國,之後不斷被改編成戲劇、電影、幼兒讀物等等,在近百年來,被翻譯成50多種語言。

在影片當中講述了父母雙亡的小瑪麗在姨夫家中發現了一個美麗而又神秘的莊園,和周圍的人一起和自然親近的故事。


小女孩瑪麗從小就由僕人照顧長大,因為父母陪伴的缺失,在別人眼中,她是個性情古怪孤僻的小女孩。


因為一場地震,瑪麗父母雙亡,從印度來到了姨夫克萊文在英國的莊園。而莊園當中有一個神秘的花園,她的姨媽在花園的鞦韆上因為墜落摔死,從此之後,花園就被克萊文永遠關閉。

後來,瑪麗通過一隻有靈性的知更鳥找到了花園的門,並且拿到鑰匙進入了這個秘密花園。並且在莊園裡發現了克萊文的兒子,也就是她的表哥科林,他因病魔纏身而幽禁在房間裡。


但是,科林在瑪麗和迪肯的陪伴下,開始坐輪椅去花園,並且學習走路,體會到了和同齡人玩鬧的樂趣。而克萊文在夢見妻子呼喚他回家之後,便發現兒子科林正在秘密花園裡捉迷藏。


在這座秘密花園中,小女孩瑪麗體會到了從來都沒有開心,克萊文也終於放下心中的負擔。

電影的最後,克萊文對瑪麗說:我學會了笑,你懂得了哭。


在這部電影的講述當中,更多的是體現出了孩子的童真與美好,但有些時候,孩子的表面孤僻與冷漠,都是由家庭環境與氛圍造成的。


所以,本文將從影片當中的家庭環境氛圍和自然魅力來講述環境對孩子的情緒影響。


1. 瑪麗的成長:無禮的僕人和不管不顧的父母


瑪麗原本和父母生活在印度,家境優渥,雖然有父母在身邊,但事實上父母對她的生活不管不顧,從沒有在心靈和感情上給過她關懷。


父母經常在家裡辦舞會,可從來都沒有讓瑪麗一起參與進來,她就像是這個家庭當中多餘的存在。除此之外,她也沒能從身邊照顧她的奶媽、僕人那裡得到過愛。

她生活周圍的一切,都導致她沒有機會去懂得什麼包容和接受。她變得越來越孤僻,在別人的眼中,她不愛笑,也不會哭。


在一次地震當中,父母在地震中喪生,只有她因為躲避父母,藏在了床底下所以僥倖存活下來。但是在父母的葬禮上,她也沒有流下一滴眼淚,因為對她來說,父母只是生了她,並沒有真正地付出過,她對父母也並沒有太多的感情。


所以,在其他的孩子眼裡,她是一個「世界上最殘暴、最自私的小豬仔。」眾人對她的描述也是「從來沒有見過長得這麼彆扭的小孩」。


所以,一個失去父母關愛的孩子,在集體當中也很難塑造自己合群的性格,即便是到了姨夫家生活之後,她也始終以自我為中心,習慣地叫僕人來給她穿衣服,甚至依舊呼來喝去,對言語的敏感也達到極點。


她在這裡遇到了善良的僕人瑪莎,還有溫柔的花匠本·威瑟斯塔福,但是他們,也沒能使得瑪麗與他們建立起親切而和諧融洽的關係。


2. 科林的生活:僕人的照顧和父母的缺失


到影片中段時,瑪麗的表哥科林終於出現了。其實瑪麗剛到莊園時,就已經聽到他的聲音,就是僕人告訴她的呼呼風聲,但事實上那是科林的夜半哭聲。


科林雖然只有十一歲,但他從出生開始,就整日整夜地躺在床上,僕人對他的照顧也是寸步不離。所有人都認為他是體弱多病,但事實上在瑪麗眼裡,他身體健康。

可能在我們一開始看來,科林是這座莊園中唯一的少爺,身份尊貴,但事實上僕人們的眼裡,他什麼都不是。


除了瑪麗以來,即便知道他的痛苦,聽到他夜半的哭聲,卻從來都沒有人願意去真正關心地他。


他就像是另一個瑪麗,母親從他出生之後便去世,父親也從那時性情大變,寧願住在外面也不願多回家一天。而他也從來沒有親眼見過他的父親,父親也只有在晚上等他睡著之後在他的床前偷偷看他一眼。

科林從來沒有從自己的家人和身邊人那裡獲得一點關心和鼓勵,這使得他也從內心覺得自己是體弱多病,也沒有自信去戰勝自己,所以當他第一次見到瑪麗時,就像兩個刺蝟,互相諷刺。


在影片當中,有非常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幕,瑪麗找到迪肯,把科林房間窗戶上的所有封掉的木板也搬走。


當陽光照進科林的房間時,科林看到瑪麗離開房間去追迪肯的那一刻,他並不是看窗外的風景,而是馬上聲嘶力竭地哭喊,讓瑪麗回來,並且覺得自己被外面的病毒感染,馬上就要身亡了。


科林這樣的不自信和自卑,都是因為他從來沒有接受到周圍人的肯定,他沒有辦法去感知這個世界,內心始終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所以在看到瑪麗離去時,他的內心再次充滿恐懼。


3. 生機勃勃的秘密花園,是孩子性格美好的暗示


在影片當中的秘密花園是曾經科林母親的花園,因為科林的母親意外從花園的鞦韆上摔下來身亡之後,科林的父親克萊文先生就下令把花園關閉,從那之後,十年都沒有人再走進去。


但是當瑪麗踏入秘密花園之後,她的生活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她第一次走進了大自然的擁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不僅如此,大自然的神秘力量讓她第一次和人建立了好友和諧的親密關係——迪肯。


迪肯就像是大自然的信使,他出現在瑪麗的面前,他的關懷和體貼逐漸影響著瑪麗,她漸漸被周圍的人所接受,與外在的聯繫變得不斷和諧,讓她漸漸變成了一個自信、健康、精神富足的孩子。


而秘密花園也對科林發生了作用。

因為花園的力量,讓瑪麗逐漸變得自信與善良,所以在發現深夜痛哭的科林時,她成了他與大自然連結的信使。


瑪麗帶著科林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帶著他走出了昏暗的房間,走出那座莊園來到了秘密花園,努力呼吸大自然的空氣。


這是他母親的花園,這裡就像是科林感受母愛的天堂,他感受自己的呼吸、心跳,他感覺的到了生命的活力,對生活重新充滿了希望。

在這裡,他終於學會了站立,學會了走路,他為治癒自己的大自然著迷。

那麼為什麼大自然會對人的影響如此之大?很早之前的心理學家就已經對此做出研究說明。

在西班牙《先鋒報》網站8月4日報導中指出:童年接觸自然環境所帶來的好處,並且主要反映在成年期更好的心理健康狀況中。

巴塞隆納全球健康研究所環境流行病學家馬克·尼烏文赫伊曾表示:早先對加泰隆尼亞地區的人口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家庭周圍綠地面積越大,居民的心理問題就越少。

馬德裡自治大學環境心理學教授何塞·安東尼奧·科拉利薩表示:我們的神經系統會「想念」大自然,我們天然地就會偏愛存在植被和水的景觀,因為這些元素對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

所以,小說中這個秘密花園,是作者伯內特為大家所製作出的烏託邦,是精神的慰藉,而當這個秘密花園通過熒幕呈現在觀眾面前時,所有觀眾也會為之動容。


結尾


《秘密花園》是迄今為止一部非常優秀的兒童治癒讀物,告訴許多父母,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無微不至的照顧,而是精神世界的陪伴。

對於現代社會當中,父母的忙碌和奔波讓孩子留守家園,那個家園就像是電影中的秘密花園,是孩子心靈的慰藉。


在電影當中,瑪麗和科林在秘密花園中找到了真實善良的自己,而在現實生活中,孩子是否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秘密花園。

相關焦點

  • 這三句話有"毒",家長卻常對孩子說,快看看你對孩子說過沒有
    有一天,他和他唯一的女兒一起玩遊戲,在玩遊戲的時候不小心把頭巾搞掉了,女兒也因此發現了她父皇的秘密。國王被女兒發現了自己的秘密後,有些慌亂,他警告女兒:"不能把我的秘密說出去知道嗎?"女兒無辜地看著她的父皇,點了點頭。
  • 《奇蹟男孩》:成長治癒系的背後,是對善良的心靈撫慰
    這部電影我認為寓意深刻,它不僅僅是講奧吉的勵志故事,而是從多視角去展現每一個孩子的內心想法。讓我們感受到不同人物的本性和他們的成長過程,深刻地體會到最感人的溫暖情懷。因此,本文我將從敘事結構、人物特性、主題呈現三個方面出髮帶領大家感受這部治癒電影的魅力,在文章的最後一部分,我也將結合現實生活,談談影片帶給我的幾點啟示。
  • 《靈犬雪莉》:人性與自然,淨化心靈的安靜故事
    由這本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獲得了塔林黑夜國際電影節兒童評審團獎,西雅圖國際電影節青年審評團獎等多個國際獎項,這本書的作者同時也是電影的導演。他的作品多數都和自然、動物有關,這和他的童年經歷不無關係——他是在125公頃的大農場長大的,對大自然充滿了熱情並且酷愛探險。 故事發生的小鎮位於法國和西班牙交界,是一個被皚皚白雪覆蓋的寧靜小鎮。
  • 《秘密花園》你喜歡自己嗎?若你不喜歡自己如何要求別人喜歡你?
    大家周末愉快,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充滿童趣又充滿治癒系的小說《秘密花園》。這是英國兒童文學家,伯內特的一本兒童作品。一本薄薄的小書,用幾個小時就翻完了。那單純的孩童對話,以及孩童對秘密的堅守,讓我總是忍不住哈哈大笑,回想起自己小時候跟夥伴們那無憂的童年時光。書中的故事和情節,讓我用現在這個年齡的眼光來看,任何一個人都不應該沉浸在一段痛苦中太久,無法自拔。
  • 《我是餘歡水》: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愛和尊重
    ——倉央嘉措夫妻相愛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大家知道,霍思燕和杜江是有名的模範夫妻,杜江對老婆是百依百順,而且在兒子嗯哼面前毫不掩飾對彼此的愛意,這是給孩子做最好的示範。對孩子缺少尊重的父母是失敗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需要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需要我們事必躬親,可是等他們長大了,父母要學會適當的退出,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鄉村愛情故事》中,謝廣坤完全不懂得「尊重」二字,對老婆,對兒子,對孫子都沒有起碼的尊重和界限。
  • 透過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看家庭教育對孩子性格形成的影響
    ,讓我們從家庭教育的角度重新審視這部電影。松子想當然的認為,要想得到父親的笑就得衝他扮鬼臉。在一次次討好父親的同時逐漸形成了可悲的討好型人格。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性格形成,人生觀、價值觀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影片中,松子的父親嚴重缺失了對孩子的情感交流,雖然並不能否認父親是愛松子的,但是愛是需要大聲說出來的,沒有大聲表達出來的愛,讓松子覺得父親對她沒有愛,給松子心裡永遠留下了一道鴻溝,她是那麼急切的想要用愛來填滿它,從而導致了松子一生都在渴望愛與被愛中度過。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無保留、無條件的。
  • 心理學家認為這樣的色彩搭配使家更有溫度!
    色彩心理學家認為,不同顏色對人的情緒和心理的影響有差別。暖色系列:紅、黃、橙色能使人心情舒暢,產生興奮感;而青、灰、綠色等冷色系列則使人感到清靜,甚至有點憂鬱。白、黑色是視覺的兩個極點,研究證實:黑色會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產生鬱悶、乏味的感覺。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人的瞳孔極度放大,感覺麻木,久而久之,對人的健康、壽命產生不利的影響。
  • 《瘋狂原始人》:淺析父親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以及該故事帶來的思考
    《瘋狂原始人》這部電影你一定聽說過,在當時好評如潮,在豆瓣上也有著8.7的高分,在當時可所謂家喻戶曉,這部動畫3D電影在當時也是受到了小孩子的追捧。多少爸爸媽媽都是為了陪孩子才去看的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讓我覺得最精彩的不是打鬥的環節,而是我從這部電影中,看到父親對孩子無私的愛,真的就像山一樣站立在大地上。
  • 我的秘密花園
    小時候我和我的夥伴也有一個自己的秘密花園,它就在一條大河邊,大河邊的沙灘旁有個廢棄的電站,有次我放牛,牛渴了跑到河邊喝水,我就在沙灘上朝河裡打水漂,找石頭的時候發現這裡有個洞,裡面還蠻大,我們就找了很多青草鋪墊,又摘了很多野月季和花放到洞口裝飾,可能是西遊記看多了,還把它取名水簾洞,下雨的
  • 從《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說起,我心中的天才作家史蒂芬·金
    引言:多年之前,在看過《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後,很為之驚嘆,我驚嘆的不僅僅是電影是如何精彩的,我驚嘆的是創作這個故事的作者,他該有多麼強的思想內涵,才能寫出如此感動人心的故事。我追之尋找,很快找到了,他的作者便是天才作家史蒂芬·金。
  • 《月亮與六便士》:偉大藝術家的追夢歷程帶給我們的心靈成長啟示
    我想這取決於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於你認為你應該對社會做出什麼貢獻,應該對自己有什麼要求。」為什麼要找尋人生的意義?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無人能脫離意義。我們是通過我們賦予現實的意義來感受現實的。」人區別於動物的地方就是有靈魂有思想,人會通過自身的認知和意識活動,給外在世界賦予意義。我們也只能根據自己的內心來理解真實的自我。
  • 閱讀積累 ▏《秘密花園》內容簡介+精彩片段+讀後感
    她在知更鳥的指引下找到了塵封已久的秘密花園的鑰匙。秘密花園裡一片蕭瑟。孤獨的瑪麗在女僕瑪莎的鼓勵下,開始嘗試在莊園裡尋找自己的樂趣。她認識了性格乖戾但善良的花匠季元本和友好伶俐的知更鳥。在知更鳥的指引下,瑪麗找到了開啟秘密花園的鑰匙,在那裡她結識了喜歡和動物交朋友的迪肯。
  • 毛骨悚然的詭異親情電影,孩子們把母親埋進水泥:《水泥花園》
    今天介紹一部英國著名作家伊恩所作的小說《水泥花園》改編的同名電影。水泥花園劇照電影《水泥花園》這天父親買了15袋水泥用於鋪小道、裝飾花園,母親不停讓他把水泥退回去,後者充耳不聞。傑克發現朱莉多了一雙昂貴的新鞋,他質問花了多少錢,他可是被母親任命為家裡的男主人,認為自己有權過問財政。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家裡隱藏的秘密
    他性格裡的複雜,壓抑,冷靜超常的心理素質和心思縝密程度,早就超出一般人所認為孩子的心理程度。大面積的綠色襯以棕色,再輔以淺色的地磚,用白色的家電來點綴,呈現出來的是一種溫暖得如同花園般美好的色彩!家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意義非凡,是心靈的港灣和成長的花園!以下通過朱朝陽家的色彩與葉弛敏家的色彩進行對比,分析為什麼朱朝陽最後註定會黑化走向人性的陰暗角落!
  • 牛津劍橋的數學家和心理學家揭開秘密
    還隱藏了多少秘密?竟然吸引了來自包括牛津和劍橋在內的五所大學的數學家和心理學家組成的團隊,進行聯合研究。幸運的是,這個由頂級精英組成的團隊已經揭開了《權力的遊戲》如此成功的原因。雖然許多人可能會被龍、兒童義務警員和血色婚禮所吸引,但研究人員表示,科幻系列的訣竅在於它是基於「現實的」。
  • 十大超能力電影推薦,心生以太破除陳規
    文章原創作者:梅書過一《心靈傳輸者》2008瞬移術戴維將死之時獲得神奇的能力,能夠瞬間移動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手頭緊先去銀行金庫借點錢,然後美食美女為伴暢遊世界,站在人生巔峰的戴維還沒意識到危險正悄然接近。
  • 狂野自然魅力盡在《白獅奇緣》
    既然之前孩子們體驗過&34;,這次不妨帶他們去欣賞些具有科普意義和教育意義的電影,來一場心靈之上的&34;。作為復工後的首批精品電影之一,法國導演吉勒斯·戴·邁斯特執導的劇情片《白獅奇緣》定檔7月31日,該片講述了一場發生在非洲草原上的奇妙冒險,正是&34;的不二之選。
  • 洗滌心靈的名著《小王子》|教你學會愛,一本適合成人看的童話書
    一本書如果能引起對人生及人性的思考,那麼我認為它就是一本好書.《小王子》於我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初讀似平淡,再讀淚滿面。作者以孩童的視角,來批判成人的盲目,教條,並提出哲學性的思考,以及對真善美的謳歌。這也是一部關於尋愛,如何愛的作品。
  • 《隱秘的角落》被忽視的真相:畸形的愛,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看劇時,真的是一邊看一邊脊背發涼,思考的不僅有人性的險惡,更多的是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劇中三個缺失愛又渴望愛的小孩,在共同歷經生死後緊緊抱團,相互取暖,成為彼此的支撐。而在他們三個裡面,我們認為可能最壞的小孩,是朱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