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男孩》:成長治癒系的背後,是對善良的心靈撫慰

2020-08-28 墨小眸

奇蹟男孩》這部電影改編自全球暢銷的小說《奇蹟》,是由美國獅門影業出品的家庭劇情片,於2017年在美國上映,2018年在中國上映。該片曾獲得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化妝、髮型設計提名,第43屆日本報知電影獎最佳影片獎,第61屆藍絲帶獎十佳外語片。

故事講述了一位有面部缺陷的小男孩如何進入普通學校,並重拾自信、積極面對生活的勵志故事。 故事裡天生面部缺陷的小男孩奧吉 ,從小由母親​在家裡教導,五年級時,他終於有機會進入普通的學校學習。初進學校的奧吉因為自己的長相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和欺負,但是在父親、母親、姐姐、老師以及好友的幫助下,他最終找到了自信,並用自己的行動改變了其他人對他的看法。

這部電影我認為寓意深刻,它不僅僅是講奧吉的勵志故事,而是從多視角去展現每一個孩子的內心想法。讓我們感受到不同人物的本性和他們的成長過程,深刻地體會到最感人的溫暖情懷。因此,本文我將從敘事結構、人物特性、主題呈現三個方面出髮帶領大家感受這部治癒電影的魅力,在文章的最後一部分,我也將結合現實生活,談談影片帶給我的幾點啟示。

01、敘事結構:導演從多人物視角敘事,主視角線與副視角線交織,巧妙地擴充了電影的信息量,使劇情的呈現更加具體完整

電影並沒有從單一角度去寫奧吉,而是以發散式的多視角去展示身邊的人,不是陳詞濫調式的煽情,通過幾個人的視角及旁白,展示了每個孩子的特性及多面性。在這部影片中每個人都是主角,每個人又都是配角。

①主人物視角線:通過奧吉的視角講述故事

影片開頭就是以小男主人公奧吉的視角開始,以他自己的視角講述了他自己從出生到現在的經歷及他家人的一些情況,然後在他的視角下向觀影者展示故事的其他人物世界。

在奧吉的視角下的他自己,我們可以看到他自己是一個善良,聰明比較樂觀但又缺乏自信的孩子,他深知自己的長相與別人不同,小小年紀其實心裡已經承受了太多。但幸好他的身邊還是有那麼愛他保護他的人,他的父母,姐姐等。

在他視角下的別人,在奧吉看來,他怕別人對他的眼光,所以在外面一直帶著頭盔,也害怕和別人相處。一方面,老師們和同學沙莫對他的關愛,讓他感受到了溫暖。另一面,其他同學們的嘲笑和疏離,也讓他感到不自信與不安。比如在他心中,他一直把傑克當作自己的好朋友,但在一次意外中,讓他聽到了傑克說他願意和自己玩只是因為圖什曼校長給他獎學金叫他和自己玩。同時朱利安等人也是經常對他惡言相對。

不過最後奧吉通過自身的善良和學習能力感染了身邊的同學,經常看不起他的同學們都與他和解,最後他們都在對方中體會到未曾有過的成長。

在奧吉的視角下,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人善良暖心的一面,也看到了一些披著虛偽的人的嘴臉。更是看到了奧吉的不幸和他面對自己身體缺陷堅強又善良的本性。主線更是貫穿了全片,觀影者跟著奧吉的主線走,深深地被他打動著,同時也對周圍對他不善的人從氣憤到釋懷。

②副人物視角線:維婭、米蘭達、傑克為副視角線

影片有一個出彩點就是它並沒有隻圍繞奧吉寫故事,在奧吉的故事中,還夾入了其他三人的視角來講故事,使整個故事更加的完整,也向觀影者解答了單方面人物視角下留下的疑惑和誤會。使我們看到了不同人物內心的想法和他們真實的本性。

下面我將一一來分析其他三個人物視角下的他們:

維婭:維婭是奧吉的姐姐,她獨立善良,體諒父母,關愛弟弟。但在她的視角及她的旁白我們可以知道,表面上乖巧的她,實際上的她卻很孤單,從沒有向父母表露過內心想法的她實際上很羨慕弟弟,羨慕弟弟一直有爸媽關心,也因為弟弟爸媽忽視了她。所以一直以來她的生活和學習都是自己一個人解決。而自己唯一的好朋友從夏令營回來後就對她態度大變,疏遠她,對她冷漠,令她困惑不已。

米蘭達:在維婭的視角下,觀影者可能都覺得米蘭達是一個背叛友情不可原諒的人。但鏡頭切換到她的視角下,表面光鮮美麗的她,實際上生活在一個親情破碎的家庭裡,她羨慕好朋友維婭有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

所以在夏令營時她對同學們撒謊說她有一個很幸福的家庭,愛她的爸媽,有面部缺陷但很好的弟弟,和一隻可愛的狗狗。她把維婭的家人化作自己的家人向同學們介紹,還給她們看相片。也因此她得到了很多同學的羨慕,她也交到了很多新朋友,但她也因此不敢面對維婭。

但實際上的她很對不起且很關心維婭,比如她給奧吉打電話,問奧吉很多關於維婭的事,眼裡泛著淚光對奧吉說:&34; 在後來的舞臺劇演出中,作為女主的她知道維婭全家都來看,她裝病把機會讓給了替補的維婭。因為她自己知道,這對於維婭來說,很重要,在家人面前的表演也很重要。

傑克:在奧吉那裡我們可以知道傑克似乎很虛假,因為他表面上和奧吉好,背地裡卻說奧吉壞話和嫌棄他。但在傑克那裡我們知道傑克實際上對奧吉的看法已經改觀了,不過他怕別人因此疏遠他。他的心裡也藏著很多不敢跟別人說的秘密,如在他的一個富二代同學說自己扔掉的雪橇不知被哪個傻子撿了,他的內心複雜而不敢發聲,害怕別人知道他其實就是那個傻子。

但奧吉對他來說是真的很重要的朋友,因為奧吉真誠,聰明且善良,不可否定奧吉真的是很優秀。就像傑克的旁白中說到的那樣&34; 不過他也勇敢邁出一步,後來他為了護奧吉和朱利安打架。

在導演設置的視角下,我們看到孩子們不同的一面,他們複雜但善良。跟隨他們的步伐,觀影者可以看到他們心酸但卻很暖心治癒的一面,每一個他們都在成長,也引發了我們對善良與成長的思考、惡與複雜的區別。從他們之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他們自己,看到的更是很多個我們,很多個複雜多面的我們。

導演從拆分幾個人物的視角敘事,用旁白對接故事線,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去打動觀影者,觸動每個人的心弦,我想這正是這部電影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副線故事的清晰呈現,讓這部電影的劇情更加耐人尋味,吸引人們去尋找疑問的答案,去感受他們最真實的內心。

02、人物特性:通過多人物的特性對比, 突出人物的善與惡,使人物塑造更加鮮明細膩、真實

①幾個孩子之間的對比,展現了他們每個人的異同特性

在孩子中主要分為兩派,一派是以奧吉為代表的善良懂得包容的孩子;另一派是以朱利安為代表的喜歡嘲笑和捉弄奧吉的孩子。傑克和沙莫等人對奧吉很好,沒有將奧吉視為怪物而疏離嘲笑他。特別是沙莫,在奧吉與傑克產生誤會自己孤零零一個人時主動與奧吉玩,面對別的同學的眼光她也不在乎。

而朱利安等人則天天嘲笑奧吉,捉弄他,罵他怪物,寫字條侮辱他。在吃飯時不讓別人靠近奧吉,嘲笑和奧吉在一起玩的同學。但最後他們也都獲得了一定的成長,和奧吉和解並與他玩。

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特性,但同時每一個孩子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裡真實、單純。或許他們開始的作風有些偏激,但他們缺少的是引導他們的指路人。每一個他們都會成長,每一個他們都是不完美的,但不完美的人生才是完美的。

在我看來,導演通過人物的對比,讓我們看到奧吉在成長的路上經歷了哪些多重的困難,在人物的刻畫上,凸顯出了他內心的情感變化,讓我們看到了他善良堅強的人物特性。又用其他的人物,在向我們詮釋如現實生活中每個不同性格的人,讓觀影者看到他們雖然喜歡搗蛋但本性不壞。導演用善與惡的反差對比,讓觀影者懂得善,選擇善。

②幾個大人之間的對比,展現了大人們不同的性格特點

影片中奧吉的父母和傑克的媽媽以及學校的老師都是很善良的人。奧吉之所以沒被病魔打敗,很多原因是他的父母良好的教育方式和暖心的陪伴;而傑克媽媽也是一個很好的人,她會耐心地教導傑克要去和奧吉交朋友;校長圖仕曼和布朗老師都是善良平等待學生,特別是校長,他理解每一個孩子的內心,懂得去教化他們,如朱利安,雖然有不講理的父母誤導,他還是被校長感染,開始改變。

而另一個反面就是朱利安的父母了,在朱利安打架和欺負奧吉被叫來學校,他們不僅沒覺得自己孩子有錯,還會覺得奧吉那樣的孩子會影響自己孩子的心理。面對校長要求朱利安道歉,他們還警告校長說自家是學校的大股東,而且很野蠻說要讓朱利安轉學就甩門而出。

從幾個大人中我們似乎懂得了為什麼同樣年紀的孩子卻有著不同的特性,有的懂得包容和體諒人,有的卻行為不良,欺負他人。在這背後,很大原因是因為父母自身的性格特點,奧吉等人的父母性格溫和善良有教養,而朱利安父母則是易怒,以自我為中心,不會去體諒別人。

導演恰好能通過幾個大人之間的性格特性做對比,使不同的人物形象的塑造鮮明,真實。也讓我們看到了不同的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有多大。同時也讓觀影者很快地進入情緒,進行對作為人父母的反思,引發觀影者對善認同感,對惡的憎恨感。

03、主題呈現: 基於電影的主題及故事情節,我將結合現實生活,談談善惡、大人對孩子教育的思考

影片主題涉及愛與成長,善良與惡意的糾紛等。導演從這些主題出發,向我們展示了奧吉在求學路上向周遭的人證明,與他善良、聰敏、勇敢的心靈相比,外表一點也不重要。人物涉及孩子、朋友、父母、老師,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影片帶給我們深刻的教育含義。下面我將圍繞主題談談我的三點啟示:

①善良終究會戰勝虛偽和惡意

影片中奧吉面部缺陷做過27次手術,在外人面前一直帶著頭盔。在他去上學後他不得拆下頭盔面對同學,面對同學們異樣的眼光,他內心恐懼自卑,但他善良、聰明、勇敢。所以面對其他同學們的捉弄,他在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之下還是不退縮。而曾經那些對他充滿惡意的同學也被他感染,變得善良。

在現實生活中,總是會有不同面的人,有些人善,有些人惡,但是善良是會被感染的。特別是在對於心智還沒有成熟的兒童時期,如果從小就是被善良包圍,那他們也會變得善良熱心。在生活中,善意的人還是大於惡意的,而曾經惡意的人有一天也可能被善良感化,這也恰好證明了善良無論何時都會戰勝惡意。

所以,願每一個人心中都存點善意,你以溫柔待世界,總有一天世界也將回報以溫柔。正如影片所說的那樣&34; 。因為選擇善良,你會體會到這世間美好的存在和人生活著的意義。

②作為父母,應該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影片中的幾對父母對比,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一個有良好行為和教養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有多重要。奧吉儘管面部有很大的缺陷,但他一直有充滿正能量的父母教導,所以他被家人深深影響著,也是很善良。而朱安的父母正好和奧吉父母成反比,因此,朱利安虛偽不會關心別人。

反觀現實,像朱利安父母的家長不在少數,他們總是不在乎自己的舉動,甚至教育孩子一些不良好的行為。比如背後罵別人的壞話,歧視別人等,或者是盲目地維護自己的孩子。慢慢的好好的孩子就會變得自私且自利。

在我看來,作為父母,應該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父母的行為會直接的影響孩子的行為,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家長們應該給他們做好榜樣,他們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收穫更多別人給予的暖心。

③一個好的老師,會對學生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影片中同樣也有很好的老師們,圖仕曼校長和布朗老師等。圖仕曼校長是很正直善良的人。慈愛的模樣,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獨特且有感染力。而布朗老師每天都會給孩子們上勵志格言課。在看待孩子時,他們眼裡泛著暖暖的善意。

而在教育不良孩子時,他們也是通過獨特的方式去感染學生。比如,圖仕曼校長在教育欺負同學的朱利安,他並沒有大聲責罵朱利安,而是耐心地教導他,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以即使朱利安的父母還是不知悔改,朱利安還是在校長教導下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在我看來,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對學生漠不關心的老師,或者是對學生罵粗口,那些不良的教育行為會深深影響學生的成長,給學生心理留下陰影。

為人師表,應該做到自己應盡的責任,影片中的老師也恰好給所有老師做了一個好的典範。作為人類知識的傳播者,老師們不僅應該在學業上幫助學生,更應該在育人上下功夫,&34;和&34;二者不可或缺。一個心善美的老師,會對學生的成長有至關重要的幫助。

結語:

《奇蹟男孩》不僅是講述男孩奧吉的的成長,更是教會我們應該選擇做一個怎樣的人,做一個怎樣的父母,老師,朋友,同學……這部電影會告訴我們很多為人的道理,教會我們愛與善良。特別在教育界,這可以成為很好的教育影片。

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我也從三個方面解讀這部影片及其帶給我們的人生啟迪,讓觀影者對這部影片有更多的認識和思考,體會到影片的魅力之處和深刻的含義所在。

相關焦點

  • 《奇蹟男孩》:能成為奇蹟的孩子,都有著怎樣的成長環境?
    ——亨利·沃德·比徹這是電影《奇蹟男孩》裡,校長在畢業典禮上引用的一段話。因為,他要把亨利·沃德·比徹獎章,頒給一個僅上一年學,卻給周圍同學帶來很大影響的學生。《奇蹟男孩》講述了一個天生面部畸形的男孩——奧吉,十歲以前,一直跟著媽媽在家學習。五年級時,媽媽把他送進學校,他被大家當成病毒一樣躲避。
  • 《奇蹟男孩》:三條箴言告訴你為什麼要選擇善良
    這三句箴言是電影《奇蹟男孩》主要想要傳達給我們大朋友和小朋友們的,為什麼你要善良,這部電影給了我們答案。《奇蹟男孩》2018,請選擇善良,提醒孩子們善良這種品質的重要。導演確實很細膩的抓住了成長中的青少年的身心問題,並且通過一個個看似很小的矛盾,讓看電影的人都在《奇蹟男孩》裡看到自己的影子,電影中不同職業,不同年齡段,不同身份地位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不可言說的境遇。
  • 《奇蹟男孩》:每個人的成長,都不能離開社會獨立存在
    電影《奇蹟男孩》是一部改編自美國著名女性作家R.J. 帕拉西奧的小說,講述了一位有面部缺陷的小男孩如何進入普通學校,並重拾自信、積極面對生活的勵志故事。所以,本文將從奧吉·普爾曼、維婭·普爾曼、傑克·威爾和米蘭達這4個意向,來分析影片當中個人成長的隱喻,從而探究整部影片對個人成長與社會層面的深層思考。
  • 奇蹟男孩:世上本無奇蹟,它只不過是愛和努力的結果
    電影《奇蹟男孩》是由美國獅門影業出品的家庭劇情片,由史蒂芬·卓博斯基執導,朱莉婭·羅伯茨、歐文·威爾遜、雅各布·特瑞布雷聯合主演。講述了一位有面部缺陷的小男孩以學校、家為點連成的生活路線,這成長路途中發生的點點滴滴為故事。01活下來就是一種奇蹟,對於奧吉來說的確如此!出生前兩個月醫生告訴爸爸媽媽奧吉患有顎裂,出生的時候醫生更告訴他們要做好隨時放棄的準備。而牆上的手環則是他手術次數的見證。
  • 《奇蹟男孩》:願你一生溫暖純良,不舍愛與自由
    「願你一生溫暖純良,不舍愛與自由」這是我看電影時,無意看見的一條彈幕,也是我對這部電影最大的感觸,影片改編自全球暢銷小說《奇蹟》。幸運的是,在成長過程中,奧吉的父母、姐姐一直是他最堅強的後盾,在他們的支持與關愛下,奧吉憑藉自身的勇氣、善良、聰敏影響激勵了許多身邊的人,並收穫了友誼、尊重與愛,最終成長為大家心目中的不可思議的「奇蹟」。脈絡清晰,節奏平緩,娓娓道來這部電影就像上面介紹的一樣,簡單的故事,沒有曲折的劇情。
  • 從人物塑造、表達手法、主題設定3個方面解讀電影《奇蹟男孩》
    《奇蹟男孩》這部影片裡呈現的不僅僅是奧吉物化、具體的「缺陷」,故事採用多視角的敘事方式,塑造了一個不同生活環境下的人物群體像。逐一呈現奇蹟和他周邊親人好友,是如何幫助奧吉實現自我成長,以及他是如何影響並推動他們實現自我的成長和解。接下來以奧吉的人物角色為例,從心理發展的層面來看一下這部電影對於人物的塑造。
  • 10歲的奇蹟男孩感動很多人,如何用善良保護自己和他人
    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芳華》一,奇蹟男孩的故事電影《奇蹟男孩》改編自全球暢銷小說《奇蹟》,講述了一個溫暖千萬家庭的成長故事。在進入學校之後,奧吉的臉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更是成為了學校裡的焦點,更是成為了同學們背後議論的對象
  • 《奇蹟男孩》: 善良一點,因為每個人都在與人生苦戰
    《奇蹟男孩》是一部美國電影,導演是史蒂芬·切波斯基,電影在豆瓣的評分是8.6分,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了。這部電影是由全球暢銷小說《奇蹟》改編而來,講述了臉部畸形的小男孩奧吉去父母挑選的學校上學(在這之前他都是在家裡面學習知識),經歷種種挫折以後,交到了朋友,成功融入學校的生活和學習,快樂成長的故事。
  • 朱莉婭•羅伯茨主演《奇蹟男孩》原著:溫暖千萬家庭的成長奇蹟
    用一天時間讀完了一本兒童小說《奇蹟男孩》,和書同名的電影影響更大,由大嘴美女朱莉婭•羅伯茨主演,評論很不錯,大家都說很勵志,很感動,適合全家人一起觀看。《奇蹟男孩》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7年4月「這已經是我整過容的樣子
  • 評分高達8.6,不煽情的《奇蹟男孩》溫暖來襲 超乎想像的好看
    一直被人稱為醜八怪,但他始終保持笑容(催淚治癒天使)他的經歷溫暖了千萬家庭,電影《奇蹟男孩》改編自全球暢銷小說《奇蹟》,2018年上映,40萬人打出8.6高分,有人說從頭哭到尾。「奇蹟男孩 」之所以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奇蹟,不僅僅在於他天生的善解人意,還在於家庭的塑造和興趣培養。正如多數正常外國孩子熱愛遊戲並不是痴迷於遊戲,他們在遊戲裡探索,展現科學上的天賦。
  • 《奇蹟男孩》:接納和諒解,動人友情的主旋律
    在小說《奇蹟男孩》中,讀者們能感受到「無條件的愛」帶來的神奇力量。這份偉大又平凡的愛,有父母姐弟間互相信任寬容的家庭親密關係,有學校師長給予的平等和尊重,更多的是同齡人之間忠誠美好的友誼。奇蹟男孩中譯本封面《奇蹟男孩》是插畫家R·J·帕拉西奧的處女作,曾連續超過一百二十周蟬聯《
  • 奇蹟男孩:有的人僅是存在,你就會覺得是個奇蹟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奇蹟男孩這本小說,奧吉是一個普通又不普通的男孩,因為他有一張不普通的臉,十歲之前從來沒有上過學,經歷了27次手術才活了下來,所以滿臉疤痕、面目醜陋但從今天開始他將要踏入學校的大門,不用想我們也會知道他遭遇什麼,別人異樣的目光,嘲笑、排擠、羞辱等等但還好他的家人、他的朋友一直鼓勵、陪伴他,慢慢他的堅強、他的聰明、他的勇敢慢慢的贏得了所有人的掌聲。
  • 《奇蹟》:如果沒有得到奇蹟,就成為一個奇蹟
    淺藍色的封面上,一個沒有臉的卡通男孩,用一隻名叫「wonder(奇蹟)」的眼睛望著我。正如布朗先生每月箴言中所寫:「如果要在正確和善良之間做出選擇,請選擇善良。」這一次,傑克選擇了遵從自己的內心,遵從自己的友誼,遵從自己善良的本性。儘管這代價或許是以讓他退學為代價的,但他選擇了承擔與接受,甚至沒有為自己的行為辯解。
  • 《奇蹟男孩》:以不同視角看問題,凡事都有兩面性
    這是電影《奇蹟男孩》裡,校長圖始曼寫給傑克·威爾的一段話。電影《奇蹟男孩》由全球暢銷小說《奇蹟》改編,講述了天生臉部畸形的十歲男孩奧吉,進入學校後備受打擊,但他有父母和姐姐這些堅強的後盾。在家人的鼓勵和關愛下,奧吉最終憑藉自身的勇氣,善良和聰慧,影響激勵了身邊的人,並收穫了友誼和尊重。
  • 這5本治癒系小說,可以拯救你受傷的心靈,安撫你低落的情緒
    這次推薦5本治癒系的小說給大家,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低谷,那沒什麼大不了,因為在低谷可以仰望星空,同時可以逆襲。這些書都帶著淡淡的憂傷,但也就是這些淡淡的憂傷可以治好你那顆受傷的心,可以給你一個安靜的晚上,可以秉燭夜讀這些美麗又有點悽涼的文字,但是沒有憂愁,有的只是內心的寧靜。
  • 電影《秘密花園》:心理學家認為,自然是對孩子心靈最好的撫慰
    瑪麗的成長:無禮的僕人和不管不顧的父母瑪麗原本和父母生活在印度,家境優渥,雖然有父母在身邊,但事實上父母對她的生活不管不顧,從沒有在心靈和感情上給過她關懷。父母經常在家裡辦舞會,可從來都沒有讓瑪麗一起參與進來,她就像是這個家庭當中多餘的存在。除此之外,她也沒能從身邊照顧她的奶媽、僕人那裡得到過愛。
  • 成長,或許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於是他把這個秘密告訴了龍之介,他渴望同弟弟一起見證奇蹟,一起挽回曾經那個完整的家。這樣他就有了爸爸,而龍之介也有了媽媽,彼此再也不用害怕在學校裡承受某些流言蜚語。於是,航一同他的小夥伴,龍之介帶著他的朋友,一行七人,懷揣著各自的願望,秘密出發旅行,奔向奇蹟發生的地方,也就是列車最初交匯的地點——熊本縣。當然,在我們看來,這個所謂的奇蹟是有多麼的可笑和幼稚。
  • 豆瓣8.6《奇蹟男孩》:教你如何幫助孩子應對社交難題
    於2017年在美國上映的《奇蹟男孩》,是根據美國著名作家R.J.帕拉西奧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影片於2018年在國內上映,並且以穩居豆瓣8.6的高分深受廣大影迷們的喜愛,箇中緣由不僅是因為其故事情節溫馨治癒,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影片所展現的正是當下觀眾備受關注的教育主題,是一部具有代表意義探索家庭教育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
  • 這個男孩,讓我歡喜讓我憂
    班裡有個男孩,大大的眼睛,明亮的眸子,個子不高,瘦瘦的。男孩低下了頭。我依然很生氣,我要質問他。我又覺得這個縮寫不會那麼簡單,但我又想不出什麼別的意義來,不知道這個調皮的孩子又在耍什麼。課間,我值班。魏同學來到我身邊,我問:「那個縮寫什麼意思?」他認真地說:「是scp 基金會」。太出乎意料了,我的生氣也化為了某種喜悅!我原本以為的調皮搗蛋的孩子竟然是如此的鄭重其事,他小小的腦子裡怎麼在這個時候蹦出這麼個新思維!
  • 樋口一葉《大年夜》:為貧窮悲苦的生命而寫作,撫慰世間女性傷痛
    她通過《大年夜》的寫作,獲得了精神上的成長和再生,實現了文學風格的轉變和與殘酷命運的悄然和解。在《大年夜》中,正直規矩善良的「好人阿峰」,之所以去當「賊」,表面上是高利貸和疾病所迫,但深層次原因卻是當時殘酷的社會所逼,舅舅一家走投無路,聰慧靈秀的阿峰除了當女傭別無他法,那些富人「主人」們,對窮人只有壓榨剝削,訓斥苛責。在畸形冷漠的社會裡,貧苦民眾無能、無力、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