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過一生才算是幸福的呢?也許,每個人會有不同的答案。
有些人追求金錢和社會地位,功成名就,受人敬仰,但有些人只想在喜歡的環境裡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寧靜致遠;有些人過著世俗、瑣碎的生活,忙忙碌碌;但也有人追尋理想,為了理想不惜一切代價。
正如小說《月亮和六便士》中的男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德,在四十歲時拋家棄子去畫畫,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堅持要畫畫的信念,不屈從於任何世俗。
本書作者毛姆是英國現代著名小說家、劇作家,被譽為"最會講故事的小說家"。
這是一部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為原型創作的小說,也是一部關於處理理想與現實關係的書,對今天的每一個人依然具有啟發和思考的意義。
小說中的"我"是一名青年作家,因為對斯特裡克蘭德的了解比別人多,又了解他一生中最鮮為人知的悲劇部分,便以"我"的視角講述了他潦倒卻偉大的一生。
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一起了解這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卻只看到月亮的人。
01 不是天才,依然自由勇敢
斯特裡克蘭德是英國一家證券公司的經紀人,他的太太艾米是個熱情好客的女人,經常活躍在倫敦的文人圈子;她很愛自己的丈夫,他們還有一雙可愛的兒女,這是一個幸福溫馨的家庭。
在艾米的一場家宴上,"我"認識了斯特裡克蘭德,他是一個不善社交的人,看起來只是一個善良、誠實、無趣、平常的男人。
但讓人意外的是這個看起來中規中矩的男人好像和一個女人私奔了,只留下一封短暫的信,說自己不會回來了。
艾米拜託"我"極盡所能的勸說斯特裡克蘭德回來,"我"對艾米的遭遇深表同情,便去巴黎尋找斯特黎克蘭德。
在一家破舊的旅館裡,"我"見到了斯特裡克蘭德。當"我"表明來意後,他表示這是意料之中的事。他對自己的行為供認不諱,但表示會堅持畫畫。
斯特裡克蘭德只是在結婚前到處畫些小畫,絕對沒有一點兒繪畫天賦。
他覺得自己必須畫畫,他管不住自己。就像一個人掉進水裡,他以何種姿勢遊泳是無關緊要的,遊得好壞都無所謂:他不得不掙扎出來,別讓自己淹死才是大事。
"我"將斯特裡克蘭德的決定告訴艾米後,她很傷心,但隨後開始獨立生活,用她的精明能幹來闖蕩這個世界。
02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五年後,"我"決定到巴黎居住。再次見到斯特裡克蘭德時,他還穿著五年前的那件外套,又髒又破,手髒兮兮的,指甲很長,兩隻手骨頭凸顯,青筋畢露。
斯特裡克蘭德的作品總被人嘲笑,但"我"的畫家朋友德克卻認為,他會是一個偉大的天才畫家。
斯特裡克蘭德花完從倫敦帶來的錢後,便四處打零工度日。他有六七個月的時間,每天只靠一塊麵包和一瓶牛奶維持,即使再窮,也會買畫布和顏料。
他不在乎別人的評價,只把他看見的畫下來。他也不後悔自己的選擇,覺得自己很幸福。
聖誕節前夕,斯特裡克蘭德生病了,德克便把他帶回自己家照顧。經過德克和妻子布蘭奇六個星期的照顧後,他痊癒了。
布蘭奇因為愛上了斯特裡克蘭德,便和德克分開了。他們只在一起生活了三個月,斯特裡克蘭德便離開了,布蘭奇也因此自殺了。
在理想面前奄奄一息的斯特裡克蘭德,儘管沒有創造出滿意的作品,但依然不後悔當初的選擇。
03 為了理想,我願意傾盡所有
斯特裡克蘭德從巴黎流浪到馬賽,依然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幾經周折,他來到了大溪地島。
大溪地島是個美麗的地方,他在這裡尋得靈魂的寧靜,進行著繪畫創作;也開始了結婚生子的新生活。
三年後,他得了麻風病,雖然身體經受著折磨,他依然堅持畫畫,最終在房子裡創造出一幅絕世之作。
斯特裡克蘭德從來沒有抱怨自己的命運,從來沒有失去勇氣,直到最後,他的腦子也保持冷靜,不受幹擾。
04 結語
雖然在別人眼中他是個不可理喻的瘋子、背棄家庭的負心漢,還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但他堅持追尋理想,至死不渝。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樣的人太自私冷漠,無法理解他不可思議的行為。
但不管別人如何評頭論足,只要自己無愧於心覺得幸福就夠了。
其實人就是在月亮和六便士之間擺動的,究竟落在哪裡不知道,大部分人落在了六便士上,只有少數人奔向月亮。這一切都是性格使然,性格即命運。
無論選擇現實還是理想,人生都應該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拼盡全力,不留遺憾。
願你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