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般若在整部《琅琊榜》中,是出場時間最久的女性角色,而這位理論上的女一號,卻成了多數人都不喜的角色之一,原因是在於秦般若為人過於狠辣和歹毒,那句:「卿本佳人,奈何為賊」或許便是送給她的最好定位!
但或許多數人,都忘記了一個叫做「立場」的詞,當我們站在秦般若的那個視角裡,去穿越她的前半生,對錯還能那麼輕易判斷麼?
如果沒有大梁,沒有梁帝和林燮,秦般若的人生應當是這樣的:
身為滑族貴族長女的秦般若,會在一個長髮及腰的年紀,尋找到一個彼此愛慕的男人共結連理,然後偶爾回回娘家,她的丈夫或許會在父親的幫助下仕途一路平順,等到暮年之時,秦般弱會與夫君享受到兒孫繞膝之樂直至老去…
但身為滑族攝政王長女的秦般若終究沒有等到這一天,在她十歲出頭的那一年,她的家族和國度便遭遇到了滅頂之災!
那個砍下屠刀的領頭人叫林燮,授意這一切的人叫梁帝,那個派來大軍肆意腳踏他們家園的國家叫大梁!
我們無法評判滑族的降而復叛是對是錯,但對於滑族攝政王秦家長女的秦般若來說,大梁就是她最大的仇人,因為大梁,她家破人亡,原本是掌上明珠的她成為了落難的女子,成了亡國的奴隸!
那此時的秦般若恨大梁又有何錯,她獻策點燃私炮房炸死普通百姓的時候,雖然看似毒辣,但十幾年前她又何嘗不是如今的這些百姓?
立場的不同註定了判斷的不同,大梁的臣民一定對秦般若恨極,但對於滑族之人,秦般若便是他們的功臣,她也得對得起她曾經發下的那個毒誓:餘生只為復仇!
在譽王身世未破之前,秦般若眼裡,譽王真的是啥也不是,更別談愛意!
譽王是梁帝的孩子,是秦般若最直接的仇人,接近譽王不過是她為了復仇而選擇的一個跳板罷了!
從這個角度,也可以部分的解釋出為何秦般若偶爾會給譽王獻出昏招,畢竟攪亂大梁朝局,讓大梁的百姓過的一個比一個悽慘才是秦般若最大的訴求!
有人會說,十多年的陪伴,難道不會產生愛麼?
對於普通的女子或許會,但對於秦般若,這一定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能夠為了復仇而隱忍籌劃十多年,試問這樣的執念之下,她會愛上仇人麼?秦般若沒有悄悄的把譽王剁了便已經是萬幸之事!
其後因為玲瓏公主遺留的那封書信,曾短暫的改變了這一切,原來這個自己仇恨了十年的男子竟然與自己一樣都是個被人拋棄的可憐人,一半的滑族血脈也開始讓他們之間有了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但這依舊離愛情有些距離,因為無論如何,譽王都改變不了他血液裡還有另一半的梁帝血脈。
所以秦般若對譽王沒有愛,從前沒有!現在沒有!未來?不好意思,他們已經沒有了未來!
(下面的這段話或許這段時間要經常粘貼了,寫《琅琊榜》已半年有餘,篇幅約在150篇,字數在30萬上下,該寫和能寫的,想到的和沒想到的已經實在難以再出新意。
但對《琅琊榜》的喜愛,又總讓我想在這個劇中再多寫一點,哪怕是一點也好,所以有緣看到這裡的朋友,如果您覺得今天的這篇內容沒有新意,煩請擔待一二,或者你們有什麼關於《琅琊榜》想看的也可以留在下面,如果是我沒寫過的我一定會寫!先行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