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人生中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被消磨掉的生命意志力

2020-09-19 潮水山河

城北郊一間地下出租屋內傳出惡臭,被房東發現一名中年男子已經死在裡邊多時。警察到達現場,經過一系列的調查尋訪,確認了這是一起因生活喪失意志的自殺事件。死者錢冠昌,曾經是一位投資公司的老闆,因破產家庭破裂,最後想不開而自殺。

一個月前。

市民政局前,毫無精氣神的錢冠昌和一位妙齡女子站在一起,五分鐘前他們還是夫妻,現在只能稱對方為前妻了。

"當初真是瞎了狗眼才會看上你。"妙齡女子罵了一句就快速離開了。其實這個女子生氣也情有可原。當年她能跟錢冠昌這個人混在一起,確實就是看上了對方的錢,但沒想到這傢伙會把公司搞破產,最終房子車子全部賣掉還債,導致離了婚她一分錢都沒分到。

看著女子離去的背影,錢冠昌自嘲地笑了,然後邁著半死不活的步伐離開了民政局。

三個月前,他投資公司的期貨帳戶開始急轉直下,但他認為行情只是調整,就整合公司全部帳戶的資金不斷加倉,可是下跌行情沒完沒了,最終導致他的帳戶被爆倉,欠下期貨公司五百多萬。這五百多萬的資金不算太多,他自掏腰包還是可以償還的起,但帳戶內那些投資人的資金可是有一個多億的金額,這他是無論如何也填補不上的。本身想著偷偷走人,做一個人間蒸發,但又捨不得自己打下的一片天,最終害怕良心受到懲戒,他打算做一個好人——他宣布公司破產,賣掉了自己手裡邊的一套別墅兩套複式樓,三處小區精裝房,和幾輛豪車把投資人的錢全部還上了。

無債一身輕的錢冠昌此時手裡邊還算富有,帳戶內還留有三百多萬,東山再起或者當一個平民百姓一點問題都沒有,但他卻選擇了最極端的方法——去澳門賭一手翻身。事與願違,他輸了一個精光回來了。而這個時候在歐洲和閨蜜呆了三個月的他老婆回來了,卻發現一切都沒了,生氣之下兩人直接離了婚。

心灰意冷的錢冠昌帶著身上僅有的三千多塊錢,在城北郊找了一間地下室住了下來。

躺在潮溼陰暗的地下室,想著曾經輝煌的自己,越想越覺得現在沒有活著的意義,整日整夜地窩在床上,餓的實在不行了就出去買碗泡麵,活的連一個行屍走肉都不如。

日子一天天的耗著,頭髮亂遭、一臉鬍子拉碴的錢冠昌意志力已經快被慢慢磨盡,抑鬱的心情影響著他的每一天。他不敢把現在的一切告訴父母,又不想讓任何朋友看到他現在的模樣,一切都窩在心裡獨自承受著。

沒有關心,沒有安慰,沒有陽光,他的心靈徹底被陰暗佔領,陰鬱的氣氛壓制住他任何一個可能去反抗的細胞,讓他喪失了生命中最後一絲意志力,在一個陰雨的夜晚,他選擇離開了這個世界。

本身一手完美的牌局,錢冠昌因自己的盲目導致一場大敗,他的一扇門就這麼關閉了,但老天爺還給他留了一扇窗,可是他不但不感激這扇可能繼續給他輝煌時機的窗戶,還狠狠地給它關上了,最終自己在一個暗無天日地屋子內結束了一生。

人活著如果沒了鬥志,那麼這一生就真的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此文章的靈感來自吳淡如《每一次相遇都是奇蹟》裡邊的一句話:人生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一個人的生命力與意志,逐漸在陰暗的無人角落裡,黯淡、冗長地消磨,一點反擊能力也沒有。

(文/潮水山河)

相關焦點

  • 《沉默的真相》最可怕的不是那些壞人,而是「吳愛可」們
    而江陽也在幾度深入探查之下,多次掌握了關鍵證據或找到關鍵證人,卻不曾想,不是被人威脅,就是證人莫名死亡。《沉默的真相》越往後看,會越有一種無力感。不僅僅是因為這十年的翻案路上,有孫傳福們錯綜複雜且龐大的政商勾結勢力,一次又一次動用公權力,幹涉司法體系,阻撓江陽等人的查案。
  • 生命與死亡
    在五年前,我也遇到過這樣情景,也曾經很迷茫,對於生命和死亡產生了困惑。我七十七歲的老父親,由於常年抽菸,(而且菸癮特別大,早晨起來點燃煙,中間不滅火,一直到睡覺才恰滅。),而導致的咳嗽和咳血,去醫院檢查說是肺癌。我同大多數做兒女的一樣,不敢接受這個事實,可事實就毫無爭辯的擺在你的面前。我相信每個人,每個作為兒女的大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這樣的短暫的迷茫和無助,而且這種無助是任何人都不能幫你解決的。
  • 人的生命,死亡與尊嚴
    在五年前,我也遇到過這樣情景,也曾經很迷茫,對於生命和死亡產生了困惑。我七十七歲的老父親,由於常年抽菸,(而且菸癮特別大,早晨起來點燃煙,中間不滅火,一直到睡覺才恰滅。),而導致的咳嗽和咳血,去醫院檢查說是肺癌。我同大多數做兒女的一樣,不敢接受這個事實,可事實就毫無爭辯的擺在你的面前。我相信每個人,每個作為兒女的大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這樣的短暫的迷茫和無助,而且這種無助是任何人都不能幫你解決的。
  • 《人都是要死的》:永生與死亡的矛盾,對生命意義的深層思考
    最後雷吉娜放棄了永生的想法,坦然面對死亡。波伏瓦通過故事探討生存,死亡和生命意義之間的關係,認為存在主義思想,並不是像反對者所指責的那樣,是虛無和消極的,而是有助於人生價值的實現。在她認識福斯卡之後,作為小說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福斯卡橫跨了近600年的人生經歷,卻變成第一人稱視角,通過一種內心獨白的方式,讓過去的人生經歷娓娓道來,無形中增加裡故事的真實感。
  • 《小王子》可怕的不是長大,而是遺忘
    最近看了一部慕名已久的電影「小王子」,電影改編自小說,講述的是一個按照父母給她安排的人生大計按部就班生活的小女孩認識了一個充滿童心的老爺爺,並被老爺爺故事中的小王子所吸引,最終決定幫助老爺爺找到小王子,當她開著老爺爺的飛機找到小王子後發現小王子被一個國家的商人改造成了只會工作的大人,每天擔心自己會失業,失去了最美好的童真。
  • 《入殮師》:死亡並非生的對立,而是生的一部分
    這種感情並不是死者為大, 並不是一個人死去後,他生前所有做一切都可以被原諒,這是一種生和死突然模糊的對比。死並非生的對立,而是生的一部分電影的主題是死亡,但是導演瀧田洋二郎卻沒有因此將這部電影定格為陰暗,反而處處表現著生命。
  • 《人生海海》:生活不是你活過的樣子,而是你記住的樣子
    《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家得主麥家新出的全新長篇小說,故事環環相扣,懸念迭出。跨越了一個時代的背景,作者麥家從一個孩童的視角展開故事,以自己的成長作為故事發展的時間軸。講述了「上校」一生的經歷,他的愛情,他的堅守,他的原則,他的密秘。
  •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我不願稱這篇小說為故事,因為這些變故沉重到讓人不願用「故事」這種略顯戲謔的詞語形容。初讀完時,我的內心是同情的,那個時代下,多少家庭不能團圓,多少生命賤如草芥,我們現在看重的夢想、人生規劃、體驗、事業在那個年代,那種環境下卻奢侈到做夢一般。
  • 生存與死亡的模糊邊界,是母親孤獨而漫長的溫情;寓意生命的希望
    而《沉睡的人魚之家》,是繼《解憂雜貨店》之後的第二本溫情小說,這本書中不再有縝密的故事情節和精彩的人物設定,不再有詭異的犯罪手法和兇惡的殺人兇手,它只是用簡單幹淨的文字描述了一個關於「母愛」的故事,引出了生死之間的較量,讓人們不自覺共同加入這場人性與道德的辯論中。
  • 最可怕的不是框架,而是習慣了框架,視其為理所當然
    理查・葉慈的小說《美滿幸福》中,一對即將要結婚的情侶,女方收到的禮物是能扎入胸膛(或是身體)的固定胸花,而男方收到的卻是可以雲遊四方的旅行背包;夏洛特・吉爾曼的《黃壁紙》中,明明妻子已經飽受壁紙裡的幽魂幹擾,丈夫卻還是關著她,不讓她出去,直到她最後拋棄理智,退化成一頭野獸。
  • 《水晶般晶瑩閃亮的唇印》:我失敗的不是愛情,而是後來的婚姻
    關於愛情和婚姻,一直有一個最美好的幸運結局,那就是「嫁給愛情」。大概就是他的婚姻不是因為年紀驅使,更不是所謂的合適說辭,而是堅持到最後的愛情序章。 《水晶般晶瑩閃亮的唇印》這本書就是以一個再平凡不過的普通少年作為主線,用自我講述的方式,體現了對於愛情,婚姻甚至孤獨的選擇。
  • 生命 是向死亡暫借的一段旅程……
    ,孔融說:「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我們總是無法坦然地,將死亡視作一種回歸。因而,古往今來,死亡,總是令生者抗拒、悲傷,令逝者畏懼、不甘。隨之,當周遭的死亡,時而不時地從身邊掠過時,總會在瞬間,或者短暫的時間裡驚醒生者,讓他們在打著激靈間醒悟,這人生,終究是有歸處的。「人生百歲,終有這一回!」這是在同學葬禮上,一位主持的長者,一邊向灰堆倒酒,一邊吆喝著的一句話。
  • 《以家人之名》:最可憐的人不是張新成,而是齊明月
    劇中最可憐的人,應該是那個看似父母疼愛、家境殷實的齊明月。1、本來是學霸,結果成了學渣上高中時,齊明月本來成績很好,如果不出意外,她肯定能去北京上一所好大學。兩個人的故事告訴我們,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
  • 毀掉你的不是貧窮,而是窮人思維
    這則故事映射出來的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造就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窮人本可以變富富人思維,是會把利益最大化,生下來就相信自己會獲得成功,並且由自己創造成功,他們不是空想家而是行動派而不去尋求突破,思維越富有的人,人生也越發多姿多彩。
  • 《失樂園》之後,不是尋找那份極致的愛,而是尋找人生的幸福
    在《失樂園》中,男主人公久木和女主人公凜子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工作之外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前半生忙碌於生存,後半生終於有了底氣開始享受生活,卻發現在平淡的瑣碎生活中,磨掉了曾經的激情,妻子與丈夫,成了兩個世界的人,不再能夠精神相通。
  • 消磨掉政治的底色,唯餘下愛情的悲傷
    鄭氏內鬥且不論,這裡結合劇情說明幾點:首先,戲中的洪旭,以馮錫範為原型,他是當時臺灣的黨、政、軍一把手;其次,力主降清的「師兄」史超,乃杜撰人物,代表了歸順派;再次,真正促使明鄭降清的原因肯定不是戲中的「思思之死」,而是兩方實力對比與人心向背,簡言之:大勢所趨。至於直接原因,史家多認為是施琅在渤海大破鄭軍,劉國軒兵敗逃歸。劉國軒即戲中龍套「劉將軍」,他是當時的「臺灣三傑」之一。
  • 跟隨美國心理學大師,學習如何提升意志力
    ,意志力不是一種傳說,而是有科學和心理學依據的。01 揭開意志力的神秘面紗:意志力的兩大啟示和四種用途什麼是意志力?總結起來,就是兩個啟示,四大用處。兩個啟示:第一,我們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使用就會消耗;第二,我們只有一個意志力帳戶,所有消耗都是從同一帳戶中提取。
  • 別怕,認識「死亡」是我們人生最重要的一課
    ,我們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恐懼,一種對生命的無力感的恐懼。社長第一次讓大悟感受死亡,是從做遺體模特開始。當冰涼的棉布擦拭著他的每一寸肌膚,大悟用自己的身體感受著這份恐懼和煎熬。社長不愧是社長。他知道如何打破大悟的心理障礙,只有自己的身體有了感覺,才能以同理心消除對死亡的恐懼,才能更好地從事這一份職業。對身體的敬畏,就是對生命的敬畏,也是對死亡的敬畏。
  • 《以家人之名》中最讓人討厭的,不是陳婷,也不是賀梅,而是他
    《以家人之名》中最讓人討厭的,不是陳婷,也不是賀梅,而是他!《以家人之名》這部劇現在是越來越火爆了,都上了好幾次各個平臺的話題榜首了。劇中令人羨慕的,不僅是有如此善良的李海潮爸爸,義務幫忙養了兩個孩子。還有李尖尖和兩位哥哥的兄妹情誼、以及李尖尖和閨蜜之間的友情,都是非常美好的。
  • 豆瓣8.8分《燦爛千陽》:生命中重要的人,都會給人生留下印記
    人生道路走向何方,遇到什麼人很重要。本篇將通過列舉瑪麗婭姆生命中影響她人生軌跡的幾個主要人物,看看她是如何由原本的黯淡無光走向最後放射「如一千個燦爛的太陽」的光芒影響別人的。不在壓抑中死亡,就在壓抑中瘋狂,「妖精」讓娜娜變得越來越神經質,她總是脾氣暴躁罵罵咧咧,只想把瑪麗婭姆綁在自己身邊。她時常告訴瑪麗婭姆,自己才是唯一愛她的人,自己就是瑪麗婭姆在這世上唯一擁有的東西,沒了她,瑪麗婭姆將什麼也不是,瑪麗婭姆不配擁有世上其他東西,除了娜娜這個母親。